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放射医学论文

放射诊断论文(参考阅读8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0-04-30 共4901字
  在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技术和诊断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但是又是相对独立的,自放射线发现及应用临床至今,放射技术工作一直被认为是简单被动机械的重复劳动,所以不被人们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放射领域的进步,放射技术已经不是简单的投照洗片了,还包括CR,DR,MRI,DSA等放射技术工作.它为放射诊断工作提供了客观真实准确的影像及准确诊断疑难复杂病变的依据.下面是放射诊断论文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放射诊断论文第一篇:微小肺癌早期诊断中CT三维重建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对微小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微小肺癌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CT薄层扫描检查,观察组行CT三维重建检查,以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诊断结果。结果:CT三维重建诊断微小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93.10%、93.75%)高于CT薄层扫描(65.38%、66.67%),P<0.05。观察组空泡征、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征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三维重建诊断早期微小肺癌结果可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CT; 诊断; 微小肺癌;
 
  The Value of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Microscopic Lung Cancer
 
  WANG Song
 
  Radiology Department, the Four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microscopic lung cancer.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microscopic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30 patients by two-color ball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T thin-layer sc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examination. Pathology is the gold standard and compare the diagnosis results. Results: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microscopic lung cancer(93.10%,93.75%)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T thin-layer scan(65.38%,66.67%), 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the detection rate of vacuoles, burrs, lobes and vascular bundl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s reliable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microscopic lung cancer, and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临床中直径≤1cm的周围型微小肺癌远处转移比例较低,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因此早期检出、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CT薄层扫描在微小肺癌的检查中恶性征象较弱,无法满足诊断需求。为了探讨更加可靠的检查方式,本文就CT三维重建对微小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展开了探索。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疑似微小肺癌患者60例。纳入标准:(1)均行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2)恶性病灶TNM分期Ⅰ-Ⅱ期[1];(3)病灶直径≤1cm。排除标准:(1)影像学资料缺失;(2)生存期<3个月;(3)依从性差。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3岁;平均(58.35±3.29)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6-72岁,平均(58.47±3.06)岁。患者均获知情权,组间基线数据保持同质性。
 
  1.2 方法
 
  采用美国生产的GE64排螺旋CT仪对全部患者行GE64排CT扫描检查。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胸口起始,直至肺底为止,用肺窗、纵隔窗位进行窗口观察。对照组采用TSCT扫描,观察组采用GE64排CT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重建。观察受检者分叶、毛刺、血管、空泡征。全部检查工作和图像分析工作均交由放射科相同两位专业医师负责,分析两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1)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微小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2)比较两组癌肿分叶、毛刺、血管集束征和空泡征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
 
  将数据录入SPSS23.0,以t检验定量资料,以X2检验定性资料(%、n),P<0.05,代表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
 
  根据病理结果发现,对照组30例疑似微小肺癌共计病灶41个,其中恶性26个,良性15个;观察组30例疑似微小肺癌共计病灶45个,其中恶性29个,良性16个,以此为依据可知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微小肺癌的结果,其中对照组真阳17例,假阴9例,假阳5例,真阴10例;观察组真阳27例,假阴2例,假阳1例,真阴15例。由此可知CT三维重建诊断微小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CT薄层扫描结果(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     

 
 
  2.2 两组癌肿分叶、毛刺、血管集束征和空泡征的检出率对比
 
  观察组空泡征、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征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癌肿分叶、毛刺、血管集束征和空泡征的检出率对比[n(%)]     
 
  3 讨论
 
  临床中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弥补薄层扫面存在的细微征象显像不足的缺陷,更加全面地呈现微小病灶的影像学特征。许华权等[2]研究证实,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充分显示微小肺癌的毛刺、分叶、空泡、血管集束征特征,为医师诊断微小肺癌提供参照。本文中观察组空泡征(74.07%)、毛刺(100.00%)、分叶(100.00%)、血管集束征检出率(100.00%)远高于对照组。分析后可知,CT三维重建技术可直观、清晰地现象病灶表层特征及病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使医师综合病灶图像的血管、分叶、空泡等恶性征象,鉴别微小肺癌病例。
 
  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中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有效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经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诊断微小肺癌的灵敏度(93.10%)和特异度(93.75%)高于对照组的(65.38%)和(66.67%),证实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微小肺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诊断结果更加可靠。研究后可知,CT三维重建技术综合了容积再现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技术的优势,能够更加灵敏地辨别病灶的细微变化,通过三维重建、局部放大操作更加准确地显现病灶的内部结构和整体形态,帮助医师多角度观察病灶切面,全面了解病灶构造,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
 
  综上所述,在微小肺癌早期诊断中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根据癌肿分叶、毛刺、血管集束征和空泡征的影像学特征,有效检出微小肺癌病例,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医师后续科学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参照,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索宾,高斯伯德罗维兹等.恶性肿瘤TNM分期[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12,7.
  [2]许华权,庄杰.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C].2015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首届学术年会,2015.
 
放射诊断论文第二篇:64层螺旋CT与X线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 比较64层螺旋CT(64-MSCT)与X线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患者均接受64-MSCT和腹部X线检查。比较64-MSCT与腹部X线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的准确度。结果 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X线,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类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64-MSCT对急性肠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腹部X线比较,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及对梗阻类型和病因的准确度均较高。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 64层螺旋CT; X线; 诊断价值;
 
  急性肠梗阻起病急,进展较快,致病因素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及时判断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和致病因素对于临床治疗极其重要。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腹部X线,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不高[2]。本研究比较64层螺旋CT(64-MSCT)与X线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90例患者包括男49例,女41例,年龄20~60岁,平均(38.51±6.48)岁,病程1~6 h,平均(3.15±1.03)h。梗阻类型:动力性15例,绞窄性31例,单纯机械性44例。梗阻原因:肠套叠12例,肠麻痹21例,肠粘连39例,肿瘤18例。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传染病患者;(2)精神障碍者;(3)免疫系统疾病者;(4)依从性差者。
 
  1.2 诊断方法
 
  1.2.1 X线
 
  选用美国GE公司Definium6000型X射线数字摄影系统(DR),行腹部立位片检查,下至耻骨联合,上至膈顶,左右包括肋骨外缘,再行平卧位X线。由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科医生分析结果,若结果存在争议,应重新拍片,直至意见一致。
 
  1.2.2 64-MSCT
 
  选用SOMATOM Definition AS+的64-MSCT仪器,进行腹部平扫,设置管电压为120kV,设置管电流为300~600 mA,设置层厚为2 mm,设置层距为5 mm,扫描范围为耻骨联合至膈顶之间。注射造影剂碘海醇100 mL后开始进行增强扫描,流速为3 mL·s-1。通过三维CT图像处理工作站进行后期图像处理,运用多平面影像重建法得出不同角度和方向的多平面重建图像,依据多平面图像、重建影像、仿真内窥镜等影像分析肠梗阻的致病因素和部位,进而确定梗阻类型和梗阻病因。采用东芝TCT300sX线机对腹部进行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分析,诊断患者肠梗阻的类型和病因。
 
  1.3 观察指标
 
  (1)64-MSCT与腹部X线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2)64-MSCT与腹部X线对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诊断符合率及准确度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符合率
 
  腹部X线疑诊7例,误诊18例,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为72.22%(65/90)。64-MSCT疑诊1例,误诊5例,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84/90)。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68,P<0.05)。
 
  2.2 对梗阻类型的诊断准确度
 
  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类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肠梗阻类型的诊断准确度 比较[n(%)]

 
  2.3 对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度
 
  64-MSCT对急性肠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肠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度 比较[n(%)]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为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多出现腹痛、腹胀、水电解质紊乱和呕吐等临床症状,可引发多种疾病[3]。临床多采用腹部X线诊断急性肠梗阻,但准确率不高且难以正确分析出肠梗阻的类型和病因[4]。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64-MSCT被逐渐用来诊断急性肠梗阻。64-MSCT含有64排探测器,可短时间覆盖腹腔,提高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64-MSCT的扫描速度较快,扫描射线剂量低,扫描层薄,范围广。借助64-MSCT可了解肠壁血供情况,有助于提高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腹部X线比较,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较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64-MSCT诊断动力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单纯机械性肠梗阻的准确度高于腹部X线,64-MSCT诊断肿瘤、肠麻痹、肠套叠导致肠梗阻的准确度高于腹部X线。这表明64-MSCT有助于诊断急性肠梗阻的类型和原因。
 
  综上所述,与腹部X线比较,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及对梗阻类型和病因的准确度均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芳,陈海.比较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43-44.
  [2] 林剑国,韩冰.螺旋CT联合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8):132-134.
  [3] 王勇,杨喃,李振海.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0):1458-1460.
  [4] 袁芬.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0):1246-1248.
  [5] 陈红.急性肠梗阻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7):22-24.
放射诊断论文(参考阅读8篇)
第一篇:微小肺癌早期诊断中CT三维重建的应用 第二篇:64层螺旋CT与X线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效果
第三篇:肝外胆管结石诊断采用磁共振成像CT检查效果 第四篇:脊柱骨折应用螺旋CT成像检查成效分析
第五篇:真菌感染患者采用螺旋CT和胸部X线检测效果 第六篇:肝癌早期诊断中64排螺旋CT成像的价值
第七篇:脊柱损伤检查核磁共振联合螺旋CT的使用效果 第八篇: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