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问题探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9 共278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地方政府债务审计问题探究
  【第一章】政府地方债务审计困境研究引言
  【第二章】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理论
  【第三章】我国地方债务审计现状分析
  【第四章】政府地方性债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对策
  【参考文献】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优化研究参考文献
  
  摘 要

  虽然我在我国现行法规体系下,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上不得借债偿债,预算不得列赤字,而且对地方政府的担保也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但我过地方财政债务现状却是:数额大、种类多,来源广。面对这一现状,国务院在 2014 年 10 月 2 日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权限。

  但同时也对举债这一权限给予更多的限值条件。以此可以看出,地方债务问题的存在已成为一种公开事实的存在。不可否认,地方债务在促进和保障地方经济稳定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等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更不能否认的是,目前某些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债务风险亦有增加趋势。面对目前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尤为重视,社会各界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给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和更多的讨论。

  本文基于上述考虑,以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及债务审计现状为根基,从各级地方政府举债的原因为出发点,用国家审计理论、国家监督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试图找出政府债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最终以规范地方债务程序,预防地方债务风险,维护地方及国家财政安全稳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落脚点,让审计工作落到实处,体现价值。为此本文通过以下五部分进行研究阐述: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是对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文中包含的创新点给予简要说明,并梳理了国内外政府政府债务和审计目前的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本部分是全文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也是研究地方债务问题的理论依据,主要理论包括:国家审计理论、国家监督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及一些基本的审计理念。

  第三部分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现状及审计现状,该部分梳理综述了正方债务审计具体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方债务审计的可行性模式及程序。

  第四部分在前文梳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背景分析。

  第五部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背景分析,结合国家审计理论、国家监督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以下对策: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的重点审计问题;创建地方债务风险评价完备体系;创新国家及地方审计工作方式和方法,完善其监督机制;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审计格局,加强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审计。

  本文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审计力度不够,风险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第二,不够重视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第三,审计方法不够丰富,思路不够开阔。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发现主要的原因是:第一,审计资源有限;第二,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第三,独立性不够;第四,审计机关作用无法量化;第五,审计工作方案存在缺陷。

  本文根据以上论述的地方债务审计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审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债务审计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债务审计对地方债务的监督作用,持续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的突出及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审计在地方债务问题的监督和督促职责。相关审计部门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有地方政府的财务支出特别是与政府债务有关的支出审计、地方融资平台的合法性及合规性等的审计,以及地方政府突出的土地出让金的审计;第二,构建及完善地方债务风险审计及评价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括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容体、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等,地方债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出的结果,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发展,也必将推动财政科学化和规范化;第三,创新国家及地方审计工作方式和方法,主要内容有推进金融审计和财政审计的有机结合、提高审计绩效、增加地方政府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关口前移审计和跟踪审计紧密结合、落实债务审计责任主体、有效平衡地方政府行政和财政权利、形成制度性审计以增加对审计结果的执行力度;第四,构建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新格局,树立并强化相关人员的财政、债务审计意识,将财政和债务审计管理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地方政府 债务审计 审计对策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基本研究框架
  
  2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理论
  
  2.1 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与分类
  2.1.1 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
  2.1.2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
  2.2 地方政府债务的理论基础
  2.2.1 地方政府债务有益理论
  2.2.2 地方政府债务有害理论
  2.2.3 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理论
  2.3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理论基础
  2.3.1 国家审计理论
  2.3.2 国家监督理论
  2.3.3 风险管理理论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现状分析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开展情况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模式
  3.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目标
  3.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功能
  3.2.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主体
  3.2.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客体和内容
  3.2.5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评价指标
  3.2.6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与方法
  3.2.7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公告
  
  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4.1.1 审计力度不够,风险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4.1.2 不够重视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4.1.3 审计方法不够丰富,思路不够开阔
  4.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审计资源有限
  4.2.2 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4.2.3 独立性不够
  4.2.4 审计机关作用无法量化
  4.2.5 审计工作方案存在缺陷
  
  5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对策
  
  5.1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重点关注问题
  5.1.1 政府财政支出审计
  5.1.2 地方融资平台审计
  5.1.3 土地出让金审计
  5.2 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审计评价体系
  5.2.1 体系构建的设计原则
  5.2.2 体系的构成要素
  5.2.3 评价结果及其运用
  5.3 创新国家审计工作方式与方法
  5.3.1 推进金融审计、财政审计相结合
  5.3.2 重视绩效审计,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
  5.3.3 综合运用关口前移审计和跟踪审计
  5.3.4 融入经济责任审计,平衡地方政府行政权力
  5.3.5 运用制度合理性审计
  5.3.6 实施政策执行效果审计
  5.4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强化地方债务审计
  5.4.1 树立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
  5.4.2 强化财政审计计划管理
  5.4.3 把握财政审计大重点
  
  6 政策建议与研究不足
  
  6.1 政策建议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