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先秦儒道身心观与修养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29 共2356字
摘要

  一、身心转向社会背景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后消费主义时代的推进使身体问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话语中心。相应地在学术界,舒斯特曼“身体美学”引发身体研究热潮,成为哲学史上有革命意义的大事件,文学领域也出现“身体意象”、“身体写作”、“身体批评”等新现象--身体问题已成为我们需首要思考的问题。

  二、先秦儒道身心观理论根基

  (一)儒家“天人之学”.儒家认为天德是人之安身立命的价值所在,天道是理性逻辑起点和人的固有本质,人之心性则为天道的表现,天地大宇宙包含人类的小天地。孔子认为人出自于天须肩负天命以延续天道,通过“仁”将“天”内化于心,实现天人合一。孟子运用由人及天的逆推方式,认为人要达到“知天”、“事天”从而在实践和修养上与“天”统一。

  (二)道家“道生德成”.道家老子视“道”为世界万物存在的内在依据,也是道德行为的核心标准,“大德”依附于“道”,“道”与“德”相互依存,“道”是无意识下的终极存在,可生发万物,“德”则蓄养一切。庄子语认为大德之人顺应自然规律而行动,无私心且不脱离道,至人之德能把世间所有美好东西汇聚在其身周围。

  三、先秦儒道身心观

  (一)孔子身心观。孔子提倡保护生理身体以承接种族繁衍和祖宗大业,饮食上要选新鲜食材。天性方面,孔子看好“好德如好色”境界,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出发节制欲望而塑造德性身体,实现礼与身心和谐状态。孔子认为通过“明明德”修身可实现世俗之身向“止于至善”的有德之身转换,只要努力践行仁德就会“其身正,不令而行”.孔子认为君子不在乎吃饱穿暖,而在“就有道而正焉”,到时候则“乐以忘忧”--德性身体使生理身体延年益寿,从而提高生命境界。

  (二)孟子身心观。孟子德性思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认为如按天生资质做事就可达到人性之善。“性善论”展开即道德之心的“四端说”,“四端”完全展露会强化为“四性”,使仁、义、礼、智汇聚为善。孟子认为人身由气充斥,心志可调控勇气,意气专注又引起心志动荡,所以要善于养化浩然正气,方法是让气和“义”、“道”结合,让道德渗透全身。孟子用“兼所爱”和“兼所养”珍爱并保养世俗身体每个部分,认为命运无法改变,而内在本性修养可改变生命意志,让欲望居合理之位而实现德性身体价值。

  (三)老子身心观。老子主张“身道合一”,万事万物的终极实在“道”能在有形身体中附着,人之身体就经由“道”的生化,个体要从内心深处体悟宇宙万物,而不落于“五色”、“五音”、“五味”的世俗享受俗套中。“道”是“有”和“无”的辩证统一体,对应到身体中即“有身”与“无身”,老子认为“善摄生者”之所以能在险境下保全身体,是因为其把身体看做道德载体,超越“有身”桎梏达到“无身”境界,用“无”维系了“有”.

  (四)庄子身心观。庄子提出“立德明道”、“道通为一”,认为身体是“道”之所赐,“道”可给人相貌,“天”可给人形体,但庄子更看重承载灵魂的身体,只有体道者才能保证形神不灭而成“圣人”、“真人”、“至人”.养形方面,庄子认为人最好“终其天年”而非“中道夭者”,要将生命看重到“两臂重于天下”的地步。养神方面,庄子认为养神之道是“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形神兼顾方可“通道”.

  四、先秦儒道身心观之理想人格

  (一)孔孟理想人格。孔子的理想人格是聚合仁、智、勇三项的君子,君子要“文质彬彬”,内在品质与处世行为结合而走向通达。孔子认为君子的人格基石和道德准则是“仁”,要会“爱人”,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能够居仁、守义、循礼,得志与民同享,不得志则独善其身。“大丈夫”善养气,身上有浩然正气,能用意志控制精神境界,把“仁”作为追求而把“义”作为行为举止规范,必要时可“舍生取义”.

  (二)老庄理想人格。老子的理想人格是“圣人”,遵循天道而效法自然,处于虚静无为境界。“圣人”以“道”为价值本源,承载自然之德而不追求功名利禄。“圣人”面对问题能保持柔弱状态,取得柔弱胜刚强效果。“圣人”还能做到知足常乐,在生活作风上勤俭节约,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

  庄子的理想人格是“真人”,超越世俗凡人而凌驾万物之上,无忧无惧,不食五谷而饮风露,不受生死束缚,是天与道的完美融合,能顺应自然、安身乐命。

  五、先秦儒道身心修养途径

  (一)守道。儒家主张“居仁由义”,孟子认为“义”的最初感受是羞耻心,如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不义。“义”表现为“礼”,孔子认为礼是人立足社会的基础,礼和仁要结合以实现“道”.道家认为仁义是道德下降的标志,“礼”是社会混乱之根源,不探究礼与仁就会避免不仁不义之事,只要“道法自然”就已足够。

  (二)禁欲。儒家主张“见利思义”,君子要把“义”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孟子认为先义后利,只要拥有仁义忠信的品德,爵禄会自然而来。欲望方面,孔子在肯定正当物欲基础上提倡节欲,孟子明确提到“养心寡欲”以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道家主张抛弃“义”和“利”,以期进入超脱现实的逍遥之境。老子主张舍弃损人的外欲以回归自然,“无欲”才知足快乐。庄子把消减欲望的过程称作“坐忘”,以达到物我两忘境界,才利于生命生发。

  (三)修心。儒家孔子把德行修养看做修身关键,主张学思结合,学习范围在于诗、书、礼、乐。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取长补短,通过内省以改正错误。孟子认为耳、目只感受表面事物,唯有心才能体会事物本质,所以要用心追求仁义,还要用“反求诸己”的德律手法反省错误以达到最高修养境界。

  道家老子侧重自省,认为过多学问会引发物质欲求,影响为道,因此要适可而止,才能遵循规律而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让人如婴儿般精力充沛,防止外在祸患而保全身心。

  结语

  先秦儒道两家身心观均建立在“道”基础上,认为个体通过道德践履可实现生命价值,但儒家把“道”认作存在本体和道德的本体,道家则把“道”复归到生命本身,所以只有在自然本真生命状态下才能进入“道”的境界。这样,儒道两家身心观就在同一本质下分化为不同实践,形成了互补关系。

  参考文献:
  [1]邵汉明。儒道人生哲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2]老聃、庄周。老子·庄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3.
  [3]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及其美学意义[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