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松江新城建设与人口发展互动的政策思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05 共4280字
论文摘要

  一、松江新城发展背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松江新城发展的历史沿革。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传统老城的容量无法承载,建设新城成为一些地方新一轮快速发展首选。松江新城酝酿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成形于2003 年,进过十多年的发展,一座风格鲜明、环境优美、生活便捷、繁华有序、百万等级的现代化城市巍然矗立在上海的西南方向,成为上海郊区城市体系中最早成型、目前规模最大、集聚人口最多的现代化新城,也成为上海郊区城市体系建设的“领头羊”和城市化发展的典范。松江新城 2005 年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金奖的殊荣,2007 年又被评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之一。目前的松江新城,面积160 平方公里,人口从 12 万增加到 60 万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 ,水面积超过 15% ,营造了水清、天蓝、地绿、气净的一流生活环境。松江大学城、泰晤士小镇英式风貌区、百万平米中央绿地已经成为松江新城的三大亮点。

  2、松江新城基本特点。松江新城作为上海市政府“一城九镇”重点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在建设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高起点规划。在国际招标中选择采用世界着名公司法国思构国际设计公司的设计构想,对 36 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做了科学规划,使城市风格鲜明统一,市政建设配套完善。二是功能定位准确。

  松江新城定位为政府行政区、高校教育区、市民居住区、新型商业发展区。目前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七所大学入驻,文化气息浓厚。三是着眼未来发展。新城建设过程中,对企业总部的设立、城市轻轨的开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型购物商圈的发展都做了科学的规划预留,事实证明这些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3、与人口发展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松江新城虽然以规划科学、环境宜人、配套完善、管理科学成为目前宜居之所,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均占有资源的实际不均等,以自住为目的的享有较高的人均面积,以打工为谋生手段的群租则生活条件较差。二是公共资源的人均占用率呈不断降低的趋势,随着人口的增长,尽管政府以较大的投入改善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三是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社会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考验政府财力,更考验政府执政智慧。

  二、松江新城建设中的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1、当前松江新城人口总量与结构。随着经济能级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逐步完善,松江新城功能日益综合化、多元化,松江新城人口规模总量快速稳定增长,松江新城成为吸引人口导入的核心地区。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广义上的松江新城常住人口为 69.48 万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长了 169. 23%,全区常住人口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长了 146. 80%,新城人口增速远远大于全区人口增速。近几年松江新城人口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呈扩大趋势。安徽、河南、江苏、江西成为外来人口的主要省份,约占全部外来人口的 80%。青壮年劳动力占外来人口中的 67%,外来人口从学历来看文盲半文盲约占 55%,男女性别比为 100: 106。

  2、松江新城人口聚集、辐射的迁移规律。经过调查统计,我们发现,松江新城作为人口重要聚导入地,其人口聚集、辐射迁移呈现以下规律: ( 1) 从全区人口分布看,近半数人口居住在松江新城范围内。经济发展带动各片区人口激增,松江新城成为外来人口的重要聚集区。( 2) 从人口增量看,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松江新城范围内户籍人口数为 27. 57 万人,常住人口为 69. 48 万人,其中外来人口达 37. 95 万人,占常住人口总量的 54. 62%。( 3) 从文化结构看,松江新城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但人口文化素质总体仍偏低。2000 年 -2010 年,大专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从 6. 78%上升为 21. 23%。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升,显示了松江新城近几年来教育取得显着成效,大学城的建设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留松就业、创业。但是,2010 年,初中及以下的人口比重仍然高达 51.25%,显示出松江新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人口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而其中外来人口初中及以下比例更是高达 55. 50%。

  3、“十三五”期间松江新城人口发展的趋势。基于松江新城的城市功能及产业发展前景分析,至 2015 年松江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将达到约 90 万人,2020 年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约 110 万人。松江新城人口增长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高校片区成熟,形成 10万师生,二是高铁片区新建,将导入 18.5 万人左右,三是工业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和其它地区产生 16. 5 万人。四是传统城区已经有的 30 万人口。五是大型商务区和商业区形成后的 12 万人。

  人口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是发展问题。“十二五”时期,松江新城人口发展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目标任务紧密联系,与松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紧密联系,人口发展阶段性的特征日益显现,对松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实现“十三五”期间松江新城建设与人口之间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松江新城建设和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 1) 人口总量保持惯性增长,人口调控压力加大。随着国家户籍政策改革,城乡统筹形成人口导入进程加快,“十三五”时期松江人口总量将继续保持惯性增长,人口调控压力不断加大。一是户籍人口自然变动呈现上升趋势。受惯性增长以及上海市独生子女二胎政策的影响,人口的自然变动将继续延续“十二五”的增长态势; 二是市区人口导入进程加快。随着松江教育、卫生、交通、环境等城市功能持续改善,加之南部新城、多片大型居住社区等开发建设,“十三五”时期松江将成为上海重要的人口导入地之一;三是流动人口增长势头不减。随着沪杭高铁建成通车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特别是长三角区域内人口向松江迁移流动将更加频繁。

  ( 2) 老龄化、少子化现象凸现,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一。松江当前老龄化程度也在 20% 左右,预计“十三五”老龄化达 25%。人口加速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养老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一方面“少子化”现象进一步凸现。当前松江独生子女家庭数约 11. 86 万户左右,占户籍人口总家庭数的 63. 80%,随着现代观念的渗透,独生子女家庭数所占的比例还将不断提高,按照现代家庭 4 -2 -1 的模式,独生子女将承担双方老人( 小孩) 抚养、就医、经济等压力十分沉重。

  ( 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口素质亟待提高。“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松江转型发展关键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对提高人口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如何通过产业调控人口、引导人口合理流动、聚集人才以及加快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大学城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机制成为“十三五”时期新课题。

  ( 4) 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公共资源配置挑战加剧。人口总量的持续攀升,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镇集聚、小范围内人口密度过大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对教育、医疗、交通、治安、住房、环境等公共资源配置都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公共资源配置短缺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加强对人口导入合理调控的同时,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形成与人口密度相匹配的公共资源配置模式尤为重要。

  三、促进人口发展与新城建设良性互动的政策思考

  1、合理控制人口总量和规模。人口的增长与城市的发展要相适应。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是城市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基础。松江新城发展应在把握人口总量和规模的基础的同时,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为提高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创造基础。新城建设需要基础先行。松江新城的布局、基础设施、要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城市人口总量的合理控制不能以行政手段,而是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业态的合理布局来加以引导,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对人口结构变化意义重大,但是难度也很大。

  2、聚焦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城市的有序发展需要市民素质不断提升为基础。高素质的群体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文明指数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要不断优化松江新城人力资源结构、建设人力资源大区,未来松江新城公共资源将逐步从生产、消费等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增加对人的投资,特别是用于健康、卫生、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投资,加强人的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人口素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是通过深化与松江大学城的合作,达到人才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源早期教育开发,使国民素质的提高成为一项长远工程,为松江新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三是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探索企业高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促进知识型人才、高端人才落户松江新城。

  3、促进人口合理流动迁移。松江新城的有序发展需要将把握住新一轮产业转型的战略机遇,优化产业机构,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调动和挖掘人的潜能。

  一是注重吸纳年轻劳动人口。要继续利用全国“人口红利期”,合理吸纳国内外年轻人口,保持新城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合理; 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的外来人才安家落户; 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综合治理,使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断优化新城人口结构。二是注重生育政策引导。通过家庭计划指导,引导家庭合理安排生育计划,主动避开生育高峰,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三是注重“以业调人、以业控人”。松江新城以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商业服务、会务旅游、时尚创意等为重点产业,在“退二进三”过程中,需要通过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产城联动正效功能,引进、培养相关产业紧缺型人才,实现新城流动人口总量合理下降,人员结构更加合理。

  4、积极搭建人才工作平台。人才是最宝贵的的资源。人力资本即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表现为人的健康、体力、知识、技能、经验等素质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

  人才的引进、储蓄、培养、使用需要多管齐下。一是加强区校联动。政府通过与教委、高校等部门深化区校合作,提供就业信息,创造就业机会,降低就业成本,使更多的高校学子选择在松江新城就业、创业。二是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近年来,松江区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政策,在各方面对引进人才予以相应保障。这对大量人才在松江新城安心工作、安定生活起到了制度性保障和政策性激励的作用。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将实绩、贡献、能力与待遇相挂钩,使人才真正受到尊重,技能得到充分发挥。可以通过建立重点领域用人单位“首席专家”制,面向上海、全国乃至国外招聘。评选“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并给以相应津贴。依托松江工业区、松江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漕河泾松江科技园区等基地,积极申请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