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政府的财政税收结构与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针对当前客观存在问题提出对应策略, 满足政府优化财政税收的结构与管理模式, 将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财政税收,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
自从中国实行了分税制之后, 地方各个区域的税收水平都有所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 区域财政由于分税制的推动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前中国已经逐渐的将分税制整合成为统一的税收制度, 这对于地方的财政税收而言是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从当前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状况上看, 很多区域财政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 特别是在发展和进一步拓展自身财税收入这一方面陷入了困境。这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主要是表现为在财政税收的收支上, 名义上虽然相对比较多, 但是从实际上看是比较少的, 而且地方的财政税收发展过程中, 部分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 对数据进行注水。有一些地方政府, 由于在长期发展中采取以贷还贷的方式, 从而产生了财政上的历史包袱, 收支之间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地方政府不善于运营, 导致地方财政税收收入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 出现财政风险, 而且财源拓展上也相对比较滞后, 所以地方的财政税收情况, 从整体而言需要进一步的创新与改革。
一、当前地方财政税收在持续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 当前地方政府在推动财政税收管理方面出现不够客观、科学等情况。从当前的地方政府财政税收管理的实际状况上看, 部分地方政府对于财政收支运营的管理缺乏统筹性思维, 而且并没有规范管理手段, 在财政税收的管理上没有整合相关标准, 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财政收支出现不平衡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问题。而且当前中国是实行统筹建设的方式, 部分地方政府在推动大型财政项目建设过程中, 对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财政评估不到位, 对于财政税收的管理与投资不科学, 因此在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中, 财政资金的浪费是比较突出的。过去由于在财政税收的资金管理上出现不全面和科学的问题, 也为政府人员的腐败形成了温床。要解决政府财政税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需要充分考虑如何进一步的调动地方财政税收的积极性, 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上创新机制与手段, 以科学的方式帮助财政税收的管理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第二方面, 当前中国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税收差距相对比较大。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不同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而且常年累积, 由于财税制度和管理方式的不平衡, 加上基础的财政实力之间的差距, 会造成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部分地方政府的经济相对比较吃紧, 而且历史包袱相对比较沉重, 所以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 财税收入的不平衡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也在本质上造成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财税收入问题导致的经济发展问题, 也影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但对当前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第三方面, 当前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在结构设置上存在不平衡。由于一部分地方财政税收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持续性的力量, 特别是在整体体制转型与升级过程中, 对于市场的客观条件以及市场持续发展的供需矛盾, 并没有深入进行剖析, 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无法形成可持续的财政力量。一旦缺乏持续性的财税来源, 地方政府在推行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缺乏相对应的资金支持, 而且财税制度的不平衡, 也影响了市场产业结构的平衡度, 特别是市场经济中, 企业会受到财税资源不平衡的影响, 选择走向成本更低的产业范围, 这样市场经济的均衡性与健康持续性影响会缺乏后劲, 从而对整体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影响财政税收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当前中国财政税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包括了财税制度的不平衡以及管理模式不科学等。面对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 要推动地方财政税收可持续发展, 需要运用创新手段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从而进一步为地方财政税收的持续发展提供推动力。结合当前实际状况, 影响地方财政税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历史包袱相对比较沉重, 特别是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片面追求高速度发展中, 长期以借贷的方式获取财政资金, 导致地方的财政税收的负担比较沉重。虽然当前已经逐渐的转变分税制, 但是在过去分税制所造成的历史包袱是比较严重的, 在分税制的制度支持下, 中央的财政资金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但是地方的财政压力比较大, 很多县级财政年复一年的带上沉重的历史欠账, 在财政负重运行的背景之下, 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就缺乏后劲, 一些地方政府如果没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 则可能出现积重难返的现象。
其次, 当前对于地方的财政税收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特别是指导思想与促进财政资金的体外循环等问题, 仍然缺乏统一的思路。由于一些地方财政的主要负责领导在管理地方的财税收入时, 采取的仍然是计划经济的思维, 特别是缺乏推动地方造血式财政资金运行的思路, 这就导致了很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习惯于向上级政府索取资金, 或者是通过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周转, 然而从本质上并没有增加政府的收入状况, 所以从本质上看, 靠借新还旧等方式来推动地方财税收入的增加, 实际上并不可取, 也可能造成政府的一系列问题。
再者, 很多地方政府的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相对比较多, 而且财政支出的结构也严重错位。很多地方政府热衷于搞一些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项目, 这些基础建设项目实际上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发展规律, 而且也容易出现与民争利的现实状况, 所以也会严重的拉大地方财税收入的矛盾。加上地方政府配合中央政府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的财政税收调整, 重点是调节各种税收等, 其实也可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的收入状况出现一些减收的问题, 从而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了地方财税制度的发展。
综合上述的分析, 可以看出当前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可持续发展困境, 是有很多历史原因以及现实原因共同造成的。政府希望通过财政税收等方式来增加政府自身收入, 然而忽视了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没有形成造血式的发展模式, 是不可能推动财政税收从数量与结构上不断的科学调整。所以直面问题形成的原因, 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财政税收的结构性调整, 从深层次上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 创新财政与税收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思路, 才能从本质上推动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创新实现财政税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 处理好地方与中央之间的财政税收与经济之间的联系
政府需要全方位地调整当前经济发展的模式, 从而推动地方的财政税收发展。政府要善于处理好市场与政府财政职能之间的关系, 政府的财政税收职能不能过多的干预市场, 要把市场经济中会出现问题的部分, 采取财政等手段进行调节, 保障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市场作为一项基本手段, 对社会的资源进行调配, 尊重市场的客观发展规律, 促进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与和谐, 才能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财税制度的改革, 需要结合政府事权分工的改革, 明确各级层级政府的财政税收职能, 同时明确其职责范围, 让政府的财政税收在职责范围内发挥出应有功能。而且还应该处理好经济体制与政府的财政体制之间的联系, 特别是从长远的财政税收发展而言, 要从区域财政的发展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协调好政府财政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形成科学的公共财政体系, 理性的进行社会重大基础项目投资, 避免财政与税收资金的过多浪费。
除此之外, 财政运行机制与市场运行方式之间要互相协调, 形成各级政府的合理财政调控模式, 对市场的运作方式要给予一定尊重, 保障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合理运行, 采取科学手段, 对当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财政税收上的保障与支持。
(二) 创新当前各级政府的财税模式
政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 对原有的财政制度进行调整与改革, 采取去劣取优的方式进行完善。
首先, 对于财政收入, 进行制度性创新, 对于税费归位与改革制度要贯彻与落实创新机制与手段, 处理好税收与费用之间的关系, 而且传统的财政税收制度结构要进行进一步完善, 改善当前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制, 对国有资产的盘活与收益要给予关注, 提高政府的实际可用财政力量。
其次, 政府要严格控制好财政税收的支出, 对于支出的管控要创新手段与形式拓展范围延伸各种新的模式。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采购制度, 而且要深化事业单位的制度化改革, 和当前的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对当前政府包办的各项制度要进行重新的梳理, 这样才能帮助国有企业有进有退, 适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再次, 政府对于财政预算的管理制度上要进行创新, 特别是结合当前政府的财政力量的改革, 作为主要的目标, 对财政进行综合性的预算, 强化当前政府的预算管理能力, 对于预算要进行精细化编制, 对财政运行绩效要进行考核, 从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综合效率, 最终实现对财政税收支出的科学运行与管理。
结束语
当前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 政府在管理财政与税收等方面要采取合理的制度与模式, 提高管理的效率, 重视财政资金的运行绩效, 从而全方位提高地方财政税收的运行质量。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只有正确的处理好财政税收的管理问题, 优化财政税收的结构与管理模式, 才能够让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一条法治化与高效化的轨道。政府要正视当前财政税收所存在的客观问题, 以建立起更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为主要目标, 推动国有资产改革, 盘活集体资产, 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运转, 尊重市场的发展规律, 最终推动整体经济的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顾晓敏, 冯萌萌.利率市场化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时代金融, 2017 (2) :23-24.
[2]推进创新纳税服务工作[J].中国税务, 2011 (9) :1-1.
[3]孙德涓, 柳彩绮, 叶颖.对我国房产税改革的现状分析[J].时代金融, 2016 (21) :37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