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制教育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施问题与立体化建构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 作者:吴秀玲
发布于:2020-11-19 共3896字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小康社会得到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改善,企业、工业进程对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从单一转向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毕业过程中的综合质量考评是通过所处环境即在社会化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院校的公共必修课,而其中学习和运用的相关知识也对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现状,然后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施立体化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立体化构建方法。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立体化;

  如何将一系列政策措施转化为优势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好、巩固好,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价值的人才是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时代课题。解决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当前所面临的难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施问题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帮助学生科学成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引导学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走出迷茫状态。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本身,都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认为相对于专业课,该门课程所讲授的通识性知识对于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用处不大,并且由于考核方式相对宽松,所以觉得是否学好这门课程无关紧要。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致使学生无法真正从该门课程的有效学习中获取人生哲理、掌握成长成才的规律,影响自身道德修养和法律思维的养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施问题与立体化建构
 

  (二)内容枯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比较丰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然而在过度统一的情况下,难免会欠缺形象化、生动化、多维化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进而影响学生对内容的思考和理解,无法达到预设的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三高”人才的战略保障,当前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00后”大批迈入大学的新时代。我们所期望的大学生是“三高”人才,即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但由于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他们中的一部分呈现出拜金主义,信念感缺失,丧失责任感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缺乏科学远大的理想信念。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思想高度,学校需要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强调对他们的思想导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前半部分强调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对人生活的几个基础观念进行了详细介绍。尤其强调了大学生阶段,人生观念养成的基本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随后,课程通过讲解人存在的意义引入理想在生活中的作用,利用几个典型的案例揭示人的理想对人生的影响,进而表达了现实的人生道理是由荆棘与鲜花组成的,我们在收获的同时需要付出。最后,课程强调了法律的存在,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持文明生活的意义。告诉学生道德的约束力量是有限的,当有的人突破内心的道德底线,就会犯下毁灭人性的错误,因此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来形成第二层约束,以维持社会稳定的生活。法律用强制的方式刺激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道德则以引导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生活展现给学生,进而吸引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生活,做一个勇敢而有力量的人。

  (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道德的概念比较抽象,但是实际生活中道德是十分重要的,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个人道德缺失的话,他的生活总是在阴暗中度过,缺少幸福感;如果国家道德缺失,社会就会成为人间地狱,变得混乱不堪。大学期间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除了引导学生认识道德与法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开展督促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对法律产生敬畏心理。拥有既定的道德素质的人才,才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严格意义上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的行为约束上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学生对道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对法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当学生对某一知识能够透彻了解后,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就能够转化为内在的行动力。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道德与法律知识,在学生日后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够根据课程的引导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为人处事方面,能够以道德去规范自身的行为,用法律去警醒自己,最终实现提升自我修养目标。

  三、新时代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体化的建构

  (一)以学生为本,建构立体化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针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置的。社会所需要的不单单是专业能力强的人才,社会的发展还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学生的现实情况为本,构建完备的教学体系,根据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特点,以学生为木,建构立体化体系。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遵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需要,准确把握目标,熟悉教学环境,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此外,为了突出立体化的性质,要在内容、形式方面注重立体态的构建,将纯粹的知识型转化为知识与实践相互融合发展的模式,逐步形成维度广的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能够逐步走向成熟,形成具备道德素质、法律素养、专业才能强的社会型人才。

  (二)从“灌输”到“引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在思想引导方面应该遵循时效性的原则,比如在媒体交流中争议性比较强的热点话题,教育工作者要抓住事件的关键点,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将问题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教育基础的理论学习中去,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时,可以从中找到共同的话题。从学生的潜意识入手,悄无声息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正确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适当加入学生的问题探讨中,了解学生的心理,比如可以浏览学生博客,在发现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时,积极引导学生,在发现学生正能量的一面后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才能真正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三)以多样化的灌输方式,启迪对话模式

  灌输式理论教育应避免植入“填鸭”和“注入”的方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用各种类型灌输方式,将口头“填鸭”与文字“填鸭”相结合,将普遍“注入”与个别“注入”相整合,主抓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工作实践。一种实际问题始于学生关心问题,并使事情合理化。它将理论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容易接受单向理论注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把思政教育观念融入阅读报刊和热点评论等专题活动,组织必要的研讨和体验活动,开展对话的方式,使“填鸭”生动有趣,有效启迪学生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理论教育。现代社会,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敏捷,参与感强,丰富、生动与活泼的教育模式,与学生的实际思想现实相协调。这对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引导学生在接受思政理论教育时更加积极地思考具有关键效应。学生从被动接受向积极参与转变,敢于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突出主体地位,推动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默契互动的结合。

  (四)运用疏导教育法,实现灌输和对话的完美结合

  这种教育法的基础在于推出道理,解决困惑和有效引导,可以有效缓冲单向灌输的倾斜性,也可以弥补对话教育法的缺陷。疏的意思是疏通,疏散和解决学生主观世界的思想混乱,心理问题和人际矛盾。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在处理学生工作的实践中掌握被教育者心理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矛盾,把问题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和需求。教师也应善于聆听被教育者心灵深处的声音,领会学生的思想状态,运用相关理论说服他们的偏颇认知。疏解教育法使单向注入转变成双向沟通,相互学习的过程。指导是一种基于清理和促进学生观念和内心疏通的鼓舞人心的指导。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认识自己在双向互动交流中的缺点,调整不良的思维认识和心理缺陷,引导学生纠正错误,不断提高思想意识。

  指导教育方法有集体指导和个人指导。根据学生思想和发展规律的特点以及个体思维的客观特质,采用指导和引路的方法。教育工作者应擅长分析梳理问题的优先顺序,并逐步循循善诱的指导,思政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育机会,充分利用便利因素,在思政教育课堂中发挥指示作用。教育方法应该从“疏”到“导”,思政教育老师不但要解决困难,解答难题,还要注意学生参与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的意识,引导学生与教育者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关系,并且有话可说。

  四、结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大学生的人格养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社会的人才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面对该门课程当前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应当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走出困境的决心,结合实际情况推进课堂改革,充分认识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实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以学生为木、以资源为辅、以创新为源,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立体的学校环境下形成具象的道德与法律认知。此外,该课程的发展应该与时代相结合,因为学生生活在当今时代,如果课程不能与时俱进,过时的理念将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影响,更别提该课程在学生实践中的作用了。因此,我们与时代同步发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将思政课程的价值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40.
  [2]高德毅,宗爱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作者单位:北京电大大兴分校
原文出处:吴秀玲.开放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体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44):200-20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