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论企业文化和吴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来源:学术堂 作者:钱雯
发布于:2022-05-31 共10382字

摘 要

  企业环境是企业文化的要素之一。地域文化环境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吴地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吴文化作为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展现出值得挖掘的优秀文化价值。太湖雪公司充分利用吴文化的资源优势,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企业文化创新和发展,带动了企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 吴文化 地域文化 有机融合

O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Wu culture:A Case Study of TAIHU SNOW Silk Co.Ltd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elements of corporate culture.Theregional cultural environmen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isalso an important source of building corporate culture.Wu is rich in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regional cultures, the Wu culture shows outstanding value ofexcavation.TAIHU SNOW Silk Co.Ltd makes full use of the Wu culture integrating regional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Key Words:Corporate culture; The Wu culture; Regional culture;Organic integration

目 录

  引言
  一、企业文化和吴文化
  二、吴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吴地地域优势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二)促使企业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三)有利于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
  三、企业文化与吴文化有机融合的措施
   (一)将吴文化的以人为本思想融入管理制度
   (二)将吴文化的经济发展思路融入营销战略
   (三)将吴文化的开拓创新精神融入发展战略
   (四)将吴文化的思想内涵融入员工培训
  四、企业文化和吴文化的有机融合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找准切入点
   (二)联系实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引 言

  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一个企业若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势必要在企业文化上下功夫,而地域文化就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企业文化不能离开地域文化而独立存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只有当企业真正融入了其地域环境之中,这个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很少会将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地域文化的研究相结合以探究企业文化的有效构建。

  吴文化是江浙一带的地域文化。吴地历史悠久,活力充沛,在中国发展史上,吴地文化经济的崛起相对中原较为晚近,却后来居上,特点鲜明,成为文化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吴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中华文化大系统的重要构成,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今天的吴地已经成为中华版图上文化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顺利走向世界成为外向型经济高地,成为各类高端人才最乐意涌入的地区,反映出吴文化刚柔并济的文化包容性。

  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是苏南地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丝绸公司,本文通过对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个案研究,发现与吴文化有机融合的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构建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模式。

吴文化

一、企业文化和吴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意义以及意义践行的聚合系统。作为意义系统,它由企业全体成员认同并遵守的意识要素组成;作为实践体系,它是企业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复合结晶。企业文化有五大构成要素,即企业环境、礼仪、价值观、英雄人物和文化网络。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出现的复合文化,是一定地域在长期形成的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历史遗存、生活和生产方式等等,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地域文化能够保留下来,证明其中包含着宝贵的社会资源和精神财富。

  由于产品、顾客、技术手段、竞争者等条件的不同,因此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各不相同的市场环境。为了适应这些环境、在竞争中取得成功,企业就要善于进行一些活动,比如技术创新、成本管理等等。也就是说企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成败。而地域文化正是企业环境的一种。一个企业一般都是建立在某一地域,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创立者和员工一致认同和践行的。而创立者和大部分的本地员工天然地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所以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历史、风俗传统、地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和特色,企业文化雷同现象尤为常见。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应当将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存在于某一地区,地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源泉之一,只有不断将行业文化和地域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体现出企业的行业性质和生产规律,在共性中突出个性,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助力企业发展。

  吴文化即吴地区域文化。狭义的吴文化,主要指在考古界、图书馆界使用,特指古吴国时期的考古文化。广义的吴文化,则泛指环太湖流域(包括苏南、上海、浙北、皖南、赣东南等阖闾、夫差时期古吴国境疆域)的吴地文化,它包含吴文化的源流与后世发展,涵盖了吴地人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吴地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吴文化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内生动力,优秀的文化资源也为吴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高贵资源。”1吴文化的经世致用、尚德务实、开放包容、崇文重教、义利兼顾等诸多因素,使得吴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吴文化曾经面对多次外来文化冲击,在这些冲击下,吴文化表现出适时顺便的开放功能,积极汲取外来文化的先进成分。

  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苏州震泽镇,其企业文化建设深受吴文化影响,形成了独具吴文化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吴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吴地优势资源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地域文化分为有形的地域文化和无形的地域文化。有形地域文化是指有实物存在的、比较具体的遗物或遗迹,无形的地域文化是指思想、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比较抽象的东西。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特定地域孕育着特定的资源和风俗文化。不同地域的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造成了每个地域的独特性,呈现出富有特色的劳动产品。

  企业视觉识别是企业的一套识别标志,是企业理念的外在、具象化表现,包括企业图案、企业标志、企业名称等等。视觉识别是建立企业口碑、知名度和打造企业形象的最显着的方法之一。在设计视觉形象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导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以给顾客和用户带来亲切、鲜明、记忆深刻的直观感受,有利于企业品牌理念的传播。

  把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品牌标志,彰显企业的文化特色,也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

  吴地的气候环境适合蚕桑生长,在古代,蚕桑对吴地人民的饱、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吴郡志》就记载,吴王僚时,吴楚边界妇女争界上之桑,最终引起吴楚两国交战。晚唐诗人陆龟蒙居震泽之南,他在诗中写道“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缫车”,可见当时震泽地区农民养蚕缫丝已经相当普遍。因此,土生土长于震泽的太湖雪公司以生产丝绸产品为主。公司的标志设计运用丝绸元素,将太湖雪三个字用丝绸般飘逸的笔画相连,既使顾客联想到公司的特色产品,又暗示丝绸制品轻盈顺滑的品质。太湖雪公司的丝绸制品中广泛运用桃花坞木刻年画等传统的、带有明显吴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促使企业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使企业反哺社会、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也借助社会公益行为进一步树立企业形象,打造良好口碑。企业责任文化即组织及全体成员共同理解并遵守的以社会责任理念为核心的价值观。企业责任文化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热心公益,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企业责任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内容之一,主要是让员工关注企业外部环境,自觉树立责任观念,并将其内化为企业的内在精神,让责任文化成为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使之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促进、与社会期望相符合。

  一般来说,企业发展壮大承担起社会责任后,第一个回报的就是它所扎根、成长的土地。将地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可以使来自不同地方的员工自觉地对这片地域产生亲切感,在文化的浸染中自觉形成回报心理,从而积极响应参与企业发起的公益活动,促使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

  太湖雪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招揽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和员工。但公司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太湖雪公司多年来一直热心震泽地区公益活动,帮助震泽初中开展蚕丝文化课程提供课程基地、每年定期开展走进震泽颐养院活动看望老人、积极参与当地爱心慈善事业。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太湖雪公司不仅回报了提供企业一个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的当地居民,也加强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有利于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持续运行和生存空间面临着巨大挑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大多数员工的素质。其中,高素质的、拥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现代社会,员工若不坚持学习新知识,将难以面对工作中日新月异的挑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环境的适应需要学习,创新的观念更是来自于学习。企业应当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观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当整个企业沉浸在学习氛围里,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迅速地吸收经验教训和行业前沿知识,进行变革、创造,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吴地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崇文重教的良好风气,吴文化是崇教尚文的文化。隋唐以来,中原战乱,大批知识分子迁往吴地,为这片地区带来了大量文化基因;南宋迁都杭州,又一批文人南渡。依靠着富庶的环境和发达的经济,吴地很早就形成了耕读传家的教育风气,明清时的苏州更被成为“状元之乡”。直到今天,这片地区仍然保持着重视教化、尊重人才的传统,对整个吴地的文化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深深影响着这片地域上的每一代人。

  太湖雪公司将重视教化、尊重人才的传统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规范,时刻不忘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任人唯贤。孔某是一名退伍女兵,最初担任太湖雪公司的营销前台,平日里负责行政工作。一段时间后,太湖雪董事长胡毓芳发现孔某做事认真努力、肯吃苦、爱学习,便将她安排至销售岗位磨炼。经过几年的工作培训和学习,孔某一步步走上了门店管理岗位,成为全国团购总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这个正面榜样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弘扬企业精神,带领员工一起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为着企业的奋斗目标共同努力。

  以知识为本的思想表明太湖雪公司重视知识型人才,并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融入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太湖雪公司尊重每一位员工,善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注重对员工业务素质的培养,为每位员工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注重挖掘和培养每一位员工潜能和价值,运用公司既有的资源与制度去激励员工,并与员工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塑造一流的人才储备军。

三、企业文化与吴文化有机融合的措施

  (一)将吴文化的以人为本思想融入管理制度

  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所工作的企业,企业的水平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水平、生活理念、思想方式和社交圈子。可以说企业塑造了它的员工,因此企业管理就必须从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转化为以文化为中心的管理,不仅关注员工的生产工作,而且关注员工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需求,以鼓励员工为主,尽可能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尊重员工权益,切实处理好员工的生产活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能按照一定的准则对员工行为起到规定和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包括人们的价值观、道德、信仰、习俗等等,人们按照这些观念选择符合要求的行为。同时它还包括正式组织所制定的法规纪律守则等等,要求人们按照这些规定选择符合要求的行为。

  前一种是观念性的,后一种是制度性的。当观念成为员工普遍认同的意识,制度才能被有效遵守。而将地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是比较容易让员工取得观念上的统一的办法。

  在促进地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观察企业所在地区人群的性格与特质,找出地域文化影响企业文化的关键精神。其次注意分析员工结构,确定所占多数的员工所来自的地域范围,明确对企业文化具有主要影响作用的地域文化,参考借鉴所在地区人群的性格特质来建设企业文化。

  吴文化关注人的文化地位和主体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利于营造人本主义的和谐氛围。太湖雪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鼓励员工深入学习,在岗位上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团建活动,支持员工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注意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太湖雪公司善于运用制度的约束激励作用,把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制度建设中,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础梳理、完善制度。

  (二)将吴文化的经济发展思路融入营销战略

  首先,要使企业文化与吴文化有机融合,就要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差异,充分利用吴地地域优势资源,并且在产品上体现出吴文化特色,使产品自然地成为当地文化宣传品,同时又体现其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富有特色的吴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理念渗透到传统的设计、生产、营销、品牌和经营理念等环节,使传统产业融入更多现代元素,通过增加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来改变传统产品的价值链条,通过提升工业、服务业的文化含量、文化品位从而改变传统产业的价值链条。

  其次, 企业在宣传方面应考虑地域因素,打开当地市场要考虑到当地消费者的诉求,做到有地域针对性地宣传,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最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起步阶段,为了适应当地环境,企业离不开本土人才。本土人才有着更好的文化适应能力、对该地域情况更加了解,他们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地域文化无形地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来。

  近年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震泽秉承“一丝兴三业、三产绕一丝”的发展思路,力图将种桑养蚕、蚕丝被产业和古镇旅游业串联起来,把古镇游、工业游和生态游连成一体。震泽古镇往南 15 公里就是浙江湖州的南浔古镇。两个古镇地域相近、文化相通,自古以来都以丝绸闻名。但是产业相近就免不了成为竞争对手,“蚕茧大战”

  时常发生。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复杂的新环境,面对着传承丝绸文化、发展旅游业的两大难题,两镇联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震泽的各大丝绸品牌名扬海内外但古镇旅游业起步较晚未成气候。明朝时期,湖州蚕丝全国闻名,如今南浔古镇已经成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但湖丝影响力却在衰弱。明显两个古镇在丝绸业和旅游业两方面互补。因此,两地开展跨省旅游深度合作,推出“湖丝水乡双古镇联票”,共谋发展。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建立了。参观者可以在蚕桑科技管看到种桑、养蚕、缫丝、织造、印染、拉绵制被、刺绣等一系列工艺流程,也可以在桑园漫步体验种桑采桑的乐趣,享受农家乐。蚕桑文化园利用“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将农业、旅游、蚕桑三者结合,将传统蚕桑丝绸文化和现代工艺技术相融合,立体地展示给所有人。

  太湖雪公司董事长胡毓芳还主动邀请赋闲的有经验的当地养蚕妇女加入太湖雪。自从蚕桑园落户村里后,这些富有经验的农村妇女除了每年获得土地流转的收益外,还可以通过在蚕桑园里做养蚕指导员获得工资。

  (三)将吴文化的开拓创新精神融入发展战略

  企业精神是企业个性和现代理念相结合的群体意识,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行为。优秀的企业精神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事物进步离不开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为了生存,最需要的就是开拓创新精神。企业的创新包括观念、产品、技术等一系列的创新。

  吴地地势平坦,没有高山阻隔、水运网络四通八达,处于北方与南方、大陆和海洋结合处,呈开放型,对周围地区的文化既善于吸收也善于发扬。吴地的这种自然环境和长期的社会实践培育了吴人的开放心态和创新精神,这种顺应潮流的灵动性,使得吴地在环境突变之时总能率先抓住机遇。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和知识的加速化使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创新与变革文化成为了当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企业只有依靠创新和变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吴文化中永不止息的开拓创新精神和顺应时势的观念使得太湖雪公司摆脱了传统丝绸行业狭隘的发展目光,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努力探求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在丝绸行业渐不景气的时节,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渐渐富裕起来,从前作为高档商品的蚕丝被和真丝产品慢慢走入千家万户,这说明丝绸行业急需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意识到丝绸已经成为快消产品。太湖雪公司针对这一形式,开发出时尚、轻薄的丝绸家纺,改变了人们对于丝绸家纺价格昂贵、难以打理的传统印象,使真丝家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潮流。太湖雪在产品设计、色彩和花型上狠下功夫,聘请国际设计师作指导开创了别具特色的中国式高级定制。从家纺入手,秉持着现代、简约、自然的设计风格,太湖雪公司也从过去单一的蚕丝被产品,发展出真丝围巾、睡衣等一系列轻薄实用、受年轻人喜爱的单品,真正走出了自己的品牌路线。

  其次,在互联网时代大潮的推动下,针对年轻人的需求,利用现代化通信交流手段,太湖雪积极拓展电子商务领域,在各大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改变只依靠实体店销售的单一发展模式。

  最后,增加科研投入比例,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同苏大蚕桑研究院、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技公司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将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相结合,研发出分别适合各年龄段人群使用的丝绸产品,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将吴文化的思想内涵融入员工培训

  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员工的素质水平所决定的。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对员工展开职业思想、纪律、道德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员工个人素质的发展。当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自然会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为企业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企业文化的建设内容之一就是员工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培训,企业文化在员工中间得到传播,使员工更加了解企业,并且逐渐形成带有企业文化特点的个人素质,将员工个性的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用企业文化教育员工,使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建立正确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展现拼搏奋发的工作精神和面貌。

  如果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的认知、行为习惯相差巨大,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形式,,成为空喊的口号。能够引发员工情感共鸣、使他们自愿践行的要么是员工本来就熟知的文化传统,要么是能无障碍融入其原有价值观的。所以,基于本地优良文化因素为基础进行整合的文化是最容易被员工所接受的。

  目前,一个公司的员工构成不可能全部都是本地区的人,本地区的员工对本地文化可能熟悉但缺乏更深的了解。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需加强对员工进行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培训,通过开展讲座、组织本地游览活动感受文化氛围,使其在不断认识和研究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将地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

  太湖雪公司支持营造有利于员工学习和交流的良好氛围,为定期的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公司鼓励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包括本地员工一起参与在震泽镇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感受震泽的悠长历史和水乡情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吴文化的内涵,加深员工对这片地域的认同感,从而加深他们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激励所有人齐心协力为公司奋斗。

四、企业文化和吴文化的有机融合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找准切入点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化,这种文化深深影响着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抓住地域文化中符合企业实际、彰显企业特点的文化内涵,使之自然地融入企业文化并能为广大员工理解和接受。

  太湖雪公司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准确抓住了企业文化和当地吴文化的共同点和连接点。不论企业文化还是吴文化,凡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一面。太湖雪公司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分析,找出企业文化和吴文化连接的切入口,从产品、员工和品牌建设三方面加入吴文化因素,从内部潜移默化,在外部独显特色,使吴文化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源泉,助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二)联系实际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有利于非本地员工了解工作地文化特点,尽快适应工作工作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氛围,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太湖雪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经历、文化背景。

  公司注重分析内部员工地域来源的构成,针对员工构成结构选择最合适的企业文化建设切入点。但在此过程中,太湖雪公司并不过度强调吴文化,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吴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关注与企业文化相适应、能切实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的部分上,注重员工个体的感受,坚持企业文化的主体地位,将企业文化和吴文化相融合的过程缓缓推进,并且随着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正,联系实际,汲取经验。

  当企业逐渐扩大,在其他地域开设工厂、分公司,其融合了原地域文化的企业文化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这也是吴文化开拓创新精神的体现。太湖雪公司发展至今,其门店开至全国各地,面对新的地域和新的员工构成,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积极吸收新的地域文化,增强企业适应性,促进企业文化层次的提升。

结语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相融合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律。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建设需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在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的条件下,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其自然及人文优势,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在建设过程中应找准结合点,让地域文化服务于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为企业拓宽经营活动等提供新的思路,只有二者有机融合,企业文化才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吴文化作为目前具有影响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其谦和尚德、崇文重教、开放包容、审时度势的优秀内涵足以对企业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从而使吴地企业扎根本土,把握时代先机,不断创新企业文化,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刘霞.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131-135.
  [2]段维龙.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134-140.
  [3]顾晓颖.基于吴文化的苏南企业文化建设[J].上海企业, 2010, (5):65-67.
  [4]黄如金.21 世纪中国式管理[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178-182.
  [5]许伯明.吴文化概观[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9-60.
  [6]温宏建.中国企业伦理:理论与现实[M].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178-182.
  [7]崔久波.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12):10.
  [8]庄若江,蔡爱国,高侠.吴文化内涵的现代解读[M].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227-233.
  [9]杨余春,朱蓉蓉.吴文化的基本特点与当代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 2008, (2):104-108.
  [10]易小芳.企业文化管理[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6,93-96.
  [11]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调查研究报告(2007-2008)[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187-193.
  [12]董金梅.谈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间的有机融合[J].科学之友, 2013, (11):77-78.
  [13]孔明德.浅论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深度结合[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3):131.
  [14]张立火.地域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3):11-13.
  [15]吴朋.关于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和谐共建的模式探讨[J].企业家天地, 2007, (6):172-173.

致 谢

  在我撰写论文的时候,2022 年的春天已经到了。行走在四五月份的校园,到处是一脸无忧无虑的学弟学妹们,而我却即将离开这座象牙塔了。大学四年短短一瞬,但这四年里所收获的我一生难忘。

  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导师×××老师,从选题、参考资料到开题报告,再到最后的撰写,×老师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给我指出了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点明我的写作方向,督促我写作,使我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设计。

  其次,我也要感谢学院里每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你们的认真授课和谆谆教导,鼓励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我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感谢陪我共同度这段美好大学时光的同学、朋友们,四年来我与你们朝夕相伴,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加油打气、共同进步;感谢所有曾经在学业和日常生活中帮助过我的人,有了你们,我的大学时光才格外充实、格外美好。

  最后,感谢我的母校常熟理工学院。最开始踏入这间学校的时候,我是稚嫩的、浮躁的,四年来得益于常熟理工学院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我逐渐沉淀下来,不再迷茫虚幻地憧憬不切实际的东西,而是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我开始反省虚度光阴的自己,我开始抛弃怨天尤人的心态,我开始明白所有的梦有所成都来自于点滴的积累和充实而不是空喊梦想口号,我开始佩服和学习在图书馆挥洒汗水的每一位同学。再一次感谢我的母校,她让我遇见这么多良师益友,让我得到了成长。

相关标签:企业文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