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新型农村社区原型空间的理论建构和发展路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01 共6134字
论文摘要

  0 引言

  20 世纪 90 年代起,层层相套、环环相扣的规划、设计体系在我国逐步确立,表现为城市化空间依附于以聚集社会经济活动为特征的空间载体上,并在数量级和速度级上无限扩张。但与之相伴的是城市空间内涵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其社会历史特色和社区内居民的实际需要被忽视。为此,我国许多城市近年来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的设想( 图 1) ,希望通过营造一种“四季常青、花团锦簇”的花园景象,挽救逝去的空间内涵,却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饱受现代“文明”异化的社区成员为了诉求自主性,也开始自组织地重新寻找一片生态家园,探索“城市田园化”的转型路径———使用农业作物代替观赏性绿植,用以实现城市农业的部分设想。同时,在城乡一体化大方向和自上而下的上位规划导引下,田园式的农村也在发生改变: 以重构农村人居环境和集约利用土地等为主旨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始步入“农村城市化”的境地。大批村庄经改造或合并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并参照城市社区的规划要求、建设标准和物业配套等进行设计和管理。农民的居住模式开始从散居向新型社区聚居过渡,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驻社区,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而置换出的土地可以为农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部分农村社区的物质建设并未契合乡村精神,空间结构发展直接仿照城市社区,将居住空间与生产空间、文化空间和生态空间明显界定甚至分离,使得原本尺度宜人、充满田园风光的乡村聚落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单调社区( 图 2) ,“以城代乡”、“千村一面”的倾向也十分明显。这种趋势极有可能导致传统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遭受“创造性破坏”、使农民产生前景迷茫以及自我认知缺失,进而严重影响农村空间的发展进程。
城乡社区空间发展的倾向与启示图
规模庞大、形态单一的某农村社区图
 
    1 原型理论与农村社区的耦合关系研究

  1. 1 原型理论的相关研究

  19 世纪后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在研究人类精神现象时,将重复发生性、历时性、普遍性的原始意象在心理模型和精神本能中的表现归结为内在的群体无意识———能够透过错综复杂的种种表象切入客体的深层心理结构,并以传承的方式影响整个群体的思维和行动。荣格还借用柏拉图的“原型”概念,将原型与“本能”一起定义为群体无意识的载体,认为原型“是一种先天的能力,一种被认为是先验地表达的可能性。”之后,原型理论的发展开始逐渐弱化主观性价值判断,强调对空间的客观认知并关注空间的有机构成。弗莱在研究人类文化艺术活动与人的精神本体的关系时,通过挖掘人类文艺史中宏观的带有深层规律性的问题,揭示出人类艺术活动的精神本原、内在动因和心理机制。我国当代学者程金城在对原型理论批判性重释后,提出了原型影响人类的三种模式: 行为模式、再现模式和领悟模式。

  1. 2 关联原型理论与西方社区空间发展的相关研究

  根据社会学家滕尼斯在 1887 年提出的社区概念,社区本身包含本源性和自发性特征,其存在应以居民是否普遍持有类似群体无意识的深层心理结构为依据。社区空间作为承载记忆的物质载体,由物质环境与设施、共同意识与社区文化以及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等构成,它们促使居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知空间,并通过口述、想象、回忆等实现传承。这与原型理论中沟通原始先民和当下社会人精神联系的原始意象是一致的。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大力推行“社区发展计划”,具有历史性的城市被急速扩张和普遍城市化后产生了大规模、标准化的社区空间。社会学家大卫. 哈维认为“空间被不断复制”以丧失空间感知的多样性为代价,将导致空间同质化和特色危机。20 世纪 50 年代末,荷兰结构主义大师赫曼. 赫茨伯格开始在城乡规划领域引入原型理论,试图通过对场所原型的剖析,重新建立一套关于文化、人性、地域的设计体系来挽救城乡社区环境的特色危机。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大师阿尔多. 罗西开展了建筑学与原型理论的耦合关系研究,他的“类似性城市”观点强调人对社区场所空间的集体记忆,借此将人的心理结构存在转化为真实的城市实体。

  1. 3 原型理论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的启示

  千百年来,我国农民的精神生活被周围朴素的乡村聚落环境打上了深刻烙印。他们彼此经常性地交换和依赖着的是“手边的”、熟悉的乡土生活经验,并且不断地重复使用着这些早已融入血脉的既有的经验性知识,固化着乡土经验及其认同的社会取向。因此,基于原型理论的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理应尊重传统乡村聚落中固有的追寻人性和精神财富的空间惯性,秉承原型理论中强调的那些不断复现的结构模式和乡村意象。目前我国乡村聚落社区化进程中普遍出现的空间特色危机和“城市倾向性”,主要原因在于空间发展过程中的介入性和规划性过多,社区空间中“地域性”和“现代性”之间的发展矛盾难以化解,农民的“内在性”更是无法充分表达; 而实质性公众协作与自组织参与的缺失也加速了空间危机的发展。公众参与的缺乏,使失去土地的农民仅仅在居住方式上实现“城市化”,却忽略了其中大多数人依然保持着的对土地的眷恋。对栽植行为惯性的强行禁锢和大规模雷同化的居住环境,极有可能导致多数农民原有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结构受到动摇,并使农村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失去原真性。

  2 新型农村社区原型空间的理论建构

  要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原型空间的理论建构,还需要寻找一媒介使原型理论所强调的原始意象与乡村聚落空间发展中的典型空间相互结合,并使人的认知系统与社区的建设系统相互关联。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列斐伏尔提出的三元社会空间理论极大鼓舞了这一设想的实现。本研究在程金城重释原型的三种模式基础上,结合列斐伏尔的空间认识论,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原型空间的主旨内容( 图3) 和“三位一体”原型空间建构模式( 图4) ———空间实态原型、空间设计原型和空间认知原型。
新型农村社区原型空间的概念建构表
新型农村社区原型空间建构模式表
  2. 1 空间实态原型

  担负着原型空间样本中相关场域要素的生产和再生产职能,具体表现为农村社区中产业经济、地域材料和农民及其三者在构建原型空间中形成的流动关系和组织方式。它既是形塑空间的景观要素,也是农村空间发展的物质基础。产业经济表征着农村社区的发展及其生产运作,地域材料的流动构成了农村社区的物质空间形态,农民的行为模式则是在农村社区空间发展形态中所呈现的日常生活景象。因此空间实态原型构筑着农民当下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的空间秩序,也映射着农民意识深处反复出现的原始或典型意象。

  2. 2 空间认知原型

  结构主义认为: 与感性、知性、理性三段论( 康德) 相似,空间认知的过程可分为感知、认知和评价三个层次。感知是指人对于空间现象的认识,对应空间认知的“类化”逻辑,有利于人们将自己编入某一社区; 认知将感性要素上升为概念、意义等理性要素,将个体事实推演至整个群体,对应空间认知的“认同”逻辑,使其被赋予社区成员的普遍特征; 评价则在人的价值观影响下形成对空间性能和作用的评判,对应空间认知的“比较”逻辑,用来判断所认同社区相对于其他社区的优劣高低。当前背景下,农民的空间认知往往反复于原始乡村聚落和新型农村社区中,很大程度来自于对生活、生产中与某些人、物联系起来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的自我意识,包括对自我身份的判断、对自我归属的倾向、对自我现状的感知等。因此,农民对空间的自我认知是关乎新型农村社区精神层面建设好坏的重要评价因子。

  2. 3 空间设计原型

  在自发性或受约束的逻辑影响下,空间设计原型被赋以现象、体验或再设计并通过符号、蓝图和建造等表达出来。它与空间发展干预和使用者维护自身利益的知识、意识形态等联系在一起,正面或负面影响着农村社区的空间发展。广义上,空间设计原型涵盖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层面; 狭义上,包括原型建筑、标志建筑、适宜技术及其他( 表 1) 。
  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原型建筑应指其中占绝大多数、能够代表社会共有形的人居单元,在共有经验范围内自发且持续的活动所产生的建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同质性和相似性,也是形成社区特色的关键; 标志建筑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能够在社区中形成公共交往空间,如村庄中的古树、古井等,它们在历代农民生产、生活过 程中持续扮演着重要的标志性角色。

空间设计原型的要素构成表
  2. 4 三种空间原型的作用机制

  空间设计原型借由对空间实态原型的认知而产生。在不同因素的推动作用下,空间设计原型对于农村社区空间的结构和形态有着更为强烈的干预作用。空间设计原型与空间实态原型两者之间始终存在“天、地、人”的差异,而且人的认知角度和方式均不相同,进而新的空间认知原型随之产生。
  如此反复,就构成不断变化的、日趋多样的农村社区空间( 图 5) 。因此,农村社区空间实际上是由空间实态原型、空间设计原型和空间认知原型交互作用而成,三者缺一不可。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建构中三种原型的作用机制图
  3 新型农村社区原型空间的发展路径

  要真正实现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路径的生态现代化,亟需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样本迫于快速发展进程而未得到及时采集;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建构缺少实质性公众参与; 设计过程对原始空间样本的片面性理解或忽视; 农民对乡村记忆的断裂性变化难以适应。

  3. 1 建立动态发展的原型空间样本库

  首先,通过田野调研从乡村聚落中记录并梳理空间实态原型中不同类型的场域要素。其次,将样本中典型场所的场域要素和文化特征与空间实态原型、空间认知原型对应结合,以数据和图纸等手段,重点描述原有场所空间的客观实在和要素流动,以及不同主体对其隶属的空间实态原型的认知经验。再次,分析乡村聚落社区化进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特质在景观整体性、居民差异性、地域延续性、居民意愿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最后,建立一套客观的以空间实态原型和空间认知原型为核心,包括气候状况、地形地貌、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构成状况、宗族组织状况、特色资源等在内的原型空间样本库。此外,在原型空间样本库中还应创建传统“百工技艺”的施工工匠名录,鼓励传统工匠在技术规范和建筑师认可的程序与框架下合理创造,有效传承传统建造技艺以振兴乡村聚落的空间秩序。由于原型空间样本库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丰富,受空间设计原型干预后,空间实态原型和空间认知原型均会表现出相应的变体,因此理应持续补充至样本库中。

  3. 2 实质性公众参与体制的建立

  由于公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属于一种共同意识,因此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应构建于实质性公众参与的基础上,避免象征性的形式主义。首先,规划师的角色应从专家转型为顾问、非营利组织、社区协助小组成员,帮助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开展平等协作。其次,原型空间样本的采集应由建筑师和公众协同完成,以保证样本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再次,建筑师应从公众身上学习乡村聚落的文脉和价值观,并让真正有居住需求的公众参与空间设计。最后,在参与过程中引导公众将个人的原始意象融入社区的环境营造中,促使对重塑公众归属感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型空间和标志空间得以延续。通过实质性公众参与体制的实施,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发展将由“自在的社区”向“自助的社区”转型。

  3. 3 对空间设计原型的转型

  3. 3. 1 规划设计层面

  以山东新型农村社区为例,空间建构模式大致包括旧村改造模式、产业园区带动模式、中心城镇吸纳模式、整村搬迁模式、村庄合并模式、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等。前两种以原址改造、扩建为主,后四种以新址新建为主。针对改扩建为主的农村社区,应及时采集原有乡村聚落的空间风貌样本,将其作为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型空间样本,并在适宜复原的基础上关注空间样本的再创造。针对新址新建的农村社区,在社区空间场域要素相互协调的过程中,要避免农村空间由多元的特色化朝向单一的模式化发展,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也应在保持异质特性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空间中原型与标志的和谐关系,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层面的丰富多变,使城乡社区的整体景观表现出多样性下的和谐统一,帮助农民更好地消除时空转换带来的不适感。

  3. 3. 2 建筑设计层面

  对真正的“乡土建筑师”( 农民,包括传统工匠)而言,农村人居单元既要体现经验传承的历史性,又要呈现技术创新的现代性,更重要的是展示出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的地域性。因此,建筑设计过程应解决好原型空间样本“统一”与建筑形式“多变”的问题。面对原始空间样本时,乡土建筑师大都会产生能否超越原有和现有素材的压力,对原型素材的精挑细选常演变为一种“回忆”和“自由”的相互妥协。一般而言,“设计者”依据自身价值判断的能力,深入分析乡村聚落中原型建筑和标志建筑所构筑的“空间样本”,对样本中永久性的形式进行抽象和反思,把原有的某些元素或者原始意象通过适宜的营建策略和技术进行再设计,并在新建筑融入旧场所或特定地域环境的过程中实现不同的空间组合和转化关系,从而使空间场所及生活的固有模式得以延续。

  3. 4 建立空间认知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变革过程中,部分农民从传统农业的高用工量群体转移至低用工量群体,生活的便利性取代了生产的便利性成为这部分人变更居住模式的最大动力,但在空间和心理的剧烈变动中,农民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所限,多对新型聚居模式缺乏明确的心理预期,从而出现适应性问题。因此,现今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发展可以原有的乡村聚落和现有农村社区的试点建设为依据,在划分高用工量和低用工量的不同经济区域的基础上,建立空间认知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可分为三层: 一级指标层为社区空间文化建设目标; 二级指标层包括社区的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文化质量满意度等; 三级指标层包括对居住环境、住房质量、楼层、密度、产业、教育、文化、交通、医疗等要素的满意度等。各指标被赋予权重因子后,论证农村空间发展变迁的历时性特征以及深层价值取向、原型空间样本的形态特征、以场域要素为内容的构成机制以及社会因素和由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空间内涵。而且,所形成的空间认知评价在设计层面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可以帮助空间设计者从宏观的视野中具体探讨原型空间的地域性和动态性,也能从根本上加深对认知经验的把握。

  4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原型理论的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研究以与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文化相协调为出发点,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设计思路和建设方法。首先,从乡村聚落的隐形空间秩序( 原始意象) 中揭示、提炼出设计层面可以操作的原型空间,实现对原型空间中场域要素的保护与利用。
  其次,将原型空间样本转化为设计素材,建立以空间实态原型、空间认知原型和空间设计原型为主导的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路径,藉此引导原型空间在规划建设中实现有根可循的置换变形。此外,依据经验传承的农村社区原型空间发展应建立在农民普遍参与的基础上,使自上而下的规划性空间设计和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空间发展相结合,两者共同作用促进社区的发展,并引导原型空间样本在秉承以“人”的尺度审视和设计空间的前提下,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结合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拓宽农村转型期规划管理的思维视角,探索一条从根本上利于保护和发扬乡村聚落的空间发展之路,为构建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体系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陈高明. 从花园城市到田园城市———论农业景观介入都市建设的价值及意义[J]. 城市发展研究,2013( 3) : 25 -28.
  [2]赵继龙,陈有川,牟武昌. 城市农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 城市发展研究,2011( 10) : 63 -69.
  [3]程金城. 原型批判与重释[M]. 兰州: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4]张海波,童星. 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J]. 社会学研究,2006( 2) : 87 -106.
    [5]杨哲. 真实与想象的认知: 城市空间原型理论建构[J].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 122 -12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