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目标成本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基本思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26 共641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第二章】目标成本管理的引入
  【3.1 - 3.3】目标成本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基本思想
  【3.4  3.5】目标成本管理原理与方法
  【4.1  4.2】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
  【4.3  4.4】建立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模式与实施效果
  【结论/参考文献】东风汽车目标成本管理系统的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3 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3.1 目标成本的概念及特点

  3.1.1 简易目标成本原理

  一般而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期望价值都高于商品价格代表的价值,即消费者心理承受价格高于实际购买价格。例如,某商品市场价格是 200 元,有购买意向的顾客认为该商品有 210、220 元的价值,就愿意花费 200 元去购买此商品,从企业角度来看,为满足顾客需求的 220 元价值的商品,企业通过各种努力降低成本,可以将该产品以 200 元价格提供给顾客,而产品的成本只有 180 元的成本。

  企业开展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成本计划,合理使用制造费用,降低成本,最大程度地提升公司利润水平[26].这种思想与我们规划自己的工资如何消费一样,在满足自身需求时,需要先定好资金规划。

  3.1.2 目标成本的概念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经营指标,目标成本有两方面含义,即目标含义和成本含义。从目标角度来看,目标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设定的奋斗指标,企业需预先明确想要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包括成本数值指标。从成本角度来看,目标成本就是产品成本费用支出,是企业未达成经营目标而设定的产品成本,并且产品成本比目前的产品成本且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成本。因此目标成本既具备目标属性,又具备成本属性[18].

  目标成本需将指标分配至技术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这项工作必须是在产品生产准备前完成。当企业接受新的订货需求后,需尽快对新的产品进行相关的收益分析,包括产品的价值分析,找出降成本空间或者提高产品功能需求,明确产品的目标利润,并在此利润目标的基础上,将目标成本的分解指标下达给相关部门。成本指标下达后,设计研发部门需在自己控制成本范围内进行产品研发,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为达成成本指标,需制定最优方案确保各自目标成本的达成或者能够提高产品的功能,从而实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利润率。那么目标成本和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呢?三者共同之处是都属于事先预测成本,为产品的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三者也有区别,定额成本是在企业产品设计完成且能够确定工艺方案后,并参考当前实际定额,包括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来确定,从而能够具体反映产品成本构成项目,通过制定定额成本,可以控制企业产品料、工、费的成本,检查产品成本定额的执行效果;计划成本是在参考企业现有的实际定额和技术水平,预测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的所需的成本费用,为年度成本费用预算提供考核依据。可见目标成本可以是定额成本,也可以是计划成本[5].

  3.1.3 目标成本的特点

  要了解目标成本的特点,需从目标成本的目标角度和成本角度去认识[23].

  1)成本是目标的内容和实体。这主要是从目标的角度来认识,因为目标成本不仅具备通常所说的目标特点,包括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的特点,还具备独特的成本属性特点,可以认为是一项以成本为内容和实体目标。主要表现形式为货币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成本的指标和数值,由产品成本具体构成项目的体系是目标成本体系,产品实现目标成本的时间范围是未来产品成本实现的期限。

  2)成本是可预测的未来成本。这主要是从成本的角度认识,因为目标成本不仅具备理论上的一般成本的特点,还具备自身独特的目标属性特点,可以理解为目标成本是一种表现未来方向的对象化了的成本,这种特点使得目标成本具有预见性、经济性、可行性、确定性、可分性、约束性等重要特征。了解了目标成本的特点,认识到目标成本具备目标属性和成本属性,就能更容易理解目标成本形成的过程,图 3.2 描述了目标成本形成的大致过程。

  3.2 目标成本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2.1 目标成本管理的概念

  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首先根据市场及自身情况制定成本目标,然后按照成本目标对实际经营活动进行成本管理。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可以极大地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利润目标。目标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目标的确定、成本目标的分解以及成本目标的实施,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各个责任主体以及所有员工在所有环节的工作。不管是企业的领导管理层,中间的职能管理层还是最后的实施人员,都需要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企业整体的成本目标[19].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九个步骤包括目标的预测、决策、分解、落实、控制、管理、核算、分析、评价等几个步骤。以上九个步骤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但每个步骤又是不断地反复调整的,也有些是可以同步实施的,贯彻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目标成本与目标成本管理的关系[9]:目标成本是企业内部的控制成本,而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为实施目标成本而建立的一系列流程及措施,保证企业长期利润目标的达成。它的管理思想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3.2.2 目标成本管理的特点

  目标成本管理关注未来。目标成本的制定前提是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如果企业没有相对稳定且明确的战略目标,成本管理将只是纸上谈兵。目标成本管理的关注点是企业的未来发展,根据产品未来发展的潜力等在现在制定相关的成本控制目标,确保企业获取更高利润。

  目标成本管理是主动性的成本管理。它要求企业应该通过激励等措施,将目标成本控制分解到各个责任主体,调动各个部门及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尽他们最大努力帮助公司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同时也实现他们自身的目标。目标成本管理是全面性的成本管理。即整个成本管理过程将涉及企业产品周期的所有环节、各个责任主体、所有员工的参与与控制。

  1)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模式

  现在我们经济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身处该时代的企业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发生新的改变。信息的透明,使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不得不分分秒秒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回馈,针对出现的竞争产品或替代产品制定反击措施。为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适应性与竞争性,企业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时,往往把市场调研与市场信息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目标成本管理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的市场价格与企业的利润目标获取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作为整个过程的首要环节。

  2)朴素的成本管理思想

  如上述,我们发现目标成本管理涉及九个关键环节,看似相对复杂,但其原理又是简单的。企业要获取更高的利润,则可通过提高市场价格与降低产品成本来实现。市场价格一般是不受单个企业控制或决定的,但企业可以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导向,降低自身的产品成本,那么企业的利润水平就会得到提高,这个原理相对复杂的流程来说是朴素的。刚开始,产品多以成本加成法来对产品进行定价,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采取成本加成法定价的模式已无法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企业不断转化定价模式,以市场的需求确定价格。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市场在资源配置及产品定价的功能尚不够突出,但激烈竞争激烈的行业多是采取市场定价。

  3)关注客户需求

  前面两点已重点介绍了市场需求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就成了目标成本管理重要的一步。市场需求往往是由客户需求构成,客户需求的最终反映是产品的价格变化,但需求的内涵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配送、维修、服务等等因素。企业不能一味只关注价格的变化,而没有分析造成价格变化背后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在降低价格的同时,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配送、服务等其他要求是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不然,产品不被消费者接受,降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产品的功能等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个时候对产品进行提价是合理的。

  4)对长期和短期利润进行规划

  本质上而言,成本规划往往是对产品的规划。考虑到不同产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即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利润水平高低是不同的。要实现企业的中长期利润目标,就要在不同时期推出不同的产品组合,使该产品组合的利润总和与企业各期的利润目标是相一致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应该与企业中长期的利润目标联系紧密。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产品规划与企业短期利润也是相关的。因为在产品投入生产后,外在的市场环境、竞争、价格是否发生了变化,或者企业内部的生产水平、设计、工艺等方面是否能支撑产品的一系列活动,这些都需要不断调整成本控制目标来实现企业短期的利润目标。如果成本规划以企业利润规划为前提,将促使企业更有效地实现利润目标。

  5)前馈型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目标成本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前提,然后结合企业的利润目标确定企业的整体成本目标水平。整体成本目标首先涉及的是企业的开发与设计部门,该部门将直接反应市场与企业在成本方面的压力,而且开发与设计部门决定了接下来生产、包装与销售等环节各方面的成本费用水平。所以,与以往模式不同,目标成本管理非常关注产品的设计阶段,实施事前控制,同时结合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全过程实施目标成本控制。

  6) 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规划

  目标成本管理强调成本规划横跨产品的整个生命后期。传统的成本规划仅仅把重点放在生产与制造环节,而目标成本管理则把范围向前扩大至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扩展至产品的销售与服务环节,即成本规划的落实涉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使产品成本在整个周期内都得到严格的控制,从而帮助企业更有效地提高利润水平。

  7)和企业的竞争战略相配合

  我们往往容易认为目标成本管理只适用于成本领先战略,但其实它在差异性战略中也适用。因为目标成本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关注消费者对特定外形、功能的需求,然后企业把这部分的信息传递给研发与设计部门,把产品信息转化成实际的产品外形与功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然后再把这些成本分解到为实现这些功能而需要的零部件中。如果为了实现更高的功能或其他质量,成本的提高是被消费者接受的,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差异化战略也可以运用目标成本管理。

  8)工程学导向

  一般而言,成本管理方法习惯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解释成本的发生,但这往往忽略了在开发设计以及生产环节中涉及的工程学内容。在开发与设计环节,工程师稍微改变某一个线路连接方法或信息集成路径,则直接影响到所需要的零部件数量与质量,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在生产环节,生产人员可通过积极维护生产设备,降低设备的损耗,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标成本管理同时结合和应用了目标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其基础是成本管理,通过目标管理得到提升,与目标管理特点紧密相关,主要如下[7]:目标成本管理过程涉及多个关键环节,而每个环节的实施都需要企业人员的支持,包括管理层、职能部门经理以及具体的实施人员等。所以,企业很有必要从目标上对职员进行统一管理,从激励的角度激发职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职员的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相一致。

  3.3 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思想是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成本管理方法。全过程是指从商品企划开始到售后服务的一切活动,特别强调从商品企划开始的事前的成本规划和控制;全方位是指从生产过程管理到质量控制、企业战略、财务监督等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方面的工作以及企业竞争环境的评估、内外部价值链、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等;全员是指从高层经理人员到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以上这些活动都可以看成是对企业未来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技术。企业第一步是在开发与设计阶段就大致确定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水平,第二步是由开发与设计部门在特定的功能及质量水平上研发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即同时满足市场需求、消费者要求和企业的利润水平要求。目标成本规划使成本成为企业在开发与设计阶段的积极因素,实施事前成本控制[8].

  与一般成本管理不同,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理论、思想与方法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1)产品成本控制范围从制造阶段扩至产品的以开发设计开始、以销售服务结束的全部过程。上述范围的扩展体现了三个优点:

  一是这种管理方法涉及了与产品相关的全部成本,解决了传统成本管理仅仅关注生产制造成本的问题,也强调了研究与开发和客户服务的成本管理。

  二是这种成本管理方法通过成本预算与实际的差异比较与分析,有利于企业找出成本管理问题,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

  三是由于产品生命周期时间长,传统成本管理仅仅考虑会计年度内的成本,目标成本管理则将管理时间跨度明确到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有利于产品成本管理。

  2)产品目标成本规划中各阶段的目标成本都与市场有重要联系,它们都间接或直接由行业市场竞争而产生。为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企业需要运用目标成本管理进行产品成本控制和各部门的业绩考核。由于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而一般的成本管理方法只是借助企业内部信息来制定成本标准,忽略了市场变化及其重要影响,统计成本差异来进行产品成本控制和各部门的业绩评价,可见,传统成本管理虽然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无法提高企业竞争力。

  3)如何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是目标成本规划核心内容。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是由成本企划部门根据新产品的目标售价、企业经营目标所要求的收益水平、产品配置结构以及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内部成本降低的幅度、供应商的压缩空间等几个角度来影响的。这表明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成为新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解决了传统成本管理只关注生产制造阶段不关注研发设计阶段问题。追究成本企划部门采取这种成本管理措施的原因,是因为企业通过长时间的数据和经验积累,明白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受产品的设计因素影响较大。比如从产品的功能方面来看,如果产品的功能设计较多,复杂程度高,就会增加新产品的制造成本。或者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和高质量要求,需要不断进行产品的设计创新,产品的设计创新也会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这说明将企业将成本管理重点着眼于研发设计阶段的必要性,同时也映射了传统成本管理将重点放在产品的制造阶段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有统计表明,新产品研发与设计环节能有效确定 75%至 90%的制造成本[15].

  4)企业新产品的零部件采购阶段的目标成本规划,能够实现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共同发展,主要方式是通过谈判与合作,将零部件采购的目标成本压力适当的转移到零部件供应商,有助于零部件供应商与企业合作,挖掘更多的降低成本的课题,从而实现共赢的目标。通过这种途径,可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的范围扩大,进而延伸到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发挥了本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协作能力,在共同解决新产品零部件目标成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升企业和供应商的竞争力。

  5)目标成本规划采用了战略成本的观念。主要表现在进行目标成本规划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为了降低成本,战略性成本管理观念主要是通过降低成本,能够持续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如果实现了成本降低的目标,但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就不是战略管理的目的,但是如果新产品需要增加成本,而且这种成本增加情况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就应该提倡这种成本增加的做法,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功能增加,因为随着顾客需求的细分,个性化需求明显,如果市场上的顾客需要增加产品的某项功能,这项功能的增加会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增加设计这种功能导致新产品的制造成本增加,但如果新产品不考虑此项功能,会影响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可见,目标成本规划是在产品研发设计前就明确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目标成本,这种规划方式更多关注事前管理和控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事中和事后管理,却忽视了产品成本的事前管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