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被解救的姜戈》中的人物定位、暴力情节及艺术手法

时间:2014-05-27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3160字
论文摘要

  昆汀·塔伦蒂诺的每部电影作品都对他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票房还是获奖成绩都令人敬慕。昆汀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并没有学过如何拍摄电影,而是通过看大量的影片来全方位的剖析电影知识和技法,如他自己所说:“人们问我可曾进过电影学院,我说没有,我是直接进入了电影。”在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昆汀·塔伦蒂诺凭借《被解救的姜戈》斩获最佳原创剧本奖。电影《被解救的姜戈》讲述的是在1860年左右,南北战争前的美国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奴隶制剥削。一位德裔赏金猎人舒尔茨(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饰)医生(下文称牙医)为寻找做尽坏事的布利特尔兄弟,解救了一名叫姜戈(杰米·福克斯饰)的黑人奴隶并收入麾下,将其培养成赏金猎人。姜戈协助牙医完成任务,牙医不断和姜戈转变关系,不仅给姜戈自由,同时分赏金给姜戈,这无疑是黑白合伙人。最后,牙医帮助姜戈在糖果庄主加尔文·坎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手中救出妻子布隆希达(凯丽·华盛顿饰),自己却死在白人枪口下。姜戈最终实现了自身解救,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得到真正解放。

  一、人物性格模糊定位

  人物是电影创作的核心。对于电影人物性格的设定,通常会有比较清晰的界限,或好或坏、或正或邪,这种渗透增强了观众对影片人物的审美和情感倾向。而《被解救的姜戈》这部影片并没有依赖这种定向的思维模式,其中似乎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纯粹的好人,姜戈和牙医两个角色是贯穿影片发展的重要人物,剧中表现可谓相得益彰。姜戈和牙医代表着正义形象,却带着亦正亦邪的味道。牙医做的事一直都是维护法律与道义,无论做事还是杀人,都是秉着原则进行的。但他教姜戈射杀目标时,让年幼的孩子目睹了一切,又与牙医的做事态度相冲突。但正是如此,姜戈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杀手;最后在杀死庄主坎迪时,牙医与其原本的人物性格、信念再一次背道而驰,或许我们可以说牙医是为了公义才这样做的。姜戈与牙医的表现方式不同,他做的不是遵守规矩,而是不断地打破规矩与体制。从牙医带来自由与平等的启蒙开始,无论在微小的细节上还是大镜头下的嚣张都能看出姜戈本身强烈的想要打破体制,获得自由的决心。这种角色定位给整个故事情节带来极大的张力和超强的现实感。电影中除了牙医与姜戈以外,还有具有鲜明人物特点的糖果庄主加尔文·坎迪,他秉持着白人高于黑人的偏见,温柔帅气背后带着十足的冷血暴力。看角斗士厮杀并乐在其中、放狗咬残废的角斗士仍面不改色,而姜戈正是要从这样一个残暴的白人手中解救自己的妻子。昆汀设置的加尔文·坎迪这个人物,其性格相当于当时种族主义制度的标杆,直观的展现姜戈要面对的对手是多么强大。这位庄主的背后还有一位忠实的黑人管家史蒂芬(塞缪尔·杰克逊饰),史蒂芬略带邪恶且谨慎的眼睛永远停留在姜戈身上。他对同为黑人的姜戈妻子进行“蒸”的惩罚,仇视姜戈骑马,更难以接受姜戈与白人同桌吃饭,这些姑且不说,连自己的腿瘸都是装的。可以说史蒂芬早已放弃自由的权利,他习惯了顺从和臣服,这种奴性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昆汀用这样一个很讽刺性的人物影射那些在身体上,甚至思想上不愿去改变命运的黑奴。影片中,昆汀对人物性格的定位也很符合精神分析理论,即先构造一个性格“完善”的人物,再根据人物特点,思考这样性格的人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同样一件事情他又会怎样去处理。昆汀设定的这些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为姜戈被解救、追求自由做了稳固的铺垫,同时人物性格反差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着实令观众热血沸腾。

  二、涂满暴力色彩的情节

  昆汀的《低俗小说》、《杀死比尔》等电影作品尽显了暴力美学特质。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也带有这一特质。从影片的开始,白人将黑人随意贩卖、达达尼昂被狗活活撕成碎片、姜戈妻子被鞭笞及脸上被烙上了代表逃跑的“r”、两个角斗士互相残杀及拗断胳膊时撕裂肉的声音,甚至戳瞎眼睛,用锤子砸碎头骨、在糖果庄园昆汀枪战时,画面迸满了血浆,布满杀戮。无论是慢镜头的细致还是长镜头的展现都让人触目惊心。似乎我们对昆汀这样处理电影已经司空见惯,一贯的血腥、暴力甚至带一点恶俗的表现方式,是昆汀电影中的招牌手法,残酷折磨后的快意恩仇,观众仍然叫好买单。我们自然知道昆汀这位导演不单单为了创造暴力而暴力,而是通过这种直观的暴力让观众感受到当时社会白人对黑奴的野蛮残暴,勇士姜戈正是在如此残暴的境况下自救并解救了妻子。影片用暴力反对暴力,映现当时美国黑人奴隶制度的顽固与荒唐。

  三、黑色幽默手法

  我们说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中嗜血暴力是美的,那他的幽默就是黑色的。在昆汀众多影片中,多多少少都渗透了这种独有的黑色幽默。《被解救的姜戈》可以说是从黑人姜戈挣脱锁链、脱下麻衣、穿上衣服、骑上马,这几个连贯动作开始进入剧情,而主题的进入要从牙医和姜戈进入糖果庄园解救妻子开始。在观看布满血腥的画面时,不难感受到偶尔出现的昆汀式幽默的独到之处。三K党将床单剪出两个破洞扮蒙面大盗,结果位置不对,看不到路,最后白白送死;姜戈为扮演侍从选服装时,也带着几分诙谐浮夸;在糖果庄园解救妻子谈判时,旁边竟弹奏起《致爱丽丝》,等等。这种极致设计使得在解救姜戈的紧张之余,让观众得到一丝喘息,更让电影充满戏剧张力。昆汀就是把美国奴隶制度的黑暗与足够有趣、足够深刻的西部类型片相结合,继续将影片刻上了暴力娱乐化的标签。

  四、电影象征手法——隐晦的表达主题

  整部影片围绕着“解救”与“种族矛盾”推动剧情发展。影片最后,姜戈救出了妻子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杀死了所有白人和那个已经被白人洗脑了的史蒂芬,糖果庄园也被付之一炬,这是摒弃奴隶制度的预示。姜戈的妻子在与姜戈骑马转身离开时也拿起了枪,正是说明更多的黑奴甚至女性黑奴正在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勇敢坚定的追求自由。在结尾一段字幕后,出现了这部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堪称是画龙点睛之笔。画面中三个黑人坐在囚车中,姜戈已经远去,其中一个人耐人寻味的说:“这黑鬼到底是谁?”。同是黑人的姜戈敢于对抗奴隶制,积极争取平等自由,获得身心自由。而三个黑人却因甘愿屈从奴隶制度,屈从命运,仍被禁锢。

  我们很愿意去相信,这三个黑人或是更多的黑人奴隶可以反思,然后畅快淋漓地得以解放。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既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又与情节天衣无缝的融为一体。昆汀说过:“当你逐渐深入了解到奴隶制的规章制度后,你便会发现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残酷的存在,同时也异常的荒唐与奇怪。你无法想象它确实曾经存在过,而这一点又恰恰是超现实主义的本质”。他也正是通过解救姜戈,引起观众对蓄奴制度、对命运、对历史、对人性的思考。

  五、剧本创作中的创新与超越

  《被解救的姜戈》是昆汀用十年编写的剧本,是向塞尔吉奥·科布奇所拍摄的经典意大利西部片《姜戈》的致敬之作,在诚意致敬的同时进行继承和很大程度的创新延伸。两部电影都是通过反对种族歧视,进行传奇人物的塑造。昆汀曾说过:“其实我的每部电影戏都是这儿抄点,那抄点,然后把它们混在一起”。事实上,两部电影从故事发展与叙事角度完全不同。《被解放的姜戈》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字,那就是“被”。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社会现实,黑人奴隶得到自由都必须建立在白人同意解放的基础上。而昆汀塑造的牙医刚好就是解救姜戈的白人,同时姜戈又是一个追求自由的黑人奴隶。说是解救姜戈,倒不如说要解救的是姜戈的妻子——一个同样敢于挑战旧体制、追求自由的女人。也正是姜戈为寻找失散的妻子,迫切想解救妻子的心情推动故事进行。如果说牙医舒尔茨解救了姜戈的身体,那么昆汀一定从精神上给予姜戈最大程度的解放。

  六、结语

  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中,无论是暴力、幽默、对白都表现了他作品的深刻内涵。在独具风格的创作中带着超前意识,并将暴力娱乐化、荒诞化。正是这样一位美国后现代主义电影导演,通过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拍摄出如此别具一格的电影作品,用后现代叙事策略将一部部带有暴力、血腥、幽默、复仇、现实的反类型的个性化电影呈现给观众。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