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表演论文

以人物基调、表演细节、体验情感实现性格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17 共9557字

  什么是性格?性格作为一种独特的“属性”区分开了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而在表演体系中的性格更具有独特、强烈的形象感,更加有感染力和魅力。林洪桐老师指出:“性格魅力是艺术创作,也是演剧艺术魅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②演员通过性格化的创造方法来展现每一个角色特有的心灵轨迹,赋予角色灵动的、独立又饱满的生命,从而为观众奉上一个立体的、典型的并有着鲜明性格魅力的舞台形象。林洪桐老师主编的《表演教学手册》中将性格化涵盖的方面一一列举,分为年龄的性格化、民族的性格化、社会归属的性格化、职业的性格化与个性的性格化,还有动作的性格化,化妆、服饰上的性格化以及语言的性格化③.本文将从人物基调、表演细节以及体验情感三个主要方面来探讨性格化的实现途径。

  一、人物基调决定人物性格

  人物基调是任何演员进行表演创作的大前提,只有准确地确立基调,才能进一步展开深化角色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从人物基调入手,来探讨性格化实现的途径。

  人物基调方面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准确归纳角色;另一个是作为演员进行二度创作的角度,如何全面定位角色。

  (一)剧作家对角色的定位

  在文学作品中,剧作家通过文字的描述来着重刻画突出角色的艺术形象,描绘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且都具备典型的性格特征。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多数是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对人性的认识,以及在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艺术形式创造出具备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并且能够反映一定社会现象本质的人物形象。因此,探寻人物性格特征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过对剧作的分析,了解和把握角色的定位。

  1. 类型定位

  通过对剧作家笔下文字的探寻,以及对视频、文字资料的大量查阅,演员开始为自己将要塑造的角色类型进行定位,包括历史与当今时代背景的定位、服化的定位、具体人物身份的定位、从事行业的定位、特殊年龄的定位、人物性格的定位等等。在所饰演角色的类型方面进行定位,是好人是坏人?是贵族是军人?是老人是孩子?再结合演员自身积累的生活经验,先给角色定一个大的表演基调,搭起一个基本的框架,也就是角色的“骨架”,使其可以成为一个立得住的“人”.

  2. 特型定位

  通过类型的定位后,我们想要赋予这副“骨架”血与肉,那么我们一定要从类型中寻找特型,独特的性格造就独特的灵魂,而任何一个灵魂都拥有一个属于他的世界,有他的思想、情感倾向、独特的表达方式。所以,发掘角色性格中的与众不同,对于表演创作,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对任何一个所饰演的角色进行挖掘,都是十分复杂的。比如说在舞台上我们经常可以接触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人物类型,例如商人、军人、贵族等等,此时如果演员只为了完成表演任务进行创作,将人物形象混同于人物类型,那么塑造出来的角色将是大同小异的、平面的、缺乏真性情的。在剧本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文字,用这些特定的文字来化成自身组建所饰演角色的基本要素,再通过深入的挖掘,丰富文字下面的含义,丰满所塑造的角色。

  (二)演员对角色的定位

  站在剧作家的角度,主要是从文字上面进行分析,那么当一个演员创造角色时,我们要在分析剧作家文字的基础上,再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角色的定位。

  1. 时代背景

  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的人物。随着整个社会的潮流风尚的改变,新鲜事物随着发展与进步也不断被人们所接纳。时代背景搭建起了基本的角色基调。作为演员对角色进行定位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剧中的大时代是不同的,才会有专属于这部剧、这个角色的独特表现手段。例如最近非常火的一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学里发生的一系列与“青春”这个词汇密不可分的故事。包括女主角郑微的穿着打扮以及说话方式,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典型地标识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时代的标志,为剧情的发展、演员的表演状态进行了铺垫。了解了时代背景,会更清楚明白剧中人物的思想状态与表达方式,进一步完善演员对角色的定位。

  2. 民族地域

  民族与地域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各不相同的区域文化上。不同的民族与地域有着不同的区域文化。正是这些区域文化的大相径庭,直接影响了不同角色在戏中的表达。区域文化的不同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方式(方言)、生活习惯、民族服装、宗教信仰等等上,更加深刻地影响到了角色特有的文化传承。当一部戏的背景被设定在了一个特定地域内,比如说黄土高原的《红高粱》、东北林地的《林海雪原》或是海岛上拍的《非诚勿扰》等等,每一个不同的区域,人们的表达方式都是不相同的,并且都存在着他们的独特性与典型性。这些种种的不同,使得在创造一个角色时需要更加深入地进行了解、探寻,最终为角色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3. 社会关系

  在生活中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属性,扮演着不同的生活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关系。比如有领导与下属、父亲与女儿、老师与学生、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等等。

  这些社会属性上还迭加着许多隐形的关系,比如情感上的远近亲疏,利益上的轻重异同。各种社会关系决定了角色之间的情感表达,或是亲近友善,或是针锋相对,或是表里不一……在分析剧中人物关系时,从社会关系这个层面进行思考,角色们演绎剧本时所会产生的彼此之间的表演交流,这样的关系变成了如何交流的总体参照。通过挖掘每个事件表象下的实质,分析当时的时代特征、阶级背景、寻找矛盾冲突、利益关系,准确找出所饰角色与不同的人物之间的最为细微的关系,尤其要注意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角色与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不是永远固定的,他们会随着背景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只有对剧作家设定的不同的社会关系透彻深入地进行分析,我们才能充分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内在性格。

  4.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十分具有影响力。不仅仅是职业特定的外形服装、语言模式、思维方式等等,职业生涯的经历也会使人的性格与众不同。就拿一名教师来举例,不同岗位的教师所形成的性格也会不一样。

  例如一个幼儿园老师是一名启蒙教育者,面对的都是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孩子天性里充满了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好奇,老师也自然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一定是相对“孩子气”的、温柔的;再拿大学老师来讲,大学中的老师知识渊博,对他们的学生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是在精神层面的领导与指引,自身所散发出的气质是不同的,在沟通交流上的话题,也是不同的。准确地了解到这些并且熟练地运用到角色上,才能够使人物更加丰满生动、更有生活气息。

  5. 年龄阅历

  我们的一生都是从年轻到年迈,角色也是这样。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物,性格特点与行为逻辑也是千差万别。年龄直接影响着思想成熟的程度,而思想又直接决定着不同的行为逻辑与处世态度。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要分析角色存在的年代。不同的社会潮流会直接造就着人物的思想,指导着他们生命的轨迹。

  理清楚这些,是正确塑造出剧作家笔下角色的年龄存在状态的根本。之后我们要注意到的,是角色本身的行为特征。比如说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等等,这是大的分类。而在每一个分类里进行区分又可以细化成不同的人物的不同状态,如健康状态、经济状态等等都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物不同的表达模式。从性格状态来说,用老年人打比方,可以是脾气怪癖的老婆婆、性格爽朗的老先生、深沉吝啬的老财主、慈祥温暖的老奶奶等等。通过在年龄方面的细化分析,使得角色定位从外貌表达到内心思想得到更进一步的细化。

  通过从这些不同方面的准确定位,我们所塑造的角色的性格,被赋予了最基本的血肉与骨骼。

  二、细节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在职业规划上,在表演中也是如此。细节决定了表演的质量,更是一把测量表演是否真实的标尺。

  (一)生活中真实人物形象的细节积累

  斯坦尼曾说过:“演员是从实际生活或从想象生活中来汲取生活所给予人的东西。但他要把所有印象、热情、愉快,把别人所体验到的那一切都变成创作的材料。”④生活中有大量的元素是需要演员去积累的。演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那些没有被人发现的深刻内容,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的深刻、探寻人的精神世界,捕捉到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并充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以后表演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感来源。

  (二)细节在表演创作中的体现

  1. 生活经历细节

  在生活中人们的差异千差万别,每一种生活所给予的烙印都促进了一类性格的形成。比如说一个非常爱干净的人,自然产生了一些独特的生活习惯,比如早上起来叠好被子,无论上班与否都要打扫好房间才可以开始洗漱,会非常在意房间里是否存在卫生死角;出门在外手提包里会准备手绢,不喜欢直接用手接触公共设施等等。这些生活经历所赋予角色的独特的特点,被演员捕捉到后充分利用,那么就可以说,在角色扮演中,一个人在生活细节方面的特征将会被演绎得活灵活现。

  2. 外貌细节

  斯坦尼说:“为了探索外部形象,我们穿上各种各样的衣服、鞋子、衬垫,粘上鼻子、胡子,戴上假发、帽子,希望能捕捉到外貌、声音,从生理上感觉到所描绘的人物的身体,我们只靠偶然的机会,为了寻找这种机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排演。但是,不好的方法也不见得完全没有好处,就拿当时来说,演员毕竟学会了掌握形象的外部性格化,而这是演员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方向。”⑤这一点其实十分关键,有时恰恰是一个小道具一件衣服让一个演员无论从外貌还是内心都真正地贴合上了人物。许多着名表演艺术大师都十分注重这一点,他们常常在接到角色的下一刻就去服装间寻找适合这个人物的服装,给自己装扮起来,在脑海里构想这个人物的长相、衣着、声音、典型动作等等,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更加接近角色。老师常常会要求我们通过眼神、步伐、语气等一些外部塑造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在把握角色基调的同时,我们会再通过服装、化妆和特定的小饰物等,给性格角色再添一道色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