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CCRC养老社区住宅设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3 共580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持续照料退休社区规划和设计探析
  【第一章】国内CCRC养老住区建设问题研究绪论
  【2.1  2.2】CCRC养老住区在我国的价值
  【2.3  2.4】国内外CCRC养老住区相关研究和实践
  【第三章】我国CCRC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 4.3】养老社区定位、规模及选址
  【4.4】退休养老住宅小区功能配置
  【4.5  4.6】养老社区规划布局
  【5.1】CCRC养老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5.2  5.3】CCRC养老社区住宅设计
  【结语/参考文献】中国CCRC养老住区构建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5.2. 住宅

  CCRC 内的住宅通常分为自理型住宅、介助型住宅、介护型住宅三大类。它们分别适用于三种不同自理能力的老人,自理能力依次减弱。住宅类型配比分别为自理:介助:介护=12:2:1.

  5.2.1. 自理型住宅。

  自理型老年住宅主要提供给身体基本健康、生活可以自理的老年人居住,可分为独立别墅、联排别墅以及集合住宅和老年公寓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土地资源匮乏,同时我国老年人的经济能力有限,在城市中大规模建设以独立别墅和联排别墅为主的居住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层、高层这类集合式老年住宅或者老年公寓更适合我国国情。CCRC 在建立时,根据 CCRC 住区的规模和定位的不同做出选择。

  (一)住宅类型。

  自理型住宅主要由居住单元与辅助空间组成。它与独立的公共活动服务设施(即"心"组成自理型住宅组团。

  自理型住宅的居住单元分为集合式住宅和老年公寓两种类型。

  (1)自理型集合式住宅。

  由于自理型老人的自理能力较强,同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这类老年住宅设计是以无障碍设计为主,尽量不颠覆老人习以为常的独立生活环境,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了其原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状态。集合式住宅居住单元有独居型老年住宅和夫妇型老年住宅两种户型:

  ①独居型老年住宅户型。

  对于没有家人陪伴且来访者较少的自理独居老人来讲,房间过大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的孤独和寂寞的感觉,且容易引起的清洁量过大烦恼。所以此类住宅采用不宜大面积户型,而应以小户型为主,住宅内的使用空间应包括客厅、卧室、厨卫、餐厅和阳台等。

  最适合独居老人居住的户型大致分为以下两种27:

  A.一室此类户型内只有一个房间,配有独立的厨卫及阳台等辅助空间。老人的主要生活区域集中在这唯一的房间内包括睡眠、娱乐休闲、会客等全部活动。该户型面积通常控制在 40m2左右(如图 5-1)。

  B.一室一厅此类户型与一居室户型相比,区别在于这类户型拥有相互独立的客厅和卧室,能够使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空间与休息睡眠空间分开。客厅可以作为休闲娱乐和储藏收纳的空间,改善了一居室卧室空间太过拥挤的缺陷,且保证了睡眠休息空间一定的私密性。这种户型适合朋友较多或子女经常探望的自理独居老人,面积通常控制在 60m2左右(如图 5-2)。

  ②夫妇型老年住宅户型。

  此类户型为老年夫妇提供。相对于独居型住宅,此类户型不仅要求生活空间需略大,也要求设备设施更完善。该户型的空间包含相互独立的卧室、客厅等主要生活空间和厨卫、阳台等辅助空间。户型面积通常控制在 70~100m2左右。

  另外,夫妇型老年住宅户型主要有一室一厅或两室一厅(如图 5-3)。有相关调查指出,由于身心渐渐退化等原因,常常出现老年夫妇分床而眠甚至各自拥有一个卧室的现象。同时,考虑到老年夫妇的社会关系更为复杂,常有子女或来客拜访留宿等情况,常常会除主卧外增设一个次卧或书房。

  (2)自理型老年公寓。

  自理型老年公寓最大特点就是自理型老人独立生活单元的集居化。在 CCRC 用地规模小、住区定位较低时,这类住宅类型可以作为自理型住宅的主要形式。自理型老年公寓与介助型住宅相似,但它们的区别在于,居住在自理型老年公寓里的老人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不依赖于他人给予的身体护理或生活辅助服务。

  在我国,老年公寓在早期一般以满足老人基本居住需求作为户型设计的唯一目标,只能解决老人个人生理卫生和睡眠需求,所以老年公寓内只有有卧室和卫生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公寓的设计标准也在逐步提高,其功能也变得多样化,例如增设了厨房书房甚至储藏间等空间,老年公寓的户型空间越来越大.目前经过进步和改善的自理型老年公寓户型(如图 5-5)与常见的独居型老年住宅户型在设计上并没有较明显的区别。

  (二)设计原则。

  ①多功能性。

  自理老人行动力较强,自然行为需求也就更大,由于其居住空间普遍较小,却容纳了自理老人们的一切生活行为需求,所以自理型老人所居住的空间,必须具有多功能性,或者也可以说成功能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如在一居室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接待与睡眠休息功能不可避免的存在共享同一个房间和空间的问题,由此,对于睡眠与生活空间应通过不同方式的处理将其区分开来,如采用隔断设置和吊顶的区分等。

  又如,同样是一居室内受到空间的限制,居室内可能无法容纳沙发、茶几等用来会客起居的大型家具或物件,由此,可以通过对床的合理运用,使其成为即可供睡觉休息之用,同时还可用作沙发以供日常起居的多功能家具,餐厅也可以兼顾饮食和学习写作等休闲功能。

  ②安全性。

  由于自理型组团内没有临近的医疗护理服务,对于自理老人尤其是独居自理老人而言,其最大危险就是一旦发生紧急突发事故,老人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而错过最佳救助时间。因此,安全性设计应作为保障老年人人身安全的重要原则。首先,住宅内应设置紧急呼叫系统,保障老人们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得到及时和专业的救助和服务。其次,应为老人们创造利于交往的半私密半公共空间或公共空间,如居住单元的入口花园或休息平台以及公共走道内的休闲交往空间等。其目的是在促进邻里交往,建设良好住区人文环境的同时,以亲密的邻里关系补充紧急呼叫系统所建立的安全网络,这对于及时察觉事故的发生十分有利,尤其是避免独居老人在紧急呼叫系统失灵时孤立无援。

  另外,住宅内还应预留临时医疗护理的功能,尤其是卧室空间。即使在卧室空间与起居空间分开设置的户型中,卧室空间仍需要为临时的医疗护理和一部分休闲娱乐的功能留有余地,以便在突发紧急情况下进行就地治疗和临时处理。

  5.2.2. 介助型住宅。

  介助型住宅类型为援助型老年公寓,主要由居住单元、公共服务设施两部分组成。

  其主要特征是老年人独立生活单元的集聚化,住宅数量较少,也备有相对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另外,部分配套设施位于中心服务设施("核",详情见 5.1.1)内与自理型老人共享。介助型住宅与自理型老年公寓的差别主要在于室内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上。而它本身的公共活动设施及管理服务空间就是介助型住宅的次级服务设施("心",详情见 5.1.2)。故本文在此仅说明居住单元部分。

  (1)居住单元的类型。

  介助型老年住宅的设计与自理型老年公寓的风格特点较为类似。但与自理型老年人相比介助型老年人行动力较差,他们的居住空间比自理型老年公寓的要稍小一些。

  介助型居住单元与自理型一样,也可以根据居住者类型不同分为独居老人型和夫妇型,但根据相关研究资料,介助老人以独居老人为主,约占 90%3;而由于女性寿命比男性要长,独居女性老人约占 70%~80%,这样一来,居住单元的户型种类也因此呈现多样化21:

  ①一室型这类户型一般仅有 30~35m2左右的套内面积,其基本特征与宾馆客房较为相像(如图 5-6),是独居老人的常见户型。该类户型优势在于户型面积小,建筑周长也小,但缺点是,老人在此缺乏私密的睡眠休息空间。

  ②一室一厅型。

  这类户型的套内面积一般控制在 40~50m2,与自理型老年公寓相似,不过面积与之相比略小(如图 5-7)。

  入住老人是独居老人还是老人夫妇可以根据卧室大小决定。

  ③两室一厅。

  这类户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两个均配备独立卫生间的主卧,另一种是一个带卫生间的主卧和一个次卧(如图 5-8)。这两种类型也分别代表了两种可能的使用方式,第一种是老人夫妇共享卧室或独居老人一个人居住,剩余的卧室用于客人及子女的临时留宿,或作书房等其他用途;第二种是老人夫妇分开各自住在自己的卧室内。无论哪种类型其套内面积一般在 60~80 m2左右。

  ④合住套房。

  这类居住单元类型包含几个卧室、公用客厅和茶点厨房(如图 5-9),其中卧室各自带有独立卫生间。这种户型一般可以容纳 3-4 户经济条件不太理想或爱热闹、期待集体生活的老年人。相比自理型住宅,适当的集体生活可以起到介助老人间相互照顾的作用。

  (2)设计原则:

  ①私密性。

  早期的老年公寓设计,尤其是入住者需要他人护理的老年公寓,仅考虑到满足基本的居住和护理问题,老人的私密性却被忽略。现代老年公寓的设计,即使对于介助型老年人,在一居室内,由于没有独立的卧室,为了避免进门或在门外就直面床铺的情况,应该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在睡眠空间和起居空间之间设置遮挡物,如设置小壁龛或壁橱等,以保证老人的私密性。另外,如前面提到的,老人夫妇不再同床共枕的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他们共同居住在同一卧室内,那么他们的卧室最小应设计成可以容纳双单人床。

  ②安全感。

  由于刚刚从独立生活变成需要他人协助,介助型老年人心理的转换过程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健康状况突变的老人和配偶刚刚过世的老人。他们的内心缺乏安全感,因此在住宅的设计上需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从细节处尽量体现人性的关怀,如标准尺寸的床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等。

  ③家庭感。

  由于介助型老人活动能力有限,在介助型住宅户型内不需要像自理型一样设计专门的厨房。但为了使他们产生家的感觉,同时给他们带来仍有部分独立生活能力的心理慰藉,并延续自理时期的生活习惯,一般会设置一个简易的开放式厨房,以供制作茶点、二次加热等简易的餐饮加工使用。其位置一般设置在在门厅或者客厅的某侧,配有水池、小型冰箱、微波炉以及橱柜(约 1500mm~1800mm)等。

  (3)平面组合。

  由于介助型老人的生活主要以休闲养老为主,居住单元及辅助功能用房应围绕棋牌室、书画室、餐厅等公共设施空间进行布置。为了增加公共服务空间的使用率和其在居住功能中的渗透性,并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的公共活动空间,可以将居住单元分组形成居住群组,并在群组内部配置一定的服务设施,多个群组之间又继续组成邻里半公共空间。

  5.2.3. 介护型住宅。

  介护型住宅主要针对无自理能力、需要高水平和全天候的护理服务和医疗援助但不需要紧急护理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心理也较为脆弱,心情容易跟随身体情况的好坏而受影响。它主要以家庭式病房楼的形式存在,住宅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包含全天候护理服务、紧急医疗援助、保健康复和极少的休闲娱乐等功能。

  介护型住宅主要由居住单元和次级服务中心("心",详情见 5.1.2)两部分。

  (1)居住单元类型。

  老年护理居住建筑起源于医院病房建筑,其其空间特点、居住环境形式与设计模式往往与医院建筑类似。但随着老年人提高了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尤其是私密性、舒适性,这种病房式的居住空间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社会人士的诟病。现在,四人间的介护居住单元很少,一般采用主要使用单人间,少量使用二人间的方式。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中越来越多人所希望的家庭化的设计理念。

  ①单人间。

  采用多人间常常会由舍友的性别、传染疾病甚至护理要求等因素带来老人居住和管理安排上的不便。单人间则能够避免这一问题,同时能够减少多人间的老人由于所接受医疗护理服务标准有变动必须在护理单元外接受的医疗护理的必要,而是可以转移到单人间内直接在床边,减少老人为此产生的不必要的奔波。

  ②二人间。

  由于我国很多老年人经济条件不能支撑介护型老年住宅高昂的费用并长期居住,所以也需要适量提供二人间,以满足不同经济层次的老年人的需求。

  (2)设计原则:

  ①私密性。

  由于目前二人间的不可缺少,面对单人间私密性的优势,二人间应尽可能的寻找各种合适的办法为老年人提供私密自我的生活空间,如用"脚对脚"的排列方式拉远相互之间的视觉距离,或用可收纳的隔断、壁橱等半遮挡家具分割两人空间等。

  ②高效性。

  由于国内专业护理人员的缺乏,在护理单元设计的过程中,如何使其工作尽量高效尤为重要。介护型住宅中的居住者均是身体虚弱、需要全天候专业护理的老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能够随时观察入住老人的情况并及时为他们提供服务,故介护居住单元应该围绕次级服务设施来配置。另外,以建筑的功能布局为例,可以根据老年人失能情况不同分成相应的类型,统一组成相应的护理单元,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减少服务管理上的工作量。

  ③多功能性。

  由于介护老人丧失自理能力,本身的行动需要依靠他人或者设备才能达到,同时,其任何服务基本都是以上门服务为主。居住空间在设计时需保证它是一室多用的,既是卧室又是护理空间又是休闲生活空间又是就餐空间医疗空间等等。首先空间设计的尺度和细节需要依照设备或者双人能够同行和使用为基准,如卫生间的设计一般采用较大尺寸的门,方便使用轮椅的人士或专业护理器具(如专为残障人士和介护病人设计的浴盆)等的移入。其次,空间的使用尽量灵活多变,如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划分,如储藏收纳空间和日常生活空间的转换等等。

  (3)平面组合:

  介护型老年住宅无论是从工作人员的高效性上讲,还是从对老人健康的重视上讲,都应该将整体建筑分为多个护理单元组成。所以护理单元的设计是整个建筑的设计重点。通常的做法是将护理单元内的居住单元,按照一定的数量分成若干组团,各居住组团围绕应次级服务中心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护理单元,从而营造一种"邻里街区"式的护理单元。这样分布的特点在于,其空间是整合的而平面布局却是分散的。

  以德国 Moessingen 的照料护理式住宅为例,其住的护理单元宅就通过这种"邻里街区"的布局模式,将护理工作人员和辅助区域(洗浴、配餐等服务辅助空间以及部分公共活动空间)分散到各个组团内(见图 5-13)。这种布置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缩短工作服务人员的步行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包括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及公共空间,使老年人既可以得到个人私密感,也便于与其他老人来往。

  5.3. 小结

  本章分别从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两方面阐述我国 CCRC 养老住区的建筑设计。

  根据前一章的内容,我国 CCRC 的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中心服务设施("核")与次级服务设施("心"),本章便从这俩方面分别阐述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设计原则。

  "核"从无障碍设计(包括物理环境无障碍、心理环境无障碍)与公共环境健康性设计两方面阐述,而"心"则根据次级服务设施的类型不同,分别从服务内容、建筑形式及设计原则方面阐述。

  住宅则根据护理等级分类形成不同的住宅类型分别阐述,每个住宅类型主要描写建筑形式、居住单元类型及基本设计原则三方面方面,强调各类住宅之间设计的特殊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