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关于“见微知著”的含义,现代教材[1]的解释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状况”,此即通常所谓的“以小见大”,它蕴含着当今生物全息原理的科学内核,故王常松等[2]认为“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本人通过古代医著的学习,认为此释过于笼统,未能很好地展现“见微知著”的深层含义。
1 见微知著的渊源追溯
“见微知著”含义的最早表达见诸于战国韩非,他在《韩非子·说林上》中说道: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而直接使用“见微知著”词条的则可追溯到汉代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 “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微”为细小,“著”即明显,这里的“见微知著”意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移用于中医便是: 见到人体病前的细微变化,可以推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向。
2 见微知著的中医案例
在中国医学史上,“见微知著”最典型的记载要数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列传·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到了齐国,通过望诊发现齐桓侯身体有细微异样变化,推定病在表浅的腠理,齐桓侯嗤之以鼻; 五日后扁鹊复见时,认为病至血脉,齐桓侯不悦; 又过五日再见时,察觉病入肠胃,齐桓侯不应; 拖延五日后,扁鹊望见而后跑,原来病入骨髓,已无力回天,疾病最终夺走了齐桓侯的生命。这则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细察人体上的一些不正常的微小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发展阶段和预后好坏,齐桓侯若能听从扁鹊的告诫,接受汤熨、针石、酒醪等法治疗,绝不至于如此枉死非命。对于扁鹊“见微知著”的高超医技,民国时期陈守真的《儿科萃精·李序》有过恰当的评价:“极精以穷变必本见微知著之旨,就形而求理尤赖慎思明辨之功,是以疾在腠理扁鹊论其易治,病居膏肓秦缓知其难效。”
3 见微知著的深层含义
中医“见微知著”的内涵并不完全能为教材中所指之的以小见大、以局部推测整体的即时诊断所涵盖,“见微知著”的精髓更在于通过隐约迹象的观察,来预测疾病的动态变化,从而使人们早期干预疾病、扼杀疾病于萌芽之中成为了可能。从中医诊治上来说,“见微知著”与“治未病”总是紧密相连,甚至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众多中医古籍中,两者常前后呼应、相提并论,如唐代医家孙思邈论高超医术时,强调见微知著、治病于未然: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论诊候第四》) 清代医家程钟龄言之更切: “病至思治,末也; 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 《医学心悟·卷一·医中百误歌》)4 见微知著的临床应用==中医“见微知著”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如《素问·刺热篇》即载五脏热病在发生之前自有面赤预示: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 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中风更是如此,发作之前,常有突然黑矇、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半身汗出等先兆警示,此时调理预防刻不容缓: “张石顽治一人,汗出偏沮,脉来不柔,时自歇止。肝阳有余,而胃阴不足,于是稠痰浊火,扰动于中,壅滞于外。目前虽尚安和,然古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智者见微知著,自当加意调摄为佳: 人参、石斛、南枣、半夏、茯苓、炙草、麦冬、丹皮、小麦。”( 《续名医类案·卷二·中风》)由上所见,“见微知著”在中医诊疗和预防中不可或缺,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见微”的手段在不断增多,“知著”的准确率在不断提高,“见微知著”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我们可以借助于当今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检测方法,如基因检测、免疫指标检测、常规血象检测等等,来不断充实和完善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灿东,吴承玉。 中医诊断学[M]. 第九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5 -6.
[2]王常松,刘清华。 中医学应该在发展中求生存[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 5) : 1 254 -1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