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业是大农业中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它不仅改变环境,产生生态效益,而且林业产业也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林业是一个可以产生综合效益的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好林业建设,不仅会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美化家园,还可以发展林业产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且随着新农村林业的发展,建立农村观光旅游产业、提供农村特色休闲娱乐设施等,也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发展新农村林业,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农民的优势产业。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林业;农民
新农村建设是改善农民生活、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变农民的居住条件,还要改变农民的精神风貌。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去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促进新农村的林业发展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新农村的林业建设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合理布局、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论制定合理的适合当地发展条件的林业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态条件、美化家园,而且能给群众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一举多得,对改善和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新农村林业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的规划对建设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住宅、道路、娱乐设施、公共场所及绿化等都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布局,有些地方看重生态,就要以生态恢复建设为主;有些地方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要在林业的品质及配置方面着手;有些地方需要改善生活环境,就要在林木的布置上多下工夫;有些地方需要园林设施,就要合理布置园林位置和所需林木品种。总之,在新农村的林业建设中,一定要实地调研、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把林业建设融入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当中。规划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当地以后林业的发展,关系到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前期,一定要充分重视规划的重要性,提出合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慎重审视,切不可草率施工,避免到时候出现不合理现象再次重复建设。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定要积极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积极参与,这样在建成后,当地群众可以积极维护,确保建设成果。
在规划当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①要适地适树,不可为应景而筹措布置树种;②要保持当地生物多样性,不能因为引进新树种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③要合理结构搭配、高低结合,充分发挥土地作用和空间效应;④注意林业发展和当地生产活动相结合,提高群众生活水平;⑤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形成生态文化。
2、建设新农村林业必须加强农民专业知识培训
新农村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因此,提高当地农民的林业专业知识,是发展新农村林业的前提条件。没有专业知识的农民,在以后的当地林业发展中会严重滞后,从而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培训当地农民的林业知识时,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林业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林业建设当成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基础条件,充分认识林业是维护新农村建设生态平衡、建设当地生态文明的前置条件。在适合发展林业产业的地区,还要让当地群众认识到发展林业就是发展当地经济的必要措施,把发展林业和农民自身利益结合起来,这样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就会积极参与、充分重视。其次是要加强林业知识技术培训,转变农民传统的思想和劳作方式,提高农民自身在林业方面的专业素养,把当地农民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的技术能手,这样在新农村林业的发展中农民就会积极主动。最后是鼓励农民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利用合作社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同时要提高合作社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程度,大力发展科技兴林、科技兴农。
3、新农村林业建设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新农村林业建设具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有了不同类型的林业建设定位和发展模式,才能在具体实施中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4、培育特色林业为城镇居民服务
将林业纳入生态文化建设,发展如森林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自然保护区等,为城里人提供各种特色的文化林副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林业作为生态文化的基础,对繁荣生态文化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林业规划建设中,特别是离城市相对较近又具备财力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农村,要注重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建设,形成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林业景观,为城里人及青少年提供旅游、观光、度假及普及学习现代农业林业知识、增添体验民间生活的实习基地,锻炼他们自种自收的动手能力,满足他们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愿望。这样既可丰富城里人生活,同时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种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场需求开辟了新的渠道。
农村修复传统文化更有基础,这样能促进城乡居民交流及沟通,弘扬并传承先进传统文化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城乡交融、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