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控制环节多、专业性强等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带来重大的损失.
对工程审计如何控制和节约建设成本,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工程的跟踪审核为工程的审计开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审核的目的和意义.
1工程的跟踪审核与传统结算审核的区别
1.1 时间段不同
结算审核是工程项目竣工后对施工单位结算进行的事后监督,而工程跟踪审核是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的咨询、服务、监督活动,是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1.2 采用的方式不同
结算审核是采用事后送审的方式审核的,而工程的跟踪审核不仅是如此,还要对设计、概算、施工预算、投标书、合同、签证、变更、材料设备价格、索赔、隐蔽工程等环节进行全面甚至全程审核.
1.3 审计所负担的职能不同
结算审核体现的是审核监督职能,而跟踪审核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还体现了审计咨询、服务职能,将监督寓于审核服务之中,体现了工程"谋士"的职能.
1.4 取得的最终结果不同
跟踪审核贯穿于工程的整体,它掌握了各个环节的第一手情况和资料,相对于结算审核,它减少了许多的矛盾,比结算审核的结果更真实更合理,由于参与了工程的全过程管理,所以提出的建议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跟踪审核的优越性
2.1 审核的阵地前移,避免了事后补救,亡羊补牢
跟踪审核从准备阶段就开始介入,对工程的全过程即对工程设计、工程招标、工程合同、工程概算等前期环节层层把关,而且在后续阶段即对工程的成本列支、项目的建设标准和规模、主业与多经的关联交易、项目投资效果进行审核和评价. 如工程设计阶段是对工程建设进行的全面规划,是确定与控制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在工程设计环节的介入,可促使优化设计、严格杜绝边设计边施工的错误做法,对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益,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设计技术先进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招标进行介入,可以防止通过不规范招投标、虚假招投标使招标流于形式;对工程合同进行严格的把关,防止事后所签合同出现"开口或漏洞". 在准备阶段开展跟踪审核,有助于从源头发现问题,以避免事后亡羊补牢的无奈.
2.2 跟踪审核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
近几年来各种工程建设项目非常多,投入的建设资金多达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如此巨大的建设投资必然隐藏着较大的投资风险,加上工程建设项目普遍具有周期长、环节多、专业性强等特点,稍有不谨慎工程管理就会出现漏洞,投资资金就会出现走样. 因此,实行跟踪审核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加强监督和管理,这等于是为建设资金和工程质量层层把关,步步设防,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投资风险.
2.3 从查错纠错到主观注重效益,关注工程投资的成效最大化
结算审核主要是查错纠错,而跟踪审核围绕工程建设项目造价进行跟踪、咨询和控制,主观地参与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目的就是提高项目质量和控制项目造价,千方百计为提高投资效益服务,力争工程投资利益成效最大化.
3工程的跟踪审核如何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3.1 开展工程全过程管理控制,能有效地避免企业"亡羊补牢"
传统的工程审核采用的是结算审计,一旦审核完成,再要追究其中的问题,常常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 当前工程建设资金投资大多动辄上千万元,如此巨大的建设投资,也存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工程全过程管理控制,可以更早地察觉风险,更准确地发现问题,通过调动企业资源和力量去解决问题,以此健全机能、改善机制. 通过工程全过程管理控制,促进内部控制建设,也是避免了企业作无用功,避免了"亡羊补牢"的后果.
3.2 转变观念,实现从企业的监督者到企业的谋化者
较长一段时间,工程项目通过审计. 节约投资、降低成本,追回违规金额,挽回了企业损失,充当着企业经济监督者的角色.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审计还应当担当起给企业出谋划策的责任,提出具有份量和建设性作用的建议. 审计部门应针对工程建设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中,进行比较和借鉴,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客观地分析和预测,及时识别、提示工程建设领域中面临的各种外部的、内部的风险,提请企业决策层及有关部门采取相应对策, 为企业领导下一步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从而有效地发挥企业的谋化者的功能.
3.3 转变审计方式,实现工程审核监督加服务的转变
传统工程审计由于是事后开展,被审核单位或部门往往认为审核就是来检查监督的,有问题主动进行沟通的很少,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工程审核开展跟踪审核后,参与到业务部门工种项目各项管理中,将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审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服务,充分发挥审计的服务职能特点,真正作为业务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出谋划策,让被监督部门感到工程审核部门的"服务"姿态.才能变支持不够、重视不足、配合不到位为大力支持、充分重视、充分配合,才能更加充分发挥审核监督加服务的作用.工程审核监督是治标,工程审核服务是治本,只有标本兼治,才能充分发挥工程审核的服务职能,做到审核一个,规范一个,在监督中服务,有服务中监督,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审核的服务功能.
3.4 强化人才培训,实现单一型队伍向复合型队伍的转变
工程投资涉及到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工程造价、法律法规、相关业务知识,审核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对项目的整体规划管理、资金的流动和回收、工程的投入和回收、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督和服务,才能确保提出每一份审核建议都不空洞、不俗套、不形式.特别是在一些带有规律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上,必须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使工程审核真正成为企业的好帮手,全面发挥其作用. 工程审核从手工查账到计算所审核,从账目审核到风险、效益审核,从事后审核发展为事前、事中审核,手段在一步一步往前发展,而 ERP 审核系统的运用,更是对工程审核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审核人员必须加快知识更新, 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管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综合分析能力. 特别是提高利用计算机的水平,尽快熟悉新系统、新软件的运用,努力成为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和风险评估专家,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审核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从而促进审核监督服务体系功能优化,实现单一型人才队伍向复合型人才队伍的转变,全面提升工程审核的服务意识.
4全面推进跟踪审核的体会
跟踪审核有效解决了传统事后审核存在的诸多弊端,在优化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加强建设项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一下我中心跟踪审核,审核实践,应该妥善处理好以下 3个方面的问题:
(1)正确处理"业务指导"与"依法监督"的关系. 审核人员是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的, 而不是建设项目负责人,更不是监工.审核人员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不能直接干涉施工单位的工作. 同时应该处理好管理、财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和权限,一定要"到位"而不"越位"、不"错位",树立"监督就是服务"的理念,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围绕审核职责搞好监督服务.不能干涉建设单位正常的建设、管理,不能对与审核无关的事项发表意见,更不能超越自己的权限直接代替建设单位进行决策.
(2)正确处理"突出重点"与"全程监控"的关系. 鉴于当前的审核力量,对所跟踪的项目应该把握重点,突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的审核把关,确保建设项目不出现大的程序纰漏和损失浪费. 对于建设单位咨询的有关事项,首先应该告知其该事项应由谁来负责,经建设单位与有关方面对接后,审核对其咨询的结果进行评估,一般性问题口头纠正即可,重要问题应该出具《审核整改意见书》.
(3)正确处理跟踪"规范操作"与"提高时效"的关系. 跟踪审核有关需要整改的事项往往时间紧、时效强、操作上按部就班,很难适应跟踪审核的要求. 对此,要求审核人员在审核时强化取证意识,参与现场审核时可随身携带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既可用文字方式,又可用图片、摄像等方式;既要保证取证事项的完整明确,又要得到建设项目有关方面的认可. 证据扎实可靠是跟踪审核的基本要求,切忌因未经取证或取证不当仓促发表意见,给审核工作造成被动.
当然跟踪审核有许多的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①这会给审核人员增大工作压力. 由于跟踪审核对工程项目进行长时间的介入,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审核人员不公要对工程各方面资料随时进行审核,而且施工现场也需要长期奔波,工作量成倍增加. ②审核人员的素质不够,由于跟踪审核对工程项目是全过程审核,因此涉及到项目的政策、专业和规划等,对审核人员来说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较宽的业务知识面,同时还要求有较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改进措施来促使跟踪审核更加完善. 比如说跟踪审核比结算审核等在程序、内容、方法上都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使该种审核模式能健康持续发展, 制定实施办法, 科学合理地选择审核跟踪点,准确掌握审核参与管理的程度,从而让审核人员能根据完整的审核等程序和审核规范开展工作. 同时审核人员还要大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搞好审计培训,使审核人员不断充电,掌握新的知识和方法,使其在工作上能适应跟踪审核的需要. 促使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审核步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