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雕塑论文

中国传统雕塑线入体造型特征的历史文化渊源

来源:景德镇陶瓷 作者:陆军;姜吴凯
发布于:2020-04-22 共2880字

雕塑史论文热门推荐范文10篇之第六篇:中国传统雕塑线入体造型特征的历史文化渊源

  摘要:雕塑是一门美术学科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活动之一。并跟随着人们的发展一直贯穿整个艺术史中,而且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着各种多彩多样的特点。

  关键词:雕塑; 造型; 传统;

  自古以来,中国对美的看法就是多样的,讲究互补美。道为美、意为美、味为美、文为美、同构美,从而形成了美术质朴的特点。在古代,中国对于美的观点大同小意。例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对于美的实质有着不同的诠释,儒家认为自然最美,佛家思想则以生死、光阴为美,道家以柔、适为美,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博大和多彩。中国美学更注重美学的实用性,如何运用到生活当中,提升审美,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角度来探讨人存在的意义,美学的实质只是存在的它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探讨人们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人存在的意义,美学的本质即是存在。

传统雕塑

  1、中国的秦汉时期是中国逐渐走向强国的时期。

  也是在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和进程中起着开创和传承的时期。秦汉时期美术连接三代余绪,创新了时代的格局。雕塑在这时期成就非凡,被世人惊叹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3个陪葬坑中约有八千余个兵俑陶马,已经出土两千余个。坑中的陶俑布局以军阵排列,佣群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生动地展现出一幅秦军兵强马壮、所向披靡的场面。陶俑采用了模具和捏雕相结合的方式制成。采用多种表现手法,一个陶佣上往往结合了很多种的制作方式。兵佣和陶马造型上写实,极其逼真。在细节处理上,秦兵马俑注意对人物五官细节的刻画,既有概括,又有夸张,发辫、胡须如卷云,有飞扬之势,特别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心理及神态。在雕刻技巧上,圆雕、浮雕配合线刻,手法多样。在造型处理上,俑的上半部分刻画较细,下半部分比较简略,有疏密、繁简的对比:俑与俑之间的动态和姿势,动静结合。艺术家在有限的自由创作中,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武士。在整体和个体的变化中统一而又和谐,完成了巨大的艺术创作,它不仅体现了统治者所要展示的军威,而又很好地展现了普通人的活力。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之高,不单是指他单个造型创作上的成就,而在于将成千上万的兵马俑聚合成军,这是雕塑史上绝无仅有的。陵墓类大型雕塑开世人之先河,更成为了时代之楷模。秦汉时期美术风格雄伟宏大、质朴浑厚,在力量上和气势上体现了秦汉帝国的活力和自信。例如霍去病墓的马踏匈奴为经典的纪念性雕塑,系花岗岩材质,屹立于冢上和整个陵墓浑然天成。马踏匈奴整个石雕采用了遵循石头造型的方式进行雕琢,把浮雕、圆雕、线刻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注重大局,动物和人物肢体都不采用镂空处理,均以线刻和浮雕的方式表现。雕塑作品的质朴大气,充满了力量感,堪称当代艺术的典范。

  2、中国石窟艺术最早受于印度犍陀罗文化的影响,敦煌莫高窟彩塑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国,彩塑总量约2 4 0 0尊,这无疑是一个浩瀚的工程。塑像在汉民族文化受到外来佛教艺术影响的同时也加入了本民族的特点。敦煌莫高窟的彩塑是古代中国雕塑史上一次辉煌的创造,彩塑佛教像融合了汉民族和西域少数民族的创作风格,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也是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创新性和广泛的包容性。塑像体态丰满,比例协调,面部生动。菩萨富丽华贵,佛像肃穆庄严,弟子敦实睿智,气质鲜明,人物表情丰富多样,展现出一幅和谐完美的景象。例如2 5 9窟中胁侍菩萨:该塑像创作于北魏时期,形象有着明显的西域特点,眉细而长,尾部高挑,鼻头较尖,鼻梁较高。眼部比较大并且眼球突出、轮廓深的明显特点。眼部和嘴部很注重写实的手法,唇线和神情上也处理得很逼真。3 2 8窟主尊佛释迦,盘坐于须弥座上,表情庄严,体态健硕,衣纹流畅简洁。4 5窟中一尊菩萨像最为精彩,作直立之态,表情儒雅,面相长圆,目光朝下,头向右偏侧,服饰富丽华贵,楚楚动人。同窟中一座阿难宛如世俗中人,表情仁慈和善,双手十指相扣,姿态闲适洒脱。而北魏2 4 8窟的苦修像则更多地倾向于线的表现。在塑像的衣纹处理上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健陀罗风格,将衣纹处理的有厚度感,是一种比较写实的表现。但是又注重衣纹间的均匀和韵律感,从中不难看出当时对于线与线之间的韵律。敦煌莫高窟艺术不仅是佛教文化更是中国发展艺术过程的宝库。在敦煌莫高窟彩塑总体当中北朝时期最具有时代特点,因为在当时的敦煌处在各种文明相融发展的时代,然而北朝算得上是历史和区域都比较细致的时代,并且也是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时期。当时一批僧人带着佛教和商人们一起来到了中国,开始了相互间的学习和借鉴。通过研究这一时段的彩塑造型艺术,能了解到东西方在佛教艺术表现的形式与造型上的规律,这也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发展历史的重要因素。

  传统雕塑在造型上的特点是十分鲜明的,它的形式是极简、由线入体、然后再通过意象造型的特点。然而传统雕塑的造型原则和审美的标准在时代、政治、社会的改变下而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但是无论经受着怎样的变迁,瑰丽的艺术形态如何地变化,最后的艺术本体还是被很好地保留下来。传统雕塑作品造型采用的是简约的手法。所谓简约是指用最少的笔墨表现出最丰富的形象,如人们所说的简约而不简单。简约是体现着传统哲学中单纯朴素之美的认知。中国历来在美学中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美,认为单纯是审美是至高无上的。传统雕塑和西方雕塑有着很大的区别,西方雕塑热衷对形象进行准确无误的塑造,而传统雕塑则多从感觉和理解上出发。如同中国画一样简单、明快,但细细品味却又耐人寻味。传统艺术的语言中线是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线性审美的重视体现着东方智慧。线的艺术,正如抒情的文学一样,它们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只是雕塑是立体的,线条则是平面的。但中国传统雕塑造型中线的作用非常的重要。在传统的雕塑中,线条的运用是在形体美感之外增加的至关重要的造型语言。它与立体造型构成了造型语言的完美关系。从这一点上讲,中国古代雕塑是具有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在意通过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呈现出的节奏韵律。这些线条看似简单,却是经过艺术家高度的推敲、概括、提炼加工而成。在中国的传统雕塑中这些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传统中的绘画和雕塑工艺中一直都是以线为主的造型特征,雕塑与绘画便紧密结合又相互补充。从早期的彩陶作品中就能很清晰地看出由线入体的造型图案,彩陶作品中的折线和曲线图式对彩陶作品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而且这种线式就已经贯穿在彩陶作品的本身了。战国和汉代四川出土的画像砖的造型中也是一种由线入体的运用。虽说当时的由线入体通常是在二维平面中展开的,但单方面就其审美样式来看,线作为造型语言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形的运动感,线的框架作用也使得整个构图饱满有力。由此看来线性代表的是东方对于审美的理想,也恰恰蕴涵着对东方美学的理解,这也是中国传统雕塑强调以线入体造型特征的历史文化渊源。

  参考文献
  [1] 徐艺。敦煌北朝彩塑造型语言研究
  [2] 中国传统雕塑的特点
  [3] 黄曼。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点击查看>>雕塑史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原文出处:陆军,姜吴凯.浅谈传统雕塑的造型美学[J].景德镇陶瓷,2016(05):9-1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