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儿童文学论文

幼儿图画故事对死亡的几种解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30 共5100字
论文摘要

  关于“死亡”的艺术表现,历来都是无限多样而又异常幽深的。对幼儿来说,尽管“死亡”也为他们所关心和涉猎,但毕竟同他们的生活与心理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幼儿文学作家很少把“死亡”作为幼儿审美观照的主要对象。然而文学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生难题,幼儿对“死亡”这一人生难言的奥秘,常常怀揣恐惧而又充满好奇。在现代教育理念和儿童教育观的影响下,当代图画书开始涉及“死亡”这一敏感的现实题材和严肃的思想主题。“图画书主题是作者创作的宗旨、观念、态度和情感倾向的集中反映,体现着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幼儿图画故事通过明确的儿童叙事视角,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图文解说方式,将“死亡”的意义传达给幼儿,教会幼儿如何直面人生,对幼儿的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有着突出的认识和教育价值。

  一、幼儿对“死亡”的认知

  死亡,由于它的不可抗拒性,人们往往谈之色变,尤其是在封建传统思想影响较深的我国。虽然死亡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但绝大多数人都拒绝讨论死亡甚至拒绝思考死亡的问题。首先,成人认为让天真烂漫的幼儿过早地面对死亡这个事实,将会给他们美好的童年留下阴影; 其次,成人认为幼儿在面对死亡问题时会产生难过、担心、恐惧的情绪,以至于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成人本身对死亡的不可避免性的否认和抑制的需要,自然会影响幼儿对死亡的认知。由于死亡概念的复杂性,使它成为了幼儿认知发展中一个较难掌握的概念。只有正确理解死亡的所有特征,才可以说是掌 握 了 成 熟 的 死 亡 概 念。斯 皮 斯 ( M.Speece) 等综述前人的研究认为,“死亡的特征主要包括: 不可逆性,即明白死亡的人不能够再活过来; 普遍性,即知道所有的生物都会死,非生物不会死; 功能丧失性,即明白人死后生理和心理的功能都停止了。”
  国内外有关幼儿死亡认知研究的文献指出学前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已经开始发展,但对死亡三个特征的理解还不成熟。幼儿已经基本能够理解死亡是不可逆的、普遍的,但这种理解还不够彻底。他们一方面对死亡会产生分离或剥夺的情绪感受,另一方面又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成另一种存在方式( 如: 死去的人变成了天使) 。认为死亡虽然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发生在老年的时候,幼儿对死亡的理解是具象的。另外,对功能丧失这一死亡特征的分析发现,学前儿童对死亡生理功能的丧失基本认同,但对心理功能的丧失较难理解。面对死亡,幼儿往往不愿承认死者心理功能的丧失,他们执着于自己内心美好的愿望,希望在一个生命死后,虽然他的肉体消失了,但是还能够以某种方式继续存在。这些研究在向我们描述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规律的同时,也为我们通过文学这一途径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提供了依据。

  二、幼儿图画故事对死亡的几种诠解

  图画故事作者将自己对死亡的严肃思考和关切,借助图画书的艺术形式进行形象生动的表达,力图让幼儿了解死亡的意义,引导他们从生命的终极角度来理解生命,从而对人类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理性地面对生命死亡、更好地生活等方面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规律无疑影响着图画书作者对死亡主题的传达。创作者只有与幼儿的“视界”融合,用幼儿的眼睛看世界,才会产生有效的意义建构,幼儿和创作者双方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才能得以沟通与交流。因此,以死亡为主题的幼儿图画故事对死亡进行了如下诠解:

  ( 一) 死亡是每个人生命的最后成长阶段

  死亡和出生一样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学前儿童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的不可逆性,他们也能部分认识到死亡的普遍性。图画书作者试图用幼儿可以接受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和体会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个成长阶段,它不是无意义的东西,也不会吞噬掉所有的人生意义。死亡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让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流光溢彩。死亡的存在,不是使生命归零,而是更凸显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再见了,艾玛奶奶》是一本非常独特的关于死亡的绘本,作者是一位日本记者,她用照片把一位可敬的老人最后的时光记录了下来。整本书以一只猫的角度讲述艾玛奶奶逝去的最后一段时光,真实而直接地展现绝症给艾玛的身体带来的种种变化,清晰地向读者呈现死亡的过程和死亡本身。当艾玛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便开始为离开这个世界做准备,她开始写家族史,依然不忘整理庭院里的花花草草,星期天的早上还是去老人俱乐部参加早餐会,依然出门前化妆,每天保养皮肤……当死神越来越近,她签订了不采取任何急救措施的合约。作品通过一个个镜头和画面,让我们看到了艾玛奶奶如何从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变为生命垂危的病人,更让我们看到了艾玛奶奶是那样从容、安享地走向死亡。“猫看见了这从容的一切,我们看见了这从容的一切,孩子们看见了这从容的一切,虽然死亡是一去不复返,但是生命的结束却也是可以像太阳下山一样的诗意,这样,消失的感觉也就有了灿烂,灿烂是可以到达最后的。”
  这本书,让孩子们知道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死亡只是生命的最后一个过程,坦然面对,也就无所畏惧。
  《一片叶子落下来》也是一本关于死亡的绘本,作者是美国的利奥·巴斯卡利亚,他通过一片叶子的生命历程,阐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朋友们一起经历和体验季节的变化。当美妙的秋天过去时,叶子相继掉落,弗雷迪开始恐惧死亡。作者借叶子丹尼尔的回答表达了对死亡的态度,“任何东西都会死,无论是大是小是强是弱。我们先做完该做的事。我们体验太阳和月亮、经历风和雨。我们学会跳舞、学会欢笑。然后我们就要死了。”“春天变夏天的时候,你并不害怕。夏天变秋天的时候,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为什么要怕死亡的季节呢?”
  是的,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过程,它和成长一样自然。我们每个人都要像艾玛奶奶一样珍惜每一个早晨和黄昏,珍惜生活中的亲情和友情,像树叶弗雷迪、丹尼尔一样尽情地、尽可能多地品尝种种人生的滋味,就这样毫无恐惧、心平气和地等待死亡的来临,并为自己即将永久地安息而欣慰,为自己能成为别的生命诞生的基础而欣喜。

  ( 二) 死亡是永恒的爱和回忆的诞生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曾说: “每一个离别都是记忆的诞生。”死亡亦是一种离别,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所有试图从死亡之中寻求意义的努力,都来源于世人认为的死亡是生命的全部的毁灭这一观念。但幼儿对死亡的理解与成人是有出入的。斯皮斯和布伦特( S.Brent) 所提出的死亡的三个特征之一———无机能性,即所有界定生命的机能均停止才可以说是死亡,幼儿对于这一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成熟。
  因而对于成人向他们描述死亡就是心跳停止、没有呼吸、不是睡觉、没有感情、没有爱、不能思考,他们就无法全部理解。绝大多数幼儿认为人死了以后他的心理功能是不会丧失的,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因为相对于外在的行为表现来说,心理方面的功能是不能直接被观察到的。
  于是,图画书作者总是让逝去的人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世间,或是天使,或是幽灵,或是一颗流星……,生者与逝者之间的心理交流不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终止。借此告诉孩子,因为有彼此的爱和回忆,因为可以把死去的人放在心中想念,生死之间也就并非不可逾越了。
  《爷爷变成了幽灵》是一本描述孩子对于爷爷的死亡事实逐渐接受的心理历程的绘本。小男孩艾斯本最喜欢的爷爷在大街上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对爷爷割舍不断的依恋,使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相信爷爷并没有真正离开。
  爷爷变成幽灵回来了,爷爷说他忘记了一件事情,于是每天晚上祖孙两人都要一起回忆、一起寻找。爷爷回忆起年轻时和奶奶的约会亲吻、初为人父时的手足无措、浪漫惊险的旅行……。艾斯本也回忆起和爷爷一起去游乐场、一起看赛车、一起扮鬼脸……,他们沉浸在愉快的回忆中。最后爷爷终于想起他所忘记的事就是和小艾斯本说再见,他们非常郑重地做完这件事,然后,爷爷开心地走了。如何让幼儿理解和面对死亡,这个故事对死亡的诠解令人感动。孩子们知道故事中的爷爷经历过生命的丰富过程,祖孙之间珍存了那么多美好的情感记忆,这些充满爱的回忆可以随时唤回离去的爷爷,爷爷的爱依然会伴随小艾斯本快乐成长,充溢心中的思念和回忆让生与死不再相离。令人恐惧的死亡在幼儿看来也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平常得就像平静地道别。美国汤米·狄波拉创作的图画故事《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也是一本较早将死亡的概念介绍给幼儿的图画书。它以全知的叙述视角,描绘了汤米和外婆、曾外婆之间的生活点滴,展现了祖孙三代人的至爱亲情。在汤米的记忆中,两个外婆总是微笑着和他一起做有趣的“小事”,他们一起分享了很多美好时光。汤米知道天上的流星正是外婆对自己的问候和想念,也正是这些永恒不变的思念,这些温暖的记忆,陪伴着汤米慢慢长大。幼儿阅读者从这个故事中认识死亡: 虽然逝者已去,可是生者对他们的爱和记忆却可以永存心间。
  正如汤米问妈妈: “楼上的外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吗?”妈妈轻轻地安慰他: “不会了。不过,每当你想起她,她便会回到你的记忆里。”温暖的回忆,彼此的思念,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让幼儿能够坦然地接受人生的变化。

  ( 三) 死亡是可以在精神层面上超越的

  人们都想摆脱死亡的恐惧,也都想探寻死亡的意义与价值,于是有人通过“传宗接代”来实现对死亡的超越,有人通过宗教信仰来战胜死亡。很多以死亡为主题的幼儿图画故事也试图向幼儿诠释: 精神的传承可以超越死亡。人的精神有其特殊性,它是一种无形的凝结物。
  人们通过语言、行为将自己的观念、思想、意识等精神性的东西传达给他人。当一个人与周围的许多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联系时,他就已经获得了一条超越死亡的与他人相系的精神性纽带。因为人的肉体总有一天会消亡,但精神会超越个体生命的限囿,在一段时间内或永远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獾的礼物》就是一本讲生命、讲死亡的故事书,悲伤之中充溢着温暖,温暖之中激荡着感动。獾是一个让人信赖的朋友,他总是助人为乐,他老了,即将死去。獾告诉他的朋友们,不久的某一天,他会去下面的长隧道,当这一天到来时,希望他们不要太悲伤。有一天,他平静地向月亮道了声晚安,在睡梦中,从容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獾的朋友们慢慢学会了接受它的死亡。獾给他的朋友们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教会了朋友们那么多技艺。动物们常常回忆起獾还活着的那些日子,他教鼹鼠剪纸、教青蛙滑冰、教狐狸系领带、教兔子太太烤姜饼。
  “獾给每个朋友都留下了离别礼物,他们可以永远珍藏下去。有了这些礼物,他们就能够互相帮助。”
  由追思到回忆,由悲伤到感谢,《獾的礼物》让孩子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并不是随生命的结束而终结。獾与许多动物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虽然他离开了,但他永远活在朋友们的心中。一个人在世间与他人建立的关系越广泛、越紧密,那其精神性的超越死亡就越广阔、越持久。《长大做个好爷爷》也是关于死亡的故事。线索很简单,熊爷爷为小小熊盖了一个小小的树屋,他们一起在树屋上看长满草的“三熊山”,看“金发姑娘的河”……爷爷还给小小熊讲过许多过去的故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熊爷爷听着小小熊的故事永远地睡着了。
  多年以后,小小熊也成了熊爷爷,他也为他的小孙子盖了一个美丽的树屋。“生命是一件珍贵的礼物,千万不能浪费”,熊爷爷将这样的生命感悟传递给小小熊,让小小熊立志长大做个好爷爷,生命就在这爱的传承中生生不息。让幼儿明白: 人们将自己的爱、思想等精神性的东西传承下去,便得到了对死亡的精神超越; 生与死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一种和谐的统一。也许这就是此类幼儿图画故事的创作初衷。
  “死其实很简单,只是一瞬间的事; 但那是个体生命的结束,是一场场人生的最后终结。关于死的艺术表现之所以无限多样而又异常幽深,那正是生者对于死的观念无限多样,生者对于自己未来生命结束充满神秘感的体现。写死,其实就是写生。”
  幼儿图画故事对死亡的多种诠解是对幼儿生死观的健康引领。它用生动形象的图文让幼儿从敬畏死亡到能以坦诚之心,安然地面对死亡; 从摆脱死亡的恐惧到意识到死亡有其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从对死亡认知的模糊不清到对生命本质产生哲理性的感悟。对死亡的正确理解,有利于幼儿从生命的终极角度去关爱生命,探寻生命的意义,建构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它将使每一个孩子的人生更有方向,更有内蕴。

  [参 考 文 献]
  [1]陈晖. 图画书的讲读艺术[M]. 南昌: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2]赵瑞芳. 4 ~ 5 岁儿童对死亡三个特征的理解[J].中国校外教育,2009,( 9) .
  [3]梅子涵. 阅读儿童文学[M]. 上海: 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4]〔美〕利奥·巴斯卡利亚. 任溶溶. 一片叶子落下来[M]. 海口: 南海出版社,2009.
  [5]〔英〕苏珊·华莱. 杨玲玲,彭懿. 獾的礼物[M]. 济南: 明天出版社,2008.
  [6]刘绪源.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