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富有个性化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如何把新的生物教学理念自觉地落实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在生物课堂上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并遵循一定方法获取知识的智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指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不断调节智力活动,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观念只有融化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转化为自觉的意识、行为才算落实到位。
1.1 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有好效果。例如,教学《营养繁殖》,知识点是弄清什么是营养繁殖,分清繁殖的方法。
为巩固知识,并未采取教师举例,学生说植物或部位的教法,而是从学生的意愿、情感出发,让每个学生想出、说出自己对植物进行繁殖的最常用的方法和部位。课上十分活跃,有的说用柳树枝插到河边最省气;有的说把夹竹桃枝弯到地上就能长成新的小树;有的说桃树用桃核来种,也可以用桃枝来嫁接;还有的说“叶子也可以种,我家里的那个不知名的花就是用叶子来繁殖的!”怎么样,主动参与,自学起来就能产生火花。
1.2 学生进行前知的重组
只有进行前知的启动,自我建构,才能促进自主学习。可通过参与、询问、质疑、评价等方法激活。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关键是让学生乐意又自然地流露真实的前知。例如在教学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亲结婚危害子孙后代和国家民族?学生们就会联想到前面所学习过的基因、遗传、伴性遗传等内容,然后进行筛选、归类有机地整合,方能来进行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具有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2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内在动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教学是认识与情感相互促进的过程。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仍习惯于老师“喂”知识,而不是主动地去学,更不要说灵活应用。中学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但他们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大多与实际生活无关的,没有实用性。
而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大量的生命现象,许多需要解决的生物学问题。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如讲到《光合作用》一节课时,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本地的玉米、小麦的生产,让学生在预习时考虑在栽培中所涉及的各种做法的用途。这样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提高。
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实验中,让几位学生在教室内自己动手做演示实验,然后让全班学生一起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由于是自己做的实验,亲身体验到不同的处理方法造成不同的结果,就很自然地产生揭开谜底的欲望,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另外,课前五分钟讨论也不失好方法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将社会上相关生物的热点、新闻,联系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评论。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或寻求进一步的知识。
3 营造情感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首先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反馈的过程,也是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和瓦解的作用,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其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平等、和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常”行为,教师应该宽容、理性的对待,要以赏识、激励学生为主,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的可待续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向往。
其次要创设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推动力,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要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生物教学殿堂。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担提问,积极回答问题;课后复习,结语归纳,查漏补缺,并独立完成作业;平时遇到问题先动脑筋思考,然后使用工具书或不耻下问。
总之,自主学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最佳途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解决学生“想学”、“会学”的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绝不是旁观者,并要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要适时点拨,给予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培养、训练、指导,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