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中国动画起源于 20 世纪 20 年代,《铁扇公主》是我国的第一部大型动画巨作。在当时,《铁扇公主》所运用的动画技术和人物设定的风格在电影界看来,是一种空前的大胆改革与创新,在人物设计和动画打斗的场面汇入了大量中国古老戏剧元素。影片上映时收获好评无数,甚至轰动了如今引领动漫产业发展的日本。反观现在的中国动画,不禁令人产生疑问,为什么有了这么好的开始,却没有好的发展。不可否认中国动画近年来遇到了其发展中的瓶颈。我们太重视教化作用了,却抛弃了趣味性。我们没能做到寓教于乐,没能做到潜移默化,相反却往另一个枯燥无趣的极端走了。为此,我们应向美、日、欧的动画学习,取长补短,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画发展道路。
1 美国主流动画片
纵观美国动画的历史,从迪斯尼到现在一个个制作精良、投入很高的大片,其实美国动画走的是全年龄路线,即选用了老少皆宜的动画形式。
1.1 美国动画表现形式具有的特点 ①人物造型的符号化。美国主流动画片一般都将人物性格直接表现在人物造型上,比如《狮子王》中,辛巴的叔叔脸上有一道伤疤,说明他的阴险。当然梦工厂的崛起正在打破这种规律,比如《怪物史莱克》中的主角就是体态臃肿而面目丑陋的怪兽,连美丽的公主最后都要为了爱情变成这种形象。但是至少当前还不能完全改变美国动画的这一基本形式。②回避视觉上的暴力刺激。这比较符合中国对于动画的主流观念,大约是家长都担心孩子们因为年幼缺乏分辨能力而容易模仿,从而具有暴力倾向。美国动画很注意艺术地处理这一点,如果故事中无法避免暴力场面时,影片的制作者也会在画面的处理上尽量做到含蓄。《钟楼怪人》中抢婴儿那一段,法官一脚踢过去,后果表现为吉卜赛女人撞地死去,却并没有让人看到鲜血。③爱情贵族化。美国人热衷于王子和公主的纯真爱情童话,就连动物也不例外,最低程度也是一个贵族和贫民之间的爱情,贵族的浪漫爱情就成了人们的理想,如《灰姑娘》、《虫虫攻击队》、《长发公主》、《小鹿斑比》等。
1.2 美国动画结构具备的特点 ①歌舞剧结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载歌载舞的美式动画片,如最早的《白雪公主》,后来的《僵尸新娘》,这种娱乐形式可以给人更多忘我的、愉快的感受。动画舞蹈有些是动作节奏化了舞蹈,但是跳舞的不一定是人,有可能是杯子、碗、水果、蔬菜或者其他东西。也有图案化的舞蹈,即跳舞的是一些符号而不是剧情中的人物,当然也有高仿真的角色舞蹈。②搞笑人物贯穿始终。大多数美国电影都有一个人用来搞笑的主要人物在片子中调节气氛。这主要由于美国动画很强调整体的娱乐性,也是美国人天生的一种特征和生活态度的体现。比如《长发公主》中的变色龙和马。③"大团圆"结局。这几乎是美国动画的一致结果,在这方面日本人的突破比较明显。
另外,大多数美国动画比较强调教育作用,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正义和善良永远战胜邪恶和贪婪,喜欢猎奇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并不深入,这些也成了美国动画在大家眼里的标准化形象。
2 欧洲主流动画片
欧洲主流动画商业化特征也没那么明显,让我们记忆更深的大约是《丁丁历险记》这样的连环画。在特征上,欧洲动画与美国动画比较类似,比如有大团圆的结局,人物性格鲜明简单,避免暴力等。欧洲动画与美国动画的主要区别在于,造型和歌舞并不是非常的程式化。另外,由于欧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环境,他们的动画里有更浓厚的文化气息。相比较而言,欧洲动画更具有个性化,有相对悲剧化的主题特征,但更加充满诗意和情绪化。
3 西方非主流动画片
首先强调一下,这里说的非主流动画片主要指那些在形式和内容追求上完全不同于主流的动画片,但是长度却与主流动画片相近,而不是指那些艺术化的动画短片。非主流动画片一般不会针对固定的某一类型社会群体,不需要考虑为某个受众群体量身定做,甚至不会过分考虑能否吸引观众,更多的是倾向于作者的自我表达。所以非主流动画形式上一般都会选择突破,具有反传统的个性特征,内容上也往往一语惊人,表现出反传统的特性。非主流动画片并不避讳暴力,也喜欢引入关于哲学和宗教的思考。但更多地,它是一种借助动画形式对艺术和思想进行的探索。
4 日本动画片
日本现在是世界上动画生产的第一大国,占据主要的动画市场份额,在亚洲更是拥有绝对的霸主地位和最忠实的观众群。它完全脱离了美国动画的模式,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产业链。日本动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分众化 日本动画采用和电影一样的分级制度,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把观众分为不同类型,有儿童也有成人,所以它拥有比美国更广泛的观众基础和题材类型。在日本,你可以看到任何年龄的动画迷而不会觉得奇怪,很多成功的漫画被改编成了动画,他把动画分为低龄动画、少年动画、少女动画、青年动画、女性动画、成人动画等类型,这为他在动画领域大展手脚提供了基础条件。
4.2 类型化 正因为日本动画对于观众群的细分,这样它的类型也具有灵活性,日本动画在表现题材上几乎没有忌讳,包括色情、暴力,但比较有特色的有仿真剧情片、悬念推理片、动作片、科幻与魔幻片等。
4.3 个性化 日本动画的多元化造成了其主流化特征并不明显,于是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名家,如手冢治虫、宫崎骏、大友克洋、押井手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知名动画导演大多是漫画家,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强的票房号召力。
4.4 发行渠道多样化 剧场动画和系列电视动画一般来讲是动画发行的主要渠道,日本动画除了这两种形式外,还发明了 OVA 这种以录像带或者 DVD 发行的影片,介于豪华的影院片和简单的电视片之间,这些影片比起欧美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投资的大片,更具灵活性和市场价值。
5 中国动画片
中国动画有着自己独特之处。它托自己丰富的五千年文化、艺术底蕴,曾经创作过一个令人叹为观止,让世界叫好的剪纸片,水墨片、皮影片、木偶片,但是这些类型丰富表现力出众的动画片如何推动向市场并进一步开阔发展,是摆在当代动画创作这前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5.1 中国第一步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该动画片于 1961 年摄制完成,获瑞士第14 届洛伽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法国第 14 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第4 届国际儿童和青年节二等奖。经过伦敦国际电影节本年年度杰出电影等几十个奖项。代表画面如图 1 所示。
5.2 中国第二部水墨动画片《牧笛》 该动画片于 1962年摄制成功,荣获丹麦第 3 届欧登赛童话电影节金质奖,代表画面如图 2 所示。
5.3 大型色彩动画片《大闹天宫》 该动画片于 1964 年摄制完成,分上、下集、上集获第 13 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全剧获得22 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以及第 2 届百花奖最佳艺术片奖。代表画面如图 3 所示。
5.4 木偶动画片《神笔马良》 该动画片于 1955 年摄制完成,获得意大利第8 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儿童文娱片一等奖,叙利亚第一届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一等奖,南斯拉夫第一届诺贝尔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影片奖,波兰第2 届华沙国际儿童电影节木偶片特别优秀奖,加拿大第 2 届斯特拉特服国际电影节奖状,1949-1955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代表画面如图 4 所示。
6 哲理艺术短片
在所有的动画艺术短片中,表现一定哲理和哲学思考的影片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类影片往往将人类高度抽象的哲理演绎成生动活泼的故事;或者将一般的生活现象高度抽象化、象征化、荒诞化,代表作如《不射之射》、《平衡》、《希腊悲剧》、《特大新闻》等。
7 伦理艺术短片
伦理是人类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动物所必须的公共准则,但是作为个人,却从来不会对造成自身的束缚表示满意,尤其是在创作中享受充分自由的动画工作者,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思考和表达就更为突出。许多动画片都涉及了伦理相关问题,有一部分对伦理问题直接进行讨论,有些点到为止。如批判利己主义的《特殊邮递》、《弃婴》,讨论人际新关系的《异太空接触》、《老狗的故事》,诠释古代伦理的《吹笛子的怪物》、《狐狸和兔子》,研究人与自然的的《猎》等。
8 抒情艺术短片
抒情艺术短片的分类并不严格,任何内容的动画片都可以是抒情的。我们这里说的抒情短片是以抒情为主体的动画短片,比如抒发怀旧情绪的《摇椅》,抒发离愁别绪的《雾中的刺猬》,歌颂爱情的《街角的故事》,描述恐怖氛围的《蝴蝶劫》等。另外,随着网络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新兴的网络动画短片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它们短小精悍,适合网络传播和手机播放,没有太多题材限制,却追求个性张扬、自我表达和娱乐精神,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域。
9 结论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尤其应该以立足全球的视野来维持国产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积极吸取美、日、欧的动画优点,比如日本的题材丰富、美国的商业化思路等,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具有竞争力并赢得观众的欣赏。继承传统的同时加以拓展,在汲取中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才能开创出更多的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审美特征,最终使"中国动画"获得新生,并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丁海祥。动画分镜头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12:52-60.
[2]温迪。特米勒罗。镜头脚本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孟军。动画电影视听语言[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