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梦初先生是建国以后广东省授予的第一批名老中医之一,从医半世纪有余,内外妇儿兼修,内科杂病见长,术高而德明,在岭南地区享有誉名,今随父辈整理甄老遗作,受益良多,奈何本人初学尚浅,未能将其学术之精华一一呈现。笔者将其在痨疾中脉诊部分结合自己的学习加以讨论,希望能更好地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提高自身的中医理论和实践水平。
甄老先生一生以活人为己任,尤其在医药事业比较落后的民国及抗战时期,肺痨夺人命无数,甄老曾致力于中医药抗痨这一方向,确有成效,以其独创之 “铁破汤”治愈不少患者,虽其后西药快速发展,但甄老一直坚信中医中药在治痨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不可妄言偏废,故多年来仍对其医理孜孜以求,终有所悟。在甄老肺结核诊疗经验中必须提及的就是他对其脉法的仔细考究。
肺痨的脉象多数医籍记载为细数、虚数、虚洪等,未见有人作过比较具体而详尽的描述,甄老不仅精于医理,且于脉学也有所成,尤其是肺痨的脉象特征是甄老长期临床实践的一大收获,可为中医诊断肺结核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
1 脉诊回顾
1. 1 追朔经典
中医脉诊始于 《内经》前,详于 《难经》,推广于 《脉经》,成熟于 《频湖脉学》,从遍诊法到三部九候,再到独取寸口至今己两千余年,作为四诊之一,为中医诊病之重要手段,里面浸透了先人们探索、求证、补遗、成熟的无限艰辛,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中医先人们智慧的光芒,时至今日仍不失为一种先进的无损伤诊断方法。
扁鹊 《难经·六十一难》曾言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自此后医者皆知中医四诊之重要,但后世曾有人将脉诊过于神圣化,甚至以脉独尊。
李时珍在 《濒湖脉学》自序中曾言: “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他言明了四诊合参的重要性,若欲达上士水平,四诊之技巧不可偏废,仅以脉为主而忽视另三诊是不对的,反之放弃脉诊更不可取。这些都放映了我们对待脉诊的态度。脉理之深奥,脉法之精妙,学医者皆知,如何通过中医的古籍、前人的经验,临床的摸索,提高诊脉水平,实为一个医者一生所孜孜以求的目标。
1. 2 甄梦初肺痨脉象心得
甄老认为在痨疾未发现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食欲减少或正常,面色晦黯,体重减轻,咯血……等症状,但无发热、潮热之时,脉象可出现右寸外侧沉弱状似凹陷,反映出寸脉外侧血管张力不足,且欠充盈( 因之切诊时脉管不成为半圆形) 的特征性变化。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右寸外以俱肺,内以候胸中。” 《医宗金鉴》则以右寸候肺、胸。清·费伯雄 《医醇賸义·晋卿脉法》讲: “右寸为肺,所以通百气,百气上通,呼吸所系。”肺主气,气旺于右,“病生于内,则脉色必现于外。”肺结核病位于肺,中医疏于“劳偲”,疾病既成,临症中常以肺阴亏耗为多见,寸口脉为肺腑经脉的通道,肺经最高,百气上通,也为五脏六腑的道路。肺主气,血脉赖气推动,而脉为血之府,血由气所生,血由气所行, “劳偲”之疾,气阴常耗伤,故津血阴液必然亏少,病在肺脏,清肃必失司,痰瘀之邪内阻脉道,因而在气阴耗伤的基础上,复有痰瘀邪阻脉道。是故出现上述的右寸外侧张力不足、充盈失常的肺痨脉象。这种肺痨特有的脉象在长期的临床验证中屡验不爽( 这种验证往往在胸透、照片发现之前) 。在诊疗过程中,亦常据此观察肺结核的治疗转归; 在治疗中如上述寸脉( 外部) 张力逐渐增加,凹陷渐复,则显示病已经治而日趋好转; 如经治疗,右寸内外两侧比较无所差别,表示病已近痊愈或已愈; 若经治而脉象不改则应考虑治疗是否恰当等问题。
另肺痨脉象除上述外,亦有脉浮大而续,若出现潮热盗汗喘息之时,则脉大而数或按之无力或细数,尺脉浮洪滑而数……等脉象,应视当时的病势与病及的脏腑而各异。故甄老认为肺痨之脉象虽有大法但省病问疾时也应该详细考察,以求真脉。
2 脉诊入门基本点
2. 1 以常达变
以常达变,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原理之一,在中医四诊中广泛应用,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常以不病调患者,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就是以正常人的表现和状态去衡量病人,以发现病人的异常之处和病变所在。脉诊为四诊之一,同样遵循此原理,为医者,于诊病之前当先明了无病之体象,后方可诊有过之病象。
否则就会如老子所言: “未知常,妄作凶”。《诊家枢要·诊脉之道》亦曰: “凡诊脉之法,先识时脉与胃脉及脏腑平脉,然后推之病脉。”所以对于诊脉而言,医者亦当先明其常( 平) ,而后达其变( 病) 。
首先诊脉之道,虚静为宝,内含环境、病人、医生三方面。诊室宜肃静,就诊有序,避免嘈杂喧闹; 患者进入诊室,不宜即诊,应待其稳定情绪,免去喜怒忧思悲恐的干扰,排除杂念,放松形体,安神静气; 医者宜凝神敛志,以求心静神清,意在指下,才能感知脉之常与变,做到指下如有神明,不被外部现象所惑,或以区部之现象充为整体之现象,或只医区部之疾而与整体不符,才能洞察人体脏腑之消长盛衰、因郁因邪种种病因。
平脉是指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成人一息四 ~ 五至,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书本有言,平脉的特点是有胃、神、根,脉象从容、和缓、流利,是有胃气的基本特征; 脉象柔和有力,节律整齐是有神的主要表现; 而沉取应指有力、尺部尤显,是有根的依据。无论何种脉象,只有有力之中不失柔和,和缓之中不失有力,节律整齐,尺部应指,乃是有胃、神、根的表现,即为正常脉,即便有病,也在病初,或精气未败,预后尚好。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多人仍难以掌握平脉的特点,不少医学名家提出可以缓脉作为平脉脉象,确实具有参考意义,如周学霆所撰 《三指禅》以对举法拈出缓脉来定平人脉象,可真谓会学习者。生理性缓脉从容不迫,应指均匀,和缓有力,是神气充沛的表现,以缓脉为参照对象,结合四时五脏,再参考性别、年龄、体质、起居、饮食与情志脉之常、变,就可体会出各种平脉同中之异。后于病脉,便更易把握,因平脉的反面即是病脉。
2. 2 脉分阴阳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 “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揆度奇恒”指的当是审查阴阳, “道在于一”指的是达到 “阴平阳秘”的境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脉要精微》曾言:“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始之有经,从五行生; 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切脉之要,需明正邪、表里、虚实、盛衰,而阴阳是辨脉的总纲。从脉位分阴阳,《诊家枢要》云: “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及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而中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亦脾胃之候也。”从至数分阴阳, 《素问·阴阳别论》曰: “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当然此为最简单的阴阳分类法,内伤、外感、虚、实、寒、热均可引起数脉,有的属热证,有的属寒证,根据阴阳的相对属性可以再分,属阳的数脉,指凡是属于热证中的数脉均属阳,有力的为实热,无力的为虚热。属阴的数脉: 凡是在虚寒证的病变过程中出现的数而无力或脉息模糊者。
从脉形及脉势分阴阳,张仲景在 《伤寒论·辨脉法》云: “问曰: 脉有阴阳,何谓也? 答曰: 凡脉大浮数滑,此名阳也; 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即主要从脉的形、势上将脉分为阴阳两类:凡大、数、浮、动、滑等脉为阳脉,凡沉、涩、弱、弦、微等脉为阴脉。从脉象类别分阴阳,到了明代,李时珍的 《濒湖脉学》进一步明确将脉象按阴阳分类,属于阳者,有浮、数、实、长、洪、紧、动、促; 属于阴者,有沉、迟、涩、虚、短、微、缓、濡、弱、细、伏、结、代。由于阴阳的无限可分,阴阳之中仍有阴阳可分。属于阳中阴类,有滑、芤、弦、革、散; 属于阴中阳类,有牢脉。
也就是说从脉象的四个要素,位、数、形、势皆有阴阳可分,而脉象分类也有阴阳可分。通过阴阳的对比学习,便于我们掌握各类脉象的特点及主病,从而得辨脏气之盛衰、预后之良莠。
2. 3 分部主病
寸关尺分候脏腑首见于 《内经》,主要内容为: 左寸外候心,内以候膻中; 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 右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而晋代王叔和 《脉经》的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引用 《脉法赞》的内容,提出了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肾( 子户、三焦) ,每脏都有对应的相表里之腑。
后世脉法的脏腑分部所属即源于此。而每一脉象的分部主病,可参照 《濒湖脉学》学习,如其中提到浮脉的分部主病: 寸浮为病在上焦,如头痛、眩晕或胸中有痰; 关浮为病在中焦肝脾; 尺浮为病在下焦,如大便不通或小便不利。而沉脉的分部主病为: 寸部沉可见水停于胸,关部沉可见脾胃寒凝气滞,尺部沉可见淋浊、遗尿、泄痢,也可见固肾精气不足所致之腰痛。
2. 4 重视非脉学专着的学习
笔者认为,在学习脉诊的过程中,虽然脉学专着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从非脉学专着中学习脉学是另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非脉学专着往往是舌象、脉象、辨证、辨病具齐,而且在描述病情方面更为详细和符合临床实际,有利于综合四诊以加深对脉的理解。如 《伤寒论》虽非脉学专着,但所论脉法却极其详尽。全书 398 条,论及脉象者多达146 条。脉诊贯穿于六经各篇之中,其运用颇为灵活。在 《伤寒论》中凭脉辨证以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以脉代证,以脉释机,辨脉论治,据脉设禁,以脉判断转归及预后。后世医家认为其脉法运用特点是脉象主病,述常达变;同脉异证,同证异脉; 脉证相反,辨脉为先。主病具有多重性,其浮脉不独主表,沉脉非专属里,数脉可主虚、寒,迟脉可主热、实。还认为脉象有动态演化,阴病见阳脉可为病进,阳病见阴脉可为邪衰。所谓 “脉证不符”实际是对脉象主病的多重性、动态性、相对性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参考文献
[1] 刘文龙 . 濒湖脉学白话解[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季绍良 . 中医诊断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 黄丹,吴承玉 . 阴阳在脉诊中的应用[J]. 吉林中医药,2010,33( 1) : 6-7.
[4] 吴科. 脉诊入学浅识[J]. 江西中医药,2010,41( 3) :21.
[5] 陈广涛,王学岭 . 脉诊古代文献的研究现状[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 4) : 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