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和文献回顾
中国社会学自 1979 年恢复重建以来,经过老一辈社会学家和社会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逐步规范和走向成熟的阶段。
步入新世纪,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具有的进步和代价、成就与问题的二重性特点,为社会学研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视域空间和丰富的研究论题。当代中国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以其经验性、应用性着称。
社会学界同仁基于扎实的社会调查和严谨的学理论证,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事业的科学发展,也为社会学学科建设及其研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数据支撑和理论启迪。国家社科基金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代表了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及相关研究的风向标,其对于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国家社科基金设有 23 个学科以及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已形成重大项目、年度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六大类别的立项资助体系。其中,年度项目设立于 1986年,西部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和重大项目均设立于 2004 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设立于 2010年。统计发现,自 2004 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呈逐年递增态势。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以每年 2 - 3 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显示出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资助力度明显加大 ( 见表 1) 。【表1】
笔者对截至 2013 年底中国知网 ( CNKI) 收录的 178 篇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研究综述进行了整理归类。研究发现,自 2000 年以来,高校及社会科学界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从研究主题看,相关研究综述主要针对国家社科基金历年立项分布状况展开统计分析,并且涉及了除军事学之外的所有立项学科 ( 军事学因涉密未对外公布) 。总体上看,既有十年以上长时段的全学科覆盖统计分析,也有三、五年乃至某一年度的统计分析; 既有分地区省情的立项统计,也有按高校、社科院等单位系统归类的立项分析; 大多数是基于学科门类或具体问题展开的立项统计分析。
目前,相关立项综述中主要有两种情况涉及社会学立项统计分析: 一种是按全学科覆盖口径的统计分析,研究者对相应年限的社会学立项进行统计; 另一种是针对具体论题的统计分析,研究者对年限内社会学立项中涉及此类论题的项数进行统计。对各种具体论题的立项统计分析表明,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众多共同关注的论题交集,现有立项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交叉分析趋向。纵观现有立项统计综述,专门针对社会学学科立项的专题统计分析尚未觅见。那么,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立项遵循着怎样的发展轨迹? 其分布特征、研究重点和热点以及未来走势如何? 这些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答案。进一步探讨和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提升研究者的科研水平,促进社会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004 - 2013 年是中国新世纪经济社会大发展和学术文化大繁荣时期,以近十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研究总体,能够充分代表社会学界科研水平并反映其最新进展。
鉴于特别委托项目主要承担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交办的研究任务,重大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社会学立项较少,西部项目社会学仅立项 152 项 ( 最近两年未区分学科类别无法计入)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针对外译的新立项目,同时考虑年度项目占据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主体。为便于统计分析,本研究决定剔除这五大类,从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中选取2004 - 2013 年社会学立项名单作为统计分析的样本。将各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立项名单在Excel2003 系统中汇总,共获得 1232 个有效数据样本。
本研究即基于 1232 个有效数据样本展开具体分析。在数据处理中,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归类,将其导入 SPSS20. 0 软件系统进行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考察近十年社会学年度立项的多维分布特征; 然后将所有社会学立项题目转换为纯文本格式,使用 ROST NAT 软件系统对纯文本文件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探寻近十年社会学年度立项的研究主题热点及其发展趋势。
三、立项分布特征分析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立项名单主要涉及七个变量,即项目名称、负责人、所在省市、工作单位、项目类别、预期成果、计划完成时间。根据样本的核心变量构成,本研究拟从项目类别、机构、地区、单位、核心主持人、预期成果形式等维度统计描述近十年社会学立项分布特征。
1. 立项类别分布概况表 2 数据显示,社会学年度立项类别中,重点项目占比很小,合计不足 5%; 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占据主体。其中一般项目总数超过青年项目总数,但是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之间呈 “此消彼长”态势,近三年来青年项目数均超过一般项目数,表明国家社科基金开始向青年研究者倾斜。从年度发展来看,社会学立项数总体呈递增趋势,不过其占年度立项总数比例一直徘徊在6% 左右,位列各学科立项的前几名,表明社会学在各学科立项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社会学立项占年度总项数之比在 2010 年出现了明显下降。进入 “十二五”期间,社会学立项数虽然逐年增加,所占比例略有提高,但仍未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究其原因,既可能缘于社会学研究共同体自身实力的下降,也可能缘于其他学科 “抢占”了社会学关注的公共研究论题,或者兼而有之,抑或是还有其他原因,需要引起社会学界同仁的高度重视。【表2】
2. 分机构、地区、单位的统计分析( 1) 立项的机构分布情况。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主要隶属于高校、社科院、党校、党政机关及军队等机构系统。统计发现,近十年来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立项中,高校 ( 80. 6%) 、社科院( 12. 3%) 、党校 ( 5. 8%) 三家囊括了立项总数的 98. 7%,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力量。可以看出,社会学立项与年度立项整体构成相似。高校和社科院等系统作为科研人才云集的地方,成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的重镇。
( 2) 立项的地区分布情况。统计发现,近十年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立项中,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浙江位列前五,项目合计占总数的46. 3% ,说明立项集中在少数科研强省。除福建外,几乎所有的沿海发达省份立项数都位居前列,表明科研生产力的分布与地区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北京作为首都地区,高校及科研院所云集,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海、江苏、湖北、浙江、广东、山东等地立项居前则印证了这些地区在经济和教科文水平方面的发达程度。云南、江西作为中西部省份能够跻身于前十,成绩较为突出。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社会学立项相对较少,与东部沿海省份差距较大。不过,西部项目中的部分社会学立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部省份立项偏少的缺憾。
( 3) 立项的单位分布情况。统计发现,近十年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立项中共有 343 个单位获得资助。其中,181 个单位获得 2 项及以上资助,占立项数的 86. 9%,162 个单位分享剩下的13. 1% ; 获得 5 项及以上的单位有 84 个,占立项数的 65. 6%; 获得 10 项及以上的单位有 28个,占立项数的 36. 7%。数据表明,社会学立项相对比较集中,同时又有较多单位获得资助,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学专业在高校的普及性,另一方面通过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也扩大了社会学的学科和学术影响力。在社科院系统中,中国社科院( 33 项) 、上海社科院 ( 14 项) 和江苏社科院( 12 项) 分列前三甲,合计占社科院系统 151 项的 39. 1%,显示了强大的科研生产力。在高校系统中,中国人民大学 ( 30 项) 、北京大学 ( 25项) 、中山大学 ( 22 项) 、南京大学 ( 21 项) 位列前四,上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以 20 项并列其后,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以 17 项并列第九。
高校前 20 强合计占立项数的 27. 8%。高校立项分布表明,社会学专业传统强校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占有明显优势,比如排在前列的大多数高校; 而一些新整合的综合性强校也能占得一席之地,比如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等。
3. 核心主持人、预期成果形式和结项率分析( 1) 核心主持人情况。项目核心主持人是科研队伍中的领军人物,对学科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近十年社会学年度立项中,先后有 80 位申报者获得 2 次立项,其中一位获得3 次立项。他们占主持人数的 7. 0% ,而立项之和占总项数的 13. 1%。这与文献计量学学者普赖斯 ( PRICE·D) 教授提出的 10% 的主持人承担 50%左右课题的理想值有很大差距,说明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项目核心主持人不论是人数还是平均主持项目数都明显偏少。
( 2) 预期成果形式。近十年社会学立项单独以研究报告或专着成果形式结项的合计占48. 5% ,同时以专着、研究报告、论文集中的两种形式结项的合计占 47. 8%,专门以论文集结项的较少,仅占 3. 7%。其中,以专着作为主要结项形式的占到 47. 2%,说明研究者十分注重结项的质量,希望通过立项资助获得一定的学术积累和成果。由于社会学学科的经验性、应用性特点,以 研 究 报 告 为 主 要 结 项 形 式 的 占到 49. 1%。
( 3) 结项情况。近十年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已结项数为 362 项,占到期应结数 949 项的38. 1% 。
可见,社会学结项率不高,期内结项率也很低。这不是社会学单科现象,国家社科基金结项率整体都不高,已结项的也大多为延期者。例如,图书馆、情报和文献学 1997 - 2008年结项率为 54. 4%,统计学 2006 - 2010 年结项率为 27. 9%,体育学 1999 - 2008 年结项率为 67. 67%。
这种现象的存在与项目管理中“重申报、轻研究” “重立项、轻结项”的导向有很大关系。但客观地分析,国家社科基金结项要求高、期限相对短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除实效性强的对策性研究以外,基础性、理论性研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另外,以高校为主体的立项者大多从事着较为繁重的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立项研究的有效完成。
四、研究主题与热点分析
立项题目是对研究主题的精炼概括。通过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可以反映出研究的热点及其发展方向。本研究使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教授领衔开发的 ROST NAT 软件系统对近十年社会学立项题目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网络图。运用 ROST NAT 软件中的 “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技术,通过 “提取高频词、过滤无意义词、提取行特征”等程序处理,可以根据关键词或研究题目自动构建社会网络图,从而得到研究对象的关系图谱并发现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向。根据 ROST NAT 软件中的 “词性识别与词频统计”程序生成的总词频 ( 见表3) 以及社会网络图显示, “研究、社会、机制、社会学、农村、城市、农民工、中国、社区、文化、模式、社会工作、变迁、政策”等构成了社会网络图的主要关键节点。对社会网络图进行进一步的多维标度分析 ( MDS) 后,形成新的分析图谱 ( 见图 1) ,通过该图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近十年来社会学研究立项方面的热点。具体而言,从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立项主题视角观之,近年来社会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表3】
1.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三农问题研究自 2005 年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任务以来,新农村建设研究一直倍受关注,成为三农问题研究的焦点视角。农村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各类保障制度研究、农村各类弱势群体研究、民间金融组织研究、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土地流转制度研究等方面。农民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和市民化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城市融入问题、农民工社会政策、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活、婚恋和城市融入等问题研究。农业问题立项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等方面。三农问题中的农民工问题、失地农民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城市融入问题大多与城市化、城镇化问题研究结合在一起。
2.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2004 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以来,和谐社会及社会稳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其中藏区和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问题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中共十七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战略目标后,社会建设、社区建设、社会管理研究等开始兴起。社会建设中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并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社区建设主要论及城乡社区建设和治理结构问题; 社会管理主要针对农村及民族地区的基层组织、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
3. 民族地区问题研究2008 年西藏 3 ·14 事件和 2009 年新疆 7 ·15 事件引发国内社会学者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安全形势的极大关注,近年来民族地区问题研究逐渐升温。相关研究涉及的论题多且杂,主要有民族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宗教信仰问题、非政府组织、国家认同意识、人才开发政策、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妇女流动、医疗保障、特殊儿童适应、农民工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等方面。其中,新疆、西藏、青海等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是立项关注的重点,涉及的论题主要为地区安全稳定和社会和谐、民生问题等方面。
4. 文化变迁、认同、适应与建设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流动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变,价值导向和利益诉求多元化,产生了许多思想观念适应和文化及身份认同问题。社会学立项对此投入了较多的关注。其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民族及民间文化的变迁和保护研究、区域及村落文化保护开发研究、乡村及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农民工等移民文化适应研究、时尚消费文化研究、家庭文化变迁研究、各类型文化认同研究等是文化研究的重点论域。
5. 社会组织和社会政策研究社会组织研究主要侧重社会组织的生长、管理创新机制研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研究等理论性研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伦理、家庭结构变迁及相关政策的研究也是社会组织研究的重点。社会政策研究除涉及社会政策改革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外,主要就贫困救助问题、农民工问题、社会福利问题、性别平等就业问题等具体社会问题展开相关政策研究。
6. 特定群体研究青少年、儿童问题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论域。青少年研究主要涉及网瘾对青少年的影响问题,青少年自杀、犯罪、身心健康、价值观等具体问题。儿童问题研究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发展和权益保障问题,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社会融入、残疾儿童的适应性和教育权利、网络等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也是较为受到关注的领域。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失能老人照护服务、老年人社会适应及精神生活问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生活问题等也引起关注。
7. 其他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如社会工作研究、教育问题研究、社会风险及特定群体风险预警和防治研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及城乡一体化保障制度研究、社会结构变迁与阶层分化研究、社会资本研究以及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研究等。其中,社会工作研究主要涉及社工介入、干预和服务研究,社工职业化、制度化研究; 教育问题研究主要论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农村教育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专门类别的教育问题。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当前,社会学立项研究与一般的社会学研究、热点问题研究有很多交集,比如都比较关注和谐社会研究、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研究、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但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关注论域上的不同,更多的差别在于社会学立项注重实证性、对策性研究,而一般的社会学研究突出理论建构色彩。显然,社会学研究热点易受社会现实与政策的变化、社会学内部研究兴趣或研究范式的转换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升降趋势。
无论是侧重实证研究还是倾向于理论研究,社会学研究的背后都蕴含着研究者对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的关怀和建设。
正如郑杭生先生所言, “确认指导、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创造特色”是当代中国社会学近 30 年来发展进步的历史轨迹,也成就其鲜明特色。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者需要高度关注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五大问题,即 “科学性与价值性、经验性与理论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关系问题。
在反思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历程后我们发现,中国社会学研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着大量违反知识积累和学术发展规律的现象,中国社会学研究需要着力处理好 “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等方面的关系。
毋庸置疑,中国社会学研究发展之路还很漫长,国家社科基金对于指引和推进中国社会学研究持续健康发展将大有裨益。从公布的 2014 年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指南可以看出,除了上述提及的三农问题等热点论域外,未来几年,社会学研究将更加关注城乡居民的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社会服务等重大民生保障问题,更加重视社会治理、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机制体制创新,并对正在显现的社会分化、公平正义、老龄化、城镇化、社区建设、生态环境等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可以预测,紧跟时代步伐,胸怀国际视野,挖掘传统价值,夯实理论基础,规范学科建设,专注重大热点前沿问题,服务当代社会建设发展,将是未来社会学立项与研究努力的方向。
注释:
[1]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J] .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 ( 3) .
[2] 郑杭生. 改革开放30 年与中国社会学的重建 [J] .教学与研究,2008 ( 6) .
[3] 徐俊等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统计分析之述评[J]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4( 4) .
[4] 年晓萍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翻译研究立项 10 年观[J] . 上海翻译,2013 ( 4) .
[5] 吕国光. 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布局研究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8 ( 4) .
[6] 姚颉靖,彭辉 . 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看上海市社会科学竞争力 [J] . 理论月刊,201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