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养生论文第七篇:佛经食疗文献经、律、论及医案探析
摘要:在佛教经籍中, 蕴藏了丰富的食疗养生文献和食疗思想。据统计, 有约300部的佛教文献论述到食疗史料, “食”字在《大藏经》中重复出现了85685次, 相关内容计约近百万字。从佛教经、律、论三藏中摘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 分作佛经中的食疗养生文献、佛律中的食疗养生文献、佛论中的食疗养生文献和佛经食疗养生医案选论等四个方面来论述, 将佛教之饮食与疾病诊疗及养生保健的关系作了较为全面地展示。同时, 对佛教的四食、五药也作了相应地诠释。
关键词:佛医; 食疗; 养生; 文献;
佛医食疗养生学是佛医学的重要分支, 是一门建立在佛学文化和佛医学基础上、关于佛医饮食疗法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的学科门类。在历代佛教经籍中, 可寻及许多关于食疗养生的文献资料。既有以食治病、以食养生之记述, 也有以食求法、以食悟道的载录。佛医饮食疗法, 是指佛教运用物食、身食、心食和法食等方法治疗各种身心疾病, 最终达到人体内外环境全面协调、身心疾病得到康复的治病与养生法门。何谓食?佛教认为, 凡能增益身心者即为食。因此, 能解除饥渴、充盈肠胃、延续生命的食物为物食;能解除烦恼、慰藉心灵、增长智慧的精神食粮为心食;能利济众生、扶危济困、度脱苦海的信仰力量为法食。用佛教经籍的话来说, 即为段、触、识、思四食。段食者, 为普通物质的食粮;触食者, 为感官与外境的接触;识食者, 为知觉;思食者, 为思想或意志。综观佛教之文献, 有关饮食疗法的内容非常丰富, 涉及到早期佛教的传统习俗、佛教药食同源的理论和方法、佛教食物的名称及所主治之疾病、后世有关佛教饮食与禁忌仪轨与规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在古代佛教经籍中, 有关食疗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全面。笔者根据《大正藏》统计, “食”字在各类佛教经典中共重复出现了85685次, 除去与治疗、养生、保健无关的内容之外, 有2万多个“食”字都与食疗、食养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 佛教的食疗内容并非都反映在一个“食”字上, 因为具体的食物、具体的疾病、具体的人物及场景等在很多的节点上都可见及大量的食疗内容。现将佛经食疗文献分作经、律、论和医案四个方面来整理。
一、佛经中的食疗养生文献
在佛经中, 有100多部经籍论述到饮食疗法, 近约6万字。由于佛经中食疗内容比较分散, 有的仅片言只语, 有的为几十字或几百字, 有的则达数千言, 有的散在于同一部著作的不同卷帙或章节中;有的在不同的经籍中重复出现了多次。现择要而论之。
(一) 六根之食。
《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一云:“一切诸法由食而存, 非食不存。眼者以眠为食, 耳者以声为食, 鼻者以香为食, 舌者以味为食, 身者以细滑为食, 意者以法为食。我今亦说涅槃有食……佛告阿那律:涅槃者以无放逸为食, 乘无放逸, 得至于无为。”
(二) 饮食不消与饮食无度乃致病之因。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云:“太子又问:何谓为病?答曰:夫谓病者, 皆由嗜欲、饮食无度、四大不调, 转变成病, 百节苦痛, 气力虚微, 饮食寡少, 眠卧不安, 虽有身手, 不能自运, 要假他力, 然后坐起。”《发觉净心经》卷下云:“饮食不消, 体生创疱, 多有懈怠增长痴网, 智慧羸弱, 善欲疲倦。”《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六云:“若我多食。风则不调。能令苦恼。入于身分筋脉之中。令粪干燥。”《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七云:“以食过故。风冷热等皆不调顺。无量病起。一切有为行聚。外食因缘。内入增长。”
(三) 三大患之饮食疗法。
关于三大疾患, 有风、痰、冷与风热寒之说。《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二云:“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大患。云何为三?所谓风为大患, 痰为大患, 冷为大患。比丘, 有此三大患, 然复此三大患有三良药。云何为三?若风患者, 酥为良药, 及酥所作饭食;若痰患者, 蜜为良药, 及蜜所作饭食;若冷患者, 油为良药, 及油所作饭食是谓。比丘, 此三大患有此三药。”《佛说七处三观经》云:“佛便告比丘, 世间有三大病, 人身中各自有。何等为三?一为风, 二为热, 三为寒, 是三大病。比丘有三大药, 风者, 比丘大病, 麻油, 大药亦麻油辈;热大病者, 酪酥, 大药亦如酪酥辈;寒大病者, 蜜, 大药亦如蜜辈。”
三大患若与水疾合而为患, 亦可采用饮食疗法治之。《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三云:“善男子, 譬如良医识诸众生种种病原, 随其所患而为合药并药所禁。唯水一种不在禁例, 或服姜水, 或甘草水, 或细辛水, 或黑石蜜水, 或阿摩勒水, 或尼婆罗水, 或钵昼罗水, 或服冷水, 或服热水, 或葡萄水, 或安石榴水。”《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三云:“复次善男子, 佛及菩萨为大医, 故名善知识。何以故?知病知药应病授药故, 譬如良医善八种术先观病相。相有三种。何等为三?谓风热水。有风病者, 授之苏油;热病之人, 授之石蜜;水病之人, 授之姜汤。以知病根授药得差, 故名良医。佛及菩萨, 亦复如是。”
(四) 四食之论。
四食者, 搏、思、触、识是也。《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七云:“一切有为所摄众生。有四种食。何等为四。一名搏食, 二名思食, 三名触食, 四名爱识食。欲界之食, 四大种子, 因于外食而得增长。内善禅乐, 是名初观。外法增长内法, 云何外法增长内法?彼以闻慧, 或以天眼, 观劫初时众生所食。”“以食过故, 风冷热等皆不调顺, 无量病起。一切有为行聚。外食因缘, 内入增长。”
(五) 四大所主疾病的饮食疗法。
《佛说佛医经》是论述饮食与健康最重要的佛教经典, 经中论述到四大、四季所主疾患及其饮食疗法, 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佛教之饮食禁忌等方面的内容做了阐述。经云:“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 二者水, 三者火, 四者风。风增气起, 火增热起, 水增寒起, 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 起四百四病。……春三月有寒, 不得食麦豆, 宜食粳米、醍醐诸热物;夏三月有风, 不得食芋、豆、麦, 宜食粳米、乳酪;秋三月有热, 不得食粳米、醍醐, 宜食细米、糗、蜜、稻、黍;冬三月有风寒, 阳兴阴合, 宜食粳米、胡豆、羹、醍醐。有时卧风起有时灭, 有时卧火起有时灭, 有时寒起有时灭。人得病有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 二者食无贷, 三者忧愁, 四者疲极, 五者淫泆, 六者瞋恚, 七者忍大便, 八者忍小便, 九者制上风, 十者制下风。从是十因缘生病。佛言:有九因缘, 命未当尽为横尽, 一不应饭为饭, 二为不量饭, 三为不习饭, 四为不出生, 五为止熟, 六为不持戒, 七为近恶知识, 八为入里不时不如法行, 九为可避不避。如是九因缘, 人命为横尽。不应饭为饭, 谓不可意饭, 亦谓不随四时食, 亦为以饭复饭, 是为不应饭为饭。不量饭者, 谓不知节度, 多食过足, 是为不量饭。不习饭者, 谓不时食, 若至他郡国, 不知俗宜饭食未习, 不稍稍饭, 是为不习饭。不出生者, 谓饭物未消复上饭, 若服药吐下不尽便食来, 是为不出生。止熟者, 谓大便小便来时不即时行, 噫吐下风来时制, 是为止熟。”“佛言。有四饭:一为子饭, 二为三百矛斫饭, 三为皮革虫生出饭, 四为灾饭。子饭者, 谓人贪味食肉时, 便自校计念, 是肉皆我前世时, 父母兄弟妻子亲属, 亦从是不得脱生死, 已得是意便止贪, 是为子饭。三百矛斫饭者, 谓饭随味念复念其殃, 无有数能不念味便得脱, 又矛斫人为亡身, 已生念复念有若干受苦, 为三百矛斫饭。皮革虫生出饭者, 谓人念味, 亦一切万物忧家中事, 便穿人意, 意作万端为出去, 是为皮革虫生饭。灾饭者, 谓一生死行皆为灾饭, 如火烧万物, 人所行皆当来恼身, 剧火焚万物故言灾。所以言饭者, 谓人所可意念人, 故言饭也。人食肉譬如食其子, 诸畜生皆为我作父母兄弟妻子, 不可数。亦有六因缘, 不得食肉。一者莫自杀, 二者莫教杀, 三者莫与杀同心, 四者见杀, 五者闻杀, 六者疑为我故杀。无是六意得食肉。不食者有六疑, 人能不食肉者, 得不惊怖福。佛言: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 二者多病, 三者多淫, 四者不能讽诵经, 五者多着世间。何以故?人贪淫人知色味, 瞋恚知横至味, 痴人知饭食味。律经说:人贪味, 味复味, 得生不得美味。”
(六) 以食调心安神。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二曰:“复次成就法:用萨惹啰娑药, 作频那夜迦天像, 用沙糖涂彼像已。……复用前像及盐, 捣罗为粖, 以芥子油煎, 所有男子女人等狂乱放逸, 用前药粖入于饮食内, 令彼食已, 即宁静, 身心调柔。”
二、佛律中的食疗养生文献
在佛教律藏中, 有关饮食与健康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且篇幅较经藏更为壮观, 不少的篇章多达一万字以上。但由于重复的地方较多, 有些内容文前段后有不少相似之处, 因此笔者在取舍之时只选其中之一。
(一) 论五药治病之法。
五药即酥、油、蜜、生酥、石蜜。《四分律》卷第四十二之“药揵度”曰:“佛言:听为治眼病, 故畜用。尔时舍利弗患风, 医教食藕根。”“时诸比丘秋月得病, 颜色憔悴, 形体枯燥癣白。时世尊在静室作如是念:诸比丘秋月得病, 颜色憔悴, 形体癣白枯燥, 我今当听诸比丘食何等味?当食常药不令麤现。即念言:有五种药, 是世常用者, 酥、油、蜜、生酥、石蜜。”
(二) 论佛药的分类及功用, 其中以食为用者居多。
《十诵律》指出, 世间之药物有四种, 即时药、时分药、七日药、尽形药。律曰:“佛言:若不自乞檀越施应受, 从今日听僧服四种药。何等四种药?一时药, 二时分药, 三七日药, 四尽形药。时药者, 五种佉陀尼, 五种蒲阇尼, 五似食。何等五种佉陀尼?一根食, 二茎食, 三叶食, 四磨食, 五果食。何等根食?芋根、蔙根、藕根、芦卜根、芜菁根, 如是等种种根可食。何等茎食?芦卜茎, 谷梨茎, 罗勒茎, 柯蓝茎, 如是等种种是茎佉陀尼。何等叶食?芦卜、谷梨叶, 罗勒叶, 柯蓝叶, 如是等种种叶可食, 是叶佉陀尼。何等磨食?稻、大麦、小麦, 如是等种种, 是磨佉陀尼食。何等果食?庵罗果, 阎浮果, 波罗, 萨果, 镇头佉果, 那梨耆罗果, 如是等种种, 是果佉陀尼。何等五种蒲阇尼食?一饭、二糗、三糒、四鱼、五肉, 如是五种蒲阇尼食。何等五种似食?糜粟、穬麦、莠子、迦师, 如是等种种, 是名似食。未漉浆汁, 是名时药。时分药者, 若净漉浆汁, 是名时分药。七日药者, 若酥、油、蜜、石蜜, 是名七日药。尽形药者, 五种根药。何等五种?一舍利、二姜、三附子、四波提毘沙、五菖蒲根, 是药尽形寿共房宿无罪。五种果药:呵梨勒、鞞酰勒、阿摩勒、胡椒。荜芺罗, 尽形寿共房宿。有五种盐:黑盐、紫盐、赤盐、卤土盐、白盐。尽形寿共房舍宿, 有五种树胶药:兴渠、萨阇罗、茶帝夜、帝夜波罗、帝夜盘那。尽形寿共房宿, 五种汤:根汤、茎汤、叶汤、华汤、果汤。尽形寿共房宿, 是四种药:时药、时分药、七日药、尽形药。”
(三) 四药分类的另种表述。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将四药分为时药、更药。七日药、尽寿药, 文字表述与上条稍有差异, 但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我认为, 按本条的表述之法更为合适些。律曰:“尔时世尊知而故问阿难陀曰:我已听诸苾刍服食诸药, 然此苾刍犹故羸瘦。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听诸苾刍服食诸药, 此诸苾刍并于时服, 非时不服, 所以身体痿黄、羸瘦无力。尔时佛告阿难陀:我今为诸苾刍开四种药:一时药, 二更药, 三七日药, 四尽寿药。言时药者, 一糗、二饼、三麦豆饼、四肉、五饭。此并时中合食, 故名时药。言更药者, 谓八种浆。云何为八?一招者浆 (西方树名, 亦名颠咀梨, 角同皂荚。其味如梅, 角宽一两指, 长三四寸, 时人镇食) , 二毛者浆 (即芭蕉子, 以少胡椒粖, 安在果上, 手极捼之, 皆变成水) , 三孤洛迦浆 (状如酸枣, 其味一种, 唯有此枣, 无甜者) , 四阿说他果, 五乌昙跋罗 (其果大如李) , 六钵鲁洒 (其果状如蘡薁子, 味亦相似) , 七篾栗坠浆 (即是葡萄果) , 八渴树罗浆 (形如小枣, 甜而且涩, 树多独立, 形若榈。此等诸浆, 皆须净洗手, 净滤漉, 然后堪饮) ……七日药者, 酥、油、糖、蜜、石蜜。尽寿药者, 谓根、茎、叶、花、果。复有五种胶药、五种灰药、五种盐药、五种涩药。云何根药?谓香附子、菖蒲、黄姜、生姜、白附子。若更有余物, 是此体例, 堪为药者, 随意当用。茎药者, 栴檀香药、葛柏木、天木香、不死藤、小柏, 若余体例, 准前应用。叶药者, 三叶, 谓酸菜婆奢迦叶 (此方无) , 纴婆 (栋木是也) 、高奢得枳 (此方无) , 及以余类, 准前应用。花药者, 谓婆舍迦花、纴婆花、陀得鸡花、龙花、莲花, 更有余类, 应随所用。果药者, 谓诃黎勒果、庵摩勒果、鞞酰得枳果、胡椒、荜茇, 若有余类, 准前应用。五种黏药者, 所谓阿魏、乌糠、紫矿、黄蜡、安悉香。阿魏药者, 谓阿魏树上出胶;乌糠者, 谓娑罗树出胶;紫矿者, 树枝上出汁;黄蜡者, 谓蜜中残出也;安悉香者, 树胶也。五种灰者, 谓麦灰、油麻灰、麦灰、牛膝草灰、婆奢树叶灰。五种盐者, 谓乌盐、赤盐、白石盐、种生盐、海盐。云何五种涩药?谓阿摩罗木、楝木、赡部木、尸利沙木、高苫薄迦, 此中时药者, 谓于时中服食。若更药、七日、尽寿药, 若与时药相和者, 时中应服, 非时不应服。若更药、七日、尽寿药。与更药相和者, 齐初更分应服, 过此不应服。若七日药与尽寿药相和者, 七日应服, 若过七日不应服。若尽寿药, 应尽寿守持而服。然此四药相和, 从强而服。若无病及病差, 不应服。或舍与同梵行者, 应如是守持。先洗净手, 受取其药, 对一苾刍, 蹲踞执药, 作如是言, 具寿存念:我苾刍某甲, 有是病缘, 此尽寿药, 我今守持。为服用故, 并同梵行者, 如是三说。若七日药、更药, 准此守持。”
(四) 关于难看、易看和能看之病人, 《十诵律》第二十八卷之“七法中之衣法”作了分析和论述, 其中饮食为重要之因素。律曰:“有病人, 若得随病饮食, 差。若不得, 死。若得应病药, 差。若不得, 死。若得随意看病人, 差。若不得, 死。以是病故, 听看病人。若上二种病人, 为供养供给亦善。病人有五事难看。何等五?一恶性不可共语, 二看病人教不信不受, 三应病饮食不应病饮食, 不知自节量, 四不肯服药, 五不能自忍节量。有是五法, 病人难看。病人有五事易看。何等五?一不恶性, 二看病人教能信受, 三别随病应食不应食, 四能自服药, 五能自忍节量。有是五法, 病人易看。有五法, 看病人不能看病。何等五?一者恶性不可共语, 二者病人教不随语, 三者不别知随病应食不应食, 四者不能为病人他边索药, 五者不能忍。有是五法, 不能看病人。有五法能看病人:一者不恶性可共语, 二者病人教即随语, 三者能知应病饮食, 是应食是不应食, 四者能为病人他边索药, 五者能忍。有是五法, 能看病人。”
(五) 对四药的诠释与发挥。
佛教的食疗之法, 关键在于对“四药”的理解和运用。若不明四药之理, 佛教之食疗也就无从谈起。《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八之“服过七日药学处”曰:“言诸药者, 总有四种:一时药, 二更药, 三七日药, 四尽寿药。然此四种皆能疗疾, 并名为药。病者所须非无病者, 即此四种服食之时, 皆应先作疗病心已, 然后受用。言时药者, 谓五正食:一糗、二饭、三麦豆饭、四肉、五饼及五嚼食等。此并时中合食, 故名时药。……又有五种盐药, 一先陀婆 (因河为名) , 二毘邓伽 (因水为名) , 三骚跋折 (因山为名) , 四鹘路磨 (因地为名) , 五三没达 (煮海为之) 。又有五种涩物药, 一庵摩洛迦, 二诳婆, 三瞻部, 四失利洒, 五高苫薄迦 (此并树名东夏既无不可翻也) , 斯等咸是举类而言。若更有余用皆无犯……又更药者。有六种醋物, 一大醋, 二麦醋, 三药醋, 四小醋, 五酪浆, 六钻酪浆, 此等醋物饮用之时, 应以少水渧之, 作净绢迭罗滤, 色如竹荻, 时与非时病及无病随意饮用。大醋者, 谓以沙糖和水置诸杂果, 或以蒲萄、木榓、余甘子等, 久酿成醋。麦醋者, 谓磨麦等杂物, 令碎酿以成醋。药醋者, 谓以根茎等药、酸枣等果渍之成醋。小醋者, 谓于饭中投热饙汁及以饭浆, 续取续添, 长用不坏。酪浆者, 谓酪中浆水。钻酪浆者, 谓钻酪取酥余浆水是。……问颇有一物成四药耶?有谓甘蔗, 体是时药, 汁为更药, 糖为七日, 灰为尽寿, 自余诸物类此应知。”
三、佛论中的食疗养生文献
在佛教论藏中, 有关食疗的内容比较丰富, 也比较零散。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经藏和律藏的阐释和发挥, 二是对经、律的相关条文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 三是综合各家观点而自成一家之说。
(一) 对八味的理解和认识。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曰:“一切味不过八种。一者苦, 二者涩, 三者辛, 四者咸, 五者淡, 六者甜, 七者酢, 八者不了了味。苦增寒, 热涩多, 增风除寒, 辛除水, 酢除风。令人目冥。食有三因缘, 悉入骨髓血脉中。一者肥腻, 二者毒, 三者酒。是三者皆遍身中无有不到, 诸所食饮皆有肥腻, 但有薄厚多少耳。”
(二) 对四食的阐释。
四食即前面所述之“段食, 触食, 意食, 识食”。《瑜伽师地论》曰:“云何名为于食知量?谓如有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 不为憍逸, 不为饰好, 不为端严, 乃至广说。……如是。我今住沙门性、住出家性, 受用饮食, 如法清净, 远离众罪。由是诸相, 以正思择食于所食。云何所食?谓四种食, 一者段食, 二者触食, 三者意等思食, 四者识食。今此义中意说段食, 此复云何?谓饼、糗、饭、羹、臛、糜、粥、酥、油、糖、蜜、鱼、肉、葅鲊、乳酪、生酥、姜、盐、酢等种种品类, 和杂为抟, 段段吞食, 故名段食。所言食者, 所谓餐、噉、咀嚼、吞咽、尝、啜饮等名之差别。云何名为不为倡荡?谓如有一乐受欲者, 为受诸欲食于所食, 彼作是思。……善知出离而食所食, 非如前说诸受欲者食于所食。唯作是念, 我今习近所不应习所应断食, 为欲永断如是食故。……云何名为?为除饥渴受诸饮食, 谓至食时多生饥渴, 气力虚羸, 希望饮食。为欲息, 此饥渴缠逼, 气力虚羸, 知量而食。如是食已, 令于非时不为饥羸之所缠逼。谓于日晚或于夜分, 乃至明日未至食时, 如是名为:为除饥渴, 受诸饮食。……云何名为?为当存养, 力乐无罪, 安隐而住, 受诸饮食, 谓饮食已, 寿命得存, 是名存养。若除饥羸, 是名为力;若断故受新受不生, 是名为乐。若以正法追求饮食, 不染不爱, 乃至广说而受用之, 是名无罪。若受食已, 身无沈重, 有所堪能堪任修断, 如前广说, 如是名为安隐而住。是故说言, 由正思择食于所食, 不为倡荡, 不为忄乔逸, 不为饰好, 不为端严, 乃至广说, 是名广辨于食知量。”
(三) 关于饮食疾患的病因和治疗。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六之“释除病品”曰:“问为四:初一偈问四大增损, 二问饮食犯触, 三问治病医方, 四问病动时节。身火不灭者, 食饱热病惭息, 食消热复更生, 故言身火不灭也。水过肺病者, 水多则损肺, 即是痰病也。父医还答四问:初六行答四大增损, 二一行半答饮食犯触, 三二行答病动时节, 四八行半答治病方, 就六行中分二。初一行是佛叙父医欲答尔, 次五行正答时节。时节有二, 一俗法四时, 谓春夏秋冬。”“饮食得病者亦有六:一过量食, 二少食不足而止, 三过饥食, 四逆时食。未饥强与也。五妨食, 如食肉饮生乳使人癞。六不曾食而强食, 如南人饮浆、北人饮蜜。若菜和蜜令不结男, 猪膏煎白鹭肉令人癞。若患热而饮酒, 食小麦生牛肉, 令人失明、吐血痢血。若病痰而食甜肥咸酸, 令人鼻多汁, 又痢也。”“病退以药补。风病, 夏服肥腻、咸、酸、热食者, 夏月毛孔开通, 具以肥腻润塞之, 令风不得入。咸酢性热能消水, 令体坚实, 治于风虚。热食流汗, 引风令出。又治虚冷, 风不得进。冷甜、是酥乳等能治热也。等分冬服, 甜酢等除风也。肺病, 服肥腻塞毛孔, 令水不得入。热能焦水宣通, 故能治肺病也。饱食发肺病, 食既多则肠胃盈满, 故发肺也。食消发热者, 如食沃润则热病伏, 食消无润热病起也。消已虚疏, 风气入体, 故发风也。风疏补酥腻, 咸除风, 甜除热。肺带风水, 宜吐也。此中消文出瞋谛三藏疏中, 从善女天下是第六知已遍治。”
(四) 关于九横死和四食所入之说。
在九横死中, 其中前七者都与饮食有关, 由此可看出当时饮食在养生保健中的地位。《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瞻病送终篇”曰:“僧祇病人有九法成就必横死:一知非饶益食贪食, 二不知筹量, 三内食未消而食, 四食未消而摘吐, 五已消应出而强持, 六食不随病, 七随病食而不筹量, 八懈怠, 九无慧。论云:以多分故易觉知故者, 谓多分此四食。若尔业生, 岂非多分。即言易觉知, 简如觉者, 先业及凡夫离障虽易知, 于诸念住易入。所以说此四句, 谓段食入身、触食入受、识食入意、思食入法也。”
(五) 饮食不节为致病之六大因素之二。
《摩诃止观》卷第八 (上) 曰:“二明病起因缘有六:一四大不顺故病, 二饮食不节故病, 三坐禅不调故病, 四鬼神得便, 五魔所为, 六业起故病。四大不顺者, 行役无时, 强健担负, 棠触寒热, 外热助火。火强破水, 是增火病。外寒助水, 水增害火, 是为水病。外风助气, 气吹火, 火动水, 是为风病。或三大增害于地, 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三大, 亦是等分, 属地病。此四既动, 众恼竞生。二饮食不节, 亦能作病。如姜桂辛物增火, 蔗蜜甘冷增水, 梨增风, 膏腻增地, 胡瓜为热病而作因缘。……世谚云:欲得老寿当温足露首, 若身火在上, 又噉不安身食, 则有病恼。次食五味, 增损五藏者, 酸味增肝而损脾, 苦味增心而损肺, 辛味增肺而损肝, 咸味增肾而损心, 甜味增脾而损肾。若知五藏有妨, 宜禁其损而噉其增, 以意斟酌。”
(六) 梁武帝之《断酒肉文》是影响十分深远的文篇。
该文主要从宗教信仰的层面, 论述了断除酒肉的道理, 并对素食缺乏补益之功效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文中写道:“凡大慈者, 皆令一切众生同得安乐。若食肉者, 一切众生皆为怨对, 同不安乐。……若食肉者是障一切种智、若食肉者是障无上菩提……若有信心、宜应自强。有决定心, 菜食何难!菜蔬鱼肉, 俱是一惑。心若能安, 便是甘露上味。心若不安, 便是臭秽下食……诸苦行人, 亦皆菜蔬, 多悉患热类皆坚强。神明清爽, 少于昏疲。凡鱼为性类皆多冷, 血腥为法增长百疾。所以食鱼肉者, 神明理当昏浊, 四体法皆沈重无论……是诸僧尼复当知一事:凡食鱼肉是魔境界行于魔行, 心不决定多有留难, 内外众共魔相娆作, 所以行者思念。鱼肉酒是魔浆, 故不待言。凡食鱼肉嗜饮酒者, 善神远离, 内无正气, 如此等人法多衰恼。复有一种人, 虽能菜食, 恃此忄乔慢多于瞋恚, 好生贪求, 如是之人亦堕魔界多于衰恼。又有一种人, 外行似熟内心麤恶, 见人胜己常怀忿嫉, 所行不善皆悉覆相, 如是等人亦行魔界, 虽复菜蔬亦多衰恼。若心力决正蔬食若节, 如是等人, 多为善力所扶, 法多堪能。有不直者宜应思觉, 勿以不决定心期决定人。诸大德僧尼有行业已成者, 今日以去善相开导, 令未得者今去皆得。若已习行愿坚志力, 若未曾行愿皆改革, 今日相与共为菩提种子。勿怪!弟子萧衍, 向来所白。”
四、佛经食疗医案选论
在佛教经、律两藏中, 载录了各种医案2189条, 其中与食疗有关的医案近300条, 现择六案以论之。
(一) 儿科医案。
此案谓以酥、乳、石蜜三药儿科疾患。《大般涅槃经》卷第八:“复次善男子。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婴孩得病, 是女愁恼求觅良医, 良医既至, 合三种药, 酥、乳、石蜜与之令服。因告女人:儿服药已, 且莫与乳。须药消已, 尔乃与之。是时女人即以苦味, 用涂其乳, 语其儿言:我乳毒涂, 不可复触。小儿渴乏, 欲得母乳, 闻乳毒气, 便远舍去。至其药消, 母乃洗乳唤子与之。是时小儿虽复饥渴, 先闻毒气, 是故不来。母复语言:为汝服药, 故以毒涂。汝药已消, 我已洗竟, 汝便可来饮乳, 无苦。其儿闻已, 渐渐还饮。”
(二) 风疾医案。
本案论述了以脂类药治疗风疾。《五分律》第二十二曰:“缘在室罗伐城。有一苾刍, 身患风疾, 往医人处, 问曰:‘贤首, 我患风疾, 为我处方。’时彼医人白言:‘圣者, 宜可服有情脂, 病当除差。’苾刍报曰:‘贤首, 我今岂合食此脂耶?’医人报曰:‘唯有斯药, 余不能差。’时诸苾刍以此因缘, 具白世尊。佛言:‘苾刍有病, 若医人说唯此是药, 余不能差者, 应当服脂。’时诸苾刍不知服何等脂, 还问医人。医人报曰:‘汝师既是一切智人, 可往咨问, 自当知之。’时诸苾刍即往问佛。佛言:‘有五种脂:一者鱼脂, 二者江豚脂, 三者鲛鱼脂, 四者熊脂, 五者猪脂。此等五脂, 非时煮, 非时漉, 非时受, 非时守持, 不应服。……时煮, 时漉, 时受, 时守持, 应服。如服油法, 七日服, 过七日不应服。彼病苾刍因此服脂, 病遂除愈。”
(三) 渴病医案。
本案为复合型医案, 先是“病苦”, 复有“患渴”, 但皆以食疗治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第一曰:“缘在室罗伐城。时有苾刍身婴患苦, 到医人所, 报言:‘我有如是病苦, 幸为处方。’医人报曰:‘宜可服酥, 令身润腻, 我当施与泻利之药。’彼便服酥, 复患于渴。医来问曰:‘圣者好不?’答言:‘贤首, 我更患渴。’医曰:‘持余甘子。’苾刍手把医见问曰:‘渴得除未?’答言:‘未除。’医曰:‘圣者, 岂可不持余甘子耶?’答曰:‘现在手中。’报言:‘可着口中。’即便置口。他日, 医复来问:‘渴得可未?’答曰:‘今犹未可。’医曰:‘岂不口中持余甘子?’答:‘已在口中。’‘应可嚼之。’报曰:‘世尊不许。’医曰:‘世尊大悲, 必应垂许。’苾刍白佛, 佛言:‘应嚼。’嚼已外弃, 不敢咽下, 渴犹不除。医曰:‘何不咽汁。’报言:‘非时食者, 世尊不许。’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许。有五种果, 若病无病, 时与非时, 食之无犯。’如佛所言。有五种果, 若病无病, 时与非时, 食无犯者。苾刍不知。云何为五?佛言:所谓余甘子、诃梨勒、毘酰勒、毕钵梨、胡椒, 此之五药, 有病无病时与非时, 随意皆食勿致疑惑。”
(四) 酒瘾医案。
对于酗酒之人, 怎样断其酒瘾, 佛陀给出了满意的答案。《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七曰:“尔时世尊, 既度释子出家, 其人皆惯饮酒。由断酒故, 身色痿黄, 以缘白佛。佛言:‘但有造酒之物, 所谓根茎叶花果等, 并屑为末, 以白布裹。可于无力不醉淡酒中而为浸渍, 勿令器满而封盖之, 后以清水投中搅饮。或以曲及树皮并诸香药, 捣簁为末, 布帛裹之, 用杖横系, 悬于新熟酒瓮内, 勿令沾酒。经一二宿, 以水搅用。斯之二种, 时与非时, 随饮无犯, 如是能令酒渴止息。汝诸苾刍, 以我为师者, 不应饮酒, 不与不取乃至不以茅端渧酒而着口中。”
(五) 药粥治病案。
文中的大麻并非毒品中的“大麻”, 而是指麻子仁, 以此煮粥, 具有健脾、补气、润肠之功效。《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七曰:“尔时具寿邬波离, 白世尊言:‘其七日药, 亦得用为尽寿药不?’佛言:‘得。即如甘蔗, 体是时药, 汁为更药, 糖为七日, 灰得尽形。邬波离, 酪是时摄, 浆是更收, 酥为七日, 烧酪成灰便为尽寿。邬波离, 肉是时药, 脂成七日, 烧肉成灰便为尽寿, 随事应服。’时有苾刍, 身婴病苦, 往医人处, 问言:‘贤首, 我今带病, 愿为处方。’医人答曰:‘圣者, 应食大麻粥。’苾刍告曰:‘世尊未许, 我云何食?’医答同前。以缘白佛。佛言:‘医人处方, 听食麻粥, 或是蔓菁根茎花叶及其子实, 并除风疾, 咸应作粥而噉食之。’”
(六) 以蒜疗疾案。
蒜为五荤之一, 出家众禁食之。但为治病之需, 佛陀认为应该遵从医嘱。《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第六曰:“时有苾刍身婴疾病, 诣医人所, 告言:‘贤首, 我有如是病, 幸为处方。’告言:‘圣者, 应可服蒜, 患得消除。’报言:‘贤首, 佛不听食。’医曰:‘此是病药非余能差。’苾刍白佛。佛言:‘医云此药非余差者, 服之无犯。’”
(七) 盐醋治病案。
盐与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 但两者搭配用于治疗“风病”, 却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五分律》卷第二十二曰:“缘在室罗筏城, 具寿舍利子身婴风病。具寿大目揵连见其有疾, 作如是念:我曾频与舍利子看病, 不问医人, 今应宜问。即往医处, 问言:‘贤首, 具寿舍利子, 患如是如是病, 可为处方。’医人报曰:‘圣者, 看其患状, 宜服盐醋, 当得除差。’既求得醋, 更欲求盐。具寿毕邻陀婆蹉报曰:‘我先有盐, 贮之角内, 尽寿守持, 若世尊许服, 我当相与。’时具寿舍利子闻此语已, 报大目犍连曰:‘我意有疑, 尽形寿药, 若和时药, 非时不应服。’时大目犍连以缘白佛。佛言:‘目揵连, 若更药、七日药、尽寿药, 与时药相和, 应作时服, 非时不服。若七日、尽寿, 与更药相和, 应齐更分服, 过此更分, 不应服。若尽寿药与七日药相和, 应七日服, 过七日不应服。若尽寿与尽寿药相和, 应尽寿服, 若不依者, 得越法罪。”
在佛教经、律、论三藏中, 有关食疗的内容已贯穿到了佛教文化的各方面, 本文只是举其大要而已。通过本文可以看出, 佛教食疗学具有丰富的文献史料、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坚实的临床实践, 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释永信, 李良松.中国佛教医药全书[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2011.5.
[2] 释一诚总主编, 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 (精装本) [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2008.1.
[3] 大正新修大藏经[M].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1990.3.