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甘肃城市社会救助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来源: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作者:张飞霞
发布于:2021-07-09 共3165字

  摘    要: 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是全国最为贫困落后的省份之一。研究完善甘肃省社会救助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意,也是保障当地贫困人口民生的关键措施和促进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以上现实背景,论文分别对甘肃省的城市贫困、人均收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甘肃省社会救助制度体系面临的挑战与优化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西部地区;社会救助;甘肃;

  一、甘肃省城市社会救助现状

  (一)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和“底线”作用,甘肃省根据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手段,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2015年7月甘肃省第一部、全国第二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地方性行政法规《甘肃省社会救助条例》颁布施行,标志着甘肃省社会救助工作步入依法施救的轨道。

  2018年11月,甘肃省民政厅甘肃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甘肃省民政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提高我省孤儿基本生活费保障标准的通知》(甘民发[2018]210号),《通知》明确要求,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费由现行的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60元,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费由现行的每人每月6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

  2020年3月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甘肃省贫困人口由2018年的111万,减少到17.5万,全省75个贫困县中67个摘帽脱贫,贫困发生率由5.6%下降到0.9%。
 

甘肃城市社会救助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二)现状总结

  从上述颁布的政策可以看出,甘肃省对特困人员、城市低保人员、发生突发事件导致临时贫困人员、孤儿、农村留守儿童以及突发事件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员如何救助、救助标准、救助方式、资金保障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且执行力也较强,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甘肃社会救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甘肃在社会救助应急机制、教育救助、慈善事业和社会救助的衔接、慈善事业的应急机制、法律援助、临时救助、区块链+社会救助等方面还有欠缺,限制了其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作用的发挥和脱贫目标的实现。

  二、甘肃城市最低保障资金发放现状

  2013年精准扶贫战略提出后,甘肃省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根据2018年甘肃省民政厅公布的报告来看,甘肃省城市低保人数占城市人口的6%,远高于国家要求的3%,城市脱贫攻坚将成为甘肃省实现精准扶贫战略不得不攻克的难题。

  通过对甘肃中部4城市分析得知,甘肃省中部4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最多的城市为兰州市。可以看出,兰州市的社会救助制度不仅起到了“托底”的作用,也很好地发挥了城市扶贫的作用。定西、武威、白银三市的城市贫困问题远远比兰州市严重,但是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反而不如兰州市。其中武威市的城市贫困问题稍轻,白银市在2014年后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递增趋势明显,2016年时已接近3亿,定西市的城市贫困率在10%以上,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仅在2016年有明显的上涨,可见定西市在城市社会救助方面仍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发挥社会救助的脱贫作用。

  通过对甘肃西部4城市分析得知,甘肃西部4市中的嘉峪关市由于城市贫困问题最轻微,其相应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发放也最少,对比同样贫困问题轻微的兰州市来看,嘉峪关市应该适当加大社会救助的投入力度,不仅要发挥社会救助的“托底”作用,也要开发社会救助的长期扶贫效益。同时,相比张掖市与酒泉市,金昌市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力度偏低,总金额不到1亿。考虑到金昌市的城市贫困的严重性不亚于酒泉、张掖两市,金昌市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投入就显得相形见绌了,金昌市迫切需要在城市社会救助方面下一番苦功夫,至少先达到其他两市的投入水平,做好社会救助的“托底”工作。

  通过对甘肃东部4城市分析得知,甘肃省东部4市中,天水市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投入力度最大,同时天水市在东部4市中的城市贫苦问题是相对最轻微的,这反映了天水市政府对城市社会救助工作较高的重视程度。平凉、庆阳、陇南三市的城市贫困问题皆严重于天水市,但是其城市低保金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天水市。尤其是庆阳市的低保金额不到2亿,但是庆阳市的城市贫困率在10%以上,庆阳市的社会救助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三、完善甘肃省城市社会救助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方向和意见。2014年,甘肃省民政厅与省教育厅共同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共享查询协作机制,以提高甘肃省教育救助水平和力度,提升救助对象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次合作加大了教育救助的力度。据统计,截至2017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甘肃省学生资助资金498.58亿元,累计资助各类学生3811万人次。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1. 增加救助金额

  随着物价的上升,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消费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加大资助金额才能确保学生的需求。

  2. 捐赠各类保险

  政府应借助社会力量如保险公司或者大企业,号召他们捐赠贫困学生各种商业保险,分散各类风险,避免困难家庭因发生意外而雪上加霜。

  (二)完善临时救助

  临时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应急性、过渡性、托底性制度安排,可谓“兜底中的兜底”。甘肃省自2010年建立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以来,为解决城乡居民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1. 建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

  全面建立临时救助乡镇(街道)储备金制度,实现乡镇(街道)直接审批,逐步提高乡镇临时救助金审批额度。

  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在缓解群众因灾、因病、因突发意外造成基本生活困难以致返贫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织密、织牢、织好了临时救助救急解难保障网。

  2. 精准识别临时救助对象类型

  甘肃临时救助对象分为两种:急难型救助对象和支出型救助对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救助工作人员要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类型,并动态掌握救助对象类型的变化,按照优先急难型再支出型救助的顺序实施救助。

  (三)加强法律援助

  甘肃省201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甘肃省法律援助条例》,标志着甘肃法律援助制度的正式建立。尽管如此,目前甘肃法律援助仍存在一些问题,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增加法律援助律师数量,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在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法律援助律师数量太少会影响法律援助作用的发挥。因此政府可通过聘请大学教授、社会律师等方法壮大法律援助律师队伍,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2. 提高法律援助律师的职业素养,提升法律援助成效

  法律援助律师为受援人提供法律帮助是无偿的,这就打击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可通过两方面提升其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一方面,通过提高法律援助律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业务水平。

  四、总结

  目前我国社会救助方向已经从生存型救助转变为发展型救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贫富差距拉大,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各城市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也会与时俱进。如何构建与完善新型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减轻政府救助的压力,传播积极的社会救助理念,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可持续发展,注重对帮扶对象的精神帮扶、能力提升和激励政策的配套,是我们共同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甘肃省人民政府.2019年度甘肃省31个贫困县摘帽退出新闻发布会今日举行[R].兰州:“新甘肃客户端, 2020.
  [2]王琦,包晓霞, 许振民甘肃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2019 )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3]马富春甘肃十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等各类学生3811万人次[N].中国青年报, 2017-8-16.
  [4]尤婷婷.2019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抵甘[N]新甘肃甘肃日报, 2019-7-9.
  [5]关信平.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的新特点及社会救助改革的新方向[J].社会科学辑刊, 2019(4):81-89.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原文出处:张飞霞.西部地区城市社会救助问题研究——基于甘肃的分析与思考[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02):45-46+5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