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识型”创新创业启蒙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主要定位为“通识型”启蒙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创业精神”、植入“创业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工作”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在这里,之所以高度重视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是因为“在人们缺乏创业精神准备,因此还不想自己创办企业的情况下,着重向他们讲怎样去创办企业是没有用的”[6].通过这些启蒙教育,在学生的头脑之中植入强烈的创业愿望,种下对创业心向往之种子,以期这粒种子在将来遇有合适的水分和土壤发芽、开花、结果。
“通识型”启蒙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参与体验”来实现。课堂教学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教学内容。要突出强调创设高度贴近企业家真实世界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要“厚今薄古”,高度关注现实,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二是“如何教”--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强调探究式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觉性决策和创造性实验来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业行为。
参与体验的方式有很多,当前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参与体验平台应当首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通过这项比赛,每年有上万名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创业体验,竞赛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认可。此外,可以通过孵化器和科学园作为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和教学试验室,增加大学生衍生企业的数量,并提高企业的生存率;也可以通过支持学生社团或创业俱乐部、开办创业暑假学校、举办创业论坛、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创业实习、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等方式,切实推动“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与相关专业结合的“嵌入型”教育
面向各学科专业学生开展的、主要定位为“嵌入型”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创业。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共同缺点就是与各学科专业教育的疏离。实践和研究多集中在“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各自领域,缺乏系统性研究,缺乏二者之间融合并使之融入学校整体教学体系之中的有效机制,这就使创业教育理念的灌输和创业教育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缺乏支撑动力。[7]
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全面建设“嵌入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嵌入”各学科专业,开发多样化的学科创业课程,从而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捆携式发展”,以此达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全覆盖”和“个性化”目标。
在论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时,很多学者提出“渗透式”、“融入式”的思路,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全面“融入”专业教育,或者是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这两种做法在设计时看似会减少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难度,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却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因为学科专业的课程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开设,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课程范式,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融入和渗透创业教育的意识和精神,往往会体现为教学大纲中的指导思想,却不会在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有学者运用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来探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认为二者既不是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也不是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而是对称互利共生条件下的“一体化共生”模式。[8]
这也正是本文采用“嵌入式”,而没有采用“渗透式”、“融入式”的主要原因,因为“渗透”和“融入”都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将创业教育纳入其中,这容易使创业教育失去自身的主体地位,成为专业教育的“寄生物”.而“嵌入式”则不同,它是突出二者的相互促进和支持,优势互补和交叉渗透,最终目的在于形成新的教育体系。二者结合的过程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过程,一方面以创业教育的新理念为指导,深化专业教育的改革,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在专业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嵌入并不影响现在已有的知识传授,这样就在实际上扩展了创业教育的实施平台和发力空间,使创业教育的“合法性”不断增强,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通过有效的结合,最终产生一个包括一般性创业课程、专业技术领域的课程、体验性创业课程三类创业型课程群,实现对本学科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创业教育。
(三)“专业型”创业管理教育
面向有明确创业愿望、在大学期间就想创业或是下定决心毕业时就创业的学生开展的、主要定位为“专业型”创业管理教育,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创业实战技能,培养实际创办企业的能力,主要通过开办创业先锋班进行。通过专业性教育,使这些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系统地接受创办和管理中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驾驭能力和规避风险能力,减少无谓的失败,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
由于“专业型”的创业管理教育是针对少数学生进行的,所以多采取开设“创业先锋班”(Osaka Business Pioneer,OBP)的方式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这方面,国内诸多高校已有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如中央财经大学开办的“创业先锋班”已成为该校落实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创业先锋班”在选拔学员方面措施更为具体和周详,选拔的维度是创新和创业的意愿、协调性、意志品格,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辨力、反应力(如进攻性、坚韧性、决断性)、团队合作精神(如独立性、控制欲、责任心)等。[9]
面对“创业先锋班”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制定创业演习和课程讲授相结合、围绕创办新企业或新事业的过程展开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由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等模块组成;课程教学中设置互动和实际操作环节;创业教育与周围经济发展相联系,通过鲜活的案例,提高学生对市场的敏感度,力戒眼高手低的通病;改变考核方式,没有死记硬背的考试,侧重平时参与的表现,奖励有创意的言行;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实行“小班教育+双导师制”,争取学校各方力量协助,进行校园创业,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创业。
(四)“职业型”创新创业“继续教育”
面向初创企业者开展的、主要定位是“职业型”创新创业“继续教育”,主要目标为以职业化的教育、咨询、培训、服务和力所能及的创业援助帮助创业者渡过企业初创期。
以上所论三个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开展的。实际上,当前中国最为缺少的是针对另外一个群体的“继续教育与援助”,这个群体就是毕业时选择创业的群体。中国有句俗语,叫作“扶上马、送一程”,这是对这个群体进行创业援助的最为形象的描述。那些在毕业时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会面临方方面面的困难,这是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最坚实的靠山就是母校。如果说,经过大学的培养,毕业生已经现实地选择创业作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开端,这可比作“扶上马”的话,那么,这些毕业生是否会骑马?
能够在马背上坐得住、坐得稳,还面临着考验。在这个时候,学校要通过力所能及的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新创企业的毕业生开展援助,为其快速走向正轨提供帮助,以期达到“送一程”的目的。
对于创业初期的毕业生提供教育、咨询和服务,已经将高校的创业教育领域和范围适当延展到社会,在这个层面,很多问题就不只是高校一家能够独立解决的,需要政策体系、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合力,才能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生提供有效援助。当前,既需要依托科技园和孵化器促进大学生顺利创办创新型企业;也需要为大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和创业补助金,减轻生存压力;更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建立传授创业知识、激发创业精神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成立各级创业培训中心,免费为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实战性较强的培训。建设和完善针对这一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合力,高校必须成为协调多方力量的主体,切实负起应负的使命和责任,作为今后中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努力方向。
三、“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价值
(一)确立追求实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观念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的转化,确立了追求实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观念。“两极”是指现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狭化”为职业教育;另一个极端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把创新创业教育“泛化”为素质教育。“广谱式”概念的提出,可以有效推动“两极”思维向“中介”思维的转变。“中介”是指两个极端的中间地带,强调既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单纯地看作素质教育,不存在“不教创业的创业教育”;也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单纯地看作职业教育,不存在“只教创业的创业教育”.“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充分借鉴素质教育的理念和专业教育的方法,形成三维教育结构,为学生提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育。在“中介”观的指导下,创新创业教育远非仅是指导大学生设计、创办、经营和管理商业企业或公司,也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它1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充分实现人生价值、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既是当前强力支撑创新驱动,服务职业变迁、产业升级和整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式,也是关系民族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以“中介”观为理论基础,高校“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阶段,在校教育阶段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也有面向各个学科的嵌入教育,还有面向有明确创业意愿群体的专业教育,继续教育阶段既有面向准创业者的教育和培训,也有面向中小企业主的咨询与援助,还有面向岗位创业者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在两个阶段实施“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既要实现全覆盖,又要体现差异化,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群体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