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防洪工程论文

城市内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与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7 共2159字
论文摘要

  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正常运行。内涝灾害频繁发生,充分暴露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13]23 号) 要求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1 城市排涝概念及标准

  1. 1 概念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排水系统排除能力致使城市道路及低洼区产生一定程度积水,影响城市交通和产生其他灾害的现象。城市排涝就是要解决超过雨水管道设计标准,而又低于城市防洪标准降雨产生的城市内涝水的处置问题。

  1. 2 标准

  根据 2014 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和积水深度标准如表 1 所示。【表1】

论文摘要

  
  2 内涝产生原因

  强降雨是每个城市都需要面对的自然现象,但城市对强降雨的适应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城市发生内涝的概率以及内涝造成损失的程度,归纳起来,内涝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全球变暖,城市热岛效应,暴雨强度逐年增加; 2)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地面硬化率越来越高,雨水径流量增加; 3) 河湖填埋,城市雨洪调蓄能力降低; 4) 设计标准偏低,高强度降雨超过现有排水设施输排能力; 5) 雨污混流,垃圾倾倒,河道水位顶托,雨水无出路。

  3 内涝防治措施

  城市排涝系统所包含的问题比较复杂,内涝防治设施可采用雨水渗透、雨水收集利用等源头控制设施和雨水行泄通道、地表雨水调蓄设施、地下雨水调蓄设施等过程蓄排设施。

  3. 1 加速雨水源头控制和利用

  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采用屋顶收集、透水铺装、低洼绿地、植草沟、调蓄水池等措施进行雨水综合利用。将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的综合径流系数,新建地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宜低于 40%,有条件的既有地区对现有硬化地面进行透水性改建; 绿地标高宜低于周边地面标高 5 cm ~25 cm,形成下凹式绿地; 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可设置植草沟、渗透池等设施接纳地面径流; 地区开发和改建时,宜保留天然可渗透性地面。

  3. 2 加快城市排水系统的升级改造

  分阶段提升旧城区内现状排水系统能力,对原有低于标准的管网进行改造,对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同时进行下凹式立交桥区排蓄改造,并与周边排水系统改造相结合,尽量通过一个系统改造带动周边系统相继达标。对于新区,严格按照新规范标准进行设计,2014 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暴雨强度公式及参数都有了新规定,对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有了要求,同时对雨水口、检查井等排水设施有了人性化的设置要求。方案设计完成后需按照防涝标准对应的雨型,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积水情况,当局部区域和地段超过排涝标准规定的积水深度和时间时,应优先考虑通过调整用地布局和场地、道路竖向等,降低内涝风险。

  3. 3 加大城市蓄滞区建设,合理设置涝水行泄通道

  当降雨超过排水管网设计能力时,城镇河湖、景观水体、下凹式绿地和城市广场等公共设施可作为临时雨水调蓄设施; 内河、沟渠、经过设计预留的道路、道路两侧局部区域和其他排水通道可作为雨水行泄通道; 在地表排水或调蓄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可采用设置于地下的大型管渠、调蓄池和调蓄隧道等设施。

  建设下沉式绿地及城市湿地公园,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结合河道走向,在城市生态廊道、工业卫生防护林带、高压走廊防护林带、道路防护林带内布置排洪渠道。渠道走向依自然地势,宽度尽可能加大,深度不宜超过 1. 0 m,边坡不做护砌,种植本土耐涝植物。

  3. 4 清淤整治河道,确保泄水通畅  
  
  河道是城市雨水、涝水的出路,对河道进行清淤整治,避免雨水顶托,洪水漫流。在河道上游有条件地方设置一定数量的水库、缓洪池、谷坊等,拦截蓄积洪水,使洪水最大化的消能,延缓进入下游城区时间,使之与下游城市雨水错峰,缓解城市排水防涝压力。城区段河道按城市防洪标准进行整治,保证河道排水通畅,河道两侧预留一定宽度的绿地,给防洪安全留有余地,并成为雨水滞蓄、下渗的通道。

  4 建议

  1) 编制规划。结合气象、水文资料,对现有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评价和修订; 尽快对现有的地表径流、排水设施、受纳水体等情况进行全面普查; 根据规范、大纲要求,科学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规划,与城市防洪、河道水系、道路交通、园林绿地、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专项规划和设计密切联系,与城市平面和竖向规划相互协调,将其成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 加强建设。加大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与管渠系统改造力度,加大河道的整治疏通力度,对易涝的区域,建设行泄通道; 采取建设泵站的方式提高排涝能力; 提高地下管网的建设标准,完善排水系统。

  3) 落实管理。加强普查数据的采集管理,逐步建立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落实排涝预案,建立城市排水防涝数字信息化管控平台。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Z]. 2013.
  [2] 王 军,马洪涛. 城市排涝规划有关问题探讨[J]. 给水排水,2014,40( 3) :9-12.
  [3] GB 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4]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Z]. 201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