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社交网站( Social Network Site,简称 SNS) 是一种以向用户提供在线社交服务( Social Network Serv-ice) 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平台。目前,以 FACEBOOK、人人网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已经风靡全球,受到了广大网络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用户的追捧和使用,成为他们开展社交活动,建立、维护和扩展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途径。以中国为例,截至 2013 年 6 月底,中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为 2. 88 亿,网民中社交网站使用比例已达到 48. 8%。
在中国的社交网站用户中,20 - 29 岁用户占比最高,达到 34. 1%,其次为10 - 19 岁用户,占比 28. 8% 。社交网站的流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迄今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有些研究揭示了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站对其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后果。例如,朱峰,吕伟( 2009) 指出,社交网站的使用有效降低了青年学生的人际交往成本、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丰富了人际交往内容、促进了人际交往自组织的发展并刺激了人际交往需求的扩张。石周燕,黄朝峰( 2012) 的研究也表明,社交网站已成为我国大学生的高效交际平台,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人际信任和提供社会支持。Ellison,Steinfield & Lampe ( 2007)和 Greenhow & Burton( 2011)的研究均显示,使用社交网站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用户的社会资本。
然而,遗憾的是在现有关于社交网站的大量研究成果中,有关社交网站用户间人际关系建立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少见,对于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交网站用户间好友关系的建立这一问题尚无明确答案。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网络社会学和网络心理学中关于网络人际交往心理的知识,而且对于更好地理解社交网站用户行为和帮助网站运营商改进服务( 如提高好友推荐精度) 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拟基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关于人际吸引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 SNS 用户为样本展开调查研究,以揭示社交网站用户间好友关系建立的影响因素。
二、理论基础
在传统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人际关系建立( 即人际吸引) 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并且结论已取得较大共识。如表 1 所示,根据国内外一些经典的《社会心理学》教材的总结,可以看出接近性、熟悉性、相似性、互惠性以及外表吸引力、热情、能力等个人特征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网络人际交往日益普及。
但是,目前为止在网络社会学和互联网心理学等新学科中,关于网络人际吸引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主要成果如下: 华莱士( 2001) 基于互联网发展早期的网络人际交往相关研究,总结指出网上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接近( 交会频率) 、兴趣相投、关系互补、喜欢的互惠螺旋( 你喜欢我—我喜欢你—你更喜欢我) 、幽默和自我暴露。
郭玉锦,王欢( 2005) 认为,网络交往中的人际吸引因素包括外貌、成功和能力吸引、报酬性吸引、临近性吸引、相似性吸引、互补性吸引、熟悉性吸引和个性吸引力等。
覃征等( 2007) 总结指出网络交友中的吸引法则包括志趣相投、关系互补、螺旋法则和幽默等。
王晓云( 2009) 的研究发现,有 7 个因素在一般网络交友动机与寻找网恋动机下皆为网络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正向肯定特质、幽默感、文字/符号掌控能力、自我揭露、两性吸引、网络或者物理时空的接近性与熟悉感及神秘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影响线上和线下人际吸引的具体因素虽然因交往环境的差异( 虚拟赛博空间VS. 现实物理空间) 而有所区别,但是主要影响因素是基本一致的,即接近性、熟悉性、相似性、互惠性以及外表吸引力和幽默等个人特性等因素。
三、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设计
基于本研究的目的,笔者设计了“社交网站中好友关系建立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社交网站使用情况、社交网站内好友关系建立影响因素以及个人基本资料。( 1) 社交网站使用情况部分包括 2 个题目,分别询问是否使用社交网站以及主要使用哪一( 几) 个社交网站。
( 2) 好友关系建立影响因素部分进一步分为两个板块来设计题目: 一是“用户在添加他人为好友时对相关因素的看重程度”。如表 2 所示,本研究考虑了 5 大类 13 种因素。针对这 13 个影响因素,分别设计题目询问被调查者对该因素的看重程度。题目采用 Likert 五级量表计分,由完全不看重到非常看重,分别给予1 到5 分。二是“用户在社交站点内添加好友时的倾向性”。针对上述 13 个因素,分别设计题目询问被调查者更倾向于结交何种人为好友。例如,性别偏好下设三个选项: 同性、异性、无所谓。
( 3) 个人基本资料部分包括 3 个题目,分别询问性别、年龄和学历。
因素类别具体因素熟悉性对方公开的个人信息量、对方的状态/日志/相册数接近性对方目前工作或学习单位、对方目前所在城市或地域相似性对方对方喜欢的( 如公共主页) 、双方共同好友数个人特征对方的性别、对方的外表关系收益对方的站内好友数、与对方成功结交的收益预期。
( 二) 数据收集
鉴于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中使用 SNS的人比例较高且使用较为频繁,再考虑到调查取样的便利性,本研究选择了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本研究采取的数据收集方法如下: 首先,笔者从所在学校的任课班级中征集了 20 名本科生( 大二学生和大四学生各 10 人) 和 10 名研究生志愿者作为种子调查员。
这 30 名种子调查员均为目前国内用户数领先的社交网站人人网和 QQ 空间的用户。然后,请这 30 名种子调查员各自向自己所在的社交网站中 5—20 名当前身份为在校学生的朋友发送电子问卷并负责及时回收。在这种调查方式下,由于被调查者与种子调查员之间存在强关系,因而可以提高被调查者的问卷填答响应率和填答的认真度。此次调查的时间期限为 2013 年 4 月 1 日至 4 月 20 日,共回收问卷382 份,经严格检查后剔除 42 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 340 份。在这 340 个有效样本中,本( 专) 科生与研究生比为66. 5∶ 33. 5; 男女性别比为58. 2∶ 41. 8,与CNNIC 公布的 2012 年底中国社交网站用户性别结构( 53. 7∶ 46. 3) 相比,男性比例略微偏大。
( 三) 数据处理
对获得的有效样本数据,本研究利用 SPSS16. 0软件进行了均值、标准差、频率等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
四、研究发现
( 一) 熟悉性的影响
熟悉性是指社交网站用户对目标好友信息的了解程度,以目标好友在站点内的个人信息曝光程度来表示。目标好友在站点内公开的个人基本信息越多,更新的状态留言、发布的日志和上传的相片数越多,则曝光程度越大,用户对其就越熟悉。
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目标好友公布的个人信息量、状态/日志/相册数的看重程度均值分别为 3.12( S = . 933) 和 3. 17 ( S = . 849) ,表明 SNS 用户在添加好友时比较看重对方的信息曝光程度。进一步对用户添加好友时的倾向性分析发现,有 64. 7% 的人选择倾向于公开个人信息量多的人为好友,有62. 4% 的人选择倾向于状态 / 日志 / 相册数多的人为好友。这说明社交站点用户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曝光程度高的人作好友,反映出用户对目标好友的熟悉性越高,越愿意与之成为好友。
( 二) 接近性的影响
接近性是指社交网站用户与目标好友之间的地理位置的接近程度。若双方目前工作或学习单位、目前所在城市或地域相同,则双方的接近性高。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目标好友目前工作或学习单位、目前所在城市或地域的看重程度均值分别为 2. 86( S = . 999) 和 2. 78( S =1. 084) ,表明社交网站用户在添加好友时不太看重对方与自己在物理空间上的临近性。进一步的倾向性分析发现,有55. 9% 的人选择无所谓对方目前工作或学习单位,有 54. 1%的人选择无所谓对方目前所在城市或地域。这说明用户在社交站点内结交好友时并不重视地域因素,反映出接近性不是社交站点中好友关系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三) 相似性的影响
相似性是指社交网站用户与目标好友在个人背景资料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双方在年龄、籍贯或家乡、毕业或所在学校、喜欢的公共主页等方面相同的地方越多,双方的共同好友数越多,则相似性越大。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目标好友的年龄、籍贯或家乡、毕业或所在学校、喜欢的公共主页、双方的共同好友数等因素的看重程度均值分别为 3. 76( S =1. 034) 、2. 97 ( S = . 986) 、2. 95 ( S = . 958) 、2. 90 ( S= . 781) 和 3. 40( S = 0. 905) ,这表明 SNS 用户在添加好友时比较重视对方的年龄和双方共同好友数的多少。进一步的倾向性分析发现,有 67. 1% 的人选择倾向于结交同龄人,61. 18%人选择倾向于结交有多个共同好友的人,50. 59%的人选择倾向于与喜欢的公共主页有相同的人结交。但是,也分别有67. 6% 和 67. 1% 的人选择无所谓对方的籍贯或家乡、毕业或所在学校。综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社交站点用户在结交好友时主要重视双方在年龄、爱好、在线好友等方面的相似性,而不太看重籍贯或母校等方面是否相似。
( 四) 个人特征的影响
由于社交网站中的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种计算机媒介的沟通( CMC) ,用户难以通过目标好友有限的在线信息和行为来判断其能力和个性特质等隐性个人特征,因此本研究只考虑性别和外表等显性的个人特征对关系建立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目标好友的性别、外表看重程度的均值分别为 3. 66( S = . 910) 和 3. 62( S =1. 001) ,这说明用户在社交网站中交友时依然重视对方的性别和外表等外在特征。进一步的倾向性分析显示,48. 8% 的人选择倾向于结交异性,54. 1%的人选择倾向于添加外表有吸引力的人为好友。这表明性别和外表等个人特征对社交网站用户间好友关系的建立存在重要影响。
( 五) 关系收益的影响
关系收益是指社交网站用户对成功与目标好友结交所能带来的关系回报的估计。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和迈尔斯的吸引的回报理论均认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关系收益和成本的影响,人们喜欢建立并愿意维持那种回报大于成本的人际关系,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与我们得到的回报有关的人。在本研究中,以对方的站内好友数和成功结交的预期收益这两个因素来代表关系收益。因为用户与对方成功结交的收益预期越大,对启动这段关系动机就越强。而目标好友的好友数越多,用户越可能通过该好友结交更多的好友或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从而潜在收益越大。
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目标好友的站内好友数以及成功结交的预期收益的看重程度均值分别为3. 14( S = . 770) 和 3. 60( S = . 974) ,表明社交网站用户在添加好友时比较重视关系收益。进一步的倾向性分析发现,有 55. 3%的人选择倾向于结交预期收益很大和较大的人为好友,这说明社交网站用户间好友关系的建立会受到关系收益的影响。
五、结论与讨论
综上,根据社交网站用户在线结交好友时对相关因素看重程度的均值大小,可以看出对社交网站用户间人际关系建立影响作用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年龄( x = 3. 76) 、性别( x = 3. 66) 、外表( x = 3.62) 、预期收益( x = 3. 60) 、共同好友数( x = 3. 40) 、状态/日志/相册数( x =3. 17) 、好友数( x =3.14) 和个人信息量( x =3. 12) 。这表明社交网站内青年用户间好友关系建立的主要影响因素类别为: 相似性( 年龄、共同好友数) 、个人外显特征( 性别、外表) 、关系收益( 预期收益、好友数) 和熟悉性/自我揭露( 状态/日志/相册数、个人信息量) 。这一结果与已有的关于人际吸引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此外,本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结论:
第一,临近性对社交站点内的人际关系建立的影响作用被认为较小。在现实空间的人际交往中,临近性可以通过影响交往的成本和收益以及通过影响熟悉性和相似性来影响人际吸引,因而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在网络空间中,互联网的特性使交往双方能够无视物理距离的远近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交互,以及持续、实时地了解彼此从而增进熟悉性和相似性。
第二,与现实空间中的一样,性别和外表等外显的个人特征对网络空间中的人际吸引的影响作用依然很大。在互联网发展早期,限于当时的网络技术条件( 页面和交流主要是文字) ,一些研究者曾认为网络人际交往中外表吸引力的作用会下降,内在吸引力会上升,影响交往的因素将由现实交往的“由外而内”转为网络交往的“由内而外”。但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人们可以综合利用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自我和开展交往,从而使外表重新开始发挥其对人际吸引的重要作用。例如,Wang,et al. ( 2010) 的研究显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社交站点用户均更愿意与那些有吸引力照片的异性启动在线友谊。这一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的发现一致。
第三,不同性别的社交网站用户只在籍贯或家乡这一因素对好友关系建立的影响看法上存在显着差异。针对性别因素所做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看重目标好友的籍贯或家乡( F =16. 267,P = . 000) ; 而卡方检验的结果则显示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无所谓对方的籍贯或家乡。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女性的安全防卫意识相对更高,与来自相同地域的人交友,一方面因为有相同的生活和社会习俗而比较容易交往,另一方面也因为相对熟悉而感觉交往更加安全和更有控制感。
本研究虽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值得继续探讨和完善的地方。例如,本研究没有考虑不同交友动机下的情况,未来可以就不同的交友动机分别调查各类因素对社交网站用户间人际关系建立的影响大小。又如,本研究采用的是基于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继而主要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结论,未来可以考虑采用实验法对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加以更加严谨的检验。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2012 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R].2012. 12
[3]朱峰,吕伟. 校园 SNS 时代青年网络社会人际交往行为透视———以校内网现象为例[J]. 山东团校学报,2009( 3) : 25 -29.[4]石周燕,黄朝峰. SNS 网站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调查与分析———以“人人网”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3) :123 -125.
[5]Ellison,N. B. ,Steinfield,C. ,& Lampe,C. ( 2007) .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 - Mediated Communica-tion,12,1143 - 1168.
[6]Greenhow,C. ,& Burton,L. ( 2011) . Help from my“friends”:
Social capital in the social network sites of low - income students. Journal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45,223 - 245.
[7]Antheunis,M. L. ,Valkenburg,P. M. ,& Peter,J. ( 2010) . Get-ting acquainted through social network sites: Testing a model of onlineuncertainty reduction and social attrac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6,100 - 109.
[8]阿伦森,威尔逊,埃克特. 社会心理学( 第五版·中文第二版)[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9]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 第8 版) [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0]巴伦,伯恩. 社会心理学( 第 10 版)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泰勒,佩普劳,希尔斯. 社会心理学( 第 10 版)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沃切尔,等. 社会心理学[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13]乐国安. 社会心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4]华莱士. 互联网心理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5]郭玉锦,王欢. 网络社会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6]覃征,等. 网络应用心理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17]王晓云. 大学生网络交往中人际吸引因素的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09( 1) : 143 - 144.
[18]欧贞延. 网路上的人际吸引[J]. 网络社会学通讯期刊,2003,31,http: / / www. nhu. edu. tw / ~ society / e - j /31 /31 - 17. htm. .
[19]Wang,S. ,et al. ( 2010) . Face off: Implications of visual cues oninitiating friendship on Facebook.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6,226 -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