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病毒学论文

从青海凶小库蚊体内分离鉴定LNV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5-27 共3278字
论文摘要

  2005年国际病毒学委员会第8次分类报告正式在呼肠孤病毒科增加东南亚12节段RNA病毒属(SouthEastAsiandodecaRNAvirus,Seadornavirus)。辽宁病毒(Liaoningvirus,LNV)首次分离自我国东北地区采集的蚊虫标本,为Seadornavirus属中唯一可以引起哺乳动物细胞系发生病变的重要成员。目前,仅在我国有LNV分离的报道。据文献显示,LNV能在各种原代和传代哺乳动物细胞系繁殖,且对小鼠致死;我国东北地区人群和许多种鼠类中LNV抗体阳性率很高,提示LNV可能是人类及动物的重要病原体。

  青海省位于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形成独特的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并且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海拔高度差别大,最低海拔为1650m,最高为6860m。独特的高原特点形成了当地媒介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可能存在由媒介昆虫传播的虫媒病毒。2007年7-8月在青海省采集蚊虫标本,从一组凶小库蚊(Culexmodestus)中分离到1株病毒(QH07130)。通过病毒培养特性、血清学鉴定、病毒基因组电泳带型和序列测定分析,证实QH07130病毒为LNV,这是首次在青海省分离到LNV。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 2007年在青海省采集的凶小库蚊标本中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QH07130病毒,由本实验室保存。

  1.2 细胞 C6/36和BHK-21细胞均由本实验室保存。DMEM、RP1640、MEM培养液购自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00U/ml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液、0.25%胰酶、0.02%Versene均由本所配液室提供。

  1.3 间接免疫 荧光试验(IFA)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病变达“+++”时,将细胞吹下,制备抗原片。使用鼠源性黄病毒属、布尼亚病毒属、甲病毒属多克隆抗体和LNV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作为二抗,用IFA对病毒进行初步鉴定。

  1.4 病毒核酸电泳试验 采用Trizol试剂(美国Invitrogen公司)提取病毒核酸,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病毒基因组带型,具体方法参照文献[4]。

  1.5 分子生物学检测 用QIAampViralRNA试剂盒(美国Qiagen公司)提取病毒RNA,利用随机引物和ReadytoGoTMYouprimeFirstStrandBeads试剂盒(英国GEHealthcare公司)制备cDNA。采用LNV第10节段特异性引物(LNVS10REV1:GTT CCC GGA CTTTCA CAG CTA CTT TC;LNVS10FOR1:ATG AGT AACGTG ACA GAG ATT CGT GC)进行PCR鉴定。对PCR产物回收,连接入pGEMTeasy载体(美国Promega公司)进行序列测定。

  1.6 序列分析 从GenBank中收集相关病毒的序列信息,应用ClustalX1.83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MegAlign分析核苷酸差异度,Mega4.0软件完成病毒系统进化分析。

  2 结果

  2.1 细胞病变特点 将QH07130病毒在C6/36和BHK-21细胞上连续感染3代,结果发现QH07130病毒在C6/36细胞上引起病变,在BHK-21细胞无病变产生。经过连续3次传代后,QH07130病毒能够在C6/36细胞上稳定病变,感染48h后即开始出现病变,72h细胞病变可达“+++”。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圆缩、间隙增大和脱落(图1)。

论文摘要

  2.2 病毒抗原性检测 采用QH07130病毒感染的C6/36细胞制作抗原片,分别以黄病毒属、布尼亚病毒属、甲病毒属多克隆抗体和LNV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结果显示,QH07130株只与LNV单克隆抗体产生强荧光信号,荧光颗粒主要分布在胞浆中,与其他抗体均为阴性反应,提示QH07130病毒为LNV(图2)。

论文摘要

  2.3 病毒基因组带型分析 采用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试验对QH07130病毒进行基因组带型分析,以Seadorna病毒属的LNVNE9731株、Kadipiro病毒(Kadipirovirus,KDV)和版纳病毒(Bannavirus,BAV)作为对照。结果显示,QH07130病毒与LNV、KDV和BAV一样,都具有12节段双链RNA的特征性条带,提示QH07130病毒为Seadorna病毒属的LNV。

  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采用LNV第10节段特异性引物对QH07130病毒进行PCR鉴定。结果显示,QH07130病毒经PCR扩增后得到特异性目的条带,将PCR产物进行回收,连接,测序,获得的核苷酸序列大小为844bp。在NCBIBlastn进行比对,该序列与LNVSX0771和NE9712株相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5%和98.0%,与LNVNE9731株的同源性为78.0%,证实QH07130病毒为LNV。

  2.5 系统进化分析 选取GenBank中与LNV第10节段同源的Seadorna病毒属成员和本科室分离的其他LNV的核苷酸信息,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基于Neighborjointing方法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LNV、KDV和BAV位于进化树的不同分支,具有明显的种属差异,QH07130病毒与其他地区LNV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支上,并且与LNVSX0771和NE9712株的进化距离较近(图3)。

论文摘要

  3 讨论

  目前Seadornavirus仅有3个成员:BAV、LNV和KDV。动物实验表明,小鼠首次感染LNV后,会出现虚弱乏力,然后康复;再次接种后,病毒能在小鼠体内再繁殖,小鼠于感染后死于鼻腔和皮下等多部位出血。因此,LNV对人畜可能存在潜在威胁。

  自1997年在我国东北地区采集的背点伊蚊(Aedesdorsalis)中首次分离到LNV,我国新疆、山西、甘肃、辽宁等地也多次分离到该病毒。本次从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也分离到LNV,说明LNV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存,丰富了对LNV地理分布的了解。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所有的LNV分离株都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中,并进一步分为2个亚群,除东北分离株LNVNE9731外,我国其他地区的LNV分离株均位于同一个亚群中,其中青海省新分离株QH07130与东北分离株LNVNE9712的进化距离较近,尤其是与SX0771株的距离最近。从地理分布角度研究,青海省与山西、吉林省分别位于我国的西北、中部和东北地区,地理上相距较远,而从上述地区分离的LNV进化距离却较近,可能与LNV的传播路线有关,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域广阔,地理景观复杂,蚊虫种类较多,理论上可能传播多种虫媒病毒。本次从青海省凶小库蚊中分离到的QH07130株鉴定为LNV具有重要意义。据文献报道,凶小库蚊在当地较为多见,喜嗜人血,并且是多种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我国曾报道从凶小库蚊中分离到BAV。

  1964年,在法国南部采集的凶小库蚊中分离到1株西尼罗病毒(WestNilevirus,WNV)。实验室条件下,凶小库蚊对WNV的易感性高达89.2%,传播率达54.5%,是WNV的主要传播媒介。1977年,在捷克摩拉维亚地区的凶小库蚊中分离到1株Tahyna病毒(THAV),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证实凶小库蚊对THAV的传播能力。上述经凶小库蚊传播的虫媒病毒都是人类发热和脑炎的重要病原,与人类疾病具有密切关系。本次从凶小库蚊中分离到LNV,进一步增加了对该蚊种作为传播媒介的认识。由于凶小库蚊是青海省的重要蚊种,分布广泛,且LNV具有潜在的致病性,因此需进一步加强检测当地蚊虫携带虫媒病毒情况,以及进一步证实LNV与当地疾病的关系,为当地虫媒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陶三菊,蔡增林,杨冬荣,等.从中国东北地区蚊标本首次分离到新亚型Colti病毒[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9,13(3):228-231.
  [2]徐丽宏,梁国栋.引起人类脑炎的新双链RNA病毒[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6,20(3):292-294.
  [3]蔡增林,陶三菊,范永星,等.东北地区人、鼠Colti病毒感染调查[J].沈阳部队医药,2000,13(3):57-58.
  [4]自登云,陈伯权,俞永新.虫媒病毒与虫媒病毒病[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381-423.
  [5]徐丽宏,梁国栋.Colti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病毒学,2002,17(4):385-391.
  [6]吕新军,吕志,孙肖红,等.新疆分离的0507JS60鉴定为辽宁病毒[J].病毒学报,2008,24(6):438-441.
  [7]唐承军,吕志,付士红,等.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病毒分离鉴定[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5):381-383,387.
  [8]查冰,于德山,付士红,等.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011年蚊虫种类及虫媒病毒调查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5):424-427.
  [9]曹玉玺,付士红,张稷博,等.辽宁省部分地区2008年虫媒病毒分离鉴定[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2):93-97.
  [10]刘增加,宫占威,石淑珍,等.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的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的分布与活动规律[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7,14(4):218-224.
  [11]冯云,张海林.重要虫媒病毒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J].医学动物防制,2008,24(3):165-16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