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生产要素逐渐市场化,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已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的稳定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建立健全人工成本自我约束工作机制,既是新会计准则和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要求,也是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本文结合石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现状,针对实际工作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提出完善石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办法的几点思考。
1 人工成本管理现状
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的费用总和。它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职工住房费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七大项。人工成本管理也指企业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围绕劳动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界定、核算、支付、调整等一系列管理行为。
石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人工成本管理没有足够的意识和观念,从产品生产到生产经营都处于粗放管理的局面,企业对人工成本也没有准确的统计范围和口径,没有规范的相关费用支出标准,导致人工费用界定范围不明晰、列支渠道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影响;第二阶段主要表现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建立,人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意识日益提高,人工成本总额增幅也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基本走上正轨,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目前,石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大多采取了实行总额控制、分级管理、分别负责的管理办法。总额控制,就是根据总部下达的人工成本总额控制考核指标,分别下达各类分解指标和各基层单位控制指标;分级管理,就是施行总部直属单位、分(子)公司和基层单位两级管理;分别负责,就是人事(劳资)、财务、社会保险、安全环保、住房资金管理等部门和单位,根据本单位(部门)的职责对相关费用分别管理。
2 人工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当前,石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工作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成本竞争意识不强
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产品价格的竞争,而价格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产品成本的竞争。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企业缺乏市场调研和竞争意识,盲目上产品、上项目和扩大生产规模。虽然重视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却忽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尤其是缺乏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等问题。其结果是造成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企业陷入不良循环、亏损乃至破产倒闭的局面。
2.2 用工总量控制难
众所周知,石油企业具有野外施工、流动作业和劳动强度大等特点,许多岗位不仅高危高险,而且还有毒有害,对劳动力的年龄和身体要求较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企业不仅停止了招工补员,而且还实行了大规模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和企业改制分流等减员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职工总量大幅度减少的同时,不少企业也面临着职工队伍老化、生产一线缺员等实际困难,有的问题还十分严重。为了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企业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年轻劳务工。特别是油田企业,由于大多远离城镇,社会依托差,职工子女就业难,困难家庭人员安置压力大,在有效解决好前线缺员问题的同时,为了矿区的稳定,还得加大力度安置失业人员,导致企业劳务工的不断增多,用工总量控制难的问题更为突出。
2.3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从实际工作和运行情况来看,一是基础管理工作不够扎实。尽管各企业都在逐步制定和完善人工成本管理办法,但全行业缺乏统一且细化的统计范围和口径,相关费用支付标准也不够规范,容易出现列支混乱、数据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等问题。二是管理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各企业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从上至下,此项工作只能由多个职能部门或单位共同完成,由于职责分工不够明确,有些“多头”管理的费用出现了“空头”管理的问题,不利于人工成本总额的控制。三是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人工成本管理主要分年度预算、统计分析、监控预警和年度考核四个环节,目前,大多数企业只强调了年度预算和年度考核对接,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监控预警两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统计分析上,只注重了人工成本指标与总部控制指标的对比,而对企业自身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查找不够,分析方法不够科学。
2.4 企业不可控因素较多
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对人工成本费用的不可控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的费用受地方相关政策的影响。人工成本费用中与地方政策直接有关的有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以及劳务工薪酬待遇等。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社会保险缴费比例要随当地政府相关政策的变化进行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封顶数每年要按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进行了调整,同时单位和个人缴存比例也存在地域差别;劳务工的薪酬待遇也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有关。特别是劳务工的薪酬待遇,由于一些企业是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依据确定薪酬标准,近几年,为了提高低收入阶层的薪酬待遇,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就调整一次,有的还一年调整一次,劳务工的薪酬待遇也随之进行调整,导致企业劳务费用增幅较大。
二是有的费用受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人工成本费用中与物价上涨直接有关的有福利费和劳动保护费等。如福利费中的职工食堂补贴、体检费、集体福利设施费和劳动保护费中劳保用品费、安全防护设备等,这些费用不仅每年都得发生,而且在福利费和劳动保护费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物价的上涨增加了费用总额的开支,加大了人工成本总额的控制难度。
3 完善石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3.1 提高人工成本管理认识
现阶段,人工成本管理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提高对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到人工成本管理是关系企业多方位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其次,是要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是调节劳动者这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重要经济因素;最后,要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劳动力消耗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
3.2 多途径控制用工总量增长,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一是通过理顺管理体制,调整组织结构,合理确定岗位工作职责,严格定编定员,减少企业冗员。二是加大员工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提高劳动效率。三是对符合地方政府就业援助条件的困难人员,要坚持以安置到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劳动为主,多渠道争取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减少企业负担。从源头上解决企业冗员多、人工成本投入不合理和人工成本的无效益增长等问题。
3.3 明确职责分工,健全管理体系
按照分级管理、分类调控原则,明确人工成本管理部门和职责,建立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企业成立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专班,企业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人事(劳资)、财务、安全环保、社会保险、工会、住房资金管理、离退休职工管理等为专班责任部门和单位,人事(劳资)和财务部门为主要管理机构,并设专人专岗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要在企业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上下联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为人工成本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3.4 规范管理范围,务实基础工作
从总部层面来讲,要制定管理办法,明确人工成本管理的单位范围、人员范围和项目范围,细化统计项目及指标解释口径,规范相关费用支付标准,特别是对人工成本中较难控制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和劳动保护费等,要制定规范的列支范围,避免企业擅自增设项目或提高待遇标准的问题出现。从企业层面来讲,要建立健全人工成本费用各类管理台账,实行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制度,严格各项费用使用、审核和审批程序,制定人工成本管理考核和奖励办法等,使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做到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3.5 实行市场、科技、人力资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成本管理
首先,要充分注意市场变化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及新要求,使成本管理既适应市场又利用市场。其次,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效益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降低成本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拓展成本空间,取得竞争优势。
最后,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思想,提高现有员工的素质,培养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成本管理队伍,把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