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生态文明制度是我国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有机组成,是国家公共治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充分展示了我党坚持并发展执政兴国理念的决策思维和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施政理念。着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柯布教授曾指出,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然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没有直接可循的道路,在世界范围内也缺乏能直接借鉴的经验。系统回溯我国生态文明战略的演进轨迹有助于提高对生态文明制度发展趋势的认知。
城市,作为最大的人工化生态系统,在实现城市文明的同时,通过高强度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消费,对城市生态本底形成沉重压力。以城市地下水污染、城市灰霾天气和城市环境卫生等为代表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态和友好性。
在城市空间构建生态文明,是实现我国全域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向规划建设落地的核心载体,是城市生态梦的具体反映。本研究提出了城市生态梦的综合支撑系统,并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讨了城市生态学服务生态文明公共政策的优先研究主题,这对于生态文明制度的具体化和规范化能够起到支持作用,通过城市生态学的优先主题研究,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提供战略导引和政策支持。2014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原则,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
2014 年 4 月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提出,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战略意义
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战略部署,这说明生态文明在推动解决影响我国科学发展和在关系群众民生突出问题方面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 4 大要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行部署,放在突出地位加以强调,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了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决心,彰显了对子孙后代、对全球生态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国调结构扩消费促就业、实现产业结构战略升级的强大动力,是优化我国城乡发展格局和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
三、生态文明战略的发展演进
1.“生态文明”的政策内涵
十八大报告中 39 处提到“生态”,对生态文明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将生态文明首次丰富到我国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历届党代会对生态文明的认知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萌芽,可以从调研我国历届党代会的报告为线索,以检索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关键词,统计历届报告在如上关键词方面的响应关系(图 1)。研究表明,“生态”出现在党的报告中,最早是在十二大,至十五大每次出现 1-2 次,尚没有形成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自十六大开始,生态被论述的频数直线上升,比重占到十二大以来的 90% 以上,充分说明生态文明的政治理论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体现。与此同时,在对社会总体格局构建的视角可发现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党的报告中的比重动态变化特征,经济一直是我党和我国的中心工作,在报告词频的统计中同时可见其占的重要比重(平均 1/2以上)特点,政治一般在 1/4 左右,仅在十六大中比重超过 1/2;而生态和文化作为社会发展总体格局的重要方面,比重逐年升高,生态从十五大前的强度不显着,到十六大开始持续显着增强,比例超过 1/5,不仅是频数显着增加,对生态文明的政治论述向理论化、思想化和建设性方面有明显发展,具体表现为制度建设、信念要求、建设要求等。【图.略】
将生态提升到文明的认知程度,是于 2005 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指出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自此开始,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纲要、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党的十八大等我国重大政治时刻,我党对生态文明的发展均做出明确的要求(如图 2 所示)。其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对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高度统一,3 年后的党的十八大,将该共识进一步发展到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
由图 1 和图 2 可知,党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伴随若干重大会议的召开,体现了逐渐成熟和理论化的过程。完善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生态保护规划,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在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上升到观念层面。
在探索生态文明路径方面,提出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后,在 2013 年 2-4 月,我党密集召开了与生态文明相关的重要会议(见图 2),充分体现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作风和政治行动。【图.略】
2013 年 4 月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该会议主题讨论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针对我国环境污染中大气、重点流域水污染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工作部署,这为推进中国梦的有机组成——生态梦提供了好的开端。
四、我国城市生态梦的实现意义与对策
1.城市生态梦的意义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全面推进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建设,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 30余年的经济建设,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取得了重大进步,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科技基础。资源环境作为支撑物质文化的动力,目前存在若干重大难题。我国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形势空前严峻的局面,缺乏生态优良的环境体系,其他的各种梦都缺乏支撑基础,难以焕发持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生态梦的实现,作为中国梦的有机组成,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优先的战略位置。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综合形态,是物质、文化、社会和政治高度发展的空间聚落,同时也是生态基础极度脆弱的地区。因此,实现城市生态梦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战略意义,需要构建综合支撑体系。
2.城市生态梦的综合支撑体系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 " 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做好绿色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新进展。本研究认为城市生态梦的综合支撑体系应当由 4 方面构成(见图 4):城市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城市科学规划系统、城市绿色技术系统和市民参与生态共建系统。【图.略】
在该综合支撑系统中,城市生态环境监管系统,有别于当前各个履行生态环境监管的部门,该系统强调的是:将城市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低碳、生态、绿色和宜居等赋予到生态环境监管系统之中,通过研究制定系列法律和行政规章来规范城市的开发行为,如城市低碳生态发展条例、城市低碳生态管理办法、城市低碳生态实施细则、城市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管控、城市碳排放交易办法等,特别是要适时颁布公众参与生态管理的办法 / 指南和城市生态环境政务信息公开办法等(图 4)。健全和完善的低碳生态制度是巩固城市生态文明现有成果和进一步推进建设工作的有力保障。
城市科学规划系统,是指在当前城市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丰富到城市规划中,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布局和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先导作用,保障规划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在开展生态环境专项优化的同时,突出调节产业的环境友好性;进一步执行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先决约束要求;动态优化社会公共资源分布;推动轨道交通先导的城市开发模式;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升规划;分解型(城区、社区、企业)减碳规划;城市园林 - 交通 - 大气环境综合优化规划;智慧城市绿色管理模块;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平台等(图 3)。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城市的科学发展,需要众多过硬和适用的技术支撑才能够实现。
因此,城市生态梦的构建需要绿色技术系统的支撑。根据我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能源消费、基础设施、固体废弃物、建筑、交通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的新特点,提出针对性开发和应用的技术体系,包括新能源可持续供应集成技术、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基于分布式能源的公共照明能源供给技术、大容量低能耗的公共交通技术、清洁一次能源的高效转化储存与利用技术、CO2捕捉和固定技术、城市污染生态恢复技术和城市垃圾生态优化型处置技术等(图 3)。【图.略】
在城市生态梦的构建中,同样需要汲取该方面的经验,完善市民参与生态共建系统。从构建市民生态科普教育平台、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的认知与支持参与平台、市民参与科学规划的意见征集渠道、市民参与城市生态建设与维护的机制和市民参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平台等多维度鼓励、发动和赋予市民参与城市生态梦构建的宏大工程中来,在得到广泛理解和支持的背景下,城市生态梦才能够有营养最为丰富的土壤来孕育,得以生根发芽,最终在市民的帮助下,可持续地结出硕果,让市民参与并分享生态梦的成就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能够成功构建并可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学研究优先主题研究
将“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外缺少直接相关的研究报道。基于中国知网和 SCI 学术数据查新(图 1)的时间序列研究,自 1990 年开始我国学者从意识层面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进而在政治角度剖析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学术文章作为推动生态文明研究成果社会化的引擎,自 1996 年开始,稳定推动主题为生态文明科技文献(包括核心、非核心学术期刊、科技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和报纸等)的传播。2005 年是生态文明深化推进的关键政治时刻点,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生态文明首次在政治层面提出,在此期间,科技文献量从 2005 年(360 篇)开始上升(2006 年的文献量增长近 100%,2007 年文献绝对量约1800 篇)。在图 4 中,核心文献量占期刊文献量的比例是反映对应年度学术研究水平的间接指标,1996 年以前,由于文献量过低,不具有统计比例的意义;1996-2003 年之前,比例约在 50% 左右,2003 年之后,核心文献比例超过 75%,说明生态文明的研究在政治智慧的引领下,已经进入科学化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制度、支撑体系和实现路径的研究是我国城市生态学当前发展的核心。基于生态代谢原理的城市永续资源能源科学体系的研究应用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世界博览会在 160 余年的历史上,不但引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在努力阐释科技对市民生活的有益改变。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园博园等城市生态实践为我国城市生态科学发展提供了光明的图景。为了支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城市生态学研究应当加强在优先主题方面的研究产出,为城市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面向“十三五”城市生态学研究优先主题的 5 个主要方面:
(1)深化对城市形态功能的演变与局地生态系统变迁的耦合关系和影响路径的研究,调控城镇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压力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活、还原再生功能,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统一体 , 并且这些功能与其结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要供给一定质量的生态环境,就需要使城市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可代谢各种废物的能力。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历史 ,以找出其已有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征 , 还要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做出评价,对其未来发展变化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调节和控制 , 以期达到城市生态系统的最佳功能。
评价城镇生态支持系统的方法,如能值分析法、物质代谢全过程的生命周期分析法、基于反馈机制的生态控制论分析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资产评价法和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足迹法等进一步得到优化,更加趋向从多要素、多变量、复杂过程和交叉性的角度来细致地分解城镇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剂量效应关系,分别从能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空间、时间尺度上评价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过程。从过程的量化走向关系的序化、从数学优化走向生态进化、从人工智能走向生态智能。
(2)强化对城市生态功能的演变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的研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抵御气候变化对城市文明可能造成的冲击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是靠其中连续的物流、能流、信息流、货币流及人口流来维持的。它们将城市的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时间空间、结构与功能 , 以人为中心串连起来。弄清了这些流的动力学机制和调控方法,就能基本掌握城市生态系统中复杂的生态关系。
针对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和人口高密度集聚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有关城市人居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活动逐步展开。当前,城市人居生态学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制定 21 世纪议程的科学基础。正确处理好人与土地(包括地表的水、土、气、生物和人工构筑物)的生态关系是人居生态研究的核心任务。
(3)深化对城镇化进程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与影响机制的研究,识别和缓解人工环境构建对城市综合生态链的冲击
深入对城市生态系统评价、预测、区划、规划、优化模型研究。一般在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 用动态系统论方法、数学模拟等进行研究 , 以确定城市生态系统的开发方向。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来协调城市中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 改善城市生态结构。
(4)深化对基于中国国情城市人居环境问题诊断和调控改善的研究,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微观和宏观尺度研究的耦合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而城市的内部核心是生态的“生”。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生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口号走向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这是当今国际城市人居生态研究的主流。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生态城、生态住区、生态交通、生态代谢、生态能源、雨水资源利用、生态修复以及生态产业的规划设计管理等示范研究上。当前,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特别是我国,都涌现出一批生态示范社区或村镇,其工作主要是引进一批高效、实用、先进的生态示范技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生态社区。应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微观和宏观尺度研究的耦合。
(5)深化对可持续城市生态代谢系统结构的认知与调控机制代谢研究,促进城市产业生态学的研究与政策应用
深化对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基本特征的研究。如城市人口、城市气候、土壤、城市生物、商业、工业等的基本特征 , 以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及效应。这些单项的基础研究是构建城市总体系统模型的基础。产业过程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生产、加工、消费、流通、还原的一类复合生态过程,涉及物、事、人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涉及3个层次:
宏观上,它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即围绕产业发展,如何将生态学的理论与原则融入国家法律、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中,以促进国家及全球尺度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繁荣。中观上,它是部门和地区生产能力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法论基础,通过生态产业将区域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与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微观上,将生态红线、城市增长边界和城市综合承载力高度关联,用生态基础设施的技术研发与规划构建来提高城市生态韧性。
结 语
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战略演进过程的分析,可清晰地认识到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理念到行动方面已经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具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实现路径安排。基于对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气候变化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将极大促进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环境科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的发展。与此同时,从城市生态学的应用性研究出发,基于生态物质代谢理论的工业生态学的发展,将有利于从工程技术和城市发展战略决策方面改善城镇化进程中对城市生态域的影响强度和范围,进而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结合我国国情,从工程应用角度判定,生态文明制度、支撑体系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将是我国城市生态学当前发展的核心;基于生态代谢原理的城市永续资源能源科学体系的研究应用将是未来城市生态学科发展的重点。在开展城市生态梦综合支撑体系研究与实践的同时,也应适时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实现农村生态梦,而农村生态梦的重点将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执行、美丽乡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协调、城乡统筹等问题。
面向未来的“十三五”,结合我国的中长期规划(2020),面向 2049 建国 100 年,以生态文明作为发展基础,中国城市的生态化进程的演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技术成熟和广泛推进以及城镇化绿色质量的稳步提高,将是未来中国梦实现过程中最为生动的城市创新变革。
参考文献:
[1] 刘昀献.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着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柯布教授访谈录 [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J]. 2010,3:5-10.
[2] 徐振强 , 杨光 , 王凤 . 基于 PM2.5 防控理念的特大城市清洁空气改善战略研究 [J]. 建设科技.2013,18:23-30.
[3] 李绍东. 论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 [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2:104-110.
[4] 谢光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初探 [J]. 社会主义研究.1992, 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