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学理论论文

当今社会消费异化的表现及改善措施

来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作者:陶晓娟
发布于:2021-03-04 共4786字

  摘要:关于异化,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异化思想历史悠久,很多哲学家们对异化思想进行了探索与研究。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劳动异化理论。本文在前人对异化思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生态环境以及消费心理的消费异化现象,让人们了解我国的消费异化现象,从而采取坚持消费与生产发展相适应原则、人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等合适的措施进行改善。希望通过以上措施,让人们提高自我的消费意识,打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消费; 异化; 劳动异化理论; 经济;

  一、异化的内涵

  关于"异化",伊壁鸠鲁、黑格尔在马克思之前,都从不同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定义。马克思之后,法兰克福学派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异化"进行了探究[1],使得"异化"有了属于自己的系统。其中,马克思对"异化"思想的突破,在哲学史上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异化"的概念,不同哲学家对其定义不同。刘靓、喻磊在其"浅谈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写到,用哲学的寓意来说,异化是主体因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而产生自身的对立,这种对立又成为一种外来的力量,并转过来"反对主体本身。[2]"

社会现象消费异化

  也就是说,主体在生产劳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与自身相反的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支配着劳动主体,这就是所谓的"异化".伊壁鸠鲁提出了自然的异化概念,被称为"第一个发现通过宗教植入人类心灵的自然的异化";黑格尔第一次揭示异化劳动的概念,但黑格尔的异化劳动只是对于唯心主义,即强调精神方面的异化,而不是实践活动方面的异化,马克思认为这是"人类异化的基础。[1]"费尔巴哈则对黑格尔的异化劳动进行了批判,建立了人本主义异化。通过以上,马克思则认为,所谓异化,是指主体向客体转化自己力量的关系。因此,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异化导致人的异化,劳动异化是人的异化的基础。

  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在劳动异化理论中,马克思认为劳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3].但由于现在劳动的原始目的发生了变化,劳动异化的结果为人成为资本的奴隶。因此,劳动异化是人的异化之基础。马克思结合伊壁鸠鲁与黑格尔的"异化"概念,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系统阐释了劳动异化理论。以下是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论述,主要包括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本质以及人与人的异化四个方面。

  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

  人是创造劳动产品的主体,工人与劳动产品之间存在着异己的相互关系。工人在劳动中创造产品需要消耗大量的力量,创造的产品越多,消耗的力量也越大,最终属于自己的东西越少。同时,劳动者的消费随着自己创造的产品的增加而变少;自身的价值也在流失。所以,人变成了创造劳动产品的机器,马克思称之为劳动产品的异化。

  第二,劳动活动的异化。

  劳动是外在的、强制的,不属于劳动者的本质。只有外在的劳动才是一个人的自由,而劳动者的劳动属于"强制劳动"[1,4].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工人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劳动者,劳动者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人一直在劳动,但是人的劳动是否是自由的、幸福的,这是一个问题。因此,这样的异化劳动实则是人的一种自我牺牲的劳动,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摧残。

  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生产活动本身就是类生活[4].劳动者的劳动异化实际上是其自身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自然是客体,人是主体,主体依赖于客体而存在。人的本质的异化会造成自然的破坏,人的本质异化越严重,对自然的伤害也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破坏。

  第四,人与人的异化,即社会的异化。

  人与自身关系的异化表现在人与他人关系上。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本质的异化结果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5].当一个人与其自生相对立的时候,与他人也是相对立的。"凡是适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自身关系的东西,也都是用于人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3,5]."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生产产品,资本家把产品当作自己的,这就导致了阶级矛盾,社会动荡,人与人之间产生异化。

  三、当今社会消费异化的表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有效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政治、生态以及精神文明却未能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所以,想要社会发展平稳,就必须注重我国政治、精神以及生态文明的异化现象。以下通过经济发展、政治、生态环境以及消费心理异化的叙述,表现出当今我国社会中的消费异化现象。

  (一)经济发展的异化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对物质还存在强烈的依懒性,因而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异化现象。虽说生产决定消费,实际上生产与消费是相分离的。举例来说,如令人恐慌的新型冠状性肺炎的传播,为了抑制病毒的传播,人们必须佩戴口罩才能够外出,由于中国人口数量的众多,口罩的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为那些制造假冒伪劣的厂家留了空隙,这些商家为了从中获利,生产出伪劣口罩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就是生产异化的表现。同时,当代社会中的就业状况也导致了经济异化,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可能会长期存在于社会中。

  (二)政治的异化

  政府官员的腐败是政治异化的主要表现。长期以来,腐败一直是令人们厌恶的问题,这也是政府一直严肃整治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和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解决了一部分腐朽落后的政治现象。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官员存在贪污与腐败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干部中,腐败问题并未得到治理。一些官员贪污受贿、滥用职权,造成大量公共资源的浪费以及公共岗位人才的缺乏,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最终也会使自己陷入深渊。因此,政治的异化导致社会发展的异化,也会导致自我的异化。

  (三)生态环境的异化

  我国一直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小康社会的建成,需要生态环境作为支撑。但是,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利用也是生态环境价值的体现。然而,在经济的发展中,人类肆意破坏生态从而获取暴利,导致大量的植被被砍伐,严重浪费水资源,稀有物种被杀等。森林的砍伐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森林中释放出来;水资源的浪费,使得一些地区极度缺水,喝水成为了他们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稀有物种的大量捕杀,导致了病毒侵入人体,这个时候就是生态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不是人类,这便体现出了生态环境的异化。

  (四)消费心理的异化

  在当今社会的消费异化中,不得不提到人们消费心理的异化。导致消费者心理异化的原因有两种: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发展的普遍化,人们对消费品的了解以及购买变得更加地广泛与方便。对于消费品的购买也由原来到实体店购买方式变为网购、海外代购等多种途径。其次,西方社会的消费观念对我国传统消费观念也有一定的影响。最明显的是,一些人对奢侈品的追求,从而忽视对精神财富的追求。这是当今社会人们消费心理的异化表现。

  以上四个方面是我国当今社会消费异化的主要表现,当然也不止这四个方面的异化现象,还有未提及到的。而且这些异化现象都是无法在短期内消除的。但是,只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就能够改善这些异化现象,从而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四、当今社会消费异化的改善措施

  当今社会中经济、政治、生态环境以及消费心理方面所受到的异化现象,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面对以上异化现象,就必须坚持消费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消费的原则以及可持续性的原则。

  (一)坚持消费与生产发展相适应原则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无论任何时期,我国的消费水平都应该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消费水平适应国情,则提高生产力,消费水平不适应国情,则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主导我国国民的消费价值观念仍然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由此可以看出,消费必须与生产发展相适应,这才是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消费观念。同时,在日常消费中,也应该履行公民的权力,对那些不诚信的商家进行监督,争取消费与生产相适应,切实保障人民的消费权力。

  (二)坚持人民性原则

  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也是国家对人民权益的高度重视。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制度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转变。国家通过注重经济建设,从而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也将重视人的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滋生了政治腐败。一些掌权的人开始把公款花在奢侈品上,奢侈浪费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和普及原则。大众化原则强调的是全民消费,而不是个人消费。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才能提高,国家才能富裕。

  (三)坚持全面性原则

  坚持全面性的消费原则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大会中提出坚持全面性的消费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消费观",此处的"全面"指的是自我想要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要追求物质财富,也要注重精神财富。同时,江泽民同志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中提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应该得到充实。与此同时,江泽民同志也对我国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些不良行为提出了批判。他认为,对于西方社会中腐朽的生活方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追求与模仿,在我们国家是坚决抵制的。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应该得到充实。同时,也应该做到不与他人攀比,拒绝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保持正常的消费心理,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所以,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提高追求精神财富的意识,才能体现出人的真正价值。

  (四)坚持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中国经济所坚持的,所以在消费过程中,要坚持消费可持续性原则。人们在消费以及利用资源的时候应该坚持适度,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生态环境才能够继续为人类所服务。相反,如果人类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那么大自然也会反过来报复人类,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所以,人们应当做到理性消费、有节度的消费才能可持续消费。

  总之,在当今社会,消费观念应与生产适应,消费也要人民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正确的消费反映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幸福,增加个人生活满意度,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并且,坚持正确的消费观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消费,不仅与经济相关而且对生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紧密联系。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不健全,生产力水平总体低下,出现了劳动异化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也不可能彻底消除。同时,伴随着劳动异化,也出现了消费异化现象。消费异化,导致人们的消费选择混乱,伤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以及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琦琦。"异化"流变:从异化劳动到异化自然再到异化消费[J].学习与探索,2020(3):141-147.

  [2]刘靓,喻磊。浅谈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7):77-78.

  [3]李明茜。当代中国社会的广告与消费异化[D].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5.

  [4]潘茂娟。浅谈异化劳动--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J].法制与社会,2011(6):281-282.

  [5]刘雁霞。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异化演进的资本主义批判:从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D].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9.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原文出处:陶晓娟.论当今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0):67-68+71.
相关标签:社会现象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