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日本甜菜制糖业经过140多年的发展,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分析日本甜菜糖业的有效管理, 可以发现在食糖贸易方面, 日本对进口原糖征收高额关税, 保护本国的食糖产业;在食糖定价方面, 综合考虑了糖农利益、糖厂利益、消费者利益;在甜菜生产方面, 种植采用纸筒育苗移栽技术, 实现了甜菜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在甜菜收购方面, 实行以质论价, 按甜菜含糖率确定价格。借鉴日本甜菜制糖业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中国甜菜制糖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甜菜生产与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甜菜; 食糖; 制糖业;
Abstract: Japanese sugar beet industry has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after more than 140 years'developme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effective management, it is found that high tariffs are collected on imported raw sugar to protect the Japanese sugar industry,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sugar mills and consume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o dertimine the sugar price, the transplantation technique of paperpot seedling is applied in sugar beet cultivation, mechanization is realiz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sugar beet production, sugar beet purchase price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sugar content.Based on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ugar beet industry in Japan, the polic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gar beet industry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Keyword: sugar beet; sugar; sugar industry;
0、 引言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陆地面积约37.79万km2,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 可耕地只有12%。日本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 属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四季分明, 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着。日本甜菜种植区北海道位于日本最北部, 积温在2400℃以上, 日照2100 h以上, 生育期125~150天;土壤为火山灰土, 有机质含量低, 磷、钙等营养成分缺乏, 肥沃程度差;土壤粘性强、不易排水, 影响耕整地质量, 不利于根系生长发育[1]。尽管日本的甜菜种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 但是日本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通过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 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甜菜高产国之一。
1、 日本甜菜糖业发展概况
日本甜菜种植始于1875年, 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当年日本政府从欧洲购买甜菜种子分发给东北部农民, 同时又在岩田设立一所小型制糖厂。1878年, 日本政府决定在北海道广植甜菜, 并设立2家制糖企业, 向欧洲学习甜菜制糖方法, 购买法国机器, 开始甜菜制糖。至1924年甜菜种植面积已达上万公顷, 产糖15000 t[2]。
日本甜菜糖占食糖总产量的82%, 甘蔗糖占18%。甜菜主要种植在北海道, 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冲绳和鹿儿岛地区[3]。甜菜种植面积多年来一直稳定在7.2万hm2, 甜菜总产量396万t, 平均单产55~65 t/hm2, 含糖率16%~17%, 平均每户栽培面积8.1 hm2;日本年食糖生产和消费都比较稳定, 年产糖70万t左右, 消费200万t左右, 进口糖130万t左右[3], 进口糖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泰国等。
2、 日本食糖生产与消费管理
2.1、 日本食糖的生产
日本共有3家甜菜制糖公司, 8家制糖厂, 12家精炼糖厂。日本甜菜制糖株式会社拥有芽室、美幌、士别3家制糖厂, 北海道制糖株式会社拥有北见、道南、本别3家制糖厂, 北海道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制糖株式会社拥有斜里、清水2家制糖厂[3,4]。制糖公司是法人组织, 糖厂是制糖公司内部的一个生产单位, 制糖公司归口国家农林水产省系统的农业部门管理[3,4], 制糖生产期为每年10月—翌年3月。
日本实施保护糖农和糖厂利益, 以进口糖养国产糖的政策。首先按保证农民种植甜菜的收益不低于种植小麦和土豆收益的原则确定收购甜菜的最低保护价, 在此基础上计入糖厂加工费、人工费、管理费和合理的企业利润等, 制订食糖保护收购价, 政府按保护价收购食糖, 再以低于保护价的批发价格出售[4], 所产生的差价倒挂由国家用征收的进口糖关税补贴。
2.2、 日本食糖消费
日本食糖消费主要是国内生产的甜菜糖、甘蔗糖和进口糖, 国产糖占35%, 进口糖占65%。食糖消费需求呈减少趋势[5,6,7], 1991年260万t, 1998年减少到231万t, 2014年减少到207.3万t, 人均食糖消费量减少到18.3 kg[3]。食糖需求量减少一方面是消费者低甜味嗜好, 另一方面是由于价格原因, 食糖替代品淀粉糖进口量增加[8,9], 此外, 其他的甜味剂的进口量也猛增。
针对食糖消费减少的情况, 日本国制定了新的食糖、甜味资源作物政策大纲, 提出了推进维持、扩大食糖需求, 降低食糖批发价格, 提高食糖价格竞争力[10,11];普及对食糖的正确认识, 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12,13,14], 保障食糖市场经营稳定;形成消费者能够接受的食糖生产、消费、供给流通体系等措施。
3、 日本食糖的价格与贸易管理
3.1、 日本食糖价格
日本的糖价专门法《糖安法》是1965年6月2日公布的第109号法律, 以后经过多次修定[4]。该法基本精神是用法律手段决定价格, 用价格和税收保护国内制糖工业。
对国产糖定价的方法较为复杂, 既要考虑糖业公司利益, 也要考虑糖农利益、糖厂利益、消费者利益以及国际市场的情况, 主要采取目标定价和实际定价2种方法。农林水产省每年制定并公布食糖市场合理的目标价格, 甜菜糖价格公布时间在每年10月下旬, 甘蔗糖价格公布时间在11月下旬。日本食糖价格为2300美元/t, 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3]。
3.2、 日本食糖贸易
日本对食糖产业实行高度的保护政策, 《糖安法》对进口原糖、成品糖的价格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对进口原糖征收高额税金, 征收标准主要是以国产糖价与进口原糖到岸成本的差额而定[15,16,17,18,19], 征税率高达2~3.5倍。关税由大藏省征收, 进口原糖关税达670美元/t, 成品糖关税达960美元/t, 纳入国家预算支出, 主要用于发展糖料和制糖生产, 补助制糖企业[4];“安定糖价基金”由农林水产省糖价安定事业团征收, 用于调节糖价;“调整糖价基金”也由农林水产省糖价安定事业团征收, 用于调节糖价和补助国内制糖企业。
日本严格控制精炼厂的产能, 长期保持12家精炼糖厂, 平均生产能力10万t, 此外, 原糖进口数量稳定, 配额比例分配固定, 杜绝了市场的恶性竞争[20,21,22]。此外, 精炼厂还必须采购一部分国产糖, 从而保证食糖市场稳定。
4、 日本甜菜生产管理
4.1、 甜菜生产与成本
《甘味资源特别措施法》于1964年3月31日颁布施行, 成为第41号法律[4], 以后多次修订。该法律规定了在适当地区振兴糖料作物的生产, 保障以糖料作物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企业增效提高, 食糖自给率, 增强食糖产业国际竞争力。
日本坚持甜菜糖业发展与畜牧业发展结合[23], 用地与养地结合, 畜牧业的发展增加了粪肥施用, 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成分, 改良了土壤结构, 增强了地力, 形成了地产菜、菜养畜、畜肥田的良性循环[24]。
尽管甜菜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 用工量减少, 但从生产投入的比例看, 人工费比例仍然最大, 占到总投入的27.9%, 其次是肥料 (22.0%) 和农机具 (14.2%) 的投入, 农药投入占到11.6%, 种子成本仅占3%[24]。
4.2、 甜菜价格的确定
日本对甜菜等主要农产品的定价是根据法律规定的品种本身的合理结构做出的。对甜菜和甘蔗在《糖安法》中规定, 以上年产糖的价格乘以农业均衡指数上升率, 对照其他农作物价格水平, 并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消耗, 以确保糖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维持再生产所需资金等因素计算决定。价格决定后, 以农林水产省大臣名义公布, 由政府发表公告、在专业报刊上刊登。甜菜价格公布时间为10月31日, 甘蔗价格公布时间为11月20日。2012/2013榨季甜菜价格200美元/t, 甘蔗价格230美元/t[3], 远高于其他产糖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4.3、 甜菜收购以质论价
日本的甜菜收购实行以质论价, 按甜菜含糖率确定价格[4,25,26]。在标准收购价格的基础上, 按含糖率的高低进行价格增减[4,7]。标准含糖率为16.3%~16.9%, 按标准价格收购;含糖率16.9%~20%, 在16.9%基础上每增加0.1%, 收购价格增加120日元;含糖率20%以上时, 每增加0.1%, 收购价格增加60日元;含糖率13.5%~16.3%, 在16.3%基础上每减少0.1%, 收购价格减少120日元;含糖率10%~13.5%, 在13.5%基础上每减少0.1%, 收购价格减少180日元;含糖率低于10%时, 糖厂拒收。
日本1986年开始实行按甜菜含糖率确定价格, 实行以质论价当年甜菜含糖率达到17.2%, 较上一年提高0.7个百分点, 施行后5年甜菜平均含糖率为17.1%, 较未实行5年甜菜平均含糖率提高0.6个百分点。施行后高糖型甜菜品种种植面积增加26.9%, 氮肥施用量减少19.5%, 种植密度增加11.29%[26]。此外, 国家对糖业公司的补贴也较过去有所减少。
5、 日本甜菜生产技术管理
5.1、 甜菜栽培技术
日本甜菜栽培主要采用4年轮作制, 甜菜—马铃薯—小麦或玉米—大豆;也有3年和5年轮作制, 3年轮作制, 甜菜—马铃薯—小麦或玉米;5年轮作制, 甜菜—大豆—马铃薯—小麦或玉米—大豆[27]。整地分为秋整地和春整地, 秋整地主要以深松、翻地为主, 春整地主要是旋耕、深松、碎土, 作业采用复式作业[28,29], 一次完成。甜菜品种主要是进口品种, 来自瑞典、德国、荷兰等, 其中瑞典品种占43%、荷兰品种占27%、德国品种占11%[30]。对于容易发生的各种病虫害, 采取规范、科学的方法及时防治, 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甜菜除草主要以化学除草为主, 机械除草为辅[31]。基本做到采用优良甜菜品种、合理整地、改良土壤、科学施肥、保护绿色面积等[32]。甜菜收购从10月中旬开始, 收获全部机械化, 切削标准为一刀平切, 收起的甜菜由糖厂根据加工需要按计划收购、运送, 糖厂派出的运输车免费运输[33,34]。
日本广泛采用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技术, 在甜菜苗期生长发育在田间无法完成的情况下, 采用室内人工育苗, 延长了甜菜生育期;用规范化育苗措施, 提高育苗质量, 抢早移栽, 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甜菜苗齐、苗全、苗壮, 为甜菜丰产高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日本提高甜菜生产水平的核心栽培技术[35]。但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紧张, 日本也开始推广直播技术[31]。
5.2、 甜菜技术推广
日本在各农业区普遍设有农业改良普及中心, 北海道设有14所中心和34所分中心, 主要根据农业人员的要求进行切合实际的技术指导, 对地区农业和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示范和推广适合于本地区的技术和成果[4], 支援新从业者, 并对甜菜新技术推广给予了有利的技术支撑。此外, 日本目前3家制糖公司旗下的每家制糖厂均有数量不同的农务服务中心, 中心每个农务服务人员负责100余户甜菜种植户, 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4]。甜菜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已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甜菜品种的引进和筛选工作由科研单位和制糖企业完成, 日本甜菜制糖股份公司的青川农场、北海道立农事试验场都在做国外品种的引进和筛选工作[4]。引进适合于当地的优良品种, 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5.3、 甜菜机械化技术
日本甜菜生产机械化始于1953年, 开始主要是引进耕作机械和小型拖拉机, 1960年大型甜菜生产机械开始应用, 甜菜作业机械迅速普及, 至1970年实现了甜菜生产全过程机械化, 解决了在劳动力不足的条件下精耕细作和适度规模经营。甜菜种植规模1960年平均每个农户种植甜菜面积0.67 hm2, 1986年3.53 hm2, 2016年8.1 hm2[11];甜菜单产1960年24.15 t/hm2, 1986年54 t/hm2, 2016年65 t/hm2;每公顷用工时间, 1960年是831 h;1970年降为500 h, 1975年进一步减少到365 h, 2016年每公顷用工量仅153 h[32]。由于实现了甜菜生产机械化, 户均甜菜种植规模快速增加, 甜菜单产显着提高, 甜菜生产用工量大幅减少[36,37,38]。
在发展甜菜生产机械化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所有农机具的研制都做到了与当时普及的40~60 hp拖拉机配套, 不搞大型专用拖拉机, 减少农民购置费, 提高了拖拉机的利用率;除甜菜收获机外其他甜菜机械均有较好的通用性, 适用于各种作物或多种作业[32,33];农民购置农机自筹资金困难时, 政府给予低息贷款, 对甜菜收获机等专业性强、利用率低的农机, 由政府无偿补助农机购置费60%。此外, 日本还充分发挥农机技术人员的作用, 非常重视新产品开发, 不断提高甜菜机械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价格[39,40,41], 加速甜菜生产机械更新换代。
6、 对中国甜菜制糖业发展的启示
6.1、 食糖产业政策
6.1.1、 立法管理
日本通过立法对食糖产业实现有效管理, 有专门的《甘味法》、《糖安法》保障甜菜制糖产业发展。中国应加强食糖产业相关立法调研工作, 探讨其可行性;或食糖生产大省探讨制定地方性法规, 对食糖产业相关的甜菜、甘蔗生产、食糖生产、食糖储备、食糖贸易、食糖替代品等行业进行规范管理[42,43], 做到有法可依。
6.1.2、 统一管理
日本食糖产业由农林水产省统一负责管理, 避免了政出多门。内容涵盖甜菜的生产计划、土地改良、食糖市场流通、食糖进出口管理、指导监督有关团体业务、新企业成立以及相关技术工作等甜菜制糖业的全过程。国内目前在食糖产业管理上涉及多个部委, 农业农村部负责甜菜、甘蔗生产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糖业发展规划和新建项目的核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食糖产业政策和实施工业行业规划, 商业部负责食糖流通领域的协调与管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食糖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43]。多数省区亦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对制糖行业进行管理, 但广西已成立糖业发展局[44], 统管广西甘蔗制糖业, 开统一管理食糖产业的先河, 是一个好的开端。
6.2、 甜菜生产技术
6.2.1、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日本大力发展甜菜生产机械化, 采取政府补贴加贷款方式鼓励农民购买甜菜机械。国家应将甜菜生产机械列入大型机械补贴名录, 提供甜菜生产农机购置补贴, 对专用的甜菜收获机应加大补贴力度[44]。糖厂在给予甜菜种植补贴时优先考虑甜菜种植合作社社员和甜菜种植大户, 鼓励甜菜种植规模化经营, 提高甜菜生产机械作业效率, 促进甜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6.2.2、 繁育优良甜菜品种
目前国内甜菜品种已被德国、瑞士、荷兰等国外几家国际大公司垄断[45], 而自主研发的甜菜新品种推广应用率不足30%, 低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40%标准。借鉴日本经验, 与国外合作, 引进雄性不育原种母本与国内父本杂交, 繁育发芽率高、单胚性强的甜菜生产用种, 是可以考虑的有效途径[4]。与国产品种比较, 合作繁育的品种具有品种更换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的优点, 扭转国内甜菜种子被国外垄断, 价格奇高的被动局面。
6.2.3、 建立甜菜制糖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门, 研发资金投入应维持在销售收入的10%~15%[41], 有针对性地研究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 在提高甜菜单产、含糖率, 提高制糖工艺水平, 降低糖分的工艺损失, 开发新产品, 提高食糖质量等方面开展研究, 助推制糖行业转型升级, 延长产业链[46,47], 同时加大对制糖企业的技术改造, 提升节能环保、信息化、智能化力度, 提质增效, 降本增收, 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实现全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6.3、 平衡食糖生产和甜菜种植者的利益
6.3.1、 甜菜收购以质论价
根据甜菜含糖率确定甜菜收购价格, 适当下调低糖甜菜价格、上调高糖甜菜价格[7]。黑龙江省依安糖厂已于2016年开始实行以质论价, 实行2年收到较好效果, 中国糖协、各省糖协等组织应总结经验, 在全国甜菜区积极推广, 其他糖厂亦应仿效, 采取以质论价的方式收购甜菜。
6.3.2、 平衡农户与糖厂利益
日本甜菜制糖业兼顾甜菜种植者利益与糖厂利益, 有些糖厂直接由农业协会参股组建, 双方利益一致。中国应借鉴日本经验, 重视甜菜种植者利益, 尤其是在食糖价格较好时, 更要让利给甜菜种植者[48,49,50]。目前广西在甘蔗收购时采用二次结算的方法, 让利于蔗农, 效果较好。
6.3.3、 建立各类协会
鼓励扶持发展各级非官方民间组织, 完善各级糖业协会, 建立食糖产业发展咨询会、各级甜菜种植者协会[45]、农业机械协会等组织, 发挥起联系政府与制糖企业的桥梁作用, 沟通信息, 化解矛盾, 作为政府对制糖行业管理的补充。
7、 结语
日本甜菜制糖业经过140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有效地管理制度。制糖行业由农林水产省集中管理, 避免了多部门管理相互牵扯、效率偏低的弊端。在管理措施上通过立法管理甜菜制糖产业, 做到了有法可依, 依法管理。
借鉴日本甜菜糖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探讨中国甜菜糖业管理制度, 开展糖业立法工作, 食糖行业归口统一管理;同时鼓励并支持建立各级甜菜种植者协会, 加大对甜菜良种、机械化补贴力度, 平衡糖厂、甜菜种植者之间的利益, 促进中国甜菜糖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骥, 韩秉进.日本甜菜生产考察报告[J].中国糖料, 2010 (4) :83-86.
[2]赵国壮, 乔南.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 (1895—1937) [J].历史教学, 2013 (16) :16-25.
[3]胡朝晖.日本糖业基本概况[J].中国糖业, 2014 (1) :64-66.
[4]杜义.日本甜菜糖业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8-55
[5]王兴权.日本的甜菜食糖价格税收政策[J].甜菜糖业, 1990 (6) :53-61.
[6] Sana Sungur, Yusuf Kilboz. Determination of Sugar Profiles of Sweetened Foods and Beverages[J].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 2016, 4 (6) :349-354.
[7] Knowledge Ndlangamandla, Douglas Kibirige, Jeremiah I Rugambisa. Determinants of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waziland Sugar Industry[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tudies, 2016, 4 (3) :93-107.
[8] Muhammad Zulqarnain Safdar, Muhammad Zahid Awan, Zeeshan Ahmed. What Does Matter? Liquidity or Profitability:A Case of Sugar Industry in Pakist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Issues, 2016, 6 (S2) :144-152.
[9] Anna Flavia de Souza Silva, Sandra Helena da Cruz. Brazilian Sugar in Domestic Retail:The Quality of Sugar Consumed in the State of Sao Paulo[J]. Natural Science, 2016, 8:160-169.
[10]徐雪, 马凯.未来10年中国食糖形势分析[J].世界农业, 2015 (7) :108-113.
[11]司伟.中国食糖消费:结构转变与区域差异[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3) :134-141.
[12]李婷, 刘武兵.中国食糖产业安全状况评价[J].世界农业, 2013 (8) :89-91.
[13]李艳君.中国食糖进口贸易前景分析同[J].农业展望, 2011, 7 (7) :49-53.
[14]罗四维.中国食糖价格波动特征研究[J].学术论坛, 2013 (1) :145-148.
[15] Sotja G. Dlamini, Abdi-Khalil Edriss, Alexander R. Phiri.Integration of Sugar Markets between Swaziland and its Major Trading Partners[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6, 7 (12) :134-141.
[16] Stephen Devadoss, Jurgen Kropf, Thomas Wahl.Trade Creation and Diversion Effe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of U.S. Sugar Imports from Mexico[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5, 20 (2) :215-230.
[17]罗兴武, 谭晶荣, 杨兴武.中国大宗农产品进口非关税措施的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 :62-67.
[18]侯薇薇, 刘晓雪.中国食糖超配额进口出路分析[J].农业展望, 2015 (1) :70-74.
[19]刘晓雪.中国食糖超配额进口出路分析[J].中国糖业, 2015 (4) :6-11.
[20]魏振祥, 刘国良.入世后中美食糖价格联动效应动态变化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7 (4) :117-122.
[21]徐雪, 夏海龙.中国食糖产业国际竞争力及产业安全研究[J].世界农业, 2013 (7) :63-66.
[22]杨莲娜.中国食糖的进口波动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 2013, 29 (3) :18-27.
[23] Jo-Anne M D Murray, Annette Longland, Peter M Hastie. The utritive value of sugar beet pulp-substituted lucerne for equids[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40:110-124
[24]北海道农政部生産振兴局农産振兴课.平成28年産てん菜の生産状况について[R].2017.
[25]韩秉进.日本甜菜以质论价制度的变迁[J].中国糖料, 2001 (1) :32.
[26]曲文章.赴日本甜菜考察报告[J].中国甜菜糖业, 1993 (4) :48-58.
[27]东洋农机株式会社.ビ ∪栽培の机械化[R].1980.
[28]张春峰, 刘峰, 祖元刚, 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甜菜生长的影响[J].农学学报, 2013, 3 (4) :13-18.
[29]张春峰, 刘峰, 祖元刚, 等.基于LCA方法对能源作物甜菜耕作栽培方式的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28) :83-90.
[30]北海道农政部生産振兴局农産振兴课.平成28年産てん菜の生産状况について[R].2017.
[31]日甜美幌地区四ヶ町村甜菜振兴対策协议会.てん菜生産における省力化に向けた取り组み[R].2017.
[32]平石康久.てん菜生産の省力化と高単収の実现を図るために[R].2017.
[33]卢秉福, 孙士明, 韩宏宇, 等.甜菜生产机械化[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5:29-39.
[34]韩秉进.日本甜菜生产与糖业发展动向[J].中国甜菜糖业, 2001 (1) :53-54.
[35]张丰年.对日本国甜菜制糖技术的研修报告[J].中国甜菜糖业, 1996 (4) :59-62.
[36]周艳丽, 韩卫平, 卢秉福.农田机械化耕作与甜菜生长[J].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36) :295-298.
[37]周兆芳, 古思玉.甜菜全程机械化几大关键技术要点[J].现代化农业, 2013 (9) :15-17.
[38]卢秉福, 周艳丽, 耿贵.土壤机械压实与甜菜生长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21) :35-39.
[39]王成玉.日本甜菜生产考察报告[J].宁夏农林科技, 1994 (1) :47-50.
[40]韩秉进.日本甜菜栽培法的变迁[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 16 (2) :159-160.
[41]韩卫平, 马亚怀, 卢秉福.德国甜菜制糖业概况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糖料, 2002 (4) :60-62.
[42]崔奇峰, 孙翠清, 吴颖宣.中国食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26) :47-52.
[43]卢秉福, 周艳丽, 李广忠.我国糖料作物种植与食糖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糖料, 2009 (1) :73-75.
[44]雷承宝.中国食糖产业面临大豆产业覆辙风险[J].广西糖业, 2015 (8) :47-50.
[45]吴则东, 王荣华, 张文彬.新时期甜菜糖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策略[J].中国糖料, 2017, 39 (4) :71-73.
[46]徐东, 李贵福, 李忠权.日本清水糖厂的甜菜预处理及渗出系统[J].中国甜菜糖业, 1998 (3) :26-29.
[47]杜义, 王兴权.日本甜菜制糖生产工艺管理[J].甜菜糖业, 1991 (1) :52-56.
[48]郑喜群, 刘晓兰.新形势下我国甜菜制糖业走出困境的思考[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3, 31 (6) :1-5.
[49]潘智, 杨枝煌.中国甜菜糖业现状及其应对[J].中国糖料, 2014 (1) :38-73.
[50]黄春燕, 苏文斌, 樊福义.甜菜实行糖料目标价格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农业学报, 2016, 44 (1)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