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德语论文

归化翻译在《红高粱家族》德译本中的应用

来源:海外英语 作者:曹芸
发布于:2019-06-12 共3993字

  摘    要: 近年来, 随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本土文学被越来越多地翻译成外国文字, 传播到其他国家。在中国文学外译的道路上, 究竟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 一直是翻译界热议的一个议题。通过大量的译文对比分析, 分别从词汇、句式、篇章的不同层次探讨德译版《红高粱家族》中的归化翻译手法,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翻译策略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作用。

  关键词: 归化翻译; 异化翻译; 红高粱; 德译版; 施莱尔马赫;

  1、 引言

  2012年10月11日,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中国作家莫言获此殊荣, 成为首位夺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 莫言是作品被译介至国外的数量第一人。目前, 他的大部分长篇都被翻译成外文。在德国, 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酒国》《天堂蒜薹之歌》都有德语译本, 在一本专门给德国汉语系大学生以及中文学习者编写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中, 也收录了莫言的作品《拇指铐》。

  德译本《红高粱家族》由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东亚政治系的教授皮特?韦伯?舍费尔Peter Weber-Schaefer完成并于1993年问世。莫言的另一部作品《酒国》也是由他翻译成德文的。

  在莫言获奖后, 几乎德国所有主流媒体的文艺版头条全是莫言的图片。德国《商报》评论道, 虽然莫言的字面意思是不要说话, 但其实他是个“伟大的讲故事的中国人”。德国《明镜》在线评论, 莫言行走在“颠覆性的批判”和“对国家的忠诚”的张力之间。莫言作品在国外引起的热度和轰动不仅仅由于诺奖, 也有译者的功劳, 准确把握了原文的节奏, 并在翻译中结合德国读者的习惯和文化认同感做出的恰当的翻译。

  2、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2.1、 韦努蒂代表作《译者的隐身》

  1995年, 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的代表作《译者的隐身》问世, 在该书中, 韦努蒂阐述了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 以通顺为目标的“归化” (domestication) 翻译策略;以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 吸纳外语表达方式, 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的“异化” (foreignization) 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在《红高粱家族》德译本中的应用

  2.2 、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

  其实, 韦努蒂的异化和归化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 (Schleiermacher) 早在19世纪初提出的翻译理论。施莱尔马赫是德国非常着名的一位神学家和哲学家, 有趣的是, 他在语言翻译方面也有着很高的成就, 他结合了自己诠释宗教典籍时的理解, 并融合了一些前辈们的思想, 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思想理论。施莱尔马赫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 即异化的翻译策略 (德语为Verfremdung, 原意为陌生化) ;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 即归化的翻译策略 (德语为Einbürgerung, 原意为本土化) 。如果让读者靠近作者的语境, 他就能感受到异国的情调;如果让作者靠近读者的语境, 就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所以施莱尔马赫提出的异化和归化的两者翻译策略, 也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以作者为中心和以读者为中心的两种翻译策略。

  针对这两种策略, 施莱尔马赫认为都是可行的, 但他特别提出, 如果读者对翻译原文所处的异域文化或环境尚不熟悉或不能理解的情况下, 就必须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3、《红高粱家族》德译本中的归化翻译法

  3.1、 词汇的翻译

  作为一部反映山东高密农民在抗日战争期间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的文学作品, 莫言的小说不可避免地会使用一些外语中没有等值译法的词汇。这一现象推动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使用归化翻译, 尽量找到译入语言中相近的词汇或解释性的翻译方法, 力图使翻译出来的东西要尽可能接近读者, 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例如对小说中“炕”的翻译, 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我们都知道, 炕是中国北方特有的一种设施, 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 下面有洞, 连通烟囱, 可以烧火取暖。“炕”在德文中没有对应的概念, 这样解释性的译法又过于冗长, 那么译者是如何处理的呢?

  小说中第一次出现“炕”是在第10页:

  例1:我奶奶是否爱过他, 他是否上过我奶奶的炕, 都与伦理无关。

  翻译:Ob meine Gro?mutter ihn geliebt hat oder ob er je zu ihr ins Bett geklettert ist, hat keinerlei moralische Bedeutung.

  从原文不难理解, 这里的“炕”其实就是床, 所谓上炕即表示上床或发生过两性关系。所以德语翻译中直接把“上过……炕”翻译成了“上床”ins Bett。

  但是在原文又一次出现“炕”的时候, 翻译手法又稍显不同。比如下面的这个例子:

  例2:那时余司令落宿在我家, 任副官去向他报告时, 余司令正在我奶奶炕上睡觉。

  翻译:Damals hielt sich Kommandant Yu in unserem Haus auf, und als Adjutant Ren ihn suchte, um Bericht zu erstatten, lag er auf dem gemauerten Bett meiner Gro?mutter.

  这里的“炕”是北方人平日休息的地方, 跟第一次出现的“上炕”仅仅表示“上床”有所区别。所以德语翻译处理时用了gemauerten Bett, 字面解释即“砖块砌成的床”。这样解释性的翻译既不臃肿, 也体现了中国农村“炕”的特色, 忠于原文。

  例1和例2两处都是“炕”, 可是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巧妙做了处理和区分, 其目的都是一样的, 为了让德国读者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译文。

  3.2 、句式的改写与重置

  在中文版的《红高粱家族》中, 莫言擅长使用大量节奏急促、简洁短小的句子连接在一起, 这也符合中文的书写特色和乡土文学的题材特点, 然而这些顿挫感强烈的句式不符合德语表达的特点, 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 德文的句式特点是长句为主, 在一些大块头的德语哲学着作中, 一个句子的篇幅甚至能长达一整页。所以译者在处理这些句式时, 常常将其挪动删改, 或将几小句合并成由连词引导的从句, 使得德语译文的行文更加流畅清晰。

  例3:刘面无惧色, 骂不绝口, 至死方休。

  翻译:Seine Augen zeigten keine Furcht, und seinem Mund entstr?mten bis zum Augenblick seines Todes Flüche und Beschimpfungen.

  此句的中文除了主语“刘”之外是三个四字短句“面无惧色”“骂不绝口”和“至死方休”, 并且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在德文翻译中, 译者准确找到了短句之间的关系, 用并列连词und (即英语中的and) 连接第一和第二个动作, 并为第一个动作“面无惧色”再增加了一个动词zeigten (即英语中show的过去时态) , 把中文中“面无惧色”的“面”改成了德文中的眼睛Augen, 因为按照德文的习惯用法, 不是“脸面”而是“眼睛”展露惧色。最后的四字短语“至死方休”译者用一个介词词组bis zum Augenblick seines Todes (相当于英语中的till the moment of his death) 完美添加到德语译文中, 避免了再使用一个从句使得译文更加烦琐。所以如果从德文译文再译回中文是这样的:他的眼睛没有露出任何恐惧, 并且直到死亡的最后一刻都在不停地斥责和咒骂。

  可见, 对于整句, 特别是中文中逻辑关系不甚明确的短句的翻译, 译者还是充分发挥了调整功能, 对中文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改写的。

  3.3、 篇章的省略与调整

  在篇章层面, 译者也大胆做出了自己的调整和删减, 下面是一个经典例子。

  例4: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铁打的牙关

  钢铸的骨头

  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十九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从此后高搭起红绣楼

  抛撒着红绣球

  正打着我的头

  与你喝一壶红殷殷的高粱酒

  翻译:Kleine Schwester, wie mutig ziehst du dahin,

  Stark wie Eisen ist dein Kinn,

  Hart wie Bronze deine Knochen.

  Hoch vom bunt geschmückten Turm

  Wirfst du den bestickten Ball.

  Er trifft mich hart am Kopf,

  Trink mit mir vom Hirsebrand.

  由于语言结构、修辞手法以及文化底蕴的不同, 诗歌的翻译往往是所有文学种类中最难的一个分支。在《红高粱家族》的德译本中, 并不涉及经典中国诗词的外译, 仅在我的奶奶戴秀莲骑着毛驴嫁人的章节, 借由高粱地里一名男子的歌喉唱出这一段经典的文字, 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现代诗歌的意蕴: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高度概括。

  但是在德文译文中, 译者却根据需要做出了一些调整, 有些地方大刀阔斧进行了删减。中文诗篇有两小节, 德文译文根据诗歌意义将其缩写成了一小节。其中第一小节的最后一句“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十九”在译者眼中和其他内容相关性不大, 更多的是体现诗歌的歌唱性和浓烈的抒情性, 当被译成外语这种歌唱性已然丢失的前提下, 这句被直接省略不译, 第二小节的第一句“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因为与前文重复也被省略不译, 因此中文诗歌中的九行被德文浓缩成了七行, 德文版本的诗歌没有诗行的重复, 无相关意义的也进行了删除, 因此故事的画面感更强, 将德文版的诗歌再译回中文是这样的:“一位率真的姑娘, 有着铁打的牙关, 钢铸的骨头, 你站在那高高的绣楼上, 扔出这精美的绣球, 球儿重重砸中我的头, 你我共饮这杯高粱酒。”不难看出, 译文在文字的准确性上和原文保持了高度一致, 但也做了适度的调整和精炼。

  4、 结语

  在中国文学翻译成外语的作品中,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中国学者外译的作品不如本国语译者翻译的作品畅销, 原因可能就是中国学者更注重忠实于原文作者, 即采用“异化”的翻译手法, 外国译者更注重读者感受和接受, 即采用“归化”的翻译手法。从商业和传播学的角度出发, 后者必然占据一定优势。莫言将自己获得诺奖的部分原因归功于作品的英文翻译葛浩文, 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在当今国际化,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如何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 如何在翻译中既不墨守成规做出适当调整, 又能忠于原文兼顾神似形似, 是摆在所有译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也正因如此, 本文尝试从《红高粱家族》德译本的翻译手法进行分析和梳理, 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小小的启发和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Mo, Yan. Das rote Kornfeld[M]. Zurich:Unionsverlag, 2007.
  [2] Schleiermacher, Friedrich. Hermeneutics and Criticism[M].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娄晓凯.从源语小说到介入语小说的翻译与改写[J].同济大学学报, 2013 (10) :104-109.
  [4]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5]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 2014 (1) :1-10.
  [6]赵宗红, 宋学智.从莫言作品外译看神似及其他[J].社科纵横, 2016 (4) :123-127.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原文出处:曹芸.德译版《红高粱家族》中的归化翻译手法[J].海外英语,2019(05):121-12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