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雕塑论文

中国美术院校雕塑教育改革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18 共3232字
摘要

  中国当代雕塑教学体系是在西方美术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今中国美术院校雕塑教育体系的内容主要是由基础学习、专业学习、生活体验、毕业创作等几大块组成。毫无疑问,这种沿用法派和苏派写实形式为主的雕塑教学模式,人物写生往往占据雕塑教学课程很大的比重,强调精准的解剖学、严谨的科学性,重视客体和准确无误的“再现”性塑造,并以此作为艺术审美的评判标准[1]78.中国当前的这种学院派教学模式,具有巨大的导向性和规定性,学生在获取雕塑技能时,习惯于建立起一种固定的程序模式。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很容易出现风格样式大同小异、塑造手法单一的现象。学院派这种只注重共通性,忽略或消泯个性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创作者热衷于以崇尚技术作为诉求理念的手段。它的直接后果是,大多数雕塑学习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回到社会中时,无法从事雕塑教学或专业创作,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与对应体制下的用人需求不相吻合,造成了一方面市场对雕塑人才需求的紧缺; 另一方面雕塑人才的严重囤积,这种供求的错位严重制约了雕塑专业的发展[1]91.在社会观念和需求变化巨大的情况下,高等院校雕塑专业需要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通过改革明确自己的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确定培养目标根本性的问题上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上,既要考虑到当今社会岗位中直接使用所需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个人发展的潜力,同时要考虑到教学实施中的可行性,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重视基础教学,突出专业特点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雕塑专业学生人数相较以往激增了好几倍,而教师的匮乏,使很多本科生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教学经验的不足直接导致学生专业素质普遍下降,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同时,由于大多数学生考前学习美术的时间较短,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化学习,很多学生只是在应付高考时进行了一些突击性学习,他们的专业基础普遍较差,缺乏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因此在高校雕塑专业教学改革中,大学雕塑教育首先应该强调基础教学,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既包括对素描、速写、透视等绘画基础的学习,也包括对雕塑史、解剖学等艺术理论的学习。雕塑教学内容可以在绘画基础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关的人物写生课程,强化对学生的人物慢写、速写和默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一定程度上能够正确掌握人体的比例、骨骼、结构、动态等知识。在艺术理论基础的教学中要设置相关联的如美术史、雕塑史和人体解剖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突出其专业特点。同时,学校要增加中国传统雕塑的临摹课程和材料课程的课时量,改变过去雕塑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能有效地服务于专业课,高校雕塑教育只有打破原本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传授的培养模式,学生的专业素质才能得到提高[2]46.

  2 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

  随着艺术的全球化,艺术创作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逐渐明显,而国内现有的雕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无法跟上现代艺术教育需要的步伐。因此,雕塑专业必须调整相关教学内容: 首先,增加一些诸如以点、线、面、体为基本表现元素的研究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对抽象形态、形体做一些构成研究,来训练他们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其次,雕塑课程设置中要适当减少泥塑写生课时量,尤其在人体写生课程中,因为这种长时间的以模特为对象的写生培养方式存在很多缺陷,容易使学生在写生活动中产生一种过度依赖模特进行描摹的心理,误导学生以再现客体对象的真实性为其审美标准,从而被动接受艺术形态,忽略了艺术创造中的主动及主观性的作用。应增加与本专业相关联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如环境艺术、公共艺术等,来拓展学生在艺术专业领域的知识,比如在雕塑创作课中可以将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理念引入到雕塑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将三维的雕塑形态理解为立体的图形运用在雕塑的构图、构思和立意中,同时让学生运用图形创意方式如共生、异影、置换、同构、矛盾、聚集、双管等表现方法进行雕塑创作,这种训练方式能促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形式( 如联想、逆向、发散性、直觉和灵感等形式) ,在雕塑创作中习惯以求新、求奇、求异,重思想、重逻辑、重视觉冲击等行为来表现作品,这样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2]49.再次,在拓展教学内容上,有必要加强雕塑材料课的份量,因为对材料特性的利用和处理已成为当代雕塑家创作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对材料技法的掌握,能解决创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因为在材料课中学生要通过与材料的沟通来体验雕塑语言,进行创作活动首先就需要“读懂”材料,与材料产生共鸣,对材料特性深入了解,虽然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创作者并非完成了每一件作品,但是通过这些相关的实验和过程,他们进一步认识了材料的特性,在对材料进行塑造的同时,也接受材料给予我们的启发。材料能改变我们以往在泥塑教学中对于雕塑语言的片面理解---定格在写实主义上,以人体结构造型作为评判标准[3]127.那些僵化的写实训练方式,使学生失去了感受自然的能力,因此在材料课的教学中应强调对生活的观察,让学生对现代雕塑语言尽心思考,加强学生对雕塑的尺度、材质、形态、色彩等与环境空间一体的意识,让他们学会综合地思考雕塑的造型、材料和色彩。

  3 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教学

  “因材施教”对雕塑类教学尤为重要,它要求教师在了解艺术发展客观规律性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中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个人水平为参照,做到分层提出、分类实施,要以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作为参考来进行个体指导,注重学生的专长得到发展、个人素质全面提高。雕塑专业的学生应通过广泛参与课堂内外的各种有益活动和社会任务来拓宽视野,促进自身的发展。一来改变“智力背景”,更好地掌握课程标准范围内的知识,二来强化实践教学的功能。当下最高效的实践教学是以“初步实践 +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 + 系统实践”模式为主,它强调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而作为感性的雕塑艺术,它在具体设计创作中,创作者很难确认其固定的雕塑秩序和形体、色彩之间的搭配关系,因此如果学生只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的学习,显然是无法满足其实际需要的。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将专业课的学习放到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重视学与用的结合,把部分课堂教学与社会项目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实践中检验与促进课堂教学。这种“实践”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和纠正、调整教师以往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改正过去被动式教学模式的不足,而且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与教师积极互动。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相关阶段性的座谈、讨论与总结,将教学图片、示范作业,电教资料观摩与教师的亲自示范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影响,做到教学方式生动有趣,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效果卓有成效[3]115.可见,师生互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机会,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了实施平台,同时,为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创造了契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实干精神,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等院校的雕塑教学改革还面临着诸多的阻力与困难,教学方法的发展要依靠师生在教与学上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在人才培养上要突出对学生智力和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保留和吸取传统教学的精华,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克服和改正,依托当代高校的学科优势,在大学体制范围内做到最大限度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相关教学环节,走出一条具有雕塑专业自身特色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许正龙。 雕塑学[M]. 沈阳: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2]陈瑞林。 20 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钱初熹。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标签:教育改革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