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效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8 共2936字
论文摘要

  革命老区、红色热土毕节市地处贵州省乌蒙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曾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生存的地方之一。“只见大山不见树,只有石头没有地”,“人穷、地乏、环境恶”是过去毕节的真实写照。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在贫困地区建立的以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二十多年来,毕节试验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23.4亿元上升到104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上升到5645元。如今的乌蒙大地,天蓝、地绿,水秀、山青,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

  扶贫开发点亮民生幸福26年来,毕节试验区始终坚持开发与扶贫有机统一,把开发作为扶贫的举措,把扶贫作为开发的目的,努力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实力显着提升、扶贫基础不断夯实。

  试验区成立之初,毕节创新扶贫方式,探索出了“五子登科”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即“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让温饱问题不断解决,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变好,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到“一二三”的历史转变。

  在试验区持续转型阶段,毕节探索出组建扶贫承包集团、异地就业、异地开发、异地安置等扶贫方式,抢抓“西电东送”机遇,主动向上拼争项目,敞开山门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能源等产业。到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96亿元,财政收入跃居全省第三,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三次产业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二一三”的重大转变。

  近年来,毕节积极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以外促内”的开放带动战略,多措并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迈步小康。尤其是2012年5月贵州省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以来,毕节市紧紧围绕“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根本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让广大农村群众“搬出了大山,点亮了幸福”,从根本上改善了项目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激发了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如今,在毕节这片多彩的土地上,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一项项民生事业蓬勃发展。正如海雀村苗族同胞自发创作的山歌《毕节试验区四季歌》里所唱的:“夏季里来飘彩云,开发扶贫惠民生;闯出毕节新模式,城市乡村面貌新。……洞天花海美如画,科学发展万年春。”

  生态工业打造经济升级版生态工业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的一种新型工业化模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毕节地处长江、珠江流域上游,喀斯特地貌面积高达73.34%,高原山地占总面积的93.3%,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发展生态工业成为毕节的自觉选择。

  通过洁净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创新利用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毕节市围绕“盯住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建设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项目17个,推动形成以磷煤化工大宗产品和磷煤精细化工产品为上游产业,磷煤矿伴生资源产品和深加工产品为中游产业,磷煤化工固废物综合利用为下游产业的产业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建成风力发电基地4个,装机容量45万千瓦,发电19016万千瓦时;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推动光发电、供热、制冷一体化,扶持太阳能产业的“逐日”行动也已启动。一改以往工业“傻大黑粗”的形象,生态工业正成为毕节转型升级发展中最鲜明的特色。

  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和现代产业集聚区,毕节市实施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战略,明确以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为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3年11月,“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得国家科技部正式认定。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生态毕节涂抹上一层亮丽的新“绿”。

  “金山银山不嫌多,绿水青山更要留‘;双峰’竞秀并肩起,发展实现可持续。”以经济开发促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的“生态经济”,使毕节工业经济呈现提速扩量、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后劲增强的良好势头,是毕节试验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保证了毕节“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双“峰”竞秀。

  大交通催生旅游华丽蝶变毕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古朴。市内广阔的岩溶地貌,绮丽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着名的革命遗址,浓郁的民族风情,均是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然而,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缺乏,毕节犹如被遗忘的“桃花源”,长期与外界难以沟通。

  试验区成立以后,毕节牢固树立“大交通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的理念,着力破解被“边缘化”难题。至2013年,建成了贵毕高等级公路、大纳公路,全市公路里程从5759公里增加到2.79万公里,等级公路从950公里增加到1.5万公里。毕节至遵义、毕节至威宁、黔西至织金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六沾铁路、隆黄铁路黄桶至织金段建成通车,毕节飞雄机场完成了校飞、试飞并正式通航,厦蓉和杭瑞高速公路毕节段以及黔西到大方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林织、织毕、织纳铁路及成贵铁路乐山至贵阳段开工建设。大交通、大网络、大跨越,处于贵州屋脊、乌蒙深处的毕节,开始进入立体交通时代。

  “铁、公、机”拉近了毕节与世界的距离,交通的迅捷便利使得毕节风景区游人如织。2014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因天气晴好与交通格局改善等因素,毕节旅游景区实现“开门红”。1月31日至2月6日,全市共接待游客66.36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

  交通升级打破旅游发展瓶颈制约的同时,毕节市也在体制创新、景区建设、城镇发展、文化挖掘、服务环境、对外宣传等方面下大功夫,致力于旅游产业的培育。形成以百里杜鹃风景区和大方慕俄格古城、黔西水西古城为中心的“毕节东部旅游圈”,和以草海、乌江源、威宁石门坎、赫章可乐等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组成部分的“毕节西部旅游圈”。以古城、古镇、古寨、古驿道和古建筑为内容的“五古”建设,恢复重建了一批文化景区景点。推动旅游和文化深度融合,注重“文旅结合”、“以文兴旅”。“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的毕节旅游品牌已然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正成为毕节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三产快速发展。

  雄心绘就新蓝图,万马奔腾跃征程。2013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发改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呈报的《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将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毕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毕节将加快建设科学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创新扶贫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以及多党合作示范区,力争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17%以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毕节试验区犹如一艘扬帆启航的大船,正奋力走在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后发赶超之路上,必将打造出一个经济提速转型、民生持续改善、生态文明进步、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活力强劲的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