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行政区划,它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欧洲从古希腊、罗马城邦的兴起到中世纪市镇的复兴 ;中国从夏商周时期的城、邑到宋明城市的发展和复兴。
“城市”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但作为城市也有其共同的特点 :市民家庭的聚居生活、人类协作化的生存状态、贸易和消费的繁荣等等。特别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现代城市逐渐形成了机器替代人力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商业得到全面的扩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确立。总的来说,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现代化”转型。诞生于 19 世纪末的电影也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影的产生也可以看作现代城市形成的一个标志,城市的发展也推动着电影在商业和艺术上的变迁。电影从诞生开始便与城市有着亲密的互动关系。
一、电影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同质化过程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明显的技术特性。
它的发明是建立在摄影、洗印、放映等众多技术条件成熟的基础之上。这些技术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伴随着现代城市发展而产生的。从世界各地最早出现的电影来看,都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法国巴黎、美国纽约、中国上海等。电影诞生或最早登陆于城市并非偶然,因为电影跟城市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在本质上有着很多共通之处。
中西方古代城市的建立多是出于军事防御的考虑,因此大多都有围城而建的城墙,“在中国北方,没有任何一座真正的城市不设有城墙”。
(1)可见,在古代城墙被看作一座城市的标志。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转型,城墙已经逐渐从城市的标志中消失,由此,上海这样从渔村发展而来的没有城墙的港埠也成为城市。电影正是通过港埠这一文化传播枢纽进入中国,也使早期中国电影对城市的影像呈现基本都集中于上海,或以上海为摹本的城市形象。
同时,技术化、商业化、工业化、协作化成为现代城市的显着特点,而这些特点同样适用于电影。首先,电影成为艺术之前首先是一项技术,依赖于光、电的成像和放映技术。早期中国对电影这门技术的掌握是一个学习和本土化过程,就如现代文明进入中国,使中国城市实现现代性转型具有同质性。其次,电影发明之初,虽然“电影放映只是中等生意”(2)、电影只是“一种小商品”,(3)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商业化(生产—销售—盈利)特点,而随着电影企业的发展,电影的商业属性也越来越强。中国早期电影就重视其商业性,郑正秋“在营业主义上加一点良心”的主张,正是在强调电影商业性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三,电影生产具有显着的工业性特点,好莱坞被称为“梦工厂”,“1910—1920 年代制片厂体制的发展是建立在亨利·福特等人发展的工业模型上,即流水式的工作进程”。
(4)最后,电影是由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师、服装、道具等工作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的,正如城市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不同行业市民的共同协作上的一样。
电影与城市的这种同质性特点,是电影与城市间进一步互动的基础,也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前提条件;另外,同质性特点也使两者相互依托、互为载体。
二、早期电影的城市标志性特征
1. 早期的影剧院
电影从城市发源,其放映的主要场所从早期的咖啡厅、茶馆到游乐场、戏院,再到后来的专门影院,从一般生活场所到专门的娱乐场所,这些都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城市的标志。早期中国电影放映场所的变更与世界是基本同步的,除了歌舞厅、霓虹灯、汽车洋房,豪华电影院也成为上海“摩登”的标志之一。城市之于影院、影院之于电影,是一种次第的空间承载关系。城市是影院的空间载体,影院作为电影的空间载体,由此,城市即成为电影的空间载体。虽然电影放映逐渐从城市延伸到乡村,但无论发展到什么时代,电影一直是城市文化娱乐消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豪华影院也成为城市与乡村间区别的重要标志。
影院中的众多座位看上去像一个群体,但当灯光关闭银幕亮起时,黑暗的环境将这个“群体”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观影活动也就在观众间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相互关系中完成的。城市中市民家庭的生存方式与影院中观众的观影方式何其相似 :物理空间中的群居与个体相对封闭共存。
城市这一空间,为电影提供了大量的市民观众,并将这些观众聚集到影院空间。各个阶层的城市居民是电影从产生以来最主要的受众群体,因此,影院也就成为电影文化传播和电影再生产的重要空间枢纽。
电影城市标志性的另一个表现——观影礼仪,同样与影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早期电影的观影礼仪
观看电影时的礼仪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当电影放映还在咖啡馆、茶馆这种生活空间进行的时候,看电影还没有作为一种娱乐活动与生活活动分离,也就没有形成自己的礼仪。而游乐场、戏院作为其他娱乐活动的空间场所,早已形成了相应的参与规则和礼仪,电影进入这些空间进行放映的时候,也要遵循各自的规则和礼仪,就像早期电影在中国的戏院中放映时,观众会像看京剧一样叫好。观影礼仪是在电影进入专门的放映空间——影院后才开始形成的。
观影礼仪如同城市运行的秩序,是在不断地自我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观影礼仪也逐渐成为城市文明礼仪的一部分,看电影这一行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代表城市文明的活动,观影礼仪在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思想中,区别城市和乡村最简单的准则就是文明与否,即是否具有礼仪,凡是礼仪性活动都被看作城市的。在现代城市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电影,成为一种城市性特征明显的活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看电影成为一种“摩登”的娱乐活动,观影礼仪是文明的体现,也是构成“摩登”活动的一部分。
电影成为城市化标志的同时,城市也从电影产生最开始就成为其呈现的对象。电影对城市的呈现并非单一性的,既呈现了城市的外在,也逐渐深入到城市文化的最深处。
三、早期城市电影的视觉呈现
1. 城市空间的具象呈现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综合艺术,能够真实呈现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所有事物。从诞生之日起,电影与城市就有着天然亲近性,因此城市也就自然成为电影呈现的主要对象。从世界电影史的范畴来看,早期电影创作主要集中在对现实世界的记录,城市空间就成为这种记录的主要对象。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可以看作最早的呈现城市空间影像的影片。工厂是城市工业的代表性空间,而火车站同样代表了现代的城市交通空间。电影从产生就成为城市的一种呈现载体,城市空间的电影呈现一直贯穿于电影史的发展历程中。在强调文艺功能观的中国电影中,城市空间往往作为故事内涵的呈现背景。
亚细亚影戏公司和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早期拍摄的滑稽短片“《店伙失票》、《脚踏车闯祸》、《得头彩》等则是从市民生活中就地取材,反映都市人情世态的滑稽故事”。
(5)这些滑稽故事都是发生在城市的场景中,如《脚踏车闯祸》中的菜场,城市环境成为滑稽动作实施的空间。明星公司拍摄的《滑稽大王游沪记》(1922),模拟了卓别林的形象和笑料,故事发生的背景换成了上海。
城市空间的直观呈现主要是通过城市环境和社会生活空间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够从外在确立一座城市的风格。上海这一中国现代都市的电影代表,从电影进入中国开始,就成为电影呈现的重要空间背景,上海也是早期中国电影中被呈现最多的城市。
早期中国电影对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全方位的呈现。《脂粉市场》(1933)、《桃李劫》(1934)、《天作之合》(1937)、《天堂春梦》(1947)等影片中呈现了上海的消费和娱乐空间(百货商店、高档饭店、歌舞厅)、工业空间(工厂),从整体上全方位、立体地确立了上海的城市空间。除了城市空间整体上的电影影像表现,特色鲜明的空间往往能够更容易确立一座城市的独特性。石库门作为最具上海特色的市民居住空间,电影对它的呈现使上海这座城市更加具象。《十字街头》(1937)、《万家灯火》(1948)、《乌鸦与麻雀》(1949)等影片中都有对这种居住空间的呈现。石库门的局促、拥挤正是体现了上海市民的生存状态。
此外,还出现了一批以“上海”这一城市名称命名的影片,从《滑稽大王游沪记》,到后来的《上海一妇人》(1925)、《上海花》(1926)、《透明的上海》(1926)等,用城市直接命名使得影片的空间更加具体,有利于观众更好地展开空间想象。
2. 城市空间的抽象呈现
在电影中,城市空间并不总是被当做客观背景呈现的,很多时候城市空间还承载了抽象的意义。
1931 年 9 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通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其中明确提出了“左翼电影运动”的口号。阶级对立的二元思想开始进入电影创作中。《上海二十四小时》(1933)、《女性的呐喊》(1933)、《香草美人》(1933)、《天明》(1933)、《城市之夜》(1933)、《桃李劫》(1934)、《渔光曲》(1934)等影片都表现了城市中的阶级对立。当乡村和城市同时出现在影片中的时候,乡村和城市就成为二元对立的两极,乡村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的空间代表,而城市被看作资产阶级和统治阶级的空间代表。城市空间在这里已经不仅仅作为影片的故事背景存在,而是由单纯的物理空间载体向体现意识形态的阶级空间载体转变。
1936 年 5 月,电影界对“国防电影”的口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国防电影的创作被提上日程。在抗日战争的时代大背景下,阶级的对立与抵抗外敌入侵被并置于影片中,城市也同时担负着物理空间与意识形态空间的作用。如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中,一方面,不同城市空间的呈现正是历史与时代变迁在空间上的展示 ;另一方面,城市中的各阶层在抗战中的不同态度又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点,城市也成为一个表达不同意识形态的空间,成为一种抽象化了的空间。
抽象地呈现城市还体现在对城市属性的关注,城市属性存在于很多事物身上,尤其是带有城市属性的人物。这种城市属性通过人物表现出来的就是现代性、进步性。这种现代性和进步性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出现了一批表现都市现代职业女性命运的影片,如上面提到的《女性的呐喊》(1933)和《城市之夜》(1933),以及《上海一妇人》(1925)、《脂粉市场》(1933)、《三个摩登女性》(1933)、《新女性》(1935)等。这些影片中的女性与传统中国女性形象有了很大的区别,现代城市文化的开放观念,使城市成为女性追求独立和平等的空间,女性们开始走进社会的公共空间,但城市往往成为她们命运变化的重要的空间因素,影片通过女性命运变相地呈现了城市空间。
四、早期电影与城市文化的互动
电影与城市文化的互动贯穿电影发展的始终,“一方面,城市不仅为电影这一西方技术文化在中国的引进、扎根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地,而且城市也迅速成为中国电影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 ;另一方面,电影的普及与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城市文化的结构,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城市观念”。
(6)城市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包括一个城市从物质到精神的所有方面。电影作为城市娱乐文化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1. 电影与城市消费文化的契合
商业化是城市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作为一种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来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生产和消费是支撑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消费文化也就成为城市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产品,从进行售票放映那天开始,就与城市消费文化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明星是电影消费特性中的关键要素。明星首先是作为消费客体而存在的,特别是女明星。在电影中女明星往往作为一种物质载体而存在,成为男性观众发泄欲望的一种途径,明星的身体在这个过程中成为被消费的主要对象。“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具有了被看性的内涵。”
(7)殷明珠、张织云、胡蝶、阮玲玉等早期中国电影的女明星们,或摩登时尚、或运动健美、或雍容大气、或温婉感性,通过身体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来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在电影、画报、照片、广告、月份牌中,明星身体都是主要的消费对象。明星的消费性除了其身体作为电影观众的消费对象之外,还是城市消费文化的风向标。20 世纪 30 年代鸿翔之所以能成为上海中产阶级妇女的首选服装,与胡蝶的明星效应有着莫大的关系。虽然胡蝶只是身着鸿翔的服装,并未以广告的形式出现,但明星的日常生活习惯,往往具有比广告对市民消费有着更强的诱导性。
当然,广告还是明星引导城市生活消费的主要途径。
这一时期明星为香烟、香皂、服装等做的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上海市民的消费趋向。
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意识形态在中国电影中的加强,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冲突也开始出现。1932 年,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立,这也标志着“新兴电影运动”的全面展开。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意识形态间最大的一次论战就是“软性电影”和“硬性电影”之争,实质上这只是不同意识形态阵营对电影功能从不同角度的阐述,并无对错之分。脱胎于“新感觉派”的“软性电影”阵营,他们的论断更加契合电影的城市消费特性。在 1933 年的《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中,黄嘉谟的着名论断“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淇淋,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冰淇淋”和“沙发椅”的比喻正是突出了电影作为娱乐消费产品的属性,所谓“软性电影”其本质即是“商业电影”,“软性电影”论者是对电影城市特性(商业性)的一次论证。
此外,进影院看电影这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行为。它从开始单一的消费行为逐渐演变成一个消费体系 ;影院从一种电影放映的特有空间,逐渐演变成一个商业综合体,围绕影院形成一个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于一身的商圈,这也是城市消费文化的一个新的发展。
2. 电影助力城市文化符号的表达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它被消费的过程中,会在潜移默化中使观众对其表达内容产生认同,这使得电影可以作为一种确立文化的工具。对于某一城市而言,电影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独有文化的确立和被大众接受。
电影对一个城市文化的确立有很大的作用。比如提到“上海滩”这一城市标志文字符号时,会自然想到外滩建筑群、百乐门舞厅、舞女、灯红酒绿、百货公司、电车、黑帮、租界、弄堂、上海人、旗袍等等,这些被看作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标志一直沿用到今天。其中有城市建筑、交通工具、社会组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品,这些标志的确立与长期的电影表达有很大的关系。
除了通过影像展现故事,声音的出现无疑扩展了电影的表现空间。早期中国电影对上海的呈现除了影像上对城市标志的展现外,也在听觉上确立了上海的城市文化,主要手段是借助音乐(歌曲)。中国第一部蜡盘发声的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就是以上海作为故事展开的空间,歌舞场景作为上海形象标志之一,歌舞盛行也使其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种。《天涯歌女》(1927)《、十字街头》(1937)、《马路天使》(1937)、《长相思》(1947)等影片产生了一批经典的电影歌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影片《长相思》中由周璇演唱的插曲《夜上海》,歌曲所描述的正是灯红酒绿的上海夜生活,成为“上海的一首‘标志性歌曲’,也是上海的一张‘音乐名片’”。
(8)影像和音乐全方位地塑造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优势在于真实性、直观性、视听性和时间延续性。这就使早期中国电影中对城市形象的呈现,能够成为城市文化确立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且被确立的城市文化一直延续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这正是电影与城市文化互动的结果,只要电影创作继续进行,这种互动关系亦将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