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内控是当今社会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都不得不重视的话题,内控水平决定了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甚至安全。对于民营高校来说,内控一定程度上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主要方式。本文以实际高校的调研为基础,阐述了民营高校经营过程中的内控风险问题及其来源,并根据不同的问题来源针对性的提出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即提出加强内控的三环管理,人控、机控加监管审查。
关键词: 民营高校; 财务内控; 人机协调;
一、民营高校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作用
国家的最高战略指向,所有的营利性及非营利性组织,在组织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由改革开放后的粗放型发展转向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地发展方向。区别于政府主办的国办院校,民营院校目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民营院校在资金投入,前沿学科发展及协调优势资源方面较国立院校有着显着的优势。一方面,民营院校必然也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民营院校也经受着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症结考验,在风险管控方面较之国立院校有着更高的警觉性。
所有的风险都来自于经营风险,而经营风险的监控口在财务建设。财务在识别风险与应对风险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财务是民营院校经营过程中的核算与评价过程,对业务运转起着天然的监督和反馈作用。一个好的财务机构,对于业务的运转进行适时、恰当的记录,财务数据也就是经营好坏的晴雨表。一个不称职的财务机构,对于业务的反馈往往是滞后的,麻木的,甚至财务数据对经营活动起到了反向作用。由此可见,对于财务的管控,是加强经营环节神经敏感性的活动,对于防范经营风险,起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民营高校类别组织,由于资金投入大,资源占用多,影响人员广,其对风险的把控较之其他行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来说,就须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进行看待。
二、民营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关注度少
很多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民营高校也屡见不鲜。民营院校经营过程,风险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管理水平,一方面来自于不满足国家的战略调控。近几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不断出台各类调控措施来提升各类企业的管理水平,涉及经管方面的政策层出不穷。财务行业,本就是需要不断跟随政策的指引,及时地调整管理方法。但是,实际业务中,人员埋头苦干不理时事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财务人员日常性琐碎工作量大,另一方面,民营高校对于财务人员的培养也明显不足。这就意味着,国家的政策在民营高校执行时受阻,从而造成两方面的大风险。一方面,不满足国家的管控要求,被处罚风险的加大。另一方面,不关注国家的资源补贴,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落实,在同行业竞争中有可能会丧失良机。
(二)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财务人员素质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财务人员本身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而民营院校对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显然是靠后的。财务人员的素质常常依赖于财务人员自身的积极性。这显然是很考验人性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时,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相对而言极其缓慢。我们看到了财务软件最基本的工具在中国社会普遍应用了二十多年后,很多民营高校财务还在手工记账。生产工具的落后,要求财务人员效率提高,这是显然的矛盾。而现在我们提倡加强财务内控来说,财务人员需要大踏步的适应社会的要求,能力提升不能落于空谈。
(三)约束机制不健全
财务内控,重点在控。控的方式在我们调研的高校中,基本以人控为主。人控对于控制的效果来说,差强人意。内控的约束机制是内控的核心组件,人控作为约束机制的主要方式,显然不够。人处理事务时,虽然逻辑性很强,但是不可避免受到人情往来的影响,不能做到时刻不偏不倚。所以,人控往往是控制的必要补充,而不能是约束机制的全部组成。另一方面,民营高校对财务内控的认识不足,没有将财务内控提升至应有的高度重视。财务内控更多是对业务的跟踪控制,在失去约束制度的条件下,民营高校的运行活动时常处于不确定的风险之中。比如学校的招生工作,是否有虚假宣传,虚报费用,招待费用超标等事项。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流于表面,还是相关的管控措施能够实施到位,没有内控机制的约束,一切活动都有耗散而乱的趋势。从这点上看,民营高校的高层管理应该对约束机制保持高度的警惕。
(四)监管不到位,处罚力度低
不管任何形式的内控机制,总会出现实际控制效果与控制要求不符的情况。财务内控一方面建立约束条件,一方面理清业务运行。当二者出现不一致时,警示和惩处都是不可缺少的管控手段。空喊口号对于加强内控来说,没有实际效果。加强内控,一方面要执行定期和不定期多种形式的审计程序,对于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展开实际调查。另一方面,监管效果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实际惩处措施。类似于交通管控一样,如果没有合理的惩罚方法,人们对于约束的重视将化为乌有。在以人控为主的管控方式下,民营高校的财务内控往往浮于形式,制度常常被人为破坏,监管的频率和力度都受到人的影响,相关的制度措施执行不到位,这种问题屡见不鲜。
三、民营高校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学习便捷性
承前所述,我们了解到政策对于民营高校的经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的风险往往来自于对下政策的不了解。这种情况下,轻则受到国家监管机构的处罚,影响民营高校的声誉;重则受到相关调查处理,甚至关门整理的处罚,对于民营高校将是灭顶之灾。较之以往,人们学习相关政策费时费力费钱,我们建议对于政策类的学习进行普遍化、低成本、低耗时的教育方式。以往的培训学习方式,需要专业的机构组织培训,财务人员专门投入固定时间,每月甚至每年有限次数的学习,对于政策的传导效率低下。在移动应用普及的时代,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将学习融入日常的工作中来,将政策学习效果作为日常考核进入每月的例行事宜。现在不少平台推出专门的云应用软件,政策文件不仅只能浏览阅读,更可以添加到学习考试环节。财务人员可以利用上班空余的时间浏览阅读政策文件,更可以每月进行一次相关的考试,学习成绩提供统计与分析功能。财务管理人员也可以了解部门人员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政策多一点了解,对于民营院校经营过程的业务运行可以更加专业的进行分析,提供适当建议,从而降低民营院校经营过程风险。
(二)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提升民营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能力,人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人员能力既体现在上一节需要不断关注政策指引外,而要对于内控的关键环节有重点关注。财务内控能力的提升不是财务主管一个人在战斗,财务整体层面对于内控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对于政策的学习是基本的要求,如何让业务运行符合政策的规范,发现问题时如何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是作为财务人员的基本素养。
从这方面考虑,提升专业素质依赖于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民营高校对于岗位职责及权限范围需要有明确说明,低权限角色享受高权限角色的待遇时,是否可以明晰的界定,这是专业素质可以发挥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专业素质更多是经验判断,对于日常类的约束方式,我们下一节将提到,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能力可以界限分明的判断。对于例外项的控制,财务人员需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辅助业务在政策圈定的界限内运行,降低民营高校的运行风险。
专业素质地提升,要作为财务人员的基本追求,未来财务核算的角色更多地被计算机系统代替时,内控能力将是区别是否优秀会计人员的标准继而全面推广。所以,财务人员不能仅满足于日常的核算职能,加强内控能力的学习将是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与约束机制
前文已提及,加强财务内控建设方面,人控是远远不足的。在信息系统快速发展的今天,民营高校可以精准接入工具的便利,使得系统可以为防范风险提供必要的补充作用。信息系统在设计方面具有天然的全面性,它可以外接国家的政策要求,形成政策的学习及考试内容。它可以外接国家税局管理系统,取得前端业务合理的发票数据,它还可以外接税务认证系统,查验发票的真实性。它可以将取得到前端数据与民营高校设立的约束机制进行实时对比,防止票据的错用乱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阻止相关业务的推进。比如民营高校教职工进行业务报销时,上月引用了某张电信发票报销话费,本月报销时还想再用上月旧发票蒙混过关,系统将及时制止。这在人控时代时,错用乱用发票的情况屡见不鲜,而现在系统代替人工,对电子数据及时核验,防止一票多用的情况发生,降低了税务风险。
系统建设一定程度上需要民营高校投入金钱进行打造,但是一劳永逸的工具可以让内控管理变得简单高效。
民营高校现在内控方面,提倡以预算管理为基础,预算管理的实现方式,也是可以建立在系统功能之上的,有了信息系统的支撑,可以对发生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对比,从明细到汇总数据,将预算的管控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一方面,人控是远远达不到的。
(四)加强审计监督、提高惩处力度
再有先进的管理系统,也离不开人的参与。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建设需要三方面的配合,一方面财务人员的努力,一方面信息系统的辅助,最后一方面,审计监督的作用不可缺少。人控和系统控制都能保证大部分业务符合法律规范与制度要求。但是如果没有审计与监督的作用,人控将失灵,系统控制也可以缺少维护丧失应有的功能。
审计与监督在实际运行环节至少应在两方面对加强内控起到实效作用。一方面,审查作用。另一方面,奖惩作用。审查是必要的,我们内控措施有没有好的执行,需要审查跟进,保证内控的作用发挥。奖惩也是必要的,对于没有执行内控要求的行为,惩罚措施需要及时干预。在趋利避害的人性指引下,惩罚的较强力度将保证后续的业务行为大部分在适当的渠道内运行,也就是保障了民营高校在经营过程中大部分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程平,李雪燃,张昕.基于财务云平台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研究———以重庆海事局为例[J].会计之友, 2018(02):142-146.
[2] 卓林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会计,2020(1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