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紧急,造成的危害较大,高校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下,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法治意识,发挥依法防控的作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至关重要。文章以高校安全教育为切入点,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情况,重点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及策略,旨在说明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期指导事件。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高校; 安全教育;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给高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个别大学生不服从防控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坚守法治底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对高校师生进行法治教育,普及疫情相关的法律知识,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形成高校师生的行为自觉,从而有利于坚守法治底线。二是有利于推动依法治理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高校中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使高校师生认识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条例和实施细则,便于借助法律中典型案例的阐释,了解依法治理工作的合法合规。三是有利于高校主动配合防控工作。高校安全教育以让广大师生知法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师生更好地守法,主动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防控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意义重大,用法律守护师生安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显得格外重要。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法治观念较为淡薄、普法教育机制尚不健全、普法宣传引导方式落后以及法治实践教育有待优化等问题,制约着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2],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学生法治观念较为淡薄
就目前而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学生法治观念较为淡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相关法律的重要性,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加之现有的安全教育工作多是由思政教师兼职在做,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教师,相应的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经验不能较好地阐释、传达给学生,学生难以提高学习相关法律的意识。
(二)安全教育机制尚不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安全教育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现阶段,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管理体制问题没有真正理顺,对安全教育法律普及工作缺乏重视,没有形成安全教育组织体系,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缺乏对安全教育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估、高校安全教育普法的工作联动机制不到位等,影响着普法效果。
(三)安全教育宣传引导方式落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宣传教育方式较为落后,仍然沿袭传统的宣传方式,法治宣传模式单一,法治宣传方法不灵活,安全教育渠道较为单调枯燥,没有积极引用新媒体技术做好宣传引导,没有采取多样化、多渠道的宣传引导方式,使得高校安全教育不能实现法律普及的目标,对传统安全教育形式的反思与创新势在必行。
(四)法治实践教育有待优化
法治实践教育有待优化,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当前,在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治实践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在普及法律的过程中,高校仅从理论高度对安全教育问题进行强调,没有从实践教育方面采取措施,安全教育工作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迫切要求优化法治实践教育。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的策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安全教育水平,在了解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现状的基础上,其相应的安全教育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
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的关键。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而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完善高校安全教育治理结构,从组织层面引起重视,重点加强对高校安全教育方面的法律普及工作[3]。二是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安全教育方面的法律知识,通过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治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加强家校合作共育,发挥家庭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深入开展“法律进家庭”等活动,让安全教育在高校教师的带动下,更加深入人心。
(二)健全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
健全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安全教育工作更为紧迫,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才能确保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成效[4]。在具体做法上,一是要建立“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工作联动机制。在确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扩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覆盖面,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有章可循,形成各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合力。二是要规范普法流程。应将安全教育工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做好分工,使高校安全教育人员各司其职,提高安全教育工作效率。三是建立安全教育绩效评估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应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教育规划的实施,建立起一套长效的安全教育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在制订具体的安全教育工作目标量化考核方案时,结合具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际情况,做好评估。评估体系可以通过制度建设、工作内容、工作实效、指标设定、分值比重等方面进行布局,力求做到安全教育绩效评估操作可行,布局合理,提高安全教育工作的执行力。
(三)充分利用移动多媒体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移动多媒体宣传引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要想在宣传引导方面进行创新,必须结合新时期安全教育宣传引导的特点,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高校安全教育宣传引导措施。除传统安全教育如座谈会、挂横幅等,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法律的解读,也应做好常规化、常态化工作。而为了弥补传统宣传引导方式的不足,则要创新安全教育工作,用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图书室、校内广告立柱、电子广告显示屏等,都可以利用起来,充实到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之中,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移动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如QQ、微信、微博等形式,发布法治宣传知识,加大宣传的辐射面。还可以以文艺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如通过电影普法、文艺普法、法律咨询、法律集市、普法一条街等。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用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增强安全教育实效[5]。此外,鼓励更多的专业法律工作者和法律院校教师、学生加入高校安全教育志愿者队伍中来,也有利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四)彰显法治实践的示范教育作用
彰显法治实践的示范教育作用,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举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应理论联系实际,做好法治实践的示范教育,才能最大化发挥高校安全教育作用,使安全教育相关法律学以致用,促进高校师生对安全教育相关法律认识的提高。在具体做法上,扎实做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彰显法治实践的示范教育作用,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并举,在宣传安全教育相关法律的同时,现身说法进行相关的法治实践活动,增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内容,鼓励高校学生用身边的实例学法、说法,做好高校安全教育的交流沟通[6]。不仅如此,还要教育并引导高校师生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安全法律,尤其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新的法规、规章、条例要进行重点分析,引导高校师生依法参与自治和依法办事,将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潜移默化渗透于法治实践中,进一步加强高校师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法律素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进而推动依法治校。
总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安全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想做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对高校而言,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从安全教育的理念出发普及法律知识,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健全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移动多媒体宣传引导、彰显法治实践的示范教育作用,多措并举做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师生的法律意识,使之能够知法、懂法、用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合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高校和谐、安全校园环境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蒋昊霖.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研究[J].法制博览,2019(32).
[2]王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理性思考分析[J].公关世界,2020(10).
[3]周大智.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强化高校工会组织的维权能力建设[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4] 张美金,尚航.高校应急管理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丝路(上旬),2020(6).
[5]王志建,周浩.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探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6]周昕.疫情防控期“禁足”的法治思考[J].青少年法治教育,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