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这块文化厚土上的中西文化论战,使中国传统学术的面貌为之一新。争论者,无论出自哪个营垒,其智力的方向均在于如何建设中国文化的未来。然而,他们的重心无疑又放在如何全面评价过去的传统上。所以学术界又出现了一个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的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近代西方思想家面对物质文明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效应而产生了新的困惑,于是在学术领域中树起了由物质向精神、由自然向心灵、由科学向人生、由西方向东方、由现代向传统复归的人文主义的旗帜。近代佛学勃兴,禅宗研究色彩纷呈,正是这一反动中的独具特色。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接受了中国文化的洗礼,因革损益而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和中国佛学,尤其是简易直捷,以反观内省、见性成佛为特征的禅宗,在佛教中国化的思想转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初时它与其他各家教理并驾齐驱,至宋“一超直入”的中国禅宗遂得因缘而据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营。近代佛学的复兴,虽有法相、净土颇成气候,但就人生问题的探讨及其历史地位而言,无疑不逮禅宗,尤其在对其他各宗乃至儒家思想的汲纳与渗透方面。所以,佛教史、佛学的研究既离不开禅宗,也不能不以其为研究的主流。
一、中国品牌服装设计发展现状
作为总体服装行业发展的市场主体的服装企业及其品牌,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首先,服装品牌没有真正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服装企业长期以来推行的“订货制”模式,预测市场需求,而不是消费者真正需求,对消费者的了解和满足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因此无法做到以销量产,以市场为导向。其次,服装企业在价值链上下两端未能实现共赢。再次,服装企业的创新不够,自身的获利能力在不断下降,失去竞争力。第四,服装企业的整合没有找到清晰的方向。
无论是禅宗美学还是现代艺术的研究在我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研究成果,但是将禅宗文化、禅宗美学与品牌服装设计相结合的研究在中国还是非常薄弱的。目前的中国服装品牌大多只看到了中国文化的表面,而不深层挖掘其中的本质与内涵,盲目的追欧美、追日韩,导致中国品牌服装和品牌服装设计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目前,如何满足既有中华民族文化又能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品牌服装设计,成为中国服装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欧美、日本的风格,但是他们的品牌建设以及品牌服装设计理念我们还是应该学习的。
二、禅宗“顿悟”美学思想
禅宗美学与艺术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是相似、相近和想通的,禅宗需要通过自身的审美潜在力的艺术展示来显示自身的存在。
“在佛教的全部修持中,禅是极为重要和极富特色的一环,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禅’是梵语dhyāna音译‘禅那’的略称,汉译是思维修、静虑、摄念,即冥想的意思。用现代话简要地说,禅就是集中精神和平衡心理的方式、方法”。“禅悟,是禅宗用语。从词义来说,禅的本义是静虑、冥想,悟与迷对称,指觉醒、觉悟。悟是意义的转化、精神的转化、生命的转化,含有解脱的意义。禅是修持方式,悟则是修持结果,两者是有区别的”。“悟就是认识到先于善恶二元对立的我的存在。”中国式的禅宗在与本土文化结合过程中,将禅悟的方式转变为日常的生活、行为及生命的体验。中国禅宗修禅的过程包括“发心”“解悟”“行解相应”,即由寻求到了解到开悟到巩固成果的过程。
禅悟的时间有快慢迟缓之别,由此分为渐悟——循序渐进的悟入真理的觉悟,顿悟——刹那的、灵光乍现的证入真理的觉悟两种形式。弘忍门下神秀的渐悟与慧能的顿悟两系,形成了两种成佛说的对立。本文所涉及的禅悟即为顿悟。慧能所强调的顿悟,是指人们当下每一念心,都有可能从自心中顿现真如本性。
依靠实践主体自身的力量,去探寻自身潜在的真如本性,强调的是凭借自身的直觉体验,直接地、迅速地、完整地在自我心灵中把握真如自性。
“悟”成为禅宗美学的根本方法绝非偶然,因为审美境界中所展示出来的宇宙人生的真谛、意义与价值,恰恰是在语言所指示的概念或具体形象之外存在的某种“存在”。是无法诉诸语言,也无法分析理解的,只能依靠审美主体的“悟”,即一种直接的、完整的诉诸个体感受和直觉的领会和把握。“悟”的基本特征之一便在于它的超语言性与个体感受方式。顿悟说的美学方法论独特之处在于,指出了这种最高的绝对存在就在眼前的当下现实之中。抛开了一切逻辑推理和语言概念,而直接在个体生命瞬间中便可用直觉的方式把握它。而也只有在审美感悟这一层面上,才可以直接迅速地体验、感悟到这一绝对、永恒的存在。
三、禅宗“顿悟”美学思想对中国品牌服装设计思维的启示
“‘顿悟’是觉悟的最高形态,它把人提升到充满光明的人格境界。”禅宗悟的美学是看空的美学,它通过悟或顿悟而导向佛性我的豁显。悟是对空的直观,是透过假象看到真实,是刹那间突如其来地发现光明,是佛性我的挺立,是个体自由的境界。
禅宗的“顿悟”提供了“悟”的方式,与设计师的“思考”方式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于静思的过程中的获得觉悟。只是从结果看来,禅宗的觉悟,是破除执念获得自由;设计师的“思考”觉悟,是发现了灵感,是为结果而进行的一系列方式方法,这中间就避免不了的执着于服装的款式造型、色彩、材料等因素,并为这些要素的创新组合而煞费苦心,失却了创作的自由。
“禅宗里一个著名的公案: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卷十七《青原惟信禅师》)。”
在这三个对山水的看法中,第一山水为客观实体,与观者分离。第二主体开始破除山水的色相,不再以平常的认知看待山水而将其转化为心境,使其失去了客观存在性。第三主体的觉悟已然形成,山水被主体看“空”而彻底的孤离于时空背景,认知的分析性视角消失,而山水的视觉表象依旧,只是变成了觉悟的证物。这一过程中即“保留了所有感性的细节,又不是简单的模写。山水完全被心境化了”,这种心化了的形式成为了禅宗美学的基调。
“‘山水’被空观孤离后,它在时空中的具体规定性已经被打破,因此主观的心可以依据需要将他们自由的组合,从而形成了境界”。这种形式打破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原理,消解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心理意象,肢解了常规的时空观念。这种割离时空的创作手法在唐代大诗人、大画家王维的《袁安卧雪图》中就有显见,画中将一丛芭蕉画于雪中,造成了严重的时空错位。这种打破常规的时空观念标志了禅宗对美学和艺术的突破,在美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如此,禅宗“顿悟”美学思想对于品牌服装设计的启示就在于,既保留设计元素的感性认识和细节,又破除设计师对设计元素的执着,将设计元素作为纯粹的直观,与之前或以后所见的设计元素具有不可重复的特性。
例如日本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其服装设计作品另类、不常为人所理解。川久保玲的创作非常遵循于自我实现,服装所呈现的状态打破了人们对服装的日常理解。“川久保玲强调:‘我的目标是每一位女性能够有自己的生活并自我满足……女人不用为了取悦男人而装扮得性感,强调她们的身段,然后从男人的满意中确定自我的幸福,而是用她们自己的思想去吸引他们。’”因此,在其创作的服装设计作品中呈现出破除了服装固有形象的形态,设计元素更具有自由性,而不执着于设计元素的机械组合。
中国“例外”是目前在商业上较为成功的具有东方禅意的服装品牌,设计师马可的服装设计作品即较好的完成了“例外”品牌文化的传递,又倾注了设计师的个人精神价值追求。
禅宗“顿悟”美学思想,为服装设计灵感的获取、构思的完善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方式。品牌服装设计与其他形式的服装设计相比,更多的要考虑服装品牌的诸多制约和消费市场的限制,禅宗“顿悟”思维方式的借鉴并不妨碍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设计师借用服装产品来传递品牌文化,表达自我内心追求以及引导消费者心境的自我满足,这种禅宗“顿悟”的思维方式为设计师的“思考”起到了推动和完善的作用。
“顿悟”美学思想为品牌服装设计奠定了整体思维模式,以禅宗“悟”的觉悟方式进行引导,以求破除设计创作过程中对“衣”、对“设计”的执着,避免为了设计而设计,以一种更自然、更自由的心境来体悟设计,进而使设计元素更自然的传达出创作者的心境。
参考文献:
[1]张节末. 禅宗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方立天. 寻觅性灵[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墨. 禅学与艺境[M].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刘晓刚. 品牌服装设计[M].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
[5]郑健. 服装设计学[M]. 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