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饮食治病调养,早在 《内经》 就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 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精益气。”仲景 《伤寒杂病论》 丰富和发展了食疗内容,该书不仅载有我国最早的食疗学专篇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1]和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而且在治病方中,主治各种病证的食疗方就居半数以上,饮食药物达40余种。本文拟就仲景有关饮食疗法的内容作一探讨。
1 形式多样的药食结合
1.1 药食共同组方 即食物与药物共同组成方剂。常用的食物有:生姜、大枣 (如桂枝汤等方)[2],粳米 (如白虎汤等),饴糖 (如大、小建中汤),葱 (如旋覆花汤),薤白、白酒 (如栝蒌薤白白酒汤),山药 (如薯蓣丸等),小麦 (如甘麦大枣汤),大麦 (如硝石矾石散、枳实芍药散),米粉 (如甘草粉蜜汤),赤小豆(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百合 (如百合地黄汤等),海藻、牡蛎 (如牡蛎泽泻散),羊肉 (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猪肤 (如猪肤汤),猪膏 (如猪膏发煎),鸡子黄(如黄连阿胶汤),獭肝 (如獭肝散),鸡肝、猪肝、鸡血、大豆 (如救卒死方),豆豉 (如栀子豉汤),蜂蜜(如大半夏汤等),苦酒 (如黄芪桂枝苦酒汤),食醋(如猪胆汁导法),薏苡仁 (如苇茎汤) 等。
1.2 以食物炮炙药物 如治蛔厥证之乌梅丸,用苦酒渍乌梅,取同气相求,以增其味酸而安蛔之功,同时又蒸之米以下资其谷气,炼蜜为丸以缓解姜附之烈性。又如治疟母之鳖甲煎丸,用清酒煮鳖甲,增强了软坚活血之功;大承气汤用酒洗大黄,则缓和了大黄苦寒峻烈之性;乌头汤、乌头煎等,用水蜜合和煎药,以解乌头之毒性。而治妊娠呕吐之干姜人参半夏丸,用生姜汁糊为丸,既消除了半夏之毒性,又增加了和胃降逆止呕之功。
1.3 以食物送服药物 治宿食在上脘之瓜蒂散,用香豉汁服药,取其开郁结而和胃气。当归芍药散、下瘀血汤等用酒服药,增强其活血逐瘀之效;炙甘草汤、薯蓣丸等用酒服药,则取其和气血通经遂之能。五苓散用白饮和服,并多饮暖水,目的在于助药力以发汗驱邪;三物白散因其药性峻猛,吐下又易伤胃气,故用“白饮和服”以护胃气。此外,如十枣汤以枣汤服药,白术散用小麦汁服药,甘遂半夏汤用蜂蜜和服等,均因不同的需要而定。
1.4 药后的饮食调理 仲景常于药后配以适当的饮食以促进疗效或扶养正气,调理脾胃。在 《伤寒杂病论》 中,啜热稀粥以助药力或和脾胃的有14方:即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葛根汤、理中汤、十枣汤、瓜蒌桂枝汤、大建中汤、桂枝加黄芪汤、诃梨勒散、三物白散。服麦粥调养的有3方:即硝石矾石散、枳实芍药散、白术散。食煮饼的有:百合洗方。食冷食的有:侯氏黑散。
2 切合病情的食疗作用
2.1 助药力 和营卫 常用食物如生姜、大枣、葱白、酒、米粥等。其中,仲景用姜枣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为他人所不及。姜枣在复方的应用,虽起多种作用,但主要具有调和营卫、和解表里之功。清·邹澍《本经疏征》 说:“大率姜与枣联,为和营卫之剂,姜以主卫,枣以主营……”[2]
成无己也说:“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和营卫者也。”方如桂枝汤及其加减方、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排脓汤等即是。此外,有的发汗剂为了使谷气得充,培养汗源,使病人从微汗而解,药后尚须啜热稀粥以助药力,如桂枝汤方后云:“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2]
栝蒌桂枝汤方后则曰:“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1]
又如治肝着之旋覆花汤用葱茎温通阳气而助行气活血之力;治胸痹之栝蒌薤白白酒汤用酒和薤白温通胸阳而宣痹阻;治妇人产后病之下瘀血汤、治妇人腹痛之红兰花酒等,用酒以取其行药势散瘀血之力等等。
2.2 缓药势 解药毒 仲景在使用某些峻猛药或者有毒药时,常使用大枣、蜂蜜等食物以缓和药性或解其毒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用。如治寒湿历节的乌头汤用蜜煎乌头以缓其性,解其毒;治痰浊壅肺咳喘的皂夹丸,用蜜为丸,枣膏调服,以缓和皂夹峻烈之性,并兼顾脾胃。治肺痈实证之葶苈大枣泻肺汤用枣汁煮葶苈,治悬饮的十枣汤以枣汤服药末等,其理皆同。
2.3 保脾胃 护正气 仲景在一些祛邪方中,因主要药物性烈或有毒性,为避免其损伤正气,常配某些食物以护脾胃。常用的饮食有粳米、大枣、生姜、大麦、米粥等。它们在治疗中起作保护胃气,祛邪而不伤正的作用。如治阳明经热证的白虎汤,因石膏、知母乃大寒泻热之品,为防二药寒峻太过损伤脾胃,故用粳米配甘草以益气调中,养脾和胃,从而达到虽清火热而脾胃得保,正气得护的目的。又如治疗悬饮之十枣汤,方用甘遂、芫花、大戟攻逐水饮,因三药力猛而有毒,易伤正气,故用大枣之甘,一则制其毒,缓其峻猛之势;再则益气护胃,使下不伤正。此外,如硝石矾石散、枳实芍药散之用大麦粥服药,三物白散之以“白饮和服”等,皆以饮食保脾胃而护正气。
2.4 补五脏 调虚损 饮食调理是辅助药力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对于某些慢性病证,体弱或大病初愈者,食疗比药疗更有效,以更易被人接受。 《伤寒杂病论》 许多食疗方剂,就是运用食疗补益人体五脏气血阴阳之不足。常用食物如饴糖、大枣、生姜、小麦、百合、鸡子黄、羊肉、猪肤、煮饼、米粥等。如治阴阳两虚的小建中汤,重用甘温建中的饴糖和大枣,以补中益气,调养脾胃,缓急止痛;治疗虚劳诸不足的薯蓣丸重用山药、大枣、干姜等以益气调中;主治血虚寒疝与产后血虚里寒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即用甘温的羊肉,以补虚生血,与当归、生姜相伍,养血补虚,散寒止痛。百合病经久不愈而出现口渴,其治除内服百合地黄汤外,外用百合洗方,以百合渍水洗身,洗其外而通其内,洗已,食煮饼以益气养阴,共奏养阴润燥清热之功。又如治少阴虚火咽痛的猪肤汤,以甘凉的猪肤,加米粉、白蜜熬服,以滋阴润燥,和中止痛。治阴虚阳亢之心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用鸡子黄配阿胶,黄连等以滋阴降火,安养心神。治妇人脏躁之甘麦大枣汤,重用小麦配大枣、甘草以补益心脾,安神宁心,等等。
3 顺时应病的饮食宜忌
合理的饮食固然对愈病养生有益,而不当的饮食则有害。 《伤寒杂病论》 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1]
仲景既重视食物在治病养生中的作用,同时也重视食物的禁忌。在疾病的治疗中,凡与病体不适,或有碍药力发挥的食物,均不宜用。如桂枝汤方后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2]服乌梅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2]
十枣汤服后水虽去,但因胃气未复,只能进“糜食自养”;侯氏黑散“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1]等等。
《伤寒杂病论》 还从四时五脏的生克制化角度,论述了五脏病的四时忌口。如“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1].
此外,仲景在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和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中,对饮食养生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对一些禽兽鱼虫果实菜谷诸般禁忌,都作了较祥的论述。
4 结语
综上所述, 《伤寒杂病论》 有关食疗的内容极为丰富,其运用既有原则而又灵变。不仅方剂中乃至煎服法,药后调理等运用了食疗,而且在 《金匮要略》中还辟有论述食疗的专篇,它为后世食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许多原则和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光。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8.
[2]李培生。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