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现状与完善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16 共4668字
摘要

  一、导论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涌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如美国着名的“安然事件”、世界通信、时代华纳等舞弊事件以及我国的“银广厦事件”.在此背景下,为了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新的法律、法规和上市准则登上舞台。美国在 2002 年颁布了《萨班斯 - 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简称 SOX 法案),这说明内部控制对于风险防范极为重要,而与此同时,内部审计的作用也愈加突出。

  尽管我国已出台相关的内部审计准则对内审予以规范,但在实务中,内部审计制度往往得不到有效执行,导致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薄弱,最终演变为严重的财务舞弊事件。基于此,本文将从主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外内部审计的现状,探讨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一)国外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文献

  迄今为止,国外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文献相对比较有限,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总结。

  1.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定义。内部审计协会(The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 于 1999 年对内部审计作出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为了改善组织的运营及附加价值而设计的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在这个定义中,IIA 强调了独立与客观的重要性,认为内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是紧密相关的。而在内审协会准则(IIA, 2009a)的术语表中则严格区分了这两者的区别,认为客观性强调了精神上的独立,保持独立性能让内审人员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执行工作。

  2.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指南框架。Mutchle(r2003)在该框架中总结了影响独立性的七个因素,如自身利益、外在压力、认知偏见等。这一结论的提出规范了内部审计关于独立性的执行要求,并为职业人员在实际执行中保持独立性并避免偏离独立性提供了详细可靠的指南。

  3.关于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Smith Committee(2003)强调审计委员会的监管职能可以促进管理层、外部审计人员以及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他以一种全面的视角,将审计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得出内审、外审以及管理层若能受到统一的外在的审计委员会的严格监督,它们之间也会发挥相互督促的协同效应,这为内部审计的管理提供了一个思路。

  4.关于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Chambers, Andrew D在文中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责,同时针对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提出了建议。基于前人的研究,该学者以一个更为细致的角度切入,探讨了内审人员实际执行时所应负有的义务,进一步规范了内部审计的执行,为执业人员明确责任。

  (二)国内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文献

  1.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普遍偏低。杨文缨(2006)强调内审人员的众多自身利益取决于本单位的管理层,如内审人员的福利、工资等,这严重限制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与独立性,使审计工作无法正常有效地执行,这样使内审机构形同虚设,审计质量也得不到合理保证。赵军(2013)具体指出国内大多企业忽视了审计部门对独立性的特殊要求,而将审计部门并于财务部门之下,严重损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客观、公正的监督与决策作用。(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胜任能力不够。

  徐国忠(2009)提出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企业对内审人员任职资格未予以必要的重视,甚至直接从本企业的其他相关岗位调用人员进行内审工作,这必然降低了内部审计质量的可靠性。王婧(2012)指出,内部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的财务数据时仍然采用原始传统的审计方法,没有完全实现电算化技术,对于重要存货等仅采用抽查的方法明显增大了误差概率,这样降低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3)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不完备。唐忠良(2013)指出于我国目前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法》,内部审计立法体系仍然不完善,现有的《审计法》缺乏可操作性,不足以指导内部审计进行有效的审计工作,且无法与时俱进。

  2.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庞育梅(2013)指出,我国会计史上频繁出现的重大会计舞弊事件呼吁了对审计独立性的要求,只有审计人员真正做到形式上与实质上的独立,公正、客观地审计、监督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才能有效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性、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3.关于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蒋海晨(2013)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应建设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环境;其次,应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其独立性;最后,应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三)文献评述

  从前人的研究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内部审计存在着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独立性普遍偏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以及内部审计相关法律规范不够完善,而与此同时,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对内部审计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尽管关于内部审计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鉴于其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认为这个领域的研究依然颇具现实意义。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的具体研究,本文主要是对其现有问题予以揭露,并针对现存问题从法制角度提出建议。

  因此,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结合内部审计在实务中的问题,试着从薪酬及管理等角度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填补现有的理论空白,对已有文献形成有益补充。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理解

  独立性是审计职业的灵魂,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实质上的独立性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这反映的是审计报告的可靠性。

  形式上的独立性则是一种外在体现,是为了提高公众对审计人员的信任,在审计报告中则体现了其可信性。

  而内部审计独立性则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执行审计活动时,需要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以便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公正客观地开展工作。在具体实务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这关系到内部审计机构的部门设置问题,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将内审机构独立于企业内部的其他职能部门,由最高领导人负责,这样才能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和及时。

  2.控制审查过程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应专职负责内审部门的方案制定,不应参与其他与企业相关的财务处理,这样充分保证内审人员以独立的第三方客观、公正地分析并评价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

  3.审计结论的独立性。内审人员应时刻保持一种精神的独立客观,不能因利益或其他因素而影响其独立性,应根据其实际所搜集的审计证据作出公允、公正的审计结论。

相关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