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鲁迅不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代宗师,而且还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鲁迅笔下塑造了许多儿童形象,如天真、快乐、渴望自由的儿童形象、麻木的小看客的儿童形象、苦难的儿童形象。这些多面性的形象皆令人难忘。在这些儿童形象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心怀世界,心怀天下,心怀儿童的鲁迅。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鲁迅内心对儿童深沉的爱,对儿童生活的关心,走入他的内心深处我们仿佛可以听到他为民族振兴而高声呐喊,为解放儿童而高声歌唱,为“救救孩子”而声嘶力竭。
关键词: 鲁迅; 儿童形象; 多面性; 儿童观;
谈起鲁迅恐怕是妇孺皆知了,其作品中的人物谈起来我们也不陌生。比如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孔乙己》中热衷功名、贫困潦倒的孔乙己,《祝福》中命运悲惨的祥林嫂,《在酒楼上》的软弱知识分子吕纬甫,《阿Q正传》中的阿Q等等。鲁迅不仅用他的笔描绘出国人的灵魂,仔细品读他的文章可以知道他对儿童形象的塑造也非常独到,其中有姓名者就达三十多人。如少年闰土,阿毛,宝儿,华小栓等等,这些儿童形象对其作品主题都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一、鲁迅作品中塑造的多面性儿童形象
(一)天真纯洁、活泼好动、充满童趣的儿童形象
鲁迅笔下描写最贴切的天真纯洁、活泼好动、充满童趣的儿童形象是少年闰土、双喜、阿发等。鲁迅用蜜意之笔抒写了他们淳朴善良,生动活泼的乡土生活,表达了他对这些少年儿童的关切与热爱。
《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总是给人这样的印象:一张绀青的圆脸,头上戴着一顶小毡帽,脖上套着一个银项链,见到人很害羞,但是他不害怕我,其他人都不在的时候他就和我聊天说话,不到半天我们就熟悉了。少年闰土在湛蓝的天空中,金黄的圆月下,一望无垠的西瓜地里,手里捏着钢叉,拼尽全力向一匹猹刺去。作者以奇妙之笔勾勒出了这样一位英雄形象。夏天,闰土邀请“我”到海边捡贝壳,晚上和他父亲去田地里看西瓜。他对“我”解释:看西瓜并不是去看贼的,而是去看獾猪,刺猬,猹。在“我”眼里,闰土仿佛知道世间无限事,这些事情都是我所不知道的。阅读这些文字我们不难看出少年闰土率真,纯洁的性情,这也是鲁迅对儿童的关注所在。少年时的闰土天真无邪,没有成人世界的世故、烦扰,有的就是一颗善良的童心,走路口渴之人摘个西瓜不算是窃贼,要防的“窃贼”却是破坏庄稼的动物,这是以闰土为代表的乡村儿童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品质,是儿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宝贵的财富。
《社戏》中也有和闰土一样善良淳朴,热情待人的少年儿童,比如双喜、阿发、桂生等。“我”和母亲在扫完墓之后抽空会去外祖母家住几天,外祖母居住在平桥村,“我”虽然是远客,但是这里有许多陪我玩乐的朋友,同我一起游戏。每天一起挖蚯蚓,把铜丝弯成小钩然后伏在河岸上钓鱼虾。当“我”想去赵庄看戏而不能时,聪明的双喜首先站出来帮忙出主意。他主张利用八叔的大船,这一提议引起了其他几个朋友的注意,他们立刻起劲儿地进行撺掇。当外祖母觉得几个孩子一起去不安全的时候,双喜看出了母亲和外祖母的担心,他向她们保证一定安全,孩子们个个识水性,迅哥儿从来不会乱跑。经过这样的保证,母亲和外祖母终于同意了。作品中作者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把一个聪明机智,反应灵敏,活泼且充满童趣的双喜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备受人们的喜爱。最惹人注目的场景就是孩子们回来偷吃罗汉豆。害怕阿发母亲骂他们,大家又到六一公公那偷了些。等第二天六一公公问他们的时候,双喜竟然回答:“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鲁迅把这些善良淳朴的儿童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力透纸背,读者读来仿佛自己就是赵庄看戏的一员,仿佛自己也在田野里偷吃罗汉豆,品读之后一幅优美的画卷尽现眼前。
鲁迅虽然出生在书香门第,但是他的童年大部分是在乡下度过的。他熟悉乡野生活,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和家乡的许多小朋友成为玩伴。所以他笔下的一部分儿童形象充满了童趣,而且朴实善良,这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他儿时最美好的回忆。家道中落,遭受嘲讽奚落,使他投入乡野之中,感受着人间的真性情。与“野孩子”们一起玩耍,游戏,使他感受着童心,童趣,心灵得到慰藉。这种童心魅力积聚心底。所以他能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出少年闰土、双喜、阿发、桂生这些生动有趣的儿童形象。
(二)遭受苦难最后死亡的儿童形象
鲁迅的作品多描写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生,目的是揭示苦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为这一目的服务,他不仅塑造了许多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而且还塑造了一些苦难者的儿童形象。《药》中的华小栓经历了死亡的苦难。华小栓患有痨病,他的父亲听信康大叔的话,说是吃了人血馒头,一切的痨病都能治好。可是殊不知这人血馒头却是革命战士夏瑜的血。华老栓和华大妈拿到了人血馒头如获至宝,把它看作最后一颗救命稻草。小栓也十分珍惜这个“黑东西”,“黑东西”似他的命一般,吃进肚子里也全然忘记是什么味道。可是,令小栓父母没想到的是人血馒头并没有医治好华小栓的病。小栓的童年是苦难的,他的一生也是苦难的。鲁迅以犀利之笔批判封建愚昧思想,苦难的根源来自旧社会的黑暗落后,封建迷信已根深蒂固。
《祝福》中祥林嫂的儿子阿毛也是一个苦难者的形象。文章的主角虽然在写祥林嫂,但是阿毛的死也是一个点睛之笔,也是暗含深刻意蕴的。对于阿毛的描写文章没有过多的赘述,主要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出来。大清早起来,祥林嫂拿着篮子盛了一篮豆子让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阿毛非常懂事,非常听话,就这样坐在那剥豆子了。祥林嫂在后房劈柴,劈完柴去淘米,等准备蒸豆子的时候去叫阿毛,却没听到回应,出门只看到豆子撒了一地。找了半天没有找到,让村里人一起帮着寻找,结果望见柴和上挂着一只小鞋。再往里走就看到阿毛躺在地上,肚子里的五脏都被掏空了。小说通过祥林嫂的回忆写了阿毛死的经过,很心痛,很伤感。文章中阿毛才三岁,由于家庭贫困,在温饱尚不得以解决的情况下,他句句听妈妈的话,这是何等的懂事啊!即使是这样懂事的他还是死于非命,五脏被吃空,何等的惨不忍睹。对比当下的生活,鲁迅对于阿毛的描写不是正在呼吁人们改造社会,为百姓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吗?假若不是生活的艰难,幼小的阿毛也不会死于野狼之口。同情可怜儿童贯穿鲁迅生命的始终。
(三)冷漠麻木的小看客形象
鲁迅的作品中常用“看与被看”的模式,鲁迅说:“在中国,民众总是戏剧的看客”,正因为如此鲁迅笔下也塑造了一些冷漠麻木的小看客的儿童形象。《示众》中的“小看客”描写的就非常精彩独到。炎炎夏日下,一个卖包子的十一二岁的胖孩子,歪着嘴在路边叫喊。当他看到面黄肌瘦的巡警和穿白背心的男人时,胖孩子顿时了无睡意,像用力投掷并返回来的球似的飞到马路对面,仰起头来驻足观赏。当胖孩子看到穿白背心的被示众者正研究着一个发亮的秃头时,他也跟着去研究。有个小学生挤到人群中的时候,胖孩子注视着他,后又随着小学生的眼光去注视一个奶头周围有几根很长的毫毛的很胖的奶子。整个过程中胖孩子就是在冷漠麻木的观看,彻彻底底是一个观看者。让人心痛的是老妈子抱着的小孩,小孩吵着要回去的时候,老妈子却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指着说道“看啊,多么好看!”《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小伙计整天地站在柜台里,专管他的职务。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小伙计嫌弃他是讨饭一样的人不配教他,于是转过头去,不再理会。小伙计作为一个旁观者,目睹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小伙计是冷漠的,他对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并没有同情,反而是一种讥笑、嘲讽的态度,这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只是众多麻木冷漠的小看客中的一个。他们似乎在欣赏苦难,把玩苦难,这是民族的悲哀,也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小看客”们年龄虽小,但是却非常麻木冷漠,闭起眼睛仔细想想这可能是整个民族的悲哀。没有天生的坏孩子,现在如此残忍,可能是后天造成的。封建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它仿佛是一个强大的毒瘤侵袭着每个人的身体。“小看客”一开始可能是天真善良的,但是在这样污浊的世界里,他们也就近墨者黑了。鲁迅以他高深的远见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作品中塑造了如此多的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意识,想让其快快觉醒。他热爱儿童,关心儿童。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所以他不忍心看到这些孩子们的灵魂被吞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对于“小看客”的批判,不是出于绝望和冷漠,而是因为他满怀希望。因为鲁迅看到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自己的思想,简直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死人”。鲁迅关注他们,热爱他们,所以才会写文章来痛斥。这样的看客儿童形象鲁迅是非常关注的。
二、从儿童形象的塑造看鲁迅的儿童观
“儿童观是成人对儿童生活和心灵世界进行观照而生成的对儿童生命形态、性质的看法和评价,是成人面对儿童所建立的人生哲学观。”儿童观是作者对儿童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作者如何去对待儿童。鲁迅一生创作出的作品无数,其中有许多作品虽然不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但是塑造了鲜明的儿童形象。鲁迅是一个极具儿童心性的作家。这些儿童形象的塑造和他的童心相结合,形成了鲁迅的儿童观。
从“崇尚童心”“幼者本位”“解放儿童”的观点出发,鲁迅提出了“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继而说出了“父子间没有什么恩”的观点,这又是一个惊世骇俗之论。父母有恩于子女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一旦承认父母有恩于子女,那么也就间接承认父母有支配子女的权力,所谓的“三纲五常”之说就是建立在这种权力之上的。鲁迅的生物学的真理就是要对抗这种思想,所以他倡导用“爱”不用“恩”。有生物学真理的“爱”,是一种生命的本能。鲁迅说过:“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一一爱不周到的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哪发展的前途。”“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他及“五四”先驱者所要做的,不过是要破除传统的父子关系中的权力关系,恢复出于生命天性的血缘的“爱”,从而建立一种自然的健康的人伦关系。在这样的人伦关系中,父子之间是平等的,同时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双向抚养义务。这种人类天性的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绝对性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的爱,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伦理底线。生命是要延续、要发展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更上一层楼,勇于并且要超越自己。这种人类天性的爱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爱。鲁迅提倡用“爱”不用“恩”,他反对古代的恩威思想,反对用权力压制儿童,封建社会儿童本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天真稚气,若再受这些迂腐思想的限制,那么儿童也就不再是儿童,就失去他们存在的意义了。鲁迅的思想是用人性的“爱”代替人为的“恩”。爱,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不求回报。“恩”有着间接的上下级关系,有长辈对晚辈的强制,晚辈对长辈的报答,这种“恩”不是出于人道的,是多么的伪善,这显然是和人道主义相违背的。
三、鲁迅的儿童观对现当代儿童文学的借鉴意义
鲁迅儿童观的由来和他早年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鲁迅自己所言‘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童年的不幸遭遇使他看清了这个社会,用怀疑、阴郁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正是基于这样的经历使他开始关注儿童的命运,所以在“五四”时期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如果不是童年时期如此悲惨的遭遇,鲁迅可能不会对人生有这么痛彻的领悟,可能不会写出这么深刻的文章。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细细品读鲁迅的人生和他的作品,我们会发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儿童文学有十分独到而重大的历史贡献,这些贡献在文学创作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深刻。鲁迅的《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系列散文,虽然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但是里面刻画的儿童形象和描写的儿童生活,却栩栩如生、生动深刻。这些作品通过儿童生活世界的视角所透露出的独特而深刻的人生哲学思想和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不仅构成鲁迅文学世界的一道重要景观,而且还足以成为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儿童文学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经验的宝贵源流。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朱自强: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江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5.
[3]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5]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3(04).
[8]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
[9] 广东鲁迅研究学会.鲁迅的当代意义[J].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0]罗莉芳:论鲁迅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9).
[11]张万仪:先驱者的童年视角和启蒙呐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