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语言学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但其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成为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障碍之一。该文试图以教学反思为切入点,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语言学教学改革,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同时有效提升语言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语言学; 改革;
1 概述
英语语言学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该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出现厌学、怠学的现象。为了寻找问题的根源,笔者试图用反思教学的研究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反思性教学法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1999)。反思教学法因其方法灵活多样,见效快,现在被广泛用于外语教学的研究中。
2 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学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不应全部归咎于学生,教师应首先进行反思:
其一,忽视正确引导。作为一门首次接触的全新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有限是在所难免的。而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不解决学生学习的根本思想问题,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说明,使学生了解这门课的重要性,解决他们内在学习动机的问题。其二,教师的理论知识体系不完善,很难有效指导教学实践。语言学内涵丰富,是一门涉及语言、文化、社会、认知、心理等多维度知识体系,而课本只是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有时甚至只是一语带过,并未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学生理解起来颇有难度,因此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教授这门课的基础,也是一个挑战。这里的知识储备不仅包含了语言学知识的积累,还包含了教学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是“一言堂”的单向教学模式,过于强调语言学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造成了外语学生“思辨缺席”的普遍性。因此教师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语言学课堂上进行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三,缺乏学习团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闭门造车,知识固化。因此,教授相关课程的教师应该组成学习团队,探讨理论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交流教学经验,以此支持大纲修改和课程设置,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个人的发展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3 利用教学反思,实施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我以西安科技大学14级的两个班的53名学生为试点,对“语言学”课程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革。
1)研究教材,搭构知识框架。首先要充分分析语言学教材,研究教材的特点,吃透教材内容,宏观上搭建起一个清晰明确的知识框架。同时把相对稳定的知识和概念整理出来,如音素和音位的关系,英语词汇中语素的构成,句法成分分析图式等,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加深记忆的方式掌握语言学的知识和概念。
2)恰当举例,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兴趣。语言学课本中很多概念和理论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阐释或加以例证。例如“Sapir-Whorf hypothesis”没有大量的例证很难理解他们的思想,通过翻阅原着,就会发现作者在原着中有大量精彩鲜活的例子论述他们的思想,在课堂中引入这些例子学生不但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参与讨论的兴致非常高。这说明教师也是学习者,需要随时补充各方面的知识,并且以自己授课班级为着眼点,通过反思、广泛阅读、组成学习团体互相交流、借鉴等方式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再例如讲到儿童母语习得这一章,课本是以母语为英语进行举例的,学生并没有实际的体会和感受,如果换成汉语为母语讲授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和特点,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复杂的理论也变得容易理解了。复杂深奥的理论由于鲜活生动的例子变得有趣了,语言学也可以如此贴近生活,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起来了。
3)改革教学理念,培养思辨能力。语言学教学模式陈旧的背后是先进教学理念的缺失,新的教学理念要以主体论为理论基础,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各种语言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思辨水平。语言学的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章节特点,难易程度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如布置讨论任务,组织小组讨论;每一章节选取合适的部分在课下做group work,课上通过多媒体做presentation;还可以做小的科研调查,写研究报告,如根据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的特点,结合社会语言学的知识,做社会调查,收集方言语料,写调查报告,等。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思辨能力。
4)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在对多媒体的使用也有所诟病,如课件制作水平低,减少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等,但多媒体的优势也不容否定,如制作PPT课件,利用投影,播放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多媒体传达的信息含量大,效率高,提升了教学效果。再者,多媒体手段复现功能强,能创建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纽带,有效地构建知识框架,避免知识的零碎化、片面化。但在制作课件时要秉承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是教学目的,所以要避免课件制作过于花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抛弃教学重点等问题,同时在使用多媒体时更要加强师生互动,不要把以学生为中心变成以多媒体展示为中心。除了课程多媒体的使用外,课下还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教学软件,制作作业、练习及题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
5)改革知识评价体系。评价过程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学。传统的一次性评价模式太过单一片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了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思辨能力,我们打破以往的评价模式,采用课堂评价、课下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课堂评价包括课堂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讨论的情况,做presentation和PPT演示情况等;课下评价包括小组合作能力,做调查和写研究报告的情况;期末评价包括写学期学习回顾和期末闭卷考试。所以评价体系始终遵循全面性、过程性和多样性的原则,采取知识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切实做到评价为教学目标服务。
4 教学改革的结论和发现
通过对语言学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采取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试卷分析和课堂观察等方式,分析行动研究计划的结果和发现,具体结果如下:
通过问卷调查,86.8%的学生认为本学期语言学课程的学习有收获,10.2%的学生认为很有收获,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他们学习和了解的很多语言学的知识,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知识体系,能用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释语言现象,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对语言学有了正确的认识。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学习语言学的兴趣提升,课堂参与意识增强,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能主动地进行思考,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对某些问题提出质疑和挑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课下小组合作,做社会实践调查,写研究报告,课堂展示等活动,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提升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试卷分析发现,学生语言学的成绩有所提高。与上两届学生的成绩比对,成绩分别提高8.7%和9.4%。同时学生对采取的综合评价方式也较为认可,95%的同学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比较合理,不但激励了他们的过程学习,也减轻了他们期末考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Collier J. United States Indian Administration as a Laboratoryof Ethnic Relations[J].Social Research,1945,12(5):265-303.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9.
[4]周宏弟.论教师的行动研究与专业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