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制约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与破解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1-11 共7063字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指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质量提升的城镇化[1].在国际上,“Urbanization”一词多用来指城市化。而在中国,一般将“Urbanization”译为“城镇化”[2].诺瑟姆“S模型”表明,30%和70%是城镇化率的拐点,城镇化率处于30%以下和70%以上时,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缓慢,均属于缓慢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时,属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均处于变化活跃期,从而支撑城 镇 化 高 速 推 进[3].2014年 中 国 城 镇 化 率 达54.8%,正处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而河南省虽然处于城镇化率较低水平阶段,但2014年城镇化率也达到了45.2%,已经进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库兹涅茨在研究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后认为,在城镇化的高速阶段,城镇化会取代工业化而成为现代化推进的主要动力[4].鉴于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着,本研究试图寻找河南省推进转型发展、加快振兴的动力,参考经济学家的研究,城镇化应成为引领全省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
  
  1 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1.1 研究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1998年世界银行年会上指出,21世纪影响世界发展的两大事件,一个是信息产业革命,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城镇化的浪潮,城镇化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0%以上,到2020年,全球的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978-2014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5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4.8%,年均提高1.03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49个,建制镇数量从2 173个增加到20 401个。我国的城镇体系己经初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的层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胡际权认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发展集约型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网络体系完善,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发展道路[5].
  
  1.2 实践探索
  
  新型城镇化作为省一级行动,浙江省率先于2006年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见》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苏南调研时提出明确了“中国不仅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10年,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31次会议专题讨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引起省委领导高度重视,并对会议纪要作出重要批示。2011年8月1日,省委领导在舞钢市调研时提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新观点,全面推动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2011年10月,河南省召开了首届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高层论坛,与会专家代表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具有引领作用。同月,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报告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012年4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悄然延伸--河南务实发展稳步前行》的文章,河南省的做法引起广泛关注。
  
  《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的出台,不仅展现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对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也提出了明确要求。2013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领导在新乡调研时指出,加快推进城镇化,举纲带目,牵一发而动全身,既是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又是关系河南发展全局的大事。2013年12月,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省委会议上要求充分发挥城镇化的“乘数效应”,加快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富民强省目标。
  
  2013年12月,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新型城镇化自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核心是以人为本提升质量,同时,城镇化推进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保持同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于2014年3月发布,明确提出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初步确定。
  
  2014年5月,河南省发布《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014-2016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2014年6月,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61次会议以“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河南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为主题进行综合性学术讨论,提出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到新型城镇化实施的过程之中,以人为本,努力探索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三化协调”和“四化同步”科学发展之路,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智慧发展、绿色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015年10月出台的《河南省推进“三个一批人”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一批具备条件并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到城镇,要加快对一批城中村及城镇棚户区的改造,加快一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进行转移。2015年11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的灵魂[6].
  
  2015年12月,《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发挥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带动作用,加快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各要素的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协调发展。
  
相关标签:新型城镇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