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和病证,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如梅尼埃病、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后循环缺血等。西医学中亦有眩晕的概念。
目前临床上由于存在对眩晕类疾病的认识不足,中西医混淆等问题,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延误病情,增加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因此,认清眩晕的中西医概念,并对病人作出准确的诊断,是及时有效治疗的前提。
1 概念
1. 1 中医文献中有关“眩晕”的源流及概念 古代文献中,有关“眩晕”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眩冒”、“眩仆”.“眩”,即眼花;“眩冒”,乃眩甚出现昏迷者;“眩仆”,则是眩重以致跌倒。最早将眩晕命名为“头眩”的是《伤寒论》,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眩晕”之名,严用和在《严氏济生方》中以“眩晕”作为病名记载[1].
目前,在中医文献中,眩晕既可作为症状名称,又可作为病名。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休息片刻可缓解,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2].
可见眩晕实际包含两种症状,即目眩和头晕。
1. 2 西医有关“眩晕”的概念 西医学中,眩晕是指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摇摆感,是由半规管壶腹嵴至大脑前庭系统不同部位的损伤,导致其功能下降、过强或两侧失对称,所引起的一种发作性的客观不存在而主观坚信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漂浮、升降感的运动性幻觉。而西医学中头晕是个宽泛、非特异性的名词,指定向力障碍,自感身体摇晃和不稳感,但无外界物体或自身位置变化的错觉。主要是由于本体觉、视觉或耳石觉的单一或组合病损,导致外周感觉神经单一或多系统的信息传入失真,且不协调和不一致,以及大脑调节失控所引起的一种直线运动或视物种的摇晃不稳感。可见在西医学中眩晕和头晕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不同[3 ~4].
由此可见,中医的“眩晕”与西医的“眩晕”不能等同,中医的“眩晕”症状的表现实则包含西医的“眩晕”与“头晕”.眩晕可由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眼部疾病、耳部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毒、贫血等引起。第六版《神经病学》按眩晕的性质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然而由上可知真性眩晕即眩晕,假性眩晕即头晕,目前临床较少应用此分类。按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有两种分类:一、系统性眩晕(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二、耳性眩晕、前庭神经性眩晕,脑性眩晕和颈性眩晕[5].周围性眩晕包括耳性眩晕和前庭神经颅外段引起的眩晕。有研究报道[4]我国成人周围性眩晕占30% ~ 50% ,常见的是良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中枢性眩晕占 20% ~ 30%;精神疾病头晕15% ~ 50% ,全身疾病相关性眩晕占 5% ~ 30% ,其余原因未明。
2 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2. 1 病史的收集 如前所述,由于中西医有关眩晕的概念不同,眩晕与头晕的概念之间亦存在差异,临床上某些医生可能由于缺少专科知识的学习,容易将眩晕等同于头晕,头晕等同于头昏,诊断思路模糊,问诊缺乏系统性及针对性,片面主观地诱导病人,病史收集不全面、不准确,严重影响对疾病的诊断。作为专科医生,在长期较为固定的诊疗思路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忽视引起症状的某些疾病,常会先入为主的贴近本专科疾病,询问病史不周到,按固化的思路寻找符合自己想法的症状,没有做进一步检查以鉴别诊断。医生在接诊新病人时,常会参考病史,但是医生往往未加分析其正确性而全盘接收前者诊断,尤其是门诊病人数量多时,常只是仓促的沿用之前的诊疗思路,更换处方用药,病人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一来二去,延误病人病情,延长病程,对后续治疗增加难度,对病人的身心及经济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病人多不是专业医学人员,对各种医学概念含混不清,再者由于主观感受、文化素质及表达能力的不同,往往不能准确表述。如病人常将头痛与头晕、头晕与眩晕、头晕与头昏混淆。如果医生不加分析地完全接受患者的诉说,并未继续深入详细询问,忽视症状的动态变化及疾病的整个过程,想当然的得出结果,极易造成误诊误治。
2. 2 病因的分析 眩晕与焦虑抑郁情绪往往相互影响,这也是多项研究达成的共识。周颖等[6]对1888 例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发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和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 31. 7%、21. 5% 和 59. 5%,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 17. 5%、33. 2%和 31. 8%.刘博等[7]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眩晕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其中焦虑倾向更为明显。女性患者容易受眩晕发作频率影响出现精神心理情绪问题。可见,在接诊以眩晕为主诉的病人时,要特别重视精神心理因素,仔细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及诉说病史时的用词及情绪表现,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医学知识灌输,矫正其错误认识,教导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及增加对医生的信任。如果医生只是一味的开药治疗,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心理沟通及疏导,将严重影响疗效及预后。应用中医药特色治疗情志因素引起的疾病,在症状改善方面有其明显的优势,可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虽然脑血管疾病引起眩晕的比例低,但对于老年人眩晕,不应忽视脑血管因素,尤其是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病人,若不予及时处理,容易发生脑卒中的严重后果[8].医学理论在不断更新,各项诊疗技术及对疾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医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信息及手段,提高了临床诊断效率及正确率。如果医生固守旧观念,思维落后,缺乏对新知识的学习,不但影响了诊断,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感。
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已废除的概念,已将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后循环梗死统称为后循环缺血;有关研究表明颈性眩晕及后循环缺血因素在眩晕类疾病中所占的比例很低[8].
2. 3 疾病的诊断 诊断上局限于中医范围,或是硬套到高血压病、良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等,不作进一步的鉴别,如病人有高血压及头晕的表现,就主观臆断是高血压病引起的头晕;病人的 X 线片显示有椎间盘和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就直接扣上颈椎病的帽子;单凭经颅多普勒检查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就向病人解释是由于颈椎病压迫椎动脉,导致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目前临床常规化的诊断是在一个疾病下拟定几个中医证型,各个证型下再列举症状及体征,医生在诊断时,往往要求按所规范的证型进行诊断,在无形中造成了医生在诊断时逐渐脱离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以症套证,以致不辨证,完全套用西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失去中医特色,中医之名形同虚设。
头晕是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的常见证型,但不是唯一的证型,若医生中西医思维混乱,极易形成思维定式,直接套以肝阳上亢证,往往造成辨证错误。
综上所述,中西医学中“眩晕”的概念不能混同,有其共同点及区别,作为中医工作者不但要加深对经典的研读,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中医思维,也要加强对西医知识的学习,关注并学习发展的医学理论及治疗技术。
中医临床常见的误区归根结底在于医生自身业务不精,再者缺少科学的学习精神和基本素质也严重影响诊断水平。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长期以来中医重辨证轻辨病的诊断模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医生对学习西医的态度。我们常说:“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中西医学实是两个医学体系,生长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两者理论体系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各自用不同的角度观察生命,各有其优点及局限。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医人不应该固守旧观念,排斥西医,而应以包容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但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中西医思维混乱,如何在学习及临床诊疗时尽量减少这种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田文敬,蔡永敏。 眩晕的文献源流考释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4):80-82.
[2]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7.
[3] 栗秀初,孔繁元,黄如训。 有关眩晕诊断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12):705.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4.
[5] 粟秀初,黄远桂,赵钢。 新编神经病学[M].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9:161-163.
[6] 周颖,吴子明,侯军华。 1888 例眩晕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0,(4):434-436.
[7] 刘博,左丽静,段金萍,等。 外周性眩晕患者的精神心理评估[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733-736.
[8] 王艳,谢道俊。 眩晕的诊治及常见临床误区探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3):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