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家藤晃。竹内传史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M].南昌:江西省城市规划研究所译,1979.
[2]王家耀,宁津生,张祖勋。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方案及推进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Peter Carlthorpe.未来美国大都市:生态·社区·美国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王雪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分类与布局[J].综合运输,2008(5)。
[6] Malachy Craey, Sinead Craville. Scheduling and platforming trains at busy complex station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2003, 37(3):195-224.
[7] 潘海啸。中国城市机动性 20 年发展的回顾[J].国外城市规划,2005(3)。
[8] 顾宁。美国铁路与经济现代化[J].世界历史,2003(6)。
[9] 曹小曙,张凯,马林兵等。火车站地区建设用地功能组合及空间结构--以广州站和广州东站为例[J].地理研究,2007(6)。
[10]张伟,张宏业,张义丰等。对土地竞租曲线形态及其变化的再认识[J].地理科学进展,2009(6)。
[11]高燕。苏州高速铁路客运站选址和布局的探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10)。
[12]潘海啸,任春洋。《美国 TOD 经验、挑战和展望》评介[J].国外城市规划,2004(6)。
[13]潘海啸。城市交通与 5D 模式[J].城市交通,2009(4)。
[14] 潘海啸 .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 -- 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 [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
[15]蔡国兆,彭友。京沪高铁将改变中国区域经济格局[J].广东交通,2006(02)。
[16]苏文俊,施海涛,王新军。京沪高铁对鲁西南沿线主要城市的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17]潘海啸中国城市机动性 20 年发展的回顾[J].国外城市规划,2005,20(3)。
[18]李洪斌,何冬华。武广高速铁路广州新客站地区规划[J].理想空间,2008,11(1)。
[19]郑德高,杜宝东。寻求节点交通价值与城市功能价值的平衡--探讨国内外高铁车站与机场等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1)。
[20]马超,訾海波,过秀成,任颐,王贤。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服务模式及适用性研究[C].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
[21]殷铭,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09,11(4) .
[23]段进。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应对--以高铁与城际综合交通枢纽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1) .
[24]冈田宏。日本新干线的现状和未来发展[J].中国铁路科学,2004,23(2)。
[25]Hiroshi Okada, Feature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of The Shinkansen[J]. Japan Railway &Transport, 1994(11) .
[26]John Zacharias, Jun Munakata. Underground and Surface Pedestrian Environments at Shinjuku Station, Tokyo[J]. 国际城市规划,2007,22(6)。
[27]蒋三庚,陈立平。新宿 CBD 现代服务业集聚经验借鉴[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6)。
[28]王腾,卢济威。火车站综合体与城市催化[J].城市规划学刊,2006(4)。
[29]杨荫凯。交通技木创新与城帀空间形态的演化[J].城帀问题,1999(2)。
[30]戴帅,程楠。高速铁路对城镇群及中小城市发展的影响[J].规划师论坛,2011(7)。
[31]刘开启。中高速铁路规划与发展对部分产业的影响[J].物流技术,2010(3)。
[32]杨忠民。中高速铁路路网规划研究[J].铁路经济研究,2010(6)。
[33]郭卫东。城市港口区在开发[D].上海:同济大学,2006.
[34]郑晏群。城市中心区火车站交通资源优化及用地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9.
[35]张敏。小城镇群交通网络系统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36]刘珊珊。地铁车站建筑综合体的开发利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37]侯明明。高铁影响下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地区发展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38]翟宁。我国高速铁路交通枢纽空间层次划分及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39]彭少斌。珠三角一体化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0.
[40]孟繁茹。城市高铁站核心区域功能布局规划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41]孟可强。中国的三大都市圈:辐射范围及差异[D].上海:复旦大学,2011.
[42]唐德刚。特大城市内部区域对外交通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
[43]周文。高速铁路对天津城市发展及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44]贾铠针。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45]王嘉慧。京广铁路客运西线对驻马店市城市发展及结构布局影响分析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46]林辰辉。我国高铁枢纽站区开发的影响因素与功能类型研究[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硕士论文,2011.
[47]张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
[48]刘小丽。跨界合作下的欧盟空间规划实践经验及对珠三角规划整合的启示[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49]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仍占我国全方式出行比例 60%[EB/OL].
[50]尹晓琳,黎史翔。"过道效应"并非沿线城市都获利[N].法制晚报,2011-7-1(A3) .
[51]Bonnafous A (1987) The regional impact of the TGV. Transportation 14:127-137.
[52]Kiyoshi Kobayashi and Makoto Okumura(1997)。 The growth of city systems with high- speedrail way systems. Business and Economics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Volume 31, Number 1,39-56.
[53]Chia-Lin Chen, Peter Hall(2011) The impacts of high-speed trains on British economic geography:a study of the UK's InterCity 125/225 and its effects-Journal of TransportGeography Volume 19, Issue 4, July 2011, Pages 689-704.
[54]U. Bluml, K.E. Haynes, C. Karlsson(1997)。 The regional and urban effects of high-speed trains.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7 - Springer 31:1-20.
[55]Hector S. Martinez Sanchez-Mateos. The accessibility impact of a new High-Speed Rail line in the UK -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winners and losers.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Volume 9, Issue 4, December 2001, Pages 229-242.
[56]Gutierrez, J. (2001) Location, economic potential and daily accessibility: an analysis of the accessibility impact of the high-speed line.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Volume 9. Issue 4,December 2001, Pages 229-242.
[57]Andre Sorensen. Land readjustment and metropolitan growth: An examination of suburban land development and urban sprawl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Progress in Planning, 2000, 53:217-330
[58]Robert Cevero, etc.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in America: Experience,Challenges, and Prospects[M].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