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不同视角城市概念的解读

来源: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石忆邵,刘丹璇
发布于:2021-11-23 共8863字

  摘    要: 近20年来,我国城市化蓬勃发展,进步神速。然而,城市概念之多、乱、杂,令人眼花缭乱和困惑不已。文章从城市管理体制分割背景、学科分化背景、学科交叉融合背景3个方面对一些城市概念进行了讨论与辨析,并示例说明了若干尚欠规范的城市概念。最后,提出了城市概念规范与整合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    城市概念;管理体制分割;学科分化;学科交叉与融合;蔓生与规范;

  Abstract: In the past 20 years, China's urbaniz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the concept of city has become so numerous, chaotic and complex that it is dazzling and confus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d analyzes some city concept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background of division of city management system, the background of disciplin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background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Some city concepts which are not yet standardized are illustrated with example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urban concept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 city concepts; division of urban administrative system; disciplinary differentiation;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vergrowth and normalization;

  0 、引言

  21世纪是城市化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高度不断攀升,城市结构日趋庞杂,城市效率显着提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不断蜂拥至大城市,导致巨型城市数量俱增,城市建成区快速向郊区扩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大城市病频繁袭扰。与此同时,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浪潮冲击下,各种类型的城市新概念也纷呈迭出,目不暇接。譬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田园城市、山水城市、光明城市、广亩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花园城市、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低碳城市、循环城市、紧凑城市、收缩城市、集约型城市、节约型城市、学习型城市、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虚拟城市、智能城市、信息化城市、智慧城市、网络化城市、创意城市、创新城市、正义城市、叛逆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后现代城市……应当承认,全球范围内城市数量众多,规模差异悬殊,崛起时间不一,成长过程迥异,因而城市类型复杂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正常的。然而,目前有些人热衷于名词概念的出新,总喜欢炮制出一些新的概念去吸引人们的眼球,而较少考虑它们的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及其特色。在当代城市研究中,城市概念之多、乱、杂,足以让我们这些专业人士都感觉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各类城市之间的差别究竟有多大?我们心目中所期待的理想城市是什么?我们未来究竟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今撰此文展开讨论,亦求教于同仁。

  1、 管理体制分割下的城市概念风起云涌

  我国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易于滋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互相攀比、恶性竞争的不良倾向,难以真正形成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同发展的行政合力,反而催生了此起彼落的各类城市评选与创建活动,耗费了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持开展的城市评选与创建活动就有“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起与评选的活动有“宜居城市”。由中央文明办负责评选的活动有“全国文明城市”。由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推出的活动有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与评定的活动有“国家森林城市”。由住建部发起创建和负责评估的活动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由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推动实施的活动有“国家智慧城市”等。

1.png

  上述各部门独自开展的城市评选与创建活动,有以下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同一行政管理部门通常不宜在相近时期内发布两类城市标准,如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布的“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标准。

  (2)部分概念界定含混不清,如卫生城市、绿色城市等,缺乏对其本质内涵的揭示。况且,城市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文明成果的结晶,文明城市的提法是否精准?其实,在英国着名学者彼得·霍尔的着作中,他使用的书名是《文明中的城市》[1],而并非“文明城市”。

  (3)生态城市测评指标体系中,实际上不仅涵盖了宜居城市、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等较为宽泛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了资源节约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循环经济型城市、健康宜居型城市、绿色生产型城市、绿色生活型城市和综合创新型城市等细分类型[2,3]。这样,再做单一类型城市的评价和排序,其意义和价值就很有限了。

  表1 若干城市概念及其测评指标体系

GetImg (1).jpg

  表2 文明城市评选与投资环境评价、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GetImg (2).jpg

  (4)具体评价指标虽然带有一定的部门色彩,但也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或雷同性。譬如:宜居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三者之间的测评指标有较大的雷同(表1);文明城市的测评指标体系与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相似性也尤为明显(表2)。

  (5)具体评价指标偏多,且各指标之间的层次关系、共轭关系、互补关系、替代关系等也缺乏深入分析。

  2 、学科分化背景下的城市概念蔓生滋长

  (1)城市经济学者眼中的城市。

  经济的本来含义是节俭,即用最少的物质消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因而城市经济学者最关注的城市,就是能够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佳的或令人满意的经济效果的城市,即节约型城市(如:节水城市、节能城市、节地城市等)与集约型城市。需要指出的是,城市经济中的民营经济部分,由于产权清晰,他们时时刻刻都会讲究节约。反而是城市公共经济部分,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现象,产生“公地悲剧”现象,这更需要政府的推动和督促,才会重视对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就综合性而言,我们推荐使用集约型城市概念[5],因为它涵盖了资源和能源节约、空间布局集约、环境负荷减少等内容。

  (2)城市规划与城市地理学者眼中的城市。

  城市规划与城市地理学者主要从空间结构与布局的视角来审视城市,出现最多的城市概念有田园城市、光明城市、精明城市、智慧城市、紧凑城市、蔓延城市、收缩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笔者认为:紧凑城市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概念,它是针对西方国家出现的低密度、依赖私人交通工具的城市无序蔓延及其引发的低效通勤、社会分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它是一种高度密集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建筑的密集化和活动的密集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消耗和污染,将城市未来的增长限制在现有的城市边界内,以便减少城市发展对周边乡村的影响。它反对功能分区,强调用地功能混合。反对城市无序蔓延,强调居住和生活的邻接性。反对过于依赖小汽车,主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6]。

  紧凑城市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尚待深化的问题:(1)如何划分紧凑城市与无序蔓延城市的界限?(2)如何测算单中心城市与多中心城市的紧凑度?(3)如何动态评估城市紧凑度与城市发展绩效的关系?例如,我们发现中国有许多城市在20世纪60至80年代的紧凑度通常高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紧凑度,这一变化结果刚好与城市空间绩效逐步提升的结果是相悖的,那么,紧凑度高但绩效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否就一定优于紧凑度稍低但绩效更高的城市发展模式呢?

  韧性城市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主要关注生态韧性和工程韧性[7,8,9,10,11],聚焦于防灾和减灾领域,如洪水、风暴潮、高温、干旱、地震、海啸、冰川退缩和海平面上升,而对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组织韧性和空间韧性重视不够。例如:空间韧性将更多考虑空间差异、细碎化、整合性、连贯性及其时空连续体的规模大小等内容[12]。

  (3)城市社会学者眼中的城市。

  在城市社会学界,出现最多的城市概念有和谐城市、宜居城市、正义城市、叛逆城市等。和谐城市、宜居城市等概念已广为人知,这里着重谈一下正义城市。其实,在美国学者苏珊·S.费恩斯坦[13]的The Just City一书中,她更多使用的是“城市正义”一词。正义的本质在于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在城市语境下,城市正义包含了城市的公平、民主以及多元性。因此,她以纽约、伦敦、阿姆斯特丹3个城市为案例,基于“最大多数人原则”和“最大幸福原则”,提出了一种城市正义的理论架构,分析评价城市再开发、住房规划、城市功能区划、种族关系、开放空间规划等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然而,在城市发展实际进程中,经常出现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而肆意侵害个人利益的现象,或假借维护个人利益之名而行妨碍公共利益之实的现象。因此,强调城市正义是非常必要的。从全球城市的崛起来看,从以武力征服世界,到以宗教征服世界,再到以法律征服世界,表明文化优势日益成为全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正义之城可能会成为全球城市追求的首要目标。

  当然,也还有若干问题值得深究:(1)正义城市是乌托邦还是可以期待的?(2)正义城市的衡量标准是什么?(3)各类单项正义如权利正义、规划正义、经济正义、社会正义、文化正义、生态正义应如何测度?它们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等等。

  (4)城市生态学者眼中的城市。

  在城市生态学界,出现最多的城市概念有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等。

  森林城市的概念由林业系统首先提出。它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森林的碳汇效应,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碳排放而提出来的。因此,森林城市完全可以涵盖在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概念之中。更何况,任何城市都是由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共同构成的,生态空间中必定有森林,只是森林蓄积量和覆被率不同而已。

  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健康城市、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等几个概念既密切关联但有时也含混不清。从《绿色城市评价指标》来看,它与健康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等也基本类似[14]。其实,在T·比特利[15]的Green Urbanism: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一书中,他使用的是“绿色城市主义”而非“绿色城市”。“绿色城市主义”代表的是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或思潮,是一种发展方向而并非一种具体的发展模式。花园城市的概念和理论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我国则偏爱“园林城市”概念,其实,两者的目标和核心思想是相同的,都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况且,较早提出打造花园城市的新加坡,在其后来的概念规划中,已将它修正为内涵更全面、目标更清晰的“宜居城市”了。然而,国内一些城市却还在热衷于“花园城市”的评比。

  另外,低碳城市的内涵也较为宽泛,包括低碳能源消费、清洁生产、绿色建筑、低碳交通、绿色消费、循环利用等内容,它还不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只要是与减少碳足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或增加碳汇有关的活动,都可以纳入进来。但是,低碳的标准或界限如何确定?低碳发展模式是否具有更高的效率?零碳模式是否更佳?诸如此类问题,尚需大量的实证比较与分析甄别。另外,如果低碳城市能够广泛流行,那么低硫城市、低氮城市……是否亦可?

  3、 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组合型城市概念将更为实用

  城市科学涉及到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目前已经呈现出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研究特点。城市经济活力、文化品位、生态环境质量、社会关系、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如何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协同配合,已经成为城市研究的重点。在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组合型城市概念便应运而生。兹举两例:

  (1)绿色智慧城市。

  绿色智慧城市是绿色城市与智慧城市的有机结合体。《中国绿色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8)》一书给出的定义是:绿色智慧城市是依据生态文明和信息文明理念,运用大数据资源和信息科技、智能科技等手段,推动城市生态转型和高效运转,完善城市规划设计,提升绿色生产水平,促进市民绿色消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运营管理水平和宜居程度,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现代城市[16]。这个定义比较全面,理念、手段、目标俱全,既囊括了城市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又涵盖了生产与消费、科技、经济与环境等视角,也包括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但不够简洁、易记,对绿色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的概括似嫌不足。因为,绿色、低碳、宜居、和谐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要求,人本化、生态化、智能化、网络化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共性特征,而非绿色智慧城市所独有。这样,单一的绿色城市或智慧城市概念,均可并入绿色智慧城市概念之中来。

  (2)生态宜居城市。

  同样,生态宜居城市是生态城市与宜居城市的有机结合体。理想中的生态宜居城市通常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2)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3)是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4)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5)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6)是公共安全度高的城市;(7)是生态可持续性好的城市。这不就是当今所有城市发展的综合目标取向吗?因此,单一的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绿色城市等概念,都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了,因为生态宜居城市不仅涵盖了它们,而且内涵更丰富、层次更高级、应用更宽广。

  然而,现实中要建成理想的生态宜居城市却并非易事。在生态宜居城市的比较评价中,学者们往往发现得分较高的大多是中小规模的城市,而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得分则偏低。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即使是那些处于城市网络体系顶级的全球城市,其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势必导致高流动性、高密度化、快速节奏、高生活成本、高社会极化、高风险隐患等,从而难以成为最高水平的宜居舒适、绿色生态的城市[17]。

  4、 尚欠规范的若干城市概念示例

  (1)数字城市、信息化城市。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术界出现了数字城市、信息化城市等新概念。其实,数字城市是应用计算机、互联网、3S(即GIS、RS、GPS)、多媒体等技术将城市地理信息数字化,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所形成的城市虚拟空间。信息化是一种发展模式,信息技术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有力工具或支撑手段,而不是城市发展的目的。因此,数字城市、信息化城市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概念,智慧城市也许是一种可以替代的概念(当然,前文已经述及,绿色智慧城市的提法更好)。实际上,在西班牙社会学家M·卡斯特尔[18]的The Informational City: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着作中,他并没有给出信息化城市的明确定义,而是主要探讨了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以及对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效应。特别是,他发现一种新的信息流动空间已经形成,并正在重塑城市原来固化的“地点空间”,从而产生“二元化城市”现象。因此,如何将流动空间与“地点空间”关联起来并整合到城市网络空间体系之中,已成为信息文明时代新型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2)循环城市。

  同样,循环城市也不是一个十分科学且精准的概念。在美国学者罗莎琳德·格林斯坦和耶西姆·松古一埃耶尔马兹[19]编辑的论文集Recycling the City:The Use and Reuse of Urban Land中,并没有对循环城市做出明确的概念界定,他们主要探讨的是,因制造业迁出后所遗留下来的空置土地、遗弃地或被污染的土地(即“棕色土地”,Brownfields)的再开发和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事实上,只有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存在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或周期性兴衰的发展规律。而在实践发展中,产业是需要转型和升级的,城市是需要改造和更新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城市更新比循环城市的概念更为实用。

  (3)收缩城市。

  收缩城市已成为近几年以来的又一个研究热题,其内涵界定、形成原因、测度指标体系、应对策略等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21,22,23]。然而,迄今为止,收缩城市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测度指标体系备受争议,测算结果存在夸大之嫌。笔者认为:收缩城市的提法并不科学。主要理由如下:(1)如果我们认可城市具有弹性或韧性特征,那么它就既是可膨胀(扩张)的,也是可收缩的。海绵城市(水弹性城市)只是其中一个受自然因素作用的细分类型而已。(2)目前所谓的收缩城市主要是由于人口流失或经济衰退而引发的,持续的人口流失是城市衰落的表征之一。除了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持续萎缩以外,持续的结构固化或退化、持续的效率衰减等都是城市衰落的体现。因而“收缩城市”主要是指城市的经济韧性。(3)收缩城市的总体目标是转变惯性的增量空间规划思维,严控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优化城市建筑和土地集约利用,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因此,笔者建议使用“集约型城市”来替代“收缩城市”(表3)。

  5、 结论与建议

  (1)学术研究需要在承继中不断创新,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会有新的发展理念与思路,因而产生新的概念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学术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名词概念的创新。一个新的概念的提出需要考虑到独特性、科学性、实用性,既有助于学科的深化和细化研究,又裨益于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践,不能光考虑其新奇性而率性提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先进城市发展理念和思想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但应始终牢记两点:一是要避免断章取义或肆意曲解;二是应当与中国的国情和各地的市情相结合,不宜全盘照搬照抄。

  (2)我们所需要的理想城市应当是比较安全、比较密集、比较绿色、比较多样、比较活跃的。然而,现实世界中很难有这样十全十美的城市,有时适度的妥协也是必要的,正如美国学者W·雷布琴斯基所指出的:“田园城市”的模式可能是紧凑城市发展方式与蔓延城市发展方式的一种有益的妥协[24]。况且,人类需求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一些人羡慕大都市的时尚、繁华与便捷,另一些人却向往小城市的宁静、安逸与休闲。与人们选择的多样化相对应,城市发展的模式也应多元化,因而新的城市概念的出现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一概否定,但也不能各唱各的调,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实质性差别的学术概念,应当规范和统一。

  (3)任何城市都是由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包括休闲空间)和生态空间共同构成的,维持它们之间合理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组合关系,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美、人更健,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令人满意的综合效益,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共同期盼。

  (4)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促进城市空间的创新、共享、交流和跨界发展,新的城市形态和新的产业业态不断出现,制度混合、功能复合、空间融合正在日益深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研究态势日趋增强,新的组合型城市概念可能更加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表3)。譬如:阿赫文涅米(Ahvenniemi)等[25]建议使用“智能可持续城市”,从而将“智能城市”与“可持续城市”两个概念予以整合。笔者认为:弹性或韧性城市的概念同样可以整合进来。一方面,弹性或韧性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它既涉及到生态、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空间可持续等多个方面,又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提升城市韧性。因此,将其纳入“智能可持续城市”应是可行的。

  表3 若干城市概念整合的建议

GetImg (3).jpg

  参考文献

  [1] HALL P.Cities in civilizatio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urban order[M]. London:Weidenfeld&Nicolson,New York:Pantheon Books, 1998.

  [2]李景源孙伟平.刘举科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刘举科,孙伟平,胡文臻.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4]文余源.中国主要城市投资环境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1(4);8-11.

  [5]石忆邵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推进集约型城市规划和建设[J]城市规划学刊,2014(5);:4-5.

  [6]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可持续城市研究组主编2013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报告紧凑城市[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

  [7] GODSCHALK D R.Urban hazardmitigation.creating resilience cities[J] Nature hazards review,2003 ,4(3):136-143.

  [8] MANYENA S B.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revisited[J] Disaster,2006,30(4)-434-450.

  [9] MEEROW S,NEWELL J P,STULTS M.Defining urban resilience:a review[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6, 147:38-49.

  [10]仇保兴构建韧性城市交通五准则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1)-1-7.

  [11]肖文涛,王鸳韧性城市现代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J].东南学术,2019(2):89-100.

  [12] KARRHOLM M,NYLUND K Spatial resilience and urban planning: addressing the interdependence of urban retail areas[J]. Cities ,2014,36:121-130.

  [13] FAINSTEIN S S.The just city[M]. Ithaca New York Cormell University Press,2010.

  [14]绿色城市评价指标编制组国家标准《绿色城市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公布[EB/OL].2017-07-03.ttp://www sohu. com/a/154095859_ 231811.

  [15] BEATLEY T.Green urbanism.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M].Washington,D C..lsland Press 2000.

  [16]孙伟平,曾刚中国绿色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17]周振华卓越的全球城市:国家使命与上海雄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58.

  [18] CASTELLS M.The Informational city: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M].Reprint edition. Hoboken,New Jersey:Wiley-Blackwell, 1992.

  [19] GREENSTEIN R,SUNGU-ERYILMAZY. Recycling the city:the use and reuse of urban land[M]. Cambridge,Massachusetts: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2004,1-22.

  [20] HAASE A,RINK D,GROSSMANN K,et al.Conceptualizing urban shrinkage[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14,46(7):1519-1534.

  [21]龙瀛,吴康,王江浩中国收缩城市及其研究框架[J]现代城市研究,2015(9):14-19.

  [2] LONG Y,WU K Shrinking cities in a rapidly urbanizing China[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16.48(2)220-222.

  [23] OSWALT P. Shrinking cities volume 1:international research[M] Berlin:Hatje Cantz Verlag,2005.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原文出处:石忆邵,刘丹璇.城市概念的蔓生与规范刍议[J].现代城市研究,2021(09):97-10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