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设计论文

中国和谐共生图形的概念与类型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26 共3217字
论文摘要

  共生图形是在我国传统的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下产生的,它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和传播媒介,不仅将古人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为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图形创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中国和谐共生图形的概念进行概述,结合具体的事例对其类型进行划分,以期能够促进现代图形创意的发展和进步。

  一、和谐共生图形的概述

  和谐共生图形是指设计师在传统共生思想的引导下,在移情于它物的内力驱使下,利用多种共生手段,将多种共生元素进行提炼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减而意増”的和谐共生图形。众所周知,所有图形都是在上层精神和意念的指导下而产生的,和谐共生图形也不例外,只是它共生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比较侧重于形的表达,有的比较倾向于意的升华,但是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共生图形,都是人们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体而言,中国和谐共生图形由线、面要素和字符要素两部分构成。第一,线、面要素是构成和谐共生图形的最初的要素。在我国传统的共生图形的创作过程中,先人会将线、面进行结合,以达到平面共用的目的。这种类型的共用形体被先人巧妙地融合到图形中去,从而产生了和谐且具有趣味美的共生图形。如中国民间美术中“太阳神”的共生图形就是利用线、面产生共用圆形,并以此表达天人合一的共生思想。第二,字符要素在中国和谐共生图形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单纯的由线、面构成的图形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也就推动了文字字符的产生,而这种由文字所构成的和谐共生的图形也就得到了受众的喜爱。如民间吉祥图案“黄金万两”就是以字符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设计师将“黄、金、万”三个字进行了打散、变形和重构,使其融合为一个字,然后再将元宝的图形放置于新造成的字的中间,以达到元宝所赋予字形的和谐共生的意蕴。

  二、中国和谐共生图形的类型

  1.单象共生

  所谓的单象共生是指构成图形的若干个构成元素是同种类型或是势态下的物象,且这种物象的数量需要保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才能形成共生图形。在移情于它物的作用的驱使下,设计师借助打散重构的表现手法,依据“化繁为简”的原则,创造出一种集神秘感、秩序感、象征感和趣味感于一身的特色图形。如汉代所绘制的三鱼同首就是典型的单象共生的例子,画面的构成主体是三条鱼,设计师通过打散重构、化繁为简的手段使三条鱼共用同一个鱼头,从而构成了一幅新的充满趣味性的和谐共生图像。鱼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它不仅代表着多子多财的吉祥寓意,而且还代表着我国劳动人民对富足、和谐生活的向往。再如,我国传统的“四喜娃娃”的图形也是采用单象共生的构图形式,图中一共有四个娃娃,每个娃娃都分别代表着一件吉祥喜庆之事,四个娃娃共用的是一个身子,纵向看是一对背靠背的娃娃,横向看是一对胸靠背的娃娃。这幅和谐共生图形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虽然共生的数量有所增多,但是设计者仍然能够巧妙地利用共生的部分达到简化图形、产生视错觉的效果,从而表达出了一种和气生财、多子多孙的和谐共生的理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单象共生的图形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同一物种也出现了不同的态势和表情,从而使该和谐共生的图形更为的生动、形象。总之,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单象和谐共生类型的图形得到了大量的传承和创新应用,它不仅仅可以利用一种单一的物态来表现比较复杂的图形,符合广大受众对和谐生活、平安幸福的渴望。

  2.双象共生

  双象共生是在单象共生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是单象共生的升级和变体,并且在古今中外的平面设计和图形创意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双象共生图形是指设计者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或是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将两种不同种类或是势态的图形打散重构成一个和谐共生的图形。这种双象共生遵循着“化繁为简”“以一当十”的创作原则,虽然最后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图形是简约干净的,但是其所蕴含的的深刻含义却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可谓是“言简意赅”“以少寓多”,这种双象共生的和谐共生图形比较神秘,且更加有利于吉祥幸福、和谐安康的寓意的传达。我国传统图形中的“人面鱼纹”图形就是典型的双象共生的和谐共生图形,其被应用在各种艺术设计作品之上,如马家窑彩陶文化中的“人面鲵鱼图”就是将人和鱼这两种不同的物象进行了组合,并利用这种共生图形来表达希望增强生殖繁衍能力,这也是当时人们内心生活的真实写照。类似于这类的图形还有太阳神图、伏羲女神图、人熊共生图、松字符等图形,这些无一例外都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和谐共生共存的生活的向往。发展到现在,双象共生图形的创作方式和寓意都有所发展,其表现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例如,2010年度在我国台湾海报设计协会年度主题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参展作品中,其中的一幅海报就是运用了双象共生的图形,并通过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段向受众传递出了“我们人类要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在同一个地球上”“人与自然本是一体”的和谐共生理念。该幅海报中有两种不同的设计元素,即人与绿色的树,设计师先将两个不同的要素分解打散,然后再借助两种元素之间可以共用的线、面等要素对其进行重新组合构成,从而得到一个新的人与树融合为一体的图形。

  3.多象共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情感表达和诉求也变得丰富多样,所需要借助的传播媒体和媒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象共生图形也应运而生。多象共生图形是指将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物象进行解构重组,然后重新生成一种符合特定时代、特定精神和特定意味的和谐共生图形。这种类型的和谐共生图形相比较于前两种能传达出更多的寓意和精神内涵,所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受到了大众和设计者的青睐。如盛行于汉代并一直流传至今的“四灵图”(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多象共生图形,图中共出现了四种生灵,青龙、朱雀、玄武这三种生灵都是由多种类型的物象结合而成的一种共生图形,既代表了人们对神的至尊的崇敬和膜拜之情,又表示出了人类对未知自然界的恐惧害怕,其历经朝代更迭却永久不衰,直到现在仍被人们运用在多种艺术设计中。又如,现代海报《享受音乐》这一招贴设计就采用了多象共生设计手法,画面中一共出现了四个物象,分别是人、饮料、吸管、音符,设计者将吸管、人的头发和音符进行了打散重构,然后利用共生原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物象,向受众传达出了一种轻松享受音乐的感受,并表达出了“人与音乐和谐相生”的内涵。

  再如,在“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海报设计中,其中的一幅海报就是将树与各种不同的动物进行了共生式的组合,兔子、老虎、雄鸡、狮子、鸟各中飞禽走兽都被设计者巧妙地加入到了一颗繁茂的树中,在共生手段的作用之下,它们很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从而表达出了“我们的生命与生存的世界息息相关”的和谐共处的理念。总之,这种多象共生的图形趣味生动,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加深受众的印象。

  在艺术设计中,图形是一门比较具象的视觉语言,通过图形我们可以体味到古今中外的人类在历史活动中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而中国的和谐共生图形则是图形艺术海洋中的重要的一支,它能够代表人类的思想,也反映出了人类从惧怕自然到战胜自然再到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和谐共生图形更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在世界设计史上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秦芹,吴卫.《传统共生图形共生方式初探》.艺海,2011.
  [2]黄厚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文化原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
  [3]柳林.《传统民间吉祥文字的形式意蕴》.中国包装,2005.
  [4]葛越.《浅析中国传统审美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视觉殿堂,2009.
  [5]曹原.《共生的智慧——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设计,2007.
  [6]霍媛媛.《创意图形之共用图形》.宁德师专学报,2009.
  [7]吴晓玲,韩永林.《汉画像石中_三鱼同首_图像内涵考析》.装饰,2009.
  [8]莫殿霞.《敦煌石窟藻井井心莲花图案的探析》.文物世界,2006.
  [9]许瑾.《基于中国传统图形线性造型特征的视觉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