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 副 黏 病 毒Ⅰ型 (pigeon paramyxovirusⅠ,PPMV-Ⅰ)病是禽副黏病毒引起的鸽的急性传染病,80年代初首先发生在非洲,以后蔓延至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地[1-2],1985年后疾病传至亚洲,1986年前后,在我国鸽群中也发现了该病[3].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肉鸽养殖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各地陆续有发生PPMV-Ⅰ的报道.我国目前控制PPMV-Ⅰ多用鸡新城疫疫苗,在一些鸽场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但PPMV-Ⅰ仍有发生,常出现免疫失败[4],而且目前没有针对此病的特效药.为了有效预防鸽副黏病毒Ⅰ型病,我们开展了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的研制,疫苗研究必须进行免疫效力试验,免疫效力试验的成败与选择的强毒株攻毒剂量直接相关.本文按照兽用生物制品的研究指导原则,通过试验确定了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免疫效力试验的攻毒剂量,为疫苗研制提供了依据.
材料与方法
1、毒株 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第5代(E5代),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分离、鉴定、保存.
2、试验动物 SPF鸡胚,由购自梅里亚-维通试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的SPF种蛋自行孵化至所需的日龄获得;30日龄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120日龄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由上海青浦养鸽场提供.
3、 病毒含量的测定 将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E5代病毒液用灭菌的生理盐水作10倍系列稀释,取10-6、10-7、10-83个稀释度尿囊腔内接种10日龄SPF鸡胚,每个稀释度接种5枚,0.1mL/胚,37℃继续孵育,记录24~120h鸡胚死亡情况,计算其ELD50[5].
4、接种低抗体幼龄鸽试验 将70只30日龄低抗体幼龄鸽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前6组分别肌肉注射10-3、10-4、10-5、10-6、10-7和10-8稀释的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E5代病毒液,1ml/只,第7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隔离饲养,每日观察试验鸽的临床症状,直至攻毒后14日,在观察期间死亡鸽随时取出剖检观察病理变化,14日未死亡者剖检观察病理变化.
5、接种低抗体青年鸽试验 将70只120日龄低抗体青年鸽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前6组分别肌肉注射10-3、10-4、10-5、10-6、10-7和10-8稀释的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E 5代病毒液,1ml/只,第7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隔离饲养,每日观察试验鸽的临床症状,直至攻毒后14日,在观察期间死亡鸽随时取出剖检观察病理变化,14日未死亡者剖检观察病理变化.
结果
1、病毒含量测定结果107.5ELD50/0.1mL.
2、接种低抗体幼龄鸽试验结果
2.1、临床症状 接种后第3日试验鸽出现临床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饮水量增加,羽毛松乱无光泽,垂头缩颈,翅膀松散或下垂,眼半闭.
有的伴有神经症状,头颈扭曲等.接种后第6日试验鸽出现死亡.对照组试验鸽精神和食欲正常,未观察到异常临床症状,具体试验结果见表1.
2.2、病理学检查 接种组试验鸽剖检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剖检变化:腺胃乳头有出血点,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嗉囊内充满酸臭液体及气体,小肠前段出血,尤其是十二指肠黏膜和浆膜出血明显,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等.对照组剖检未见明显的异常变化,试验鸽的具体剖检变化见表2.
3、接种低抗体青年鸽的试验结果
3.1、临床症状 接种后第5日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饮水量增加,羽毛松乱无光泽,垂头缩颈,翅膀松散或下垂,眼半闭.有的伴有神经症状,头颈扭曲等.接种后第7日试验鸽出现死亡.
对照组试验鸽精神和食欲正常,未观察到异常临床症状,具体试验结果见表3.
3.2、病理学检查 接种组试验鸽剖检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剖检变化:腺胃乳头有出血点,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嗉囊内充满酸臭液体及气体,小肠前段出血,尤其是十二指肠黏膜和浆膜出血明显,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等.对照组剖检未见明显的异常变化,试验鸽的具体剖检变化见表4.
小结
1、 根据试验结果判定,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对SPF鸡胚和低抗体鸽有致死作用.
2、 根据表1、表2、表3、表4的试验结果判定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对30日龄和120日龄低抗体鸽的最小致死量(MLD)为病毒液作10-6稀释,肌肉注射1ml/只,即102.5ELD50/只,将1000倍最小致死量(105.5ELD50/mL)作为攻毒试验的攻毒剂量对试验鸽有足够的致病作用.因此,以105.5ELD50/只作为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免疫效力检验的攻毒剂量.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D J,Russell P H.Parson G,et al.Antigenic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vian paramyxovirustypeⅠisolates from pigeon-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study[J].Avian Pathol,1985,14:365-376.
[2]Eisa M,Omer E A.Anatural outbreak of Newcastle dis-ease in pigeons in the Sudan[J].Veterinary Record,1984,114:297-299.
[3]张淑霞,康佐文,杨增岐,等.种鸽新城疫的诊断及防治报告[J].辽宁畜牧兽医,1996(1):32-33.
[4]叶贺佳,仇微红,李敏,等.鸽新城疫灭活疫苗的研究及免疫效果研究[J].中国家禽,2012,34(16):20-24.
[5]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00五年版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