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影视幕后纪录片拍摄的几点心得

时间:2015-03-03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2212字
论文标题

  进入 21 世纪以来,电影市场的宣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影视制作发行方在各种媒介上投放纪录电影拍摄过程的纪录片的宣传手段正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使大家对这种纪录片形式不再陌生。幕后纪录也已不再是简单的片场花絮,可以说,它已经成为电影发行商自我宣传的必备武器。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 50 周年,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共辽阳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了电影《雷锋在 1959》。作为驻剧组记者,我和同事对本片剧组全体演职人员的创作过程进行了全程跟拍,拍摄历时一个多月,独家纪录下电影拍摄中所有的精彩镜头。

  经过几个月的后续资料整理和后期采访制作,完成了纪录片《“雷锋”———温暖辽阳的时光》,并于 2013 年 3 月在电影《雷锋在 1959》全国首映前夕,配合影片宣传进行了同步播出,以此将电影创作幕后那些感人的过程全面展示给观众。现简单总结一下我对影视幕后纪录片拍摄的几点心得。

  一、明确所拍纪录片的目的和宗旨 确定拍摄要点

  首先,在对拍摄题材进行前期采访过程中,需要我们带着探索、发现有价值、有趣味的故事情节的心理和眼光进行深入采访;并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案头研究工作中也要努力寻找有意义、可挖掘、可发展的故事线索。

  由于《雷锋在 1959》属主旋律电影,幕后纪录片将承担着影片发行及市委市政府精神文明创建等多方面工作的宣传职能,所以我们更加注意在前期采访以及整个拍摄过程中,仔细寻找和挖掘剧组内外与“雷锋”主题有关联、有深度的能形成故事元素的动人情节和事件,并以此构成了全片的主要叙事段落和“闪光点”、观众的“记忆点”。

  二、不干涉现场 做到“ 直接电影”的拍摄

  在影片拍摄现场,被拍摄的人除了部分专业演员,还有大量的非专业演员,不习惯拍电影用的各种器械,其中最怕的就是话筒。因此,要使用很多有助于被摄者自然的方法来保持客观纪录,力求不干涉拍摄对象。我们认为,没有创作者较长时间的投入,没有深入细致的采访,就难以出现好的作品。

  因此为了保持生活的原生态,强调取材的客观性。

  我和搭档深入剧组,切实体验生活,甚至把自己完全融入被摄者的生活,与被采访者交流沟通,与剧组导演主创形成默契,逐渐形成一种融洽自然的氛围。从而方便置身于现场“直接”拍摄,从中提炼细节、情节乃至故事,同步取材,保证了这种“材”是片场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构和扮演的。

  三、现场的即兴拍摄和细节捕捉

  我们在日常的纪录片拍摄中,经常会遇到偶发事件或突如其来的一件事,这个时候如果摄像师没能及时开机,或者不认为是应该纪录的内容,就会失去一次很好的情节纪录。这种“即兴拍摄”捕捉到的大量故事化情节和细节,对纪录片的故事化纪录是相当重要的。

  首先摄影师要有抓拍意识,尤其要把突然出现的每一个情节细节,都当作纪录的一个过程所以即兴拍摄的过程,实际上是如何看待突发事件的过程。我们日常所说的“纪录片要讲故事”,实际上有许多故事和情节就是在“即兴”中拍摄下来的。在即兴拍摄中,摄像师要凭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爱好志趣出发,从可以见到的视听信息中,即兴分析判断,把“好看”的故事收入到镜头之中。

  其次,纪录片不一定有情节,但应该有细节有了细节,可以使摄影主题深化,并且更生动形象。这种细节,是摄影记者从现实生活中抓取的,是依靠“挑、等、抢”的采访摄影拍下来的,而不是由编导臆造、让人表演出来的。

  这种细节,常常是通过摄影师细心观察,一两个细腻的特写、近景即可奏效。在幕后纪录片《“雷锋”———温暖辽阳的时光》拍摄中,我们就集中精力捕捉了大量的拍摄现场细节镜头,抓拍到“好看”的情节和故事,强化了纪录片创作的主题。

  可见,摄影师敏锐而准确,才可能捕捉到眼前最有价值的东西,这正是纪录片摄影的难度所在。因此摄影师进入剧组现场后,耳、目、手、足和摄像机都必须时刻保持工作状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摄像师才能够机智而敏捷、不失时机地拍摄到事件主体。这种综合性的应变能力,有赖于对突发事件的理解,有赖于长期拍摄经验的积累。因此,要做到即兴拍摄,摄影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抓拍意识和专业素质。

  四、纪录式镜头的运用

  纪录片拍摄中,经常会出现“不停机”的情况,这种方式很容易拍到好看的故事情节和细节。特别是运动镜头和长镜头的使用,使这种连续活动的“多构图镜头”,有利于实现空间的整体性和时间上的完整性。这种摆脱了剪辑“一次性成片”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没有节奏感。

  恰恰相反,这种随着摄像机运动而运动的镜头,伴随着拍摄者的感情流动和画面中人物冲突的构图变化,或快或慢地形成了或强或弱的“镜头内部节奏”,也形成了纪录片故事跌宕起伏的戏剧化要素。这时,拍摄长镜头时要学会适时地作出选择,要根据动作、事件的变化,调整景别、机位和构图。

  纪录片《“雷锋”———温暖辽阳的时光》独家纪录了《雷锋在 1959》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对工人雷锋的整个还原过程,片中剧组的艰苦敬业、演员的精彩演绎、辽阳志愿者学雷锋的热情以及电影精彩片段穿插进行,其中初恋女友易秀珍等工友、老政委余新元、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探班部分尤为感人。本片独家采访,题材重大,结构新颖,节奏鲜明,剪辑流畅,同期纪录与人物采访相结合,现场感强,花絮部分极具视觉冲击力,制作精良,许多镜头非常珍贵,同时将剧组与辽阳市民以雷锋精神拍雷锋的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示了媒体传递雷锋精神的力量,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全体演职人员以及辽阳市民中都产生了强烈反响。该纪录片在 2013 年度辽宁省政府新闻评奖中被评为纪录片类一等奖。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