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是由于情志失调和饮食不节等导致的以多食、多饮、多尿、形体消瘦等为特征的疾病,在西医学上本病与糖尿病的症状基本一致。我国医学认为消渴病的病理机制主要为阴虚,燥热,继而对阳气造成损伤,甚至表现为肾阳衰微危候。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为气阴两虚型,约为 80% 的患者属于这一类型[1].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诱因主要是热量摄入及不合理膳食,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为饮食疗法。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有效控制血糖,延缓或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选择我院 2014 年 5 月~ 2015 年 5 月诊治的 120 例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分析中医饮食治疗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 2014 年 5 月~ 2015 年 5 月诊治的 120 例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将所选的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 22 例;年龄 40 ~ 53 岁,平均年龄(54.2±2.6)岁;患病时间 2 ~ 10 年,平均患病时间(6.5±2.3)年。观察组男性 30 例,女性 30 例;年龄 42 ~ 51 岁,平均年龄(52.6±2.3)岁;患病时间2.6~9.6年,平均患病时间(7.2±2.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P >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依据患者的情况计算每位患者所需的热量,制定合理饮食计划,改善生活及运动习惯,向每位患者发放一份健康教育手册。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饮食护理方案,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辨证的处理消渴病,对其进行出院指导,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临床治疗原则是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用六味地黄丸加补气生津止渴药物化解。
药方为:黄芪 25 g、花粉 30 g,生地 20 g,党参 15 g,寸冬 15 g,山药 2 0g,山萸肉 25 g,云芩 15 g[2].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 SPSS15.0 系统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6±1.9)mmol/L,餐后 2 h 血糖为(8.3±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0±2.4)%,对照组空腹血糖为(7.3±1.1)mmol/L,餐后 2 h 血糖为(9.6±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9±2.8)%.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下降作用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评分为(13.78±7.12)分,对照组为(20.74±8.26)分;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为(20.35±14.56)分,对照组为(28.69±15.14)分;观察组患者对患者的影响为(5.83±3.48)分,对照组为(6.93±4.70)分;观察组心理、生理功能及对患者的影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消渴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终身性疾病。
气阴两虚型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临床上依据辨证实施治疗的效果较为显着。消渴病治疗中最主要的五项为运动治疗、饮食控制、病情监测、药物治疗以及防治知识。气阴两虚型消渴病常由于渐积而来,并不是一朝一夕所引起。同时三消症候多不明显,主次分明不清。本类型主要是以虚为主,包括阴虚和气虚,肺气虚不可输入布津液,虽然饮水较多,但是终不得用,直接到达膀胱而排出,脾气虚弱,肢软无力;肾气虚,叟便不固,有时多尿[3].对其病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因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再就是由于情志失调,气郁化火,消灼肺阴;或由于劳欲过度,津亏液耗,肾阴不足,肾关不固。采取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胰岛 β 细胞负担,让胰岛功能得到适当恢复。因而,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是治疗消渴病患者的最根本方法,对提升消渴病的控制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通过中医饮食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黑莲芝,张银萍,杨海侠,等 . 辨证施膳对 2 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J]. 护理研究,2010,24(17):145-146.
[2] 苏乐芳,陈荣 . 降糖十二味对气阴两虚型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30(1):976-977.
[3] 汪超男,李子红 . 30 例气阴两虚型戒毒患者中药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2):467-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